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传刚 发表于 2023-3-31 07:13

填词班教案 第七课 用韵情感的词例分析

第七课   用韵情感的词例分析  教学目的  1.通过例子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深刻了解词中韵的情感作用。  2.本课阅读量大,资料丰富,以自我阅读为主。课堂可挑选些例子讲,举一反三,不必全讲。  3.词言情,有的情比较色。对此不必大惊小怪,以研究韵为目的,其他的可以一笑了之。   一、琴操改少游《满庭芳》韵   例1  原词:  满庭芳  秦观山抹微云,天连(一作“黏”)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一作有、一作染)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淮海词》  1.注释:  谯(qiáo):城门上的望楼。  衰草:干枯的草。  画角:古管乐器。传自 西羌 。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因表面有彩绘,故称。发声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帝王出巡,亦用以报警戒严。  棹(zhào):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差不多。  引:举。  尊:酒樽。  烟霭(ǎi):指云雾(霭:云气)。  销魂:形容因悲伤或快乐到极点而心神恍惚不知所以的样子。  谩(mán):瞒哄;欺骗。一解徒然。  薄幸: 指薄情,负心,用于形容对爱情不专一的男人。   2.译文:  会稽山上,云朵淡淡的像是水墨画中轻抹上去的一般;越州城外,衰草连天,无穷无际。城门楼上的号角声,时断时续。在北归的客船上,与歌妓举杯共饮,聊以话别。回首多少男女间情事,此刻已化作缕缕烟云散失而去。眼前夕阳西下,万点寒鸦点缀着天空,一弯流水围绕着孤村。  悲伤之际又有柔情蜜意,心神恍惚下,解开腰间的系带,取下香囊。徒然赢得青楼中薄情的名声罢了。此一去,不知何时重逢?离别的泪水沾湿了衣襟与袖口。正是伤心悲情的时候,城已不见,万家灯火已起,天色已入黄昏。   3.点评:  程公辟守会稽,少游客焉,馆之蓬莱馆。一日,席上有所悦,自此眷眷不能忘情,因赋长短句,所谓“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也。其词极为东坡所称道,取其首句,呼之为“山抹微云”君。中间有“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之句,人皆以为少游自造此语,殊不知亦有所本。予在临安,见梅知录云:“隋炀帝诗云‘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少游用此语也”。  ----《艺苑雌黄》  《茹溪渔隐丛话》引《艺苑雌黄》说了秦观的一件风流事。秦观在绍兴的时候,由当地最高长官太守接待,住高级宾馆蓬莱阁。一日,在席上看中一个歌妓,于是赋《满庭芳》,开头一句是“山抹微云”,后来就是“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了。此词是秦观的代表词作之一,流传甚广,苏轼曾戏称秦观为“山抹微云秦学士”。“山抹微云”是千古传颂的名句,秦观因而得到一个“山抹微云秦学士”的称号。其实这是苏轼讥讽他“销魂当此际”一句“学柳七作词”,将他与柳永相提并论,戏称:“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露花倒影”为柳永《破阵乐》语。  这首《鹊桥仙》特别有名,堪称“撩妹”情诗之范本(实际就是一首嫖妓词),写诗人与他所眷恋的一位歌妓缱绻难忘的别情,充满了低沉婉转的感伤情调。金风玉露一词,本来自道教修行术语,然后被民间引申,金风指阳,玉露指阴,就是比喻男女相交。上片描写别时的景色及对往事的回忆。下片抒写离别时的留恋、惆怅之情。全词把凄凉秋色、伤别之情,融为一体。通过对凄凉景色的描写,用宛转语调表达伤感的情绪,是这首词的主要艺术特色。  另一说是秦观写给边朝华的。秦观收留了一个女孩来服侍母亲。女孩姓边,年十三,眉清目秀,聪慧灵动。边女一边照顾秦母,一边帮秦观整理诗稿,朝夕相处间,对秦观心生爱慕。六年间,边女不辞劳苦料理家事,还精通了诗文艺术,于是,秦观的母亲做主,让秦观纳了19岁的边女为妾。新婚之日恰逢七夕,秦观满心欢喜,心旌摇曳,以牛郎织女自比,赋诗一首:“天风吹月入栏干,乌鹊无声子夜阑。织女明星来枕上,了知身不在人间。”秦观还效仿恩师苏东坡的雅趣,给边女取了个名字叫“朝华”。元祐九年(1094年),太皇太后高氏驾崩,哲宗亲政。“新党”之人相继还朝,“旧党”之人则连遭罢黜,苏轼一派被划入旧党阵营,唇亡齿寒,秦观也免不了受牵连。为了不连累朝华,秦观狠心将其遣返。有诗《遣朝华》为证:“月雾茫茫晓柝悲,玉人挥手断肠时。不须重向灯前泣,百岁终当一别离。”宋代张邦基在《墨庄漫录》中所载:“朝华既去二十余日,使其父来云:‘不愿嫁,乞归。’少游怜而复取归。”绍圣元年(1094年),哲宗亲政后,秦观先是被贬至杭州,后又被“削秩”,去除了所有的官职封号,开始了长达七年的贬谪生涯。当时的秦观,对仕途极为悲观,他不愿朝华和他一起受难,再次萌生了将其遣送的念头。于是,秦观借口“修道炼丹”,说朝华在他身边会让他想入非非,难以专心,强迫朝华离开自己。修道在当时来说是功德,朝华不忍阻止爱人,更不愿自己成为他的羁绊,便含泪同意了。临别时,朝华依依不舍,泪眼婆娑,秦观见状,心下愈发不忍。回到房间后,奋笔疾书,写下了第二首《再遣朝华》:“玉人前去却重来,此度分携更不回。肠断龟山离别处,夕阳孤塔自崔嵬。”朝华离开后,又逢七夕,秦观触景伤情,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千古名词《鹊桥仙》。元符三年(1100年),哲宗驾崩,徽宗即位,大赦天下,秦观得以回京复命。途经光华亭时,秦观心情大好,一边赏景,一边向客人说起梦中所得的那首《好事近》,念着念着,口渴了,侍从端了水来,秦观却紧闭双眼,含笑而逝,享年52岁。朝华在得知秦观的死讯后,痛不欲生,削发为尼,从此青灯古佛,了此残生。据说,若干年后,朝华圆寂时,手里还紧紧攥着秦观的诗稿。  有人统计,秦观留传下来的四百多首诗词,约四分之一为“爱情诗”,而其中的主人公绝大多数是青楼歌女。钱钟书在《宋诗选注》的序里说秦观的诗是“公然走私的爱情”。  秦观的正妻叫徐文美(徐文美、徐文英、徐文柔三姐妹),而非传说中的苏小妹。这是他自己在为岳父写的文章里交代的。但徐文美大概不是秦观最钟爱的女子。秦观约四分之一的“爱情诗”中,主人公绝大多数是青楼歌女。为妻未得一首词,“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都被狐狸精占去啦。  秦观(1049 -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高邮军武宁乡左厢里(今江苏省高邮市三垛镇少游村)人。北宋婉约派重要词人。  秦观少从苏轼游,以诗见赏于王安石。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元祐初,因苏轼荐,任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元年(1094年),坐元祐党籍,出通判杭州。又被劾以“影附苏轼,增损《实录》”,贬监处州酒税。继迭遭贬谪,编管雷州。元符三年(1100年),复命为宣德郎,放还横州,卒于藤州(今广西藤县)。  秦观善诗赋策论,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合称“苏门四学士”。兼有诗、词、文赋和书法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尤以婉约之词驰名于世。著作有《淮海词》三卷100多首,宋诗十四卷430多首,散文三十卷共250多篇。著有《淮海集》40卷、《劝善录》、《逆旅集》等。   琴操改韵  杭之西湖一倅,闲唱少游《满庭芳》,偶然误举一韵云“画角声断斜阳”。妓琴操在侧曰:“画角声断谯门,非斜阳也。”倅因戏之曰:“尔可改韵否?”琴即改作阳字韵,云: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斜阳。暂停征辔,聊共饮离觞。多少蓬莱旧侣,频回首、烟霭茫茫。孤村里,寒鸦万点,流水绕红墙。魂伤,当此际,轻分罗带,暗解香囊。漫赢得秦楼,薄幸名狂。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有余香。伤心处,长城望断,灯火已昏黄。  -------------《能改斋漫录》   1.注释:  倅(cuì):副,副职。  斜阳:黄昏前要落山的太阳。  辔(pèi):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  觞(shāng):古代酒器。  漫(màn):放纵;散漫;不受约束。   2.作者介绍:  琴操(1073年-1098年),姓蔡,名云英,艺名琴操,原籍华亭(今上海),是北宋钱塘艺名人。  琴操原系官宦大家闺秀,从小聪明伶俐,得到良好的教育,琴棋书画、歌舞诗词都有一定的造诣。13岁那年父亲受宫廷牵诛,母亲怒急身亡,家遭藉没而为杭州歌唱院艺人。抄家时她正在家中后院弹琴,那把心爱的琴也让人给毁了!因此取名“琴操”。“琴操”二字原出自蔡邕所撰的《琴操》一书,以琴操为名。不过琴操是清倌,卖艺不卖身,从不接客,这让人们对她有了更高的评价。即使沦落风尘,也没有自甘堕落。不到三年,因其学习刻苦,加上天资倍颖,才华出众,不过,真正让琴操大红大紫的原因是16岁那年改了北宋诗人秦观《满庭芳》词而在杭红极一时。  后受到大诗人苏东坡的赏识,引为红颜知己。琴操虽已被东坡赎身,但受到世俗和伦理的束缚,两个有情人终不能结为连理。宋人《泊宅编》中记载到苏轼在杭州时,携琴操游西湖。  一日东坡戏曰:“予为长老,汝试参禅。”琴操笑诺。  东坡曰:“何谓湖中景?”  答:“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又问:“何谓景中人?”  回答:“裙拖六幅湘江水,髫挽巫山一段云。”  再问:“何谓人中意?”  答:“随他杨学士,鳖杀鲍参军。”  还问:“如此究竟如何?”琴操不答。  东坡曰:“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东坡想劝说琴操从良,至此一语惊醒梦中人。琴操云:“谢学士,醒黄梁,世事升沉梦一场。奴也不愿苦从良,奴也不愿乐从良,从今念佛往西方。”(《东坡笔记》)东坡为之落藉。琴操削发为尼,于玲珑山别院修行,这是大学士万万没有想到的,一句笑侃,铸成玲珑山多了一位僧尼,长伴青灯没几年,闻道东坡贬至儋州(海南),百感波涌、万念俱灰,玉殒梦醒,红颜薄命年仅二十四,东坡闻知大恸,流传千年的故事。琴操出家后,前两年苏东坡、黄庭坚还有佛印和尚经常来玲珑山,和她品琴论诗。早些年,这里还挖出这三个人的石像。苏东坡后来在玲珑山琴操修行处,重葬了这位红颜知己,并自写了一方墓碑。.  3.点评:  读后大家一般只夸琴操的聪明,但无人分析改韵后两首词的情感发生了颠覆,更没有人从选调选韵角度分析哪种韵用的更好些。  全词九十五个字, 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且中间不能换韵,只能一韵到底。过片二字,有的把它们与下面的三字句连在一起,形成一个五字句,这也是允许的。此调多用四字句、六字句与上三下四句法之七字句,但韵之稀密适度,常以四四六或六七句或组成句群,尤其两结为三四五句式之句群,故于音蓄顿挫中忽又流动奔放,因用平韵,而且过片处用短韵,使声韵颇为响亮。此调之适应范围很广,可用以抒情、议论、写景、叙事、祝颂、酬赠。  由上面介绍,我们知道选韵要选响亮的韵,因此可选a组韵、e组韵和o组的ong,不宜用i组u组ü组的韵。  先看秦少游的。  山被云遮,便勾勒出一片暮霭苍茫的境界;一个衰草连天,便点明了暮冬景色惨淡的气象。全篇情怀,皆由此八个字里而透发。  天色既暮,归禽思宿,却流水孤村,去国离群的游子此际心情十分痛苦,他不去刻画这一痛苦的心情,却将它写成了一种极美的境界,令人称奇叫绝(因有歌妓夺魂也)。  结尾“高城望断”。“望断”这两个字,总收一笔,轻轻点破题旨,使之笔墨倍添神采。而灯火黄昏,正由山林微云的傍晚到“纷纷烟霭”的渐重渐晚再到满城灯火,一步一步,层次递进,井然不紊,而惜别停杯,流连难舍之意也就尽其中了。这首词笔法高超而韵味深长。  秦观选用了十二文的分纷、十三元的门尊存村痕昏。两韵部通用。  en/in韵都平稳、沉静;十二文含蓄,十三元清新,这里当然是清新为主了。凡真、文、魂韵的韵语,多含有苦闷、深沉、怨恨的情调。这样就构成了景色惨淡却又清新,情感虽深沉苦闷而不激愤。  只是可惜文人无行,秦楼薄幸,情伤灯火阑珊处。轻分罗带,暗解香囊,轻薄了一晚,空有啼痕,何来激愤,逢场作戏,就连苦闷也未必是真,故秦公子选择了恰如其分的十三元。  秦观的原词是凄婉的笔调,有前尘似梦的感慨,改编后的作品,仍能保持原词的意境、风格,无损原词的艺术成就。因此大家都夸琴操聪明,缺少有人分析改韵后二者的不同。仅仅是“保持原词的意境、风格”吗?琴操改用七阳,我们知道a韵可用于大喜大悲,ang韵是a组韵中情感最浓的,这里用ang自然是表悲伤。凄凉悲伤,浓烈的悲愤。改换了一些字词,巧妙地把角色改换了,由寻欢作乐的公子哥儿改成被人玩弄的妓女,悲愤的对那些轻薄浪荡子进行无情的控诉,人走茶凉,空有余香,薄幸名狂,虽长城望断,踪迹全无,又是灯火昏黄时。  真佩服这位身陷秦楼柳巷的女子,才华远胜那位名闻华夏的秦公子。   4.琴操词作:  琴操很有几首词被流传下来,大家好好欣赏一下这位才女的才情:  卜算子欲整别离情,怯对尊中酒。野梵幽幽石上飘,搴落楼头柳。不系黄金绶。粉黛愁成垢。春风三月有时阑,遮不尽、梨舒亶花丑。   鹊桥仙(吕使君饯会)教来歌舞,接成桃李。尽是使君指似。如今装就满城春,忍便拥、双旌归去。莺心巧啭,花心争吐。无计可留君住。两堤芳草一江云,早晚是、西楼望处。   菩萨蛮疏英乍蕾馀寒浅。蹋枝小鹊娇犹颤。谩炷水沈香。帘波不是湘。清愁支酒力。畏听江城笛。恁忍说华年。垂垂欲暮天。   好事近箫鼓却微寒,犹是芳菲时节。分付塞鸿归后,胜一钩寒月。双垂锦幄谢残枝,馀香恋衣结。又被鸟声呼醒,似征鞍催发。

