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竹草堂 发表于 2019-11-14 11:10

国学经典研讨会沿革

本帖最后由 玉竹草堂 于 2019-11-14 19:12 编辑

国学经典研讨会毕业论文
玉竹草堂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时间如白驹过隙,悄悄在指间划过,不经意间国学经典研讨会已经成立了几年,虽然经历了很多坎坷和波折,但对每一位喜欢国学,喜爱我们传统文化,在这里学习的才子才女们来说,都收获了很多,这些都要感谢云龙山人老师传道受业解惑,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让人感动。传承灿烂文化,铸就高尚人格。也感谢那些曾经为这里默默付出的老师和同学,回过头审视我们走过的路,虽然一脚深,一脚浅,每一道风景在泪眼中都成了永久的记忆。
国学经典研讨会成立于2013年 三月 ,虽然是网校也是困难重重,我们没有上课的教室 ,没有交作业的板块,还有一些让你匪夷所思的事和人,是山人老师给我们鼓励和支持,让我们有勇气坚持下来。我曾记得他对我说”:如果你付出了很多,当你看到自己的收获时,你会为自己而骄傲!”
我们成立的第一个班是国学经典辞赋班,老师说,辞赋是文学殿堂的顶峰,已断代近百年,要恢复繁荣,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辞赋是我国国粹,也是文字的精髓,我们离他却越来越遥远,而世界却有五十多个国家正在研究着我们的辞赋,因为他不仅文字美,构造美,而且韵律美。读起来让人爱不释手,辞赋文体是最自由的韵文体,其篇幅句子可短可长,可律可古,可创可变,或紧或散,其题材也会包罗万象。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又曰:“铺采攡文,体物写志也。”。“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丽词雅义,符采相胜,如丝织之品朱紫,画绘之著玄黄。文虽新而有质,色虽糅而有本,此立赋之大体也。”有时如蛰虫始振,惊之以雷霆,有时若绣闺静女,默之似日月。所以不主故常。赋文中的句式一清一浊,阴阳调和;一死一生,一偾一起。所常无穷,而一不待。其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化齐一。
所以我的爱在那里,要想寻他如攀登珠穆朗玛峰,别的不说,学辞赋要有古文化做基础,我本身诗词基础就很薄弱,没办法只有一个字“啃”。
老师的讲义是他自己用无数个日日夜夜,从过几十年的学习古文和写作,而得出的心得和心血。每字每句都是学习的精华,其他网校使用的都是他的讲义,例如:慈善和小渔村,老师的讲义把看上去如看天书的内容都给我们讲的简单易懂。
例如:隔句就这个定义而说,老师给我们讲的十分透彻,   隔句,顾名思义,乃隔句相对偶者。 句由两联四句组成,之所以把它归类到骈句之中,第一,是古人这样划分流传下来。第二是因为它虽然是四句,却是两两相对,也就是说由两组骈句组成、这里的两两相对,并不是我们前面学过的骈句一样,随便凑两句就可以了。它四句的对法是13相对,24相对,并且四句的意思相近或相对。它们并不是两两相对的分开体,而是四句意义相互连在一起的交互对偶。 隔句对虽然仅有四句,但其表现形式不尽相同,有的四句很整齐,宋人把字数整齐的隔句对叫做扇面对。有的字数不整齐《太和正音话对式》云:“隔句对,长短句对仗是也。”说的便是这种情况。

    隔句对是四个句子,较双句对(合壁对)和三句对(鼎足对)容量上增大了,对法上也增加了层次感,音韵上有了错综美。因此,隔句对历来颇受人们的青睐。

    隔句对产生较早,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应用范围广阔,几乎包括了古今所有的文体。我们在《诗经》中就可看到她靓丽的身影。

