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琼杰 发表于 2023-1-23 08:22

广州大佛寺门联商榷

            广州大佛寺门联商榷                     谢琼杰 在广州繁华闹市区千年古道北京路附近,有一千年古刹,这就是大佛寺。大佛寺,始建于南汉(公元917-971),名新藏寺,为南汉王刘龑上应天上二十八宿而建。明代扩建为龙藏寺,后改为巡按公署。清顺治元年(1649)公署毁于火。平南王尚可喜于康熙二年春,自捐王俸,仿京师官庙制式,兼具岭南地方风格重建殿宇,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观赏价值。雍正十一年(1733),广州知府刘庶选大佛寺作宣谕之所,于殿前建宣谕亭。同时在大殿两侧建韦驮殿,迦蓝殿以及“佛境”、“禅林“东西两门。此时寺院范围扩大,佛事兴旺,名声远播,成为广府五大丛林之一。   大佛寺本来坐北朝南,但因历史变迁,南面现遍布民居商店,只剩狭窄通道。因而近年向北拓展,新建巍峨气派的新佛阁,并向北开门。在新佛阁大门上,题有门联:大道有岸,佛法无边。门联意在弘道释法,也颇有气势。而且将“大佛”二字镶嵌于上下联中,是典型的鹤顶格。但仔细推敲,此门联似有些瑕疵。首先是不符合楹联声律规则。上联本应为“平平仄仄”,以对应下联的“仄仄平平”。但“大道有岸”,却为“仄仄仄仄”,在声韵上存在硬伤。其次,“大道有岸”不可解,佛道是宇宙生命人生真谛的归宗大法,揭示宇宙生命人生真谛的根本规律。旧时由于人对自然的未知探索,以及表达人渴望不灭解脱的追求,进而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使人对该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道”应该是无止境的,不是绝对的,不应有终极和顶峰的概念,而且应随着社会的演革而不断发展,所以不存在“岸”的问题。再次,“大道有岸”,容易使人产生“道貌岸然”的负面联想。那么,如何修改,才既符合楹联格律要求,同时将“大佛”二字镶嵌其中,又不使内容产生歧义呢?笔者认为:可改为:大千有道佛法无边妥否?愿请教于大家。                        二0二一年三月十二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州大佛寺门联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