许传刚 发表于 2023-3-31 07:14

  二、柳永《凤栖梧》三首的用韵情感的比较
  柳永有《凤栖梧》三首,我们可把它们当组词看待,人们对它们评价很高,哈,我却歪读之,把它当成嫖妓三部曲。下面我又从用韵来分析它们。
  例2  凤栖梧(帘内清歌帘外宴)  柳永
帘内清歌帘外宴。虽爱新声,不见如花面。牙板数敲珠一串,梁尘暗落琉璃盏。
桐树花声孤凤怨。渐遏遥天,不放行云散。坐上少年听不惯。玉山未倒肠先断。

  1.注释:
  凤栖梧:又名“蝶恋花”、“鹊桥枝”等,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名。《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清歌:清亮的歌声。葛洪《抱朴子•知止》:“清体柔声,清歌妙舞。”   新声:指新制定的歌曲。  牙板:歌女演唱时用以拍节之板。  珠一串:像一串珠子落在玉盘上,形容歌声清脆。白居易《长恨歌》:“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梁尘:梁上的尘土。刘向《别录》:“鲁人虞公发声清,晨歌动梁尘。” 桐树:梧桐,相传凤非梧不栖。《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渐遏遥天”二句:即响遏行云,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止住了,形容歌声嘹亮。《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坐上少年:柳永自谓。  玉山未倒:成语原为玉山倾倒,比喻喝醉酒后身体摇摇欲坠的样子。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此指人还没有喝醉。玉山,形容男子仪容之美。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嵇康)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肠先断:形容歌声感人至极。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馀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其腹中,肠皆寸寸断。”

  2.译文:
  帘内清亮的歌声助兴着帘外的酒宴。虽然能听见那可爱新颖而美妙的歌声,却看不见歌女那如花的面容。牙板拍节声如同珍珠落玉盘,振动的梁尘不知不觉落入晶莹碧透的酒杯。
  那歌声,时而如凤凰对唱时的美妙欢快声,时而又如孤凤如泣如诉的哀怨声,响遏行云。座席上的青年男子已被这歌声深深打动,已然销魂。

  3.点评:
  韵选用an,怨愁的情感很强,其中穿插i、u的韵头,使情感在总基调下有些起伏,有欢有慕有思,以“深”、“孤”、“怨”三字对画面加以点染,则歌声的清越、凄怨、孤寂、哀婉,就令人有了具体的感知;又表现了只闻其声,“不见如花面”断肠之愁。这大概是初入风花雪月场所的少年吧。这是柳永描述男女云雨“三步曲”的第一步:为伊歌声销魂。

  例3  凤栖梧(独倚危楼风细细)  柳永
独(一作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注释:
  伫倚危楼:长时间依靠在高楼的栏杆上。伫(zhù),久立。危楼,高楼。  望极:极目远望。  黯黯:迷蒙不明,形容心情沮丧忧愁。  生天际: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  烟光: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  会:理解。  阑:同“栏”。  拟把:打算。  疏狂:狂放不羁。  强乐:勉强欢笑。强(qiǎng),勉强。  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  消得:值得,能忍受得了。

  2.译文:
  我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一丝丝的微风拂面,望不尽的春日离愁,沮丧忧愁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碧绿的草色,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掩映在落日余晖里,默默无言谁理解我靠在栏杆上的心情。
  本想尽情放纵喝个一醉方休,举杯高歌,勉强欢笑反而觉得毫无意味。我日渐消瘦下去却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

  3.点评:
  这首词妙紧拓“春愁”即“相思”,却又迟迟不肯说破,只是从字里行间向读者透露出一些消息,眼看要写到了,却又煞住,调转笔墨,如此影影绰绰,扑朔迷离,千回百折,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相大白。在词的最后两句相思感情达到高潮的时候,戛然而止,激情回荡,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这首情感没有上一首强烈,它上阙选用了i,大家已熟悉了i表示淡淡的忧或淡淡的喜,这里是淡淡的忧,为什么不是强烈的忧愁,而只是淡淡的忧愁呢?大概这种盼情人的情况已经习以为常了,不会再有初始的激烈了。下阙用ei,情感比上阙浓郁了,等了许久,情人不来,不管怎样“强乐”也还是“无味”,但我不甘心,“终不悔”,这可能写的还是浪子吧。这是男女云雨“三步曲”的第二步:为伊憔悴不悔。

  例4  凤栖梧(蜀锦地衣丝步障)  柳永
蜀锦地衣丝步障。屈曲回廊,静夜闲寻访。玉砌雕阑新月上。朱扉半掩人相望。
旋暖熏炉温斗帐。玉树琼枝,迤逦相偎傍。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

  1.注释:
  屈曲:弯曲,曲折。  玉砌:用玉石砌的台阶,亦用为台阶的美称。  雕阑:也作“雕栏”。雕花或彩绘的栏干。  朱扉:红漆门。  迤逦:曲折连绵。

  2.译文:
  用蜀地锦绣制成的地毯铺于地上。以丝织品制成的屏风遮蔽视线。曲曲折折的走廊,她在静谧的夜晚来寻觅探访故人。望见玉石装饰的台阶上,雕刻花纹的栏杆上有月亮照射的光华。红漆门半掩着屋内外的人相遥望。 随即熏香炉中的香气飘散进了形如覆斗的帐子里。男子俊如玉树临风,女子美如琼枝袅娜。逐渐相依相偎。酒意渐浓爱慕的思绪百转荡漾,在绣有鸳鸯的锦被里深眠共梦。

