五柳先生 发表于 2021-5-13 10:14

开卷有益之三

开卷有益之三
       今人思索的东西,前人多已谈过。       有古人言,古诗难写,到老摇手。(其实呢,才情不足,遇什么体都摇手——一笑)       但相反的说法也有。       譬如:“作古体诗,极迟不过二日,可得佳构;作近体诗,或竟十日不成一首。何也?盖古体地位宽馀,可使才气卷轴;而近体之妙,须不著一字自得风流,天籁不来,人力亦无如何。今人动轻近体,而重古风,盖于此道未得甘苦者也。”(袁枚《随园诗话》)
       对于近体诗何以历久不衰,古人也谈得很具体:‘’老杜以后,至刘长卿、李义山、温飞卿诸人,,愈工雕琢,尽其才于五十六字中,而七律遂为高下通行之具,如日用饮食之不可离矣。”(赵翼《瓯北诗话》)

杨逍 发表于 2021-5-13 10:17

律体、古体,各有佳妙。个人而言,性情才气未便二者皆擅,故各有难处。猜的。:lol

五柳先生 发表于 2021-5-13 10:37

杨逍 发表于 2021-5-13 10:17
律体、古体,各有佳妙。个人而言,性情才气未便二者皆擅,故各有难处。猜的。

全面概括,古人如此,今人亦然。问候站长:handshake

五柳先生 发表于 2021-5-13 10:45

杨逍 发表于 2021-5-13 10:17
律体、古体,各有佳妙。个人而言,性情才气未便二者皆擅,故各有难处。猜的。

细细再品,可浮一大白:victory:

宋珩舸 发表于 2021-5-15 10:24

相对难,或者相对不难,也要因人而异。恰如释迦牟尼说法,因不同根性的人而说不同的法。

五柳先生 发表于 2021-5-15 13:23

宋珩舸 发表于 2021-5-15 10:24
相对难,或者相对不难,也要因人而异。恰如释迦牟尼说法,因不同根性的人而说不同的法。

先生之论言简意赅。
“夫人之秉性,各有偏至。发为声诗,高明者近唐,沉潜者近宋,有不其而然者。故自宋以来,历元、明、清,才人辈出,而所作不能出唐宋之范围,皆可分唐宋之畛域。”——钱钟书《谈艺录》

宋珩舸 发表于 2021-5-15 19:56

五柳先生 发表于 2021-5-15 13:23
先生之论言简意赅。
“夫人之秉性,各有偏至。发为声诗,高明者近唐,沉潜者近宋,有不其而然者。故自宋 ...

诗有可习与不可习之处,大抵文艺多如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开卷有益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