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光 发表于 2023-10-4 10:33

落其芬华,后造平淡

落其华芬,后造平淡

      葛立方(南宋)在《韵语阳秋》称赞陶潜、谢朓诗:“皆平淡有思致,非后来人怵心刿目者所为也。”
      他以老杜诗为佐证:“陶谢不枝梧,风骚共推激。紫燕自超诣,翠驳谁剪剔。”
      他接着说:“大抵欲造平淡,当自组丽(翠驳剪剔)中来,落其华芬,然后造平淡之境。”
      但同时谈及:“今之人多作拙易语,而自以为平淡。”
      ——显然,不经过“组丽”的雕琢过程,起始就从拙易着手,很可能找不到入手处;此后再回头“怵心刿目”,这是本末倒置,可能会半途而废。正是“已雕已琢,复归于璞”。
      他又举出梅圣俞的一首诗:
   “因今适性情,稍欲到平淡。苦词未圆熟,刺口剧蓤芡(菱角、芡实,皆有刺)。”
      ——此话非自谦,是诫人,若想达到圆熟,不露怯,没有前期的辛苦翻覆,只能自寻烦恼。

泠泠儿 发表于 2023-10-4 10:52

他接着说:“大抵欲造平淡,当自组丽(翠驳剪剔)中来,落其华芬,然后造平淡之境。”

——见着诗理,惟“造”一字,未深喜。

造平淡之境,不若“(渐)入平淡之境”,以为水到渠成,方显自然之致。

泠泠儿 发表于 2023-10-4 11:01

删繁从简,一如“断舍离”,生活中来。由浓而淡,从甘到清,返朴入淳,渐自而归也,与诗可及。

袁崇光 发表于 2023-10-4 13:23

泠泠儿 发表于 2023-10-4 11:01
删繁从简,一如“断舍离”,生活中来。由浓而淡,从甘到清,返朴入淳,渐自而归也,与诗可及。

这话说的很专业:)

袁崇光 发表于 2023-10-4 18:12

苏轼《与二郎侄》中语:“凡文字,少小时当使气象峥嵘,采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真是精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落其芬华,后造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