  3.点评:
  这首词与张衡的《同声歌》一样,相当的直白,将柳永夜访俏佳人的经历和场景描写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尤其是下阕,直接将房中私密之事表露无疑,让人读来不觉面红耳赤。
  但柳永描写的场景虽然旖旎妖艳,用词却无比雅致清新,给人一种朦胧而又脱俗的优美意境,竟没有一丝促狭猥琐之气。这就是人们喜爱柳永词的原因之一,通俗却又优雅,冶艳却又明媚。
  令人情迷的“熏炉”,暧昧的“斗帐”,令人浮想联翩的“玉树琼枝”相偎傍,还趁着酒,如何不“春思荡”,更别说那绣了鸳鸯的被子意有所指。男子趁夜赴会,女子还给他留了门,可见二人暗通款曲,早有约定。女子对访客的到来做足了准备工作,把房子弄得香喷喷,床弄得暖乎乎。褪去衣物后痴缠一处,美酒助兴,在暧昧的气氛中,绣着鸳鸯的锦被下翻腾不止。元代王和卿还借此写了一首幽默的元曲《小桃红•胖妓》:“夜深交颈效鸳鸯,锦被翻红浪。雨歇云收那情况,难当,一翻翻在人身上。偌长偌大,偌粗偌胖,压扁沈东阳(沈东阳指南朝齐梁间诗人沈约。沈东阳因多病而腰围瘦损,以“沈东阳”指瘦腰男子。)。”这类作品古代常见,读罢羞红双耳无妨,一笑置之亦可。
  这首用ang韵,兴奋呀。ang韵适用于大喜大悲,此处当然是大喜哟,比a韵的大喜更进一步。终于抱得美人睡了,哪能不大喜若狂呢。这是男女云雨“三步曲”的第三步:鸳鸯绣被翻红浪。

许传刚 发表于 2023-3-31 07:15

  三、三首《渔家傲》的用韵情感的比较
  例5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注释:
  渔家傲: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游仙关》。  塞: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  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千嶂: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岭。  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  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羌管: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  悠悠:形容声音飘忽不定。  寐:睡,不寐就是睡不着。  征夫:出征的将士。  将军白发征夫泪:这句为互文,即将军和征夫都被霜染白了头发,将军和征夫都留着眼泪。

  2.译文: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向衡阳飞去的雁群,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都难以入睡,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被秋霜染白了头发,只好默默地流泪。

  3.点评:
  去声为主,夹杂上声,选用i(去声四寘的异意地泪寐;去声八霁的闭计;上声四纸的里起),并用排韵(句句韵),表示忧愁焦虑。为什么用i而不用别的韵呢?因为显示了心情的矛盾(如“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面是战争残酷萧条,一面是“燕然未勒”壮志未酬的不甘。

  例6  渔家傲  毛泽东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住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1.注释:
  霜天:这里指冬天。秋冬都有霜,故可统称“霜天”。  烂漫:光彩分布貌。 天兵:指红军。  霄汉:高空。霄,云气;汉,天汉,即天河。云气和天河都是在高空,所以用来表示高旷至极的天际。  龙冈:龙冈头墟的简称,在江西省宁都、吉水、吉安、泰和、永丰诸县之间,地属永丰县。山峦重叠,形式极险。  千嶂(zhàng):许多高山。  二十万军重入赣:敌人发动第二次“围剿”时,总兵力20万。  风烟:犹风尘。  天半:半空。  不周山:不周山,意思就是不完整的山。不周山为古代传说中的山名,具体位置不明,因此北方有多处“不周山”。

  2.译文:
  万千枫林被霜打过焕发鲜亮的红色,红军战士一腔怒火直冲云天。大雾笼罩龙冈深暗的连绵群峰,我军齐声高呼,前线杀敌并活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敌兵又来侵犯,狼烟四起遮掩了半边天。我将唤醒千百万的工农大众,同心协力齐努力,那时不周山下红旗遍插迎风招展。

  3.创作背景:
  一九三零年十二月七日,蒋至南昌部署第一次大“围剿”,以十万兵力,进攻赣南、闽西的红军根据地。十二月三十日,红军在龙冈伏击张辉瓒并全歼其十八师。第一次大“围剿”就此结束,闻听前方捷报,毛主席喜形于色,遂在马背上吟成。

  4.点评:
  毛主席的此词一韵到底全是去声,用的是开口呼的an(去声十五翰:汉乱干半瓒漫唤;去声十四愿:万;去声二十八勘:暗赣)加上排韵,气势雄壮。比范仲淹的显得更气势豪放、慷慨悲壮!

  例7  渔家傲  毛泽东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1.注释:
  白云山:位于江西省东固和富田之间的一座大山,第二次反围剿时的主战场,山上树木很多,常有白云笼罩。  云欲立:云层滚动,好像要凌空直立起来一样。  枯木朽株齐努力:干枯的树木,老朽的树桩龃振作起来,好像也在为保卫红色根据地而努力助战。  逼:逼近。  飞将军:汉武帝时,将领李广很会带兵打仗,行军神速,常常山敌不意,被匈奴称作“飞将军”。这里指英勇善战的红军。  重霄:天空,古人谓天有九重。当时红军隐蔽集结在山上,敌人由富田向东固地区进犯,红军突然从山上打到山下,好像飞将军从天而降。  驱:驱逐,追击。这里指长驱直入。  赣(gàn)水:赣江的旧称。赣江是中国江西省最大河流,长江下游重要支流之一。位于长江以南、南岭以北。  闽(mǐn)山碧:福建和江西交界处武夷山的一段为闽山。碧,青翠湛绿。  横扫:南北为“纵”,东西为“横”,从东向西或从西向东进行扫荡叫“横扫”。  千军:指大量的敌人。  如卷席:像卷席子一样,极言收拾得干净利索。  有人:指国民党反动派。  泣:有泪无声地哭。  为营步步:即“步步为营”,国民党发动第二次大“围剿”时,每前进一段就修筑堡垒。营,军垒。  嗟(jiē)何及:叹息又有什么用。嗟,叹息。何及,来不及,怎么也没办法达到目的。

  2.译文:
  白云山顶的云层滚动,好像要凌空直立起来一样,山下的敌人狂呼乱喊,鼓噪而上,根据地的军民同仇敌忾,就连干枯的树木,老朽的树桩龃也齐心协力为红军助战。英勇善战的红军好像飞将军从天而降,无数的刀枪刺向敌人。
  在十五天里,红军长驱直入,从苍茫的赣江到青翠的闽山,驰骋七百余里,把来犯的敌人收拾得干净利索。国民党反动派泣不成声,“步步为营”的战术破产了,叹气又有什么用!

  3.创作背景: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一九六二年五月号。此词创作于1931年夏。1931年4月,蒋介石对苏区发动了第二次大“围剿”。作者亲自指挥中央红军,十五天中(1931年5月16日至30日),痛快淋漓地打破了‘围剿’。”此次反“围剿”胜利之后,词人便创作了这一人民战争思想胜利的颂歌。

  4.点评:
  全词用入声韵(入声十三职:力逼;入声十四缉:立急入泣及;入声十一陌:席碧;入声四质:日),加上排韵,入声韵固然为词牌所规定,但诗人严守着密集使用入声韵的原则,也是服从了战场广阔、战事紧张、战局陡变的表达需要。密集入声韵繁音促节,紧锣密鼓,有如骏马奋蹄,红旗猎猎,奋迅铿锵,力扣人心。全用入声韵更感到战斗岁月形势的“逼”、“急”,行军的紧张、战斗的激烈。入声韵的拗怒更显示豪放,表现了红军“压倒一切敌人”的革命英雄气概。

许传刚 发表于 2023-3-31 07:16

  四、从三首《六州歌头》用韵情感的比较
  例8  六州歌头  宋•贺铸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
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官冗從。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鹖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1.注释:
  六州歌头:词牌名。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化用李白“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及李益“侠气五都少”诗句。五都:泛指北宋的各大城市。  一诺千金:喻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诺言极为可靠。语出《史记•季布列传》引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盖:车盖,代指车。  飞:飞驰的马。  鞚(kòng):有嚼口的马络头。  斗(dǒu)城:汉长安故城,这里借指汴京。  嗾(sǒu):指使犬的声音。  冗(rǒng)从:散职侍从官。  倥(kǒng)偬(zǒng):事多、繁忙。  鹖(hé)弁(biàn):本义指武将的官帽,这里指武官。  笳鼓:都是军乐器。  渔阳:安禄山起兵叛乱之地。此指侵扰北宋的少数民族发动了战争。  七弦桐:即七弦琴。桐木是制琴的最佳材料,故以“桐”代“琴”。

  2.译文:
  少年时侠肝义胆,意气风发,结交的朋友全都是英雄豪杰。待人真诚,肝胆照人,遇到不平之事,便会怒发冲冠,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站立而谈,生死与共。许下的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我们推崇的是出众的勇敢,狂放不羁傲视他人。轻车簇拥联镳驰逐,出游京郊。在酒店里豪饮,酒坛浮现出诱人的春色,我们像长鲸和垂虹那样饮酒,顷刻即干。间或带着鹰犬去打猎,拉弓射出羽箭,霎那间便荡平了狡兔的巢穴。虽然欢快,可惜时间太过短促。
  就像卢生的黄粱一梦,很快就离开京城。驾孤舟飘流于水中,唯有明月相伴。散职侍从官品位卑微,事多繁忙,情怀愁苦。陷入了污浊的官场仕途,担任了繁重的文书事物工作。像我这样成千上万的武官,都被支派到地方上去打杂,劳碌于文书案牍,不能杀敌疆场、建功立业。笳鼓敲响了,渔阳之兵乱起来了,战争爆发了,想我这悲愤的老兵啊,却无路请缨,不能为国御敌,生擒西夏酋帅,就连随身的宝剑也在秋风中发出愤怒的吼声。怅恨自己极不得志,只能满怀惆怅游山临水,抚琴寄情,目送归鸿。

  3.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北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秋。当时西夏屡犯边界,贺铸在和州(今安徽和县一带)任管界巡检(负责地方上训治甲兵,巡逻州邑,捕捉盗贼等的武官)。虽然位卑人微,却始终关心国事。眼看宋王朝政治日益混乱,词人义愤填膺,又无力上达,于是挥笔填词,写下了这首豪放名作。

