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钧 发表于 2022-11-7 05:56

怀念故乡莲塘里

本帖最后由 邓钧 于 2022-11-7 06:01 编辑

                                       
    1930年我出生在莲塘里,我在这里度过了整个童年。1943年秋我在小海小学毕业后考上开平县立中学(现开平一中),到学校住读,但每个周末和寒暑假我都是在莲塘里度过的。一直到1949年6月,我才离开故乡奔赴恩平山区参加解放军。1950年8月我被选送去北京上大学,从此离开广东。直到1969年战备疏散我送两个孩子回开平安置,我才第一次回到过梦寐萦怀的故乡莲塘里,并见过家乡父老。
    据说我们村在清代光绪年间初建时,塘中种莲养鱼,塘水清澈,可见塘底游鱼,十分美观,因而村名叫做“莲塘里”。我小时候就不曾见过塘中种莲了,但塘水还是比较清的。1945年上半年,我因时局动荡和身体欠佳,休学半年在家休息和自学,常去钓鱼钓虾,我在塘边洗菜的花岗岩石板上,清清楚楚地看见虾在塘边石缝中出没。莲塘里虽然没有门楼,但“莲塘里”的名字近年来常出现在侨刊《小海月报》和《护龙月刊》上,因为我们村的海外侨胞捐款的芳名上都要带上“莲塘里”三个字。  
    我怀念莲塘里,不仅是因为我在这里出生,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莲塘里的环境和好传统对我的成长产生过好的影响。莲塘里虽然不大,却是个典型的华侨村,文化发达,并不闭塞。我们村有一个好传统,就是重视教育。清代末年我村出了个秀才,一生从事教育工作。民国时期又出了个飞机师,曾参加过抗日战争。一生在家务农、扎花灯的一位能工巧匠,也是有文化的农民,常给我们讲三国的故事。这些前辈给了我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我的父亲是一位能写会算、有文化的人,也曾教过小学,并给我留下一部《辞源》和两书箱的书。我六岁时他曾亲自教我识字。我七岁那年他出国,当年春天他送我入学,要求我一定要学好文化,我记得他从国外寄回的第一封信,就是由我回的信。村中还有个扎花灯的传统工艺,花灯是卖给那些添丁之家的,每年寒假扎花灯的前辈都动员中小学生在花灯上写字,写得好就会受称赞。我们村有一个捐款办公益的好传统,捐款人的名字和款数,必须用毛笔在红纸上写好,张榜公布。我小时候常有机会看榜识字,我也曾写过一两次榜。我就是在这种学以致用的环境下学会写信,学会写人名,其中有些字是课本上还没学到的。
  莲塘里还有一个好传统,就是各家往往通过一些真人真事对子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华侨回国后常常在榕树头乘凉时讲述他们在外国是如何辛苦,靠勤俭节约才赚来一些侨汇。他们教育村中子弟要自力更生,要学好本事,不能一味依赖海外的父兄。村中、乡中,甚至亲人中沾染不良恶习的事例,我们村各家也常用作反面教材,教育孩子们不要学他们的样子。我现在已过古稀之年,至今不赌博,不抽烟,不嗜酒,做事认真负责,老老实实做人。这当然是和我在学校和单位接受的良好教育有关,然而追根溯源,和家乡莲塘里的好传统对我的熏陶也是分不开的。
  作为本文的结束,我要给我们的莲塘里赠送一副对联:“莲花出污泥吐艳,塘镜映皓月生辉”。希望我们莲塘里的青年,不但要有“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精神,而且还要“吐艳”,要“百花争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构筑美丽的人生;同时又要像镜子般的塘水映出皓月的光辉一样,做到白璧无瑕,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做一个高尚的人,通过艰苦奋斗创造光辉未来的人。
     
                        原载《华侨村莲塘里》2002年3月出版,此次发表稍作修改



梦回青河 发表于 2022-11-13 18:51

欣赏,莲塘里如莲花般清纯!
“莲花出污泥吐艳,塘镜映皓月生辉”。

邓钧 发表于 2022-11-13 22:03

梦回青河 发表于 2022-11-13 18:51
欣赏,莲塘里如莲花般清纯!
“莲花出污泥吐艳,塘镜映皓月生辉”。

谢谢回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怀念故乡莲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