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逍 发表于 2019-11-10 19:02

庖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https://image.135editor.com/files/users/55/555611/201911/hMFDma48_FQHv.png

吾闽 发表于 2019-11-10 19:08

要言不繁,或者说,语焉不详?:lol

半山 发表于 2019-11-10 22:37

粗粗一瞄,版本倒也齐整;P

五柳先生 发表于 2019-11-11 09:47

阅读好的文字,如饮美酒一杯

张农民 发表于 2019-11-11 11:20

对圈内,或已足;普及本,须尽详。

杨逍 发表于 2019-11-11 15:50

张农民 发表于 2019-11-11 11:20
对圈内,或已足;普及本,须尽详。

所以有些书连注释带翻译并鉴赏……:L

杨逍 发表于 2019-11-11 15:51

五柳先生 发表于 2019-11-11 09:47
阅读好的文字,如饮美酒一杯

唐诗真的好!:victory:

杨逍 发表于 2019-11-11 15:51

半山 发表于 2019-11-10 22:37
粗粗一瞄,版本倒也齐整

微信公众号 :lol

杨逍 发表于 2019-11-11 15:52

吾闽 发表于 2019-11-10 19:08
要言不繁,或者说,语焉不详?

唉,难取舍,下次往繁里说说。

五柳先生 发表于 2019-11-12 16:53

1.董文焕那段话,似乎没有谈及,盛唐以后,诸如王维等名家,各样笔法:律句、或古诗句法,已经烂熟于胸,达到从心所欲了。和谐则不必说,所谓正拗、起承、粘对,之于古诗,似乎跑偏了吧?
2.“带”、“当”二字,我左思右想,确实稳贴、无可替代,心服口服加佩服。

杨逍 发表于 2019-11-12 21:02

五柳先生 发表于 2019-11-12 16:53
1.董文焕那段话,似乎没有谈及,盛唐以后,诸如王维等名家,各样笔法:律句、或古诗句法,已经烂熟于胸,达 ...

是的。近体产生以后,人们对诗律的研究偏重于近体;但董氏《声调四谱图说》也研究古体声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庖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