  4.作者简介: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5.点评:
  此词上片落笔先从追忆作者在东京度过的六、七年倜傥逸群的侠少生活写起,“侠”、“雄”二字总摄下文,接写豪侠们的“侠”、“雄”品格,勇敢正义,慷慨豪爽,再写豪侠们“侠”、“雄”的具体行藏,驰逐、射猎、豪饮,过着快乐的生活。上片有点有染,虚实相间地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弓刀武侠的生动画卷。一东之韵宽洪,二冬之韵稳重,所以选用宽洪的一东韵,听起来后感觉底气比较足,适合表达豪迈的情感。
  下片极写报国无门的悲愤,爱国之情,感人至深。最后三句,变激烈为凄凉,写理想破灭的悲哀。全词风格苍凉悲壮,感情充沛,抒发了作者报国无门、忧国忧民的情怀。一东韵,既可表达豪迈的情感,也适宜表达悲愤的情感,加上句短韵密,激越的声情在跳荡的旋律中得到体现。
  9句五言,其他30句都是三言四言句,与《满江红》一样短句多,《满江红》用仄声韵则入声韵是最好的韵,《六州歌头》因为用平声韵,短句多悲壮激越,所以选韵应选雄厚的韵,所以一东二冬韵是比较好的韵。东冬等韵,发出的声音相对厚重,适宜表现悲愤的心情。

  例9  六州歌头  南宋•韩元吉
东风著意,先上小桃枝。红粉腻,娇如醉,倚朱扉。记年时,隐映新妆面,临水岸,春将半,云日暖,斜桥转,夹城西。草软莎平,跋马垂杨渡,玉勒争嘶。认娥眉凝笑,脸薄拂燕脂。绣户曾窥,恨依依。
共携手处,香如雾,红随步,怨春迟。消瘦损,凭谁问?只花知,泪空垂。旧日堂前燕,和烟雨,又双飞。人自老,春长好,梦佳期。前度刘郎,几许风流地,花也应悲。但茫茫暮霭,目断武陵溪,往事难追。

  1.注释:
  著(zhuó):带着。  朱扉:朱红的门扉。  莎(suō):草名,香附子。  跋马:驰马。  玉勒:玉制的马衔,也泛指马。  蛾眉:此指美女。  绣户:指女子的闺房。  前度刘郎:化用刘禹锡诗和刘晨、阮肇人天台山遇仙女事,这里是作者自指。  武陵溪:用陶渊明《桃花源记》故事,也暗指刘晨、阮肇事。

  2.译文:
  东风带着情意,先飞上小小的桃枝。美人红粉细腻,娇艳如痴如醉,斜倚着朱红的门扉。记得去年时,她新妆衬着芙蓉面,隐隐与桃花相映争艳。她来到水岸,春天过去一半,云日暖融融,顺着斜桥回转,直到夹城西边。绿草柔软平展,马儿跑得欢,渡口上垂柳翩翩,玉勒的骏马嘶鸣着驰跃争先。我认出她秀美的蛾眉,凝神一瞥的笑脸,面颊上胭脂敷得淡淡。曾在绣窗前偷偷窥视的佳人今日不复见,依依相思愁恨绵绵不断。
  当年携手共游之处,桃花依旧芳香如雾,满地落红随着步履旋舞,怨恨春光到了迟暮。惜春人也销魂瘦损,又靠谁来慰问?只有桃花知心,空将清泪垂淋。旧日堂前筑巢的燕儿,随着烟雾迷蒙的春雨,又双双飞回旧居。惜春人空自衰老,年年更新的春光永远美好,但愿如梦的佳期跟着春天重新来到。前度刘郎今又到,昔日风流之地旧迹剩多少?桃花见此也应悲哀伤恼。只见黄昏时云霭茫茫一片,武陵溪已然看不见,往事已难以追返。

  3.创作背景:
  隆兴二年(1164)闰11月,韩元吉以新鄱阳守的身份赴镇江看望母亲,当时陆游恰好为镇江通判。他们两人是早就认识的,这次相逢镇江,一起览观江山,举酒相属,更相唱和。从隆兴2年的闰11月到乾道改元正月共60日,他们唱和的歌诗合计有30篇,此篇即为其中所作。

  4.作者简介:
  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汉族,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韩元吉词多抒发山林情趣。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5.点评:
  先看《六州歌头》适宜写些什么样的内容、抒发什么样的情感。这就得先看句子。长句和缓,易写内容绵延曲折抒情的,短句急促,易写情感激动的、变化快的情景。此词最长的只五个字,有九句。其他都是四字句、三字句,共三十九句(其中三字句为22句占大头)。七字的常句一句都没有,更没有七字以上的长句。
  它连用大量的三言短语,一气驱使,旋折而下,构成了它的繁音促节,恰宜表达紧张急迫的激昂慷慨的壮烈情怀。
  贺铸写的是家国之恨,全词风格苍凉悲壮,叙事、议论、抒情结合紧密,笔力雄健劲拔,神采飞扬,而且格律谨严,句短韵密,激越的声情在跳荡的旋律中得到体现,两者臻于完美的统一。韩元吉写的怀人,本词以桃花始,以桃花终,咏花与写人交织衬映,借物抒情,借物怀人,情致婉曲缠绵,语言妩媚动人。词中,词人的回忆也随着季节不断更换,这种时空流转的写法,乃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大特色。一个苍凉郁勃,一股不平之气;一个婉曲缠绵,语言妩媚;因此贺铸的适宜短句,韩元吉的适宜长句,所以,贺铸选调选对了,苍凉激越的豪迈感情表现得合宜;韩元吉选调选错了,缠绵哀婉,抒写儿女情调,结果是“声与意的不相谐。”。(这段文字借网友穿越梅岭的评语的观点重新编排过)
  再从选韵分析:
  a的发音嘴巴完全张开,所以a组的韵适宜抒发大喜或大悲的情感。o的发音嘴巴是圆的,音量没有a大,声音受到一定的抑制,所以o组的韵适宜抒发忧愁或激愤的情感。i的发音嘴巴是扁扁的,音量不大,但均匀,所以i组的韵适宜抒发淡淡喜的或淡淡忧的情感。
  韩元吉选用了i韵,既有淡淡的喜,也有淡淡的忧。虽有缠绵哀婉,但由于是淡淡的基调,情感激动不了,于是与短句不协调。
贺铸选择了o组韵,o组的韵有o、ou、iou、ong、iong。ong由于有喉咙音与o共鸣,所以音色洪亮,很能表现激愤的情感,而ou因为发出o后嘴唇缩小,音流受到压抑,所以抒发忧伤的情感最适宜选用ou。作者在o组韵中选用了音色洪亮的“东钟”(ong)韵部,更能显出一种苍凉郁勃的不平之气来,也最能表达他所处的那个最高统治者不断与金人求和的屈辱时代悲愤情感。

  例10  六州歌头  宋•张孝祥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鹜,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1.注释:
  黯消凝:黯然消魂凝神。  洙泗:洙水和泗水,流经山东曲阜,孔子曾在此聚徒讲学。春秋时注重礼乐,学堂常有弦歌声,故称“弦歌地”。  膻腥:牛羊的腥臊气,此指被金兵所玷污。  隔水毡乡:谓隔着淮河,北岸就是金国。毡乡,北方游牧民族居住地,囚多住毡帐,故谓。  “落日”句:《诗•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羊牛下来。”下,下坡回栏。  区脱:亦作“瓯脱”,读音同;汉时匈奴筑土室以守边,叫区脱。此指敌人哨所。  名王:少数民族中的著名将帅。北方民族战前多以狩猎为军事演习,故高适《燕歌行》云:“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埃蠹:尘封和虫蛀(指箭上的羽毛)。  干羽:木盾和雉尾,舞者所执的道具。《尚书•大禹谟》记:虞舜“舞干羽于两阶”,有苗(古部族)来归顺。  怀远:安抚边远的少数民族,使其归顺。此讽刺南宋不抗击金兵而与之议和。  烽燧:夜举火叫烽,昼升烟叫燧,均用以报警。  若为情:何以为情,犹今语“怎么好意思”或“不难为情吗”。  翠葆霓旌:将翠鸟羽毛结成伞形立于车盖上为装饰和五彩的旌旗,指皇帝的车驾。

  2.译文:
  站在南岸,向淮河极目远望,关塞埋没在莽苍苍的草木之中。道路上尘埃昏暗,挟霜的寒风猛烈,边境上寂然无声。我怆然地凝思伤神。回想当年发生的事,大概天注定宋王朝命该如此,非人力所能挽回的罢。现在,连洙水、泗水一带,孔子曾经讲过学,常常响起音乐和歌声的地方,也遭到金兵的野蛮玷污。只隔着一条河,对岸已成了游牧民族搭满毡帐的聚居地了。日落时,牛羊成群回栏,金兵所筑的土堡哨所遍地纵横。看到金兵的将领率部在夜间围猎,骑兵手执火把,将整条淮河都照亮了。胡笳和鼙鼓的阵阵悲鸣声,使人心惊。
  我想那挂在腰间的羽箭和匣中的宝剑,因久置不用,都白白地被尘封、遭虫蛀了,结果又能干成什么事呢?时机容易丧失,胸怀徒然豪壮,一年又将过去,神京远不可到。当局正在用上古手执木盾和雉尾来跳舞的方法,藉口以礼乐安抚边远少数民族,想使全国也能自动感化归顺,因而边境上不见烽火,暂且停战休兵了。求和的使臣冠戴整齐,乘坐着马车,纷纷地往来奔驰不绝,怎么也不觉得难为情呢?听说中原沦陷区的百姓,常常向南眺望,盼着大宋皇帝的御驾能够到来。这一切使赶路经过这里的人,觉得有一股忠义和愤慨之气充满了胸膛,止不住的热泪如倾泻般地涌流。

  3.点评:
  上片描写了沦陷区的凄凉景象和敌人的骄纵横行。北望中原,山河移异。金人南侵,举火宵猎,笳鼓悲鸣,几千年文化之邦沦为犬羊窟穴。极目千里淮河,南岸一线的防御无屏障可守,只是莽莽平野而已。江淮之间,征尘暗淡,霜风凄紧,更增战后的荒凉景象。
  因为它不像贺铸词那样从豪迈入手,而是直接写凄凉景象,所以不选东冬韵而选用eng、ing韵表达哀愁,一般涉及到情的时候用这两个韵部的多。
  下片抒写复国的壮志难酬,朝延当政者苟安于和议现状,中原人民空盼光复,词情更加悲壮。边境上冠盖往来,使节纷驰,一片妥协求和的气氛,使作者为之痛心疾首。这片内容和情感与贺铸的差不多。全词格局阔大,声情激壮,笔饱墨酣,淋漓痛快,为南宋初期爱国词中的名篇。八庚、九青其特点是清劲,很适合抒写个人情怀激壮的内容。所以此词选韵也不错,比不上贺铸的悲壮,但比贺铸的悲凉。

