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夫 发表于 2019-11-15 12:13

“‘恶诗”官司胡乱侃

李白《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徐凝《庐山瀑布》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水(界)破青山色。

苏轼《戏徐凝瀑布诗》
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为)徐凝洗恶诗。

以上三首诗分别是诗仙李白的,唐著名诗人徐凝的(都写庐山瀑布),和宋代大才子东坡居士对于李白、徐凝两首诗的评价诗(注:诗中括号里字是因不同的版本出现的个别不同字)。大诗人徐凝的诗被可爱的苏门大学士讽之为“恶诗”。也许是诗仙的名头太大,也许苏学士出语刻薄,也许是徐凝活该晦气,摊上这么一档子笔墨官司,背上写”恶诗“之名。的确,在文学史上似乎徐凝的诗名淡然,甚至还有不知道徐凝的名字。其实,徐凝的诗名在当时就被儒林所肯定,像白居易、张枯等大诗人都赞叹甚至推崇。像“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应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牡丹)“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忆扬州)都是他的名作,诗作活泼生动,拟物拟态,融情于景物,给人以一种唯美的享受和莫大的想象空间。那么,这首瀑布诗因何不被苏学士看中并讽之为”恶诗“。 关于这个已经有不少人论述过。粗浅一看,两首诗中都有想象,有比拟,有夸张。但徐诗四句都是围绕着“形”在着力描摹:长度,声音,气势,色泽等,结句更是实在的不能再实在(诗人大概想用瀑布的全景来收),殊不知这种结乏力,诗思没有宕开。结果是势尽于此,叫人索然。今天还有人说徐凝的这首是老干体;也有人说,虽然不乏好句,但却有句无篇了。所以,诗作就免不了有点局板拘束,少有让人品位的空间。再看看诗仙的,起承可谓平平,但转结就势起雄奇,笔力千钧,转句极尽夸张,一张气势;结句,你说这碧空直下的瀑布像什么,似那九天璀璨银河自天而下,挂在这隐隐青峰之间。岿巍、绮丽、神奇,一下子这瀑布的神采就出来了,给人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力。诗人那份想象力,那份惊奇,那份热烈一下子都涌现出来,引起读者强烈共鸣,给人以奇诡美丽艺术享受,和荡气回肠之震撼。显然,二者的夸张与比拟有深浅、奇俗、新旧之别,作者的主观情绪与外界景物的融入程度有别。从情境上看,二者确实有品味之分。同时,绝句一类(四句七言、六言、五言)在诗中是一种精粹非比的体式,它的转结是全诗关键所在,往往都是出彩处。比较一下,人们也会分得高下。因此,东坡学士出语虽嫌偏激刻薄但却不无道理。

耕夫 发表于 2019-11-15 12:42

本帖最后由 耕夫 于 2019-11-15 13:00 编辑

一位诗友如是说,觉得也不无道理——

我倒认为,东坡写这首诗的目的不在于参评李白和徐凝的诗句好坏,而是以诙谐的手法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我记得,这首诗是东坡游庐山瀑布后,应一个僧人的要求写下的。题目里已经言明,是“戏”徐凝瀑布诗,而非字斟句酌地严肃为之,东坡在诗里告诉了僧人,“古来唯有谪仙词”,就是说,在李白的瀑布面前,我是不敢动笔的,而徐凝当年在谪仙人的面前还敢班门弄斧,你比我还狂,该批!
东坡本就是个狂人,在诗文里也是藏不住的,他的《石钟山记》写得精彩,很受后人推崇.他小舟夜泊,亲身考察,终于弄清了山石发声的原因,写下"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之后,不忘得意地说一句"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对同代文人他也不避讳,北宋文学家石曼卿,有句写红梅的诗:"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东坡对这句颇不满意,他说"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尊称一句"诗老",说明他对石曼卿还是有几分敬意的,可谁让他写的这两句诗太差劲了呢?他对石曼卿的批评跟对徐凝的批评完全不一样,对石曼卿的批评是在诗句,对徐凝的批评就不在诗句了
读诗既要跳进诗中,也要跳到诗外,才能看到全貌。
个人乱谈,仅供参考

半山 发表于 2019-11-15 13:56

我倒认为,东坡写这首诗的目的不在于参评李白和徐凝的诗句好坏,而是以诙谐的手法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自可参读@

吾闽 发表于 2019-11-15 15:18

本帖最后由 吾闽 于 2019-11-15 15:24 编辑

李白当年,“崔颢题诗在上头”,所以放过了黄鹤楼,跑金陵凤凰台拟了一首。
这里是李白题诗在上头,徐再题诗,相形见绌,没讨到好。

苏轼讲徐“恶诗”,并不是说诗作本身多么不堪,而是说写不过时不要写,写了反而坏事,洗不清技不如人的坏影响了吧。

墨言之 发表于 2019-11-15 15:24

对这首,我有一个观点…晚上发出来

耕夫 发表于 2019-11-15 16:50

半山 发表于 2019-11-15 13:56
我倒认为,东坡写这首诗的目的不在于参评李白和徐凝的诗句好坏,而是以诙谐的手法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自 ...

呵呵,应该是不仅仅是·······而是·······

耕夫 发表于 2019-11-15 16:51

吾闽 发表于 2019-11-15 15:18
李白当年,“崔颢题诗在上头”,所以放过了黄鹤楼,跑金陵凤凰台拟了一首。
这里是李白题诗在上头,徐再题 ...

颇有见解。

凡鸟 发表于 2019-11-15 23:46


学习,学习,来此一学。

耕夫 发表于 2019-11-16 09:20

半山 发表于 2019-11-15 13:56
我倒认为,东坡写这首诗的目的不在于参评李白和徐凝的诗句好坏,而是以诙谐的手法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自 ...

是的。

耕夫 发表于 2019-11-16 09:22

吾闽 发表于 2019-11-15 15:18
李白当年,“崔颢题诗在上头”,所以放过了黄鹤楼,跑金陵凤凰台拟了一首。
这里是李白题诗在上头,徐再题 ...

也是,但这首终究不如李白的,这也是不争事实呀,比较下不无好处······:lol

耕夫 发表于 2019-11-16 09:23

凡鸟 发表于 2019-11-15 23:46
学习,学习,来此一学。

谢谢临帖,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呀。

耕夫 发表于 2019-11-16 09:23

墨言之 发表于 2019-11-15 15:24
对这首,我有一个观点…晚上发出来

等着出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恶诗”官司胡乱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