这么有才华的老师,我还有啥理由不好好学那,若是自己有不会写或有搞不懂的问题,都是自己上课没认真听讲没好好啃老师的讲义。记得老师让我们做练习有一道题是:
1、以秋天的意向,用轻、重、疏、密、平、杂隔,各写一个隔句。
该怎样写那,要有意境,还要平仄相对,还是秋天的意向,真是让人为难,我就在古文网里看了很多关于秋天的诗词,认真的琢磨了一番。
既然是秋天的意向,那就是秋天的物象,根据物象而自己所抒发的感情。这样一想脑海里立刻出现了很多画面,如:落叶,秋风秋雨,归雁,明月,桂花,菊花……于是我闭上眼睛,想象着一园桂花开的场景,那,桂花开的时候早晨空气都是充盈着他的香味,那鸟儿叽叽喳喳在碎碎的细花里嬉闹,谁不喜欢桂子飘香的季节,谁又把这么美得精灵带给了人们?啊,好有意境的一句话就在嘴里秃噜出来,
轻隔:桂子飘香,拾得清秋之味;白云成朵,方流游子之情。
拾得二字都是读平声啊,他们若是入声字该多好啊?于是去搜韵一查,真令人高兴,两个字果然都是入声字,这样平仄就相对了,一个【拾得】让人立刻神清气爽,有种生活如此美好的感觉。也让我领略了入声字的魅力四射,他是如此灵动,能让句子从根部呼吸。从过这样的实战训练,才让我们能够一字字,一句句把文字垒成作品。老师的讲义不是泛泛而谈,真的是把逐字逐句都领悟到了骨子里。
文字是一切文学作品的细胞:南梁刘《文心雕龙?练字》语:‘’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一字非少,相避为难也”。练字,就是练意,在立意明确的前提下,通过锤炼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找到最合适的字,准确形象的表达文章的主题和意境。这是平时练句时老师们常常给我们强调的细节,也是重要环节。比如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个“溅惊”字本是两个动词,用在这里,却是异常贴切,将诗人的孤凄、无聊、苦闷、激愤,无望的复杂的心绪极其传神的表达了出来。针对这一板块,老师有意用词珠这一方式来拓展我们的思路,体会“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
老师还把虚词的运用给我们作了加强训练,虚词虽然在句子里没有实际意义,但是他们是赋文的眼睛,使赋文中每个句子的意境都会上流下接,如行云流水,不能截断,他包括八中关系:连贯,条件,假设,递进,因果,目的,选择。常用的虚词有:于且而乃其以则……
老师的教学是一环扣一环,联系的非常紧密,老师用各种实战训练拓展我们的思路,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尽可能让每个人的思维打到顶峰。在进行了前面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之后就是开始写赋文了,第一篇文体是骈文【踏青】,三年后这篇赋文在别的网站得了精华奖,老师还开设楹联、律诗、宋词、 每个班五期   毕业人数大约80*20=1600人,他的学生有在全国赋文比赛中得金奖,银奖,优秀奖还有的碑刻了。
沿革写完了,真诚的感谢老师耐心细致地指导,和那些曾经为这里默默付出的讲课老师和评阅老师班长组长,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 梦蝶、清雅愚人、枯枝牡丹、左岸灯火、约你冬眠、飞鹤、墨言之、柳无烟、别梦寒、紫潭含月、风中微尘、曼陀铃、绿萝衣、微风一笑、飞雪、严肃、金凤凝香、梦飞街、绝色斗苍穹、好运来、安然、轩中听雨、平儿等多位老师们。


让此篇在水煮中散发出兰芝般的香气……岁月似流水,我是那一尾鱼,在不经意间游到这里,收获了很多,什么可以传世,只有文字,我做不到一语惊世,但可以做到传家,让我们的文字传给自己的儿女。

文   玉竹草堂

墨言之 发表于 2019-11-14 19:31

为友谊干杯

放鹤 发表于 2019-11-14 21:49

为文字点赞

严肃 发表于 2019-11-15 09:55

能进入国学经典研讨会学习,是我们的荣幸,我们当珍惜这个机遇。

飞雪 发表于 2019-11-15 12:47

被文字感动!让我们继续沿着山人老师的引领的路,跟着墨言之老师不断前行!为传承国学经典、弘扬中华文化奉献出我们的一份绵力!

白蕾孙琪 发表于 2019-12-2 06:55

一路走来,真的感慨万千,阅读此篇,深深感动,共鸣你的难忘和感恩!敬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学经典研讨会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