许传刚 发表于 2023-3-31 07:17

  五、两首同类词的用韵情感的比较
  例11  望江南  唐•敦煌曲子
莫攀我,攀我大心偏。我是曲江临池柳,者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

  1.注释:
  大:“大”应是“太”的讹误。者:“者”同“这”。

  2.译文:
  你不要死缠着我,不要想那些不切实际的事情了。我只是那曲江边一棵临池垂柳而已,这个过来攀折一支,那个也过来攀折一支,折完就走了,情爱只是一时之间。

  3.简析:
  这是一首反映妓女内心痛苦的作品,通篇采用第一人称写出。她诉说的对象,看来是一位属意于她的青楼过客。曲江是唐都城长安郊外的著名旅游胜地。女主人公自比“曲江柳”,当时就近取譬,可知她是长安的妓女。
  词中用比喻的手法,代替直接的叙述,是民歌惯用的手法,既贴切、形象,又符合妓女的身份,富有民歌的色彩,表明它是出自处于当时社会最底层的妇女之口。以青楼女子的口吻,奉劝男子不必多情,并以柳树自喻,表明自己沦落风尘的悲凉处境。此词一说是青楼女子对随意玩弄她们的男性表示强烈的不满和抗议。
  这首小词不仅内容可取,而且结构相当完美。前人说“真诗果在民间”(李梦阳《郭公谣序》),此词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例12  菩萨蛮  唐•无名氏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1.注释:
  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后成为词牌名,为双调小令。  愿:誓。  发愿:即发誓,是唐代俗语。  休:休弃,断绝。  参(shēn)辰:同“参商”,星宿名。参星和商星此出彼灭,互不相见。  北斗(dǒu):即“北斗七星”,形状如斗,其斗柄永远指向北方。  即:同“则”。  日头:太阳。

  2.译文:
  在枕边发尽了千百种誓言,想要断绝爱恋关系除非等到青山溃烂。秤锤在水面上漂浮,黄河干枯得见底。
  还要白天看见参星和商星,北斗回到南面。即使这些事都出现了,还是不能中断,除非是半夜三更出现了太阳!

  3.创作背景:
  这首《菩萨蛮》见于敦煌遗书斯四三三二号,当作于唐天宝年间。一般认为这首词是男女间的爱情盟誓,但学者对词的抒情主人公及其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单问此词写的是谁在发誓,便有双方发誓说、女方发誓说、男方发誓说三种说法。而祝诚认为“全词该是今日遭到离弃的女子,痛苦万状地回忆当年男子信誓旦旦地发出盟誓的情状之言。

  4.简析:
  本文是敦煌曲子词中的一首早期民间词作,写的是男女间的爱情盟誓。为了表达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全词一共使用了六种自然景物和非现实现象表达了主人公的愿望。在主人公眼中,爱情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共存,夸张又不过分地强调了爱情的永固。此词圆熟流丽,挥洒曲折,富于独创性的表现方式,使得这篇抒情之作成为唐朝诗苑中的一颗明珠。
  特色之一是开门见山。特色之二是博喻手法的运用。特色之三是具有民歌的情调与风格。
  这首曲子词落笔惊风,造势遒迈,且没有文士词幽婉曲折的风致与含蓄蕴藉的神韵,完全是情思所致,任意挥洒,恰似长河东流,浩浩汤汤。全词热烈大胆,奔放直率,似拙而新,语浅情深。首句切入正题,起着提纲挈领、总揽全篇的作用,以下七句所列举六种自然景物和非现实现象(青山、水面、黄河、参辰、北斗、日头),便是从首句“发愿”这一源头上飞流直下而形成的一条绵延不绝的情感河流。其想象是宏阔而丰富的,想象的空间由地及天,想象的对象由山河到星日,以世间最雄伟的景物来比拟爱情,把爱情鲜活的生命与永恒的天地日月相提并论,形成一种奇妙而合理的类比推理:青山不会烂,水面上浮不起秤锤,黄河不会干枯,参星和辰星不会在白昼出现,北斗不会转到南面,三更半夜不会见到日头,爱情也因此绵绵无绝期。作者从反面下笔,如此类推,可谓悖理而合情、无理而曼妙,从而收到与《上邪》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效果。

  5.点评:
  第一首选择ian,韵头不管,则韵为an,an韵的情感强烈,这表现了妓女对这种生活的强烈不满(忧的倾向更浓郁)。韵配合词,天衣无缝。
  第二首与第一首完全不一样。它要利用转韵来表达情感的起伏曲折,所以选择了菩萨蛮。由于缺主语人物,因此有三种解说,一是男的自述,二是女的自述,三是男女对话。诗无的诂,因此三说谁对说不清。我试从女子自述的角度来分析。
  6件不可能的事:青山烂、秤锤浮、黄河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三更见日头。从女子自述角度说,男的要离开女的,女的坚决不同意,这是基调,从内容上看是层进式的,一层层表达坚决的态度。但虽然有这种决心,情绪上却不是层进式的,不是像陆游的《钗头凤》一样,一竿子打到底而是一波三折,反映了女子细腻的思想活动,不从韵的情感作用上去模拟,你是读不出这种情感的。一开始就是强烈的an韵,表现不愿离的誓言,第二组是u韵,从开始的an掉到u,一落千丈,是悲哀。“水面上秤砣浮”可能吗?黄河会枯,但“彻底枯”可能吗?第三组“北斗”会“回南面”?参星和辰星,分别在西方和东方,出没各不相见。辰星也叫商星。因用以比喻彼此隔绝。会有“白日参辰现”的时候?这种怀疑,表现了女子对不离的坚定,所以回到an韵上,但用的是有韵头i的ian,比an要弱一些。第四组,虽然下定了决心,要坚持下去,但心情是忧郁的,所以用了ou韵,表达了自己的忧虑。虽然都是表达决心,但情绪却是波折的。整个情感是强—弱—较强—更弱,以忧收场。总之,态度是一层比一层坚决,心情却是一波三折的。

许传刚 发表于 2023-3-31 07:19

  六、章台柳与杨柳枝的用韵情感的比较
  例13  章台柳  韩翃(hóng)
章台柳,章台柳,颜色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1.注释:
  寄柳氏:韩翃和柳氏赠答故事,见许尧佐《柳氏传》(《太平广记》卷四八五)及孟棨《本事诗》。  章台:汉长安中街名,在陕西长安故城西南,见《汉书•张敞传》,是繁华的地方,后来每借称妓院所在。六朝、唐人已用其事与杨柳相连。如费昶《和萧记事春旦有所思》:“杨柳何时归,袅袅复依依,已映章台陌,复扫长门扉。”崔国辅《少年行》:“章台折杨柳。”《古今诗话》:“汉张敞为京兆尹,走马章台街。街有柳,终唐世曰章台柳。”故杜诗云:“京兆空柳色。”(《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卷二六七柳部引)。  依依:柔软貌。《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2.译文:
  借问章台的柳啊,过去你是那样婀娜多姿,如今你还和往日一样吗?纵然那细长柔嫩的枝条,飘垂如故,恐怕也被他人攀折得不像样了。

  3.创作背景:
  韩翃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他与柳氏有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安史之乱爆发,柳氏以色艳独居,恐不免,便落发为尼。不久,柳氏为蕃将沙吒利所劫,宠之专房。京师收复后,韩翃派人到长安寻柳氏,并准备了一白口袋,袋装沙金,袋上题了此诗。

  4.赏析:
  这首作品,有人认为是诗,有人认为是词(词牌名为“章台柳”)。在《全唐诗》中,卷二四五中收录此作,定为诗,题为“寄柳氏”;卷八九〇又收录此作,定作词,题为“章台柳•寄柳氏”。下面是中国韵文学会理事、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理事、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蒋哲伦等人对此篇的赏析。
  “章台”,本是战国时所建宫殿,以宫内有章台而得名,在今长安县故城西南隅。这里借指长安。“章台柳”,即暗喻长安柳氏。但因柳氏本娼女,故后人遂将章台街喻指娼家聚居之所。两个叠句用于寻觅加强呼唤之急切,韵味深长,表达作者日思夜想的怀恋之情。“颜色青青”,喻柳氏昔日之青春妙龄,丰容艳丽。“今在否”,谓是否安全健在,暗言社会动乱,邪恶猖獗,柳氏单身独处,其安全令人担忧,以疑问声口,则其忧虑担心之情可见。“长条似旧垂”,喻柳氏袅袅婷婷的身段和体态仍不减当年,与上文“颜色青青”相呼应。“攀折他人手”,暗指柳氏值此兵荒马乱之秋,恐己为他人所劫夺占有,是“今在否”的进一步推测。前句见怀想之切,后句见忧虑之深,两句以“纵使”“也应”开合进退,将其希望与失望,侥幸与不幸,揣测与担忧等复杂的矛盾心情写得传神活现。
  全篇语意双关,表面上是写柳树,实际上是对柳氏的问候,问候了两件诗人最关切的事:是否还在人世?是否已经嫁人?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5.作者简介: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6.简析:
  柳既可以指柳树本身,又是柳氏的谐音,全篇语意双关,表面上是写柳树,实际上是对柳氏的问候,问候了两件诗人最关切的事:是否还在人世?是否已经嫁人?要表达这些内容,选韵很关键,作者巧妙地选择了上声二十五有韵(ou),上声韵适宜表达细腻、缠绵的情感。作者在上声韵中流露的是关切。ou韵既巧合于谐音双关,又表达忧愁挂念的情感。两个叠句用于寻觅加强呼唤之急切,韵味深长,表达作者日思夜想的怀恋之情。“颜色青青”,喻柳氏昔日之青春妙龄,丰容艳丽。“今在否”,以疑问声口,表现其忧虑担心之情。“长条似旧垂”,用比喻设想,与上文“颜色青青”相呼应。“攀折他人手”,柳条只要返青,就难免被攀折的命运,女子也是一样的,暗指柳氏值此兵荒马乱之秋,恐己为他人所劫夺占有,是“今在否”的进一步推测。前句见怀想之切,后句见忧虑之深,将其希望与失望,侥幸与不幸,揣测与担忧等复杂的矛盾情感写得传神活现。
  这词倾诉了韩翃对柳氏的痴情又流露出内心的幽怨和无奈。
  韩翃还有一首唐肃宗都喜欢的诗: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例14  杨柳枝  柳氏
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1.注释:
  赠离别:我国古代送别时有以折柳枝相赠的风俗。“柳”与“留”音近,以此表示挽留。纵使:即使。

  2.译文:
  杨柳枝在花草盛美的春天里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可恨年年折枝赠离别。往日依依的章台柳随着秋天的到来,已不再是颜色青青了。纵然郎君来了,当看到这种情况,也是不堪攀折的了。

  3.简析:
  柳氏收到这首词,回了一首《杨柳枝》,结构是一样的,只是换了入声韵。入声韵适于表现孤寂、抑郁、痛苦的思想感情。读起来分外深沉、悲痛、哀婉和凄凉。似乎可闻到“哭泣”声音!入声九屑适宜表现悲苦、深沉感情。读起来分外深沉、悲痛、哀婉和凄凉。
  《杨柳枝》本是用于送别的,柳氏利用其中的柳字做文章。你双关,我也双关,你说柳,我也说柳。你韩翃拿柳树来比我,那我便拿柳树来自比。你关切,我倾诉,“杨柳枝,芳菲节”,多好的季节,一个“恨”,反衬出我的凄凉;你说攀折,我也说攀折,但是你说的是我也应攀折他人手,而我回的却是“纵使君来岂堪折”,杨柳命中注定被人攀折,已经可怜,更可怜的是,就算攀折,它也希望被你攀折啊!一个乱世女子的委屈和梦乡,就跃然纸上了。
  这两首诗,一问一答,谁也没说自己,都讲述柳树的故事,借着折柳赠人这么一个风俗,乱世男子的牵挂和乱世女子的委屈就已经表露无疑,真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赠诗的韩翃是个真才子,答诗的柳氏是个真佳人,他们的诗,是他们的传奇故事的味精。

      4.章台柳的故事
  天宝年间,韩某人与李王孙交好。歌宴之间李的爱姬柳氏与韩某人互生情愫。柳氏是歌姬而非妾室,也不同妓女。容貌不差,才情趣味不差。酒宴是催情的重要场合,无情也能逢场作戏一把,有情的就更是锦上添花。眉目传情,动静不小,被李王孙看出来。李确实是宽宏大量,不但赠柳氏于韩某人,还拿出钱成二人婚事。
  两人成婚后第二年,韩某人新科及第,回乡省亲,留柳氏在长安。不料安史之乱起,两京沦陷,苦不堪言。一个柔弱女子碰上战乱,可以依靠的人不在身边,身边兵荒马乱,但她却如空谷幽兰,如何寂寞艰难都抓住生机坚持不放弃。剪去长发,寄居法灵寺。 而韩某人,在战乱中成为某节度使的书记,与柳氏天各一方。
  冥冥中,上苍让很多人失散了,冥冥中,它又在牵引着很多人的相聚。人与人之间的相见,就如山和山,水和水。很可能蜿蜒而至,也可能终生不至。
  等到收复长安,韩某人谴人到处密访柳氏,并给她送去一首《章台柳》: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柳氏捧诗呜咽,深明男人对自己的爱意和怀疑试探。他既担心她的生死安危,又担心她红颜凋零不堪相看,更恐她已为他人所劫夺占有。他的心肠九曲她都看得明白。爱,是不断的怀疑,不断肯定的过程。她开始束发等待和他团聚,但不久却造番将劫持,沦为专房。
  假如不遇见,那么长安街市上就不会有那么凄凉的重逢和再见。他在长安的街市上心意阑珊地行走,静默地舔着自己的伤口,劫后重生,到处萧条,让人绝望窒息。他的柳氏在这样的失落里坐着马车轻轻过来了。清风吹动了她的车帘,他们互相得以相见。一别经年,恍若两生。韩某人立刻张口结舌失落到无语。如果柳氏流离落魄,也许他只有心疼而不会失落。但是他看到的华衣美服的柳氏消瘦失意的样子,见她离开了自己也活得不差。他会想到我的女人现在落在别人手里,这个人的地位不差于我,可是,我的女人不快乐。
  柳氏看到他,她于是狠狠地落泪,心里怨恨造化弄人。她丢给他写有答赠诗的《杨柳枝》: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在观望同一件事的角度和用心,男人和女人迥然不同。《章台柳》表现出来的情感是,他对她相思不忘又疑窦丛生。而柳氏答词比为“杨柳枝”,词义凄凉,她对他一样情深浓念念不忘,却没有半点怀疑拷问韩某人的意思。还深深自责,自己已失身,哭泣着告白,芳华已谢,纵使君来已不堪折了,仿佛,这一切都是她的错。
  韩某人得诗后心意彷徨,又一筹莫展。他那时还不是皇上的红人,未敢轻易得罪潘将。后来这一官司一直打到皇上那里才有个了结,下诏断柳氏归韩某人,离散多年的两人终于破镜重圆。至于是妻是妾都不用计较名分了,相信他会善待她的。
  据说李商隐特意为此写了一首《赠柳》: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5.资料
  据唐孟棨《本事诗》和许尧佐《柳氏传》载,韩翃本来是一介寒士,家徒四壁,但是素有才子之名。所以也交了很多朋友,其中有一个朋友豪富李生,他把韩翃请到自己家里住,每天在一起高谈阔论。李生有一个宠姬,姓柳,能歌善舞,艳冠一时,她也对韩翃动了好奇之心,整天就从墙缝里偷窥,越看越觉得韩翃非同寻常。有一天她就和李生说了,“韩秀才虽然现在落魄,但绝不会久居人下”。李生一听就知道柳氏对韩翃有意了。他是个慷慨的人,和中国古代很多慷慨的人一样,爱朋友胜过爱美人,就决心成全这对才子佳人。于是李生就置了一桌酒宴,酒酣耳热之际,就对韩翃说,“秀才当今名士,柳氏当今名色,以名色配名士,不亦可乎?”“以柳荐枕于韩”说罢飘然而去,还给两个人留下三十万家财。
  韩翃得了美人之后,第二年就考上了进士,韩翃考中进士后,就还乡省亲,柳氏留在长安等待。可是谁也不曾料想,就在这个时候,安史之乱爆发了。兵荒马乱,这对乱世儿女也如同雨打浮萍。柳氏怕人侮辱,就落发为尼了。而韩翃呢,则被淄青节度使侯希逸招为掌书记,到了山东。过了三年,京师收复后,韩翃派人到长安寻柳氏,并准备了一白口袋,袋装沙金,袋上题了此诗。柳氏看完,泪如雨下,当即回诗一首《杨柳枝》。韩翃得到了柳氏的消息当然非常高兴,正好他的上级淄青节度使侯希逸要入朝,要带着韩翃去。他喜出望外,到了长安,第一件事就是到寺院去寻找柳氏。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就在他回京之前,柳氏已经被人抢走,音讯无踪。韩翃真是顿足长叹,无可奈何。
  可是谁也没想到,事情还会有转机。有一天,韩翃在长安街上信马由缰,忽然前面一辆豪车里传来了声音,“后面骑马的可是韩员外?”多么熟悉的声音啊,是柳氏。柳氏就停下车,告诉他,她被新近立了大功的一个番将叫沙吒利的给抢走了,做了人家的小妾了。事出仓促,柳氏也不能久留,就约韩翃第二天再见。那韩翃一夜无眠,到了第二天约定的时候,柳氏又乘车来了。但是她没有下车,只是从车上递出一个玉盒,里面放着自己平时用的胭脂,哭着对韩翃说,“我已经不能脱身了,留着给你做纪念,我们从今永别吧”。说完,绝尘而去。
  当时的回鹘将士在唐朝耀武扬威,这个沙吒利很可能就是一个这样的将士。那韩翃一介儒生,柳氏一介弱女,怎么可能和人家抗衡呢?那事情到这结束了吗?还没有呢。正好这天淄青节度使手下的武将们要聚餐,就拉韩翃一块喝酒。韩翃当然是丧魂落魄,将领们就问他怎么回事,韩翃把来龙去脉讲了一遍。这时候就站起来一位少年将领,叫许俊。许俊说了,这件事我来办,请韩兄给我这几个字就行。韩翃就给他写了几个字。许俊换上了一身胡装,骑上一匹马,又牵上一匹马,就走了。走到哪去了呢?到沙吒利家了,那沙吒利出了门,一会儿许俊用力砸门,说“将军坠马了,快不行了,想见柳夫人最后一面”。柳氏赶紧出来,这时候许俊就把韩翃的字给她看,然后把她扶上马去扬长而去,把她带到了酒楼之上。柳氏和韩翃执手落泪,大家欢声雷动。可是欢呼过后,武将们马上意识到,这可给主帅找麻烦了,弄不好淄青节度使要负责任的啊。那大家赶紧找侯希逸认罪,侯希逸大喝一声,这么急公好义的好事应该我来做啊,怎么让许俊这个小子占了先啊。马上给唐代宗上表,说沙吒利夺人所爱不义在先,我的下属擅自把人抢了回来,我愿意承担教训不严之罪。唐代宗听完了这个故事,也是深受感动,就给了沙吒利二百万钱,把柳氏判归韩翃了。就这样,柳氏和韩翃几经曲折终成眷属。

许传刚 发表于 2023-3-31 07:19

  七、三首怀人词的用韵情感的比较
  例15  钗头凤  宋•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二首见第二课,此只留韵的比较。
  全词用仄声韵,仄声韵多表现情激意切的情感。上声去声都选用了表示忧愁的ou韵。入声韵最宜表现欲语无泪的悲怅与哀伤。在抒发愤懑,忧伤感情时,常选用短促而低沉的韵辙,所以用了两组入声韵来加强悲愤的情感。入声韵显痛苦急迫,适宜表现悲苦、深沉感情。读起来分外哀婉、凄凉、悲痛、深沉、愤慨。

  例16  钗头凤  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一开始陆游用的是上声韵,唐则直接用入声韵,也用陆游同样的入声韵部,发泄愤恨之情。入声韵字“薄、恶、落;各、昨、索”的声调里字字如泣如诉。
  “晓风干,泪痕残”,陆词在这个位置用入声韵,唐词则改用平声韵,选用开口韵an,an韵(韵腹元音开口呼a表大悲,加上韵尾n,情感更浓),适宜抒发心中的拗怒,这里直抒内心的痛苦,极为深切动人。
  唐婉的处境比陆游更悲惨。她采用入声韵与平声韵相结合的方法,入声韵表达悲愤,平声韵悠长或上扬,适宜倾诉,这样把自己所遭受的愁苦真切地抒发出来。

  再比较一首悼亡妻的词:
  例17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悼亡妻》)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1.注释:
  乙卯: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八年。  十年: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思量:想念。  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  孤坟:其妻王氏之墓。  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小轩窗:指小室的窗前。轩:门窗。  顾:看。  明月夜,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  短松:矮松。

  2.译文:
  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忘怀。孤坟远在千里之外,没有地方能诉说心中的悲伤凄凉。即使你我夫妻相逢怕是也认不出我来了,我四处奔波早已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在梦中回到了家乡,看见你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无言,只有泪落千行。料想你年年都为我柔肠寸断,在那凄冷的月明之夜,在那荒寂的短松冈上。

  3.创作背景: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二八(十六岁)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去世了。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名弗),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于平静语气下,寓绝大沉痛。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陈师道语)且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4.简析:
  宋人怀念女人的词多是怀妓,像秦观,一首怀妻的词都没有,因此苏轼这首《悼亡妻》是难能可贵的。这首词运用分合顿挫,虚实结合以及叙述白描等多种艺术的表现方法,来表达作者怀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将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得深婉而挚着,使人读后无不为之动情而感叹哀惋。这首词是平声韵,一韵到底,韵很密(14句有10个韵字)豪放派常喜欢用开口呼的韵来表达哀伤,此词也是如此,用了最洪亮的ang韵。ang韵适宜于大喜大悲。洪亮级韵部不仅在表达内容上适合用于高亢类情感的作品,而且在情感表达的强度上,更适合那种“无所阻碍”的表达方式。开口呼的感情外张,一旦用在表达悲愁的诗中,一般都是愁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直到把那种悲痛全部的宣泄出来为止,是“志思蓄愤”“吟咏情性”的文学作品最为惯用的。苏轼就是用这种方式宣泄自己对妻子的怀念。

许传刚 发表于 2023-3-31 07:20

  八、《满江红》的三种风格的用韵情感的比较
  满江红:双调九十三字。前阕四仄韵,后句五仄韵。前阕五六句,后阕七八句要对仗;后阕三字四句也用对仗。此调例用入声韵脚。
  《满江红》是大家熟悉的词调(见第四课),以岳飞为代表的词作都是悲壮的入声韵。
  总体来看,《满江红》这一词调的句式较丰富,其特色在其中的两组七字句和过片的两组连续的三字句中体现明显。在节奏上,上片较下片舒缓,适合情节的铺叙,而下片节奏快急,适合情感的激发。这一词牌,普遍认为适于表达激昂慷慨的情绪,其中有代表性的便是广为人知的那首“怒发冲冠”,词中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怀足以激励后人。而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强的气势除与其词牌有关外,词中的遣词造句尤其是韵脚的选择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例18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以入声字作韵脚,能够更好地表达沉郁顿挫、哀绝凄婉、感慨悲愤等情绪。
这首例词的韵脚选择的是入声韵。以“歇”、“烈”、“月”、“切”、“雪”、“灭”、“缺”、“血”、“阙”这些短促而激越的字做韵脚,能够有力地表达作者难以抑制的愤慨和收复失地的坚定信心。  

  再来看另一首例词
  例19  满江红•听雨  无名氏
斗帐高眠,寒窗静、潇潇雨意。南楼近,更移三鼓,漏传一水。点点不离杨柳外,声声只在芭蕉里。也不管、滴破故乡心,愁人耳。
无似有,游丝细;聚复散,真珠碎。天应分付与、别离滋味。破我一床蝴蝶梦,输他双枕鸳鸯睡。向此际、别有好思量,人千里。
  1.注释:
  斗帐:小帐子,形状像倒置的斗,所以叫斗帐。  三鼓:三更。

  2.译文:
  安卧斗帐中,寒夜寂静,不料一阵萧疏带凉的雨意,进了窗户,从梦中惊醒。住处地近城南,此刻听得城楼上更鼓敲了三响,已是三更天了。室内夜漏滴答、滴答,有节奏地连成一支水滴之声。窗外雨点潇潇阵阵,从杨柳叶尖上滴响,在芭樵叶片上溅响,奏成一场雨滴的交响乐。无情的雨滴,一个劲儿地滴,也不管要滴穿这一双愁人的耳,要滴破这一颗思乡的心。
  雨丝真细,若有若无,飘飞在空中,如缕缕游丝。雨丝有时也加大而形成雨点,洒在植物叶上汇聚起来,又如颗颗真珠。叶子承受不了而珠落,滴答一响,碎了。雨珠的聚而复散,与人生的悲欢离合,是多么相似呵!刚才一晌好梦,就让雨声绘打破了。梦一醒,不由人不羡慕那些雨夜双栖的伉俪。此时此刻,让我的精神飞过无边的雨丝,与千里之外的人相会吧!

  3.简析:
  此是宋代词人写的一首咏雨词。《类编草堂诗余》作无名氏词,《词综》作张孝祥词。上片写雨滴声造境;下片书写雨滴引起的更多联想与感伤。通过雨滴声,联想到雨滴柳叶、雨打芭蕉的情景。词把雨滴声贯穿全篇,巧妙地沟通各种联想,从雨丝的若有若无联想到梦思的飘忽断续,从水珠的聚散想到人生的离合,别出心裁地联想出相似的人生感受。巧妙地沟通各种联想,是这首词的特色。通过雨滴声,联想到雨滴柳叶、雨打芭蕉的情景。进一步联想到雨点聚成水珠又滴落溅碎的细节。这些,表现的都是从听觉形象化出视觉形象的通感。更为出色的是奇特的相似联想,他把自然现象与生活现象联想起来。漏声、雨声是相似联想;从雨丝的若有若无联想到梦思的飘忽断续,从水珠的聚散想到人生的离合,是更为巧妙的相似联想。试取温庭筠的《更漏子》一词下阕比较,在温词中雨滴只是撩起“不道离情正苦”;而在这首词中,雨珠更象征人生,就别具清新韵味。
  由于整体的用字以及选用了《词林正韵》的第三部韵,所以尽管同属《满江红》词调,这首词韵字有上声的也有仄声的,读出来的音节是温婉的、轻清的,i韵利于忧思情感的表达。

  例20  满江红  宋•姜夔
仙姥来时,正一望、千顷翠澜。旌旗共、乱云俱下,依约前山。命驾群龙金作轭,相从诸娣玉为冠。向夜深、风定悄无人,闻佩环。
神奇处,君试看。奠淮右,阻江南。遣六丁雷电,别守东关。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又怎知、人在小红楼,帘影间。
  词乃作于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春初,前有小序,详细地叙述了改作的原委:
  《满江红》旧调用仄韵,多不协律。如末句云“无心扑”三字,歌者将“心”字融入去声,方谐音律。予欲以平韵为之,久不能成。因泛巢湖,闻远岸箫鼓声,问之舟师,云:“居人为此湖神姥寿也。”予因祝曰:“得一席风径至居巢,当以平韵《满江红》为迎送神曲。”言讫,风与笔俱驶,顷刻而成。末句云“闻佩环”,则协律矣。书以绿笺,沉于白浪。辛亥正月晦也。是岁六月,复过祠下,因刻之柱间。有客来自居巢云:“土人祠姥,辄能歌引词。”按曹操至濡须口,孙权遗操书曰:“春水方生,公宜速去。”操曰“孙权不欺孤”,乃撤军还。濡须口与东关相近,江湖水之所出入。予意春水方生,必有司之者,故归其功于姥云。
  姜夔是南宋时的大词人和大音乐家,却用《满江红》来作“迎送神曲”,他认为仄声韵“多不协律”,改为平声韵才能体现尊神敬神的感情。他把《满江红》改为平声韵以后,词调中的字数和句数都和原来一模一样,但是,因为韵脚字声变了,为了做到“律句”偶字字声间换的要求,句子中间的平仄关系也跟着调整了。于是成为《满江红》的又一体。
  入声字,即使音谱失传,至今读起来犹觉声情激越豪壮;去声上声韵则比较温婉;改为平韵,顿感从容和缓,婉约清疏,宜其被巢湖一带的善男信女用作迎送神曲而刻之楹柱了。
  这三种风格,哪种好哪种不好?一是看你写什么,要表达什么感情基调;而是看词谱的句式,适用那种情感的韵。这首词只有四个七言句,其他都是短句。短句节奏快急,适合情感的激发。因此入声韵是最好的韵,宜于表达激越峭拔的思想感情,平声韵宜于表达和谐舒缓或甜愉的思想感情,但用在短句中发挥不了作用。

许传刚 发表于 2023-3-31 07:21

  九、几首《忆秦娥》的用韵情感的比较
  例21  忆秦娥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1.注释:
  忆秦娥:词牌名。又名“秦楼月”“碧云深”。其最早出处就是这首词,因词中有“秦娥梦断秦楼月”句,故名“忆秦娥”。全词四十六字,前后片各三仄韵,一叠韵,亦以入声部为宜。  箫:一种竹制的管乐器。  咽(yè):呜咽,形容箫管吹出的曲调低沉而悲凉,呜呜咽咽如泣如诉。  秦娥:本指古代秦国的女子弄玉。《列仙传》载,箫史善吹箫,得到秦穆公女儿弄玉的热爱,婚后每日教弄玉作凤鸣召来凤凰,秦穆公为作凤台。数年后,夫妻随凤凰飞去。此处泛指美貌的女子。  梦断:梦被打断,即梦醒。  灞(bà)陵: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是汉文帝的陵墓所在地。当地有一座桥,为通往华北、东北和东南各地必经之处。《三辅黄图》卷六:“文帝灞陵,在长安城东七十里。……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送别。”伤别:为别离而伤心。  乐游原:又叫“乐游园”,在长安东南郊,是汉宣帝乐游苑的故址,其地势较高,可俯视长安城,在唐代是游览之地。  清秋节:指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是当时人们重阳登高的节日。  咸阳:秦都,在长安西北数百里,是汉唐时期由京城往西北从军、经商的要道。古咸阳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二十里。唐人常以咸阳代指长安,“咸阳古道”就是长安道。  音尘:一般指消息,这里是指车行走时发出的声音和扬起的尘士。  残照:指落日的光辉。  汉家:汉朝。  陵阙:皇帝的坟墓和宫殿。

  2.译文:
  箫声悲凉呜咽,秦娥从梦中惊醒时,秦楼上正挂着一弦明月。秦楼上的明月,每年桥边青青的柳色,都印染着灞陵桥上的凄怆离别。
  遥望乐游原上冷落凄凉的秋日佳节,通往咸阳的古道上,音信早已断绝。西风轻拂着夕阳的光照,眼前只是汉朝留下的陵墓和宫阙。

  3.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词,两宋之交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始称为李白之作,南宋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亦录于李白名下。有人据词意认为此词可能作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后期。明代以来对此词为李白所作的观点屡有质疑者,有人认为此词是晚唐五代词人所作,后被误归于李白名下。
  这是一篇动人心魄的词章,描绘了一个女子思念爱人的痛苦心情。古人对它评价很高,把它与《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一起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例22  忆秦娥  刘克庄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鸿归早,凭伊闻讯,大梁遗老。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炊烟少,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1.注释;
  梅谢了:指梅花凋落。  塞垣(yuán):指汉代为抵御鲜卑所设的边塞。  鸿(hóng):即鸿雁,是一种候鸟。秋风起时北雁南飞,春季则自南归北。在诗词中常被当作信使。  凭伊:指凭借大雁。  问讯:问候;慰问。  大梁遗(yí)老:即中原父老、北宋遗民。大梁,战国魏都,即北宋时都城汴京。  浙河:即浙江。  炊烟:指烹制饭菜形成的烟气。  宣和宫殿:借指故国宫殿。宣和,宋徽宗年号。

  2.译文:
  梅花凋谢了,北方边塞的冰雪已经融化,大雁也早早地向北飞去了。我要委托那北归的大雁,请它问候一下故都家乡的父老。
前线地区防务荒疏、边声悄寂,金人占领的淮河以北,人烟稀少。那曾经繁华奢靡的宣和宫殿,已经衰草遍地,尘烟缭绕。

  3.创作背景:
  开禧二年(1206年),韩惦胄仓促的北伐失败了。和议之后,南宋朝廷昏庸的皇帝和掌权的投降派大臣立刻就把恢复中原的大业置之脑后。南宋的许多爱国志士们没有忘记失陷的广大国土,日日为国家的前途担忧。心中的忧虑和期望,而作下的这首词。
  词人借鸿雁的眼光展示了北宋宫殿凄凉景色,抒发出故宫黍离、 国家衰亡的悲愤,也是对南宋当局的指责。

  4.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县(今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词人,江湖诗派诗人。

  例23  忆秦娥  贺铸
晓朦胧,前溪百鸟啼匆匆。啼匆匆,凌波人去,拜月镂空。
旧年今日东门东,鲜妆辉映桃花红。桃花红,吹开吹落,一任东风。

  1.注释:
  凌波:形容女子走路轻盈,后代指美人。  “鲜妆”句:化用唐朝诗人崔护诗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2.译文:
  初晓雾朦胧,前面溪水潺潺,百鸟啼叫匆匆,心上人早已离去,只余下空荡荡的拜月楼。
  去年的今日,我俩邂逅于东面的城门,仍记得那时的你,恬淡的站在桃花树下,随风翩翩起舞的桃花和你姣好面容相映发出温暖的光彩。

  3.作者简介: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4.简析:
  这首词从唐朝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化出。上阕景色,已给人一种伤感不已的情绪,最后以“吹开吹落”再申此意,读后更令人愁情萦饶,悲感深婉超过原诗。

  例24  忆秦娥  郑文妻
花深深,一钩罗袜行花阴。行花阴,闲将柳带,细结同心。
日边消息空沉沉,画眉楼上愁登临。愁登临,海棠开后,望到如今。

  1.注释:
  一钩:常用于形容新月,此喻美人足。  同心:即同心结。用锦带打成的连环回文样结子,为男女相爱的象征。

  2.译文:
  在一个晴和的春日,词人踱着轻盈的步子,独自徘徊于花荫之下,看到长长的柳条,便随手攀折了几枝,然后细心编成一个同心结,期望丈夫能与自己永结同心。
  词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收到丈夫的来信了,在愁苦无奈的时候,只能独自登上闺楼远眺。从海棠花开就开始盼望,一直盼到现在。

  3.创作背景:
  南宋时期,有个叫郑文的读书人,他的妻子善于写词作文。有一天,郑文受邀去了朋友家做客。主人非常热情,留郑文多住了几天。妻子见丈夫出去好几天都不回来,心里又着急又愤怒,便提笔写了这首词。

  4.作者简介
  郑文妻,孙氏,南宋人,生卒年不详。她爱好文学,善于写词,又非常崇拜大文豪欧阳修,所以平时写的词总是特意模仿欧阳修的风格。当时,知道她的人都叫她 “欧阳女”。存词《忆秦娥•花深深》一首。

  5.简析:
  春和景明,本该夫妻团聚欢乐,携手共游,但此时却良辰美景虚设。不言惆怅,而惆怅自见。第三句“行花阴”重复第二句末三字,不仅是格律上单纯的重复,而含有徘徊复徘徊之意,以引出下面的行动。“闲将柳带”二句写女主人公看到长长的柳条乃随于攀折几枝,精心地编成了一个同心结。以表达对于心心相印的爱情的向往。

  6.点评:
  两首仄声,两首平声。李白那首用入声九屑(e),表现急迫的感情,因为急迫的情感发声,气短声促,口腔似弓箭,飞剑流星;气息如穿梭。适宜表现悲苦、深沉感情。读起来有分外深沉、悲痛、哀婉和凄凉等感觉。这首显得悲壮。秦娥梦、灞陵别、古道尘、西风照,留下的只是断、伤、绝、残。
  刘克庄的那首用上声韵,上声韵委婉曲折,宜于表达委婉、细腻、缠绵、沉郁凝壮的思想感情,而十九皓部十七小部(ao)发音圆柔,流利飘荡,适宜表现深情厚谊。借鸿归早告诉大梁遗老浙河西面依然“边声悄(读上声)”,淮河北去仍然“炊烟少”,宣和宫殿,还是“冷烟衰草”,显得对“大梁遗老”的关切,抒发出故宫黍离、国家衰亡的悲愤。
  贺铸的那首写的是“百鸟啼”、“桃花红”,没有“悲壮”没有“苦痛”,有的是风光明媚,所以改用平声韵,用东韵(ong)显得宽平、浑厚、大气。
  郑文妻的那首虽然有些“闲愁”,但还沉浸在缠绵的情爱里,所以用平声韵下平十二侵(in)适宜表现心平气和、沉着从容的情感。因为i开始的韵往往有淡淡的喜淡淡的忧,所以适合这种既有闲愁,又有同心结的喜悦境况。

  作业   
  1.凤栖梧•怀念()。写两首,以不同的情感,写同一个人。
  2.渔家傲。写两首,一喜一悲。写同一事物或同一人。

许传刚 发表于 2023-3-31 07:22

  十、刚刚的改韵练习
  改韵,又称改辙、赶辙,在不改变一首诗词原有的格式和主题的情况下,把原诗的韵全部换过。(按 这些都是旧作,只是换韵游戏,只知道改韵而不改变一首诗词原有的格式和主题,却不知换韵可以表达情感的深浅或不同的心情,今懂了,于是加点按语,分析韵的不同作用,以及点评改得对不对。)
  1.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改韵  刚刚
春未老,风细柳迎莺。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花城。烟雨暗千顷。
寒食后,酒醒却愁萦。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茶烹。诗酒趁年轻。
  按 苏词用a韵表达景美心情舒畅。许词用ing韵表达深沉的感叹,两词情感大不一样。

  2.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改韵  刚刚
花褪残红青杏细。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缀。枝上柳绵吹又替,天涯何处无芳蕙。
墙里秋千墙外泥。墙外行人,墙里佳人憩。笑渐不闻声渐逝,多情却被无情噬。
  按 苏词用ao韵表达欢乐中略含淡淡的忧伤。许词用i韵表达一片忧伤,两词情感大不一样。泥,仄声。

  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改韵  刚刚
十年生死两低迷。不思量,自难提。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凄。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色成黧。
夜来幽梦忽逢妻。小轩窗,正梳篦。相顾无言,惟有泪如溪。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堤西。
  按 苏词用ang韵, ang韵选字或则表达大喜,或则表达大悲,此处表达大悲。许词用i韵表达一般悲伤,两词情感深浅不一样。苏词用韵好。

  4.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改韵  刚刚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寐。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翅。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识。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泪。
  按 i韵没有ing韵深沉。苏词用韵好。

许传刚 发表于 2023-3-31 07:22

  5.定风波  柳永
  柳永与歌妓谢天香相恋。柳永的同窗好友钱可时任开封府尹。得知此事后,为柳永的功名着想,有心将二人拆散,于是想出一计策。钱可将谢天香唤至府中,指定要她唱柳永的《定风波》。钱可的意思是,只要谢天香唱到“可可”二字时,便可判她一个误犯官讳罪。因为钱可姓名中有“可”字,这样便可断绝柳永对谢天香的念头。
  不料想,谢天香聪慧过人,在歌唱时竟将“芳心是事可可”改为“芳心事事已已”,避开了“可”字。
  不仅如此,谢天香还将原词韵脚全部改换。唱完全词,在韵脚、格律、宫商等方面,未出现一点破绽。钱可听后,感慨非常,终于改变主意。
  定风波  柳永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谢天香所改《定风波》词句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事事已已。日上花梢,莺喧柳带,犹压香衾睡。暖酥消,腻云髻,终日恹恹倦梳洗。无俚。想薄情一去,音书无寄。
早知恁的,悔当初不把雕鞍系。向-鸡窗收拾蛮笺象管,拘束教吟味。镇日相随莫抛弃。针线拈来共伊对,和你。免使少年,光阴虚费。

  改韵  刚刚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事事漫漫。日上花梢,莺喧柳带,犹压香衾懒。暖酥消,腻云抖,终日厌厌倦梳淡。遗憾。想薄情一去,音书无返。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揽。向鸡窗收拾蛮笺象管,拘束教吟翰。镇日相随莫抛叛。针线拈来共伊坐,和俺。免使少年,光阴虚半。
  按 柳永用o(e)韵表现的是无聊无奈;谢天香用i韵表现一种凄凉;刚刚用an表达感叹与悲伤。谢天香用韵更能引起人的同情。

  作业
  每人试选自己熟悉的两首词,进行改韵。看看情感有何变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填词班教案 第七课 用韵情感的词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