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午[傅庆鸿] 发表于 2020-7-21 09:09

武夷九曲溪

武夷九曲溪(游记)人世间奇山异水莫过于武夷,而武夷山水之灵魂,尽在九曲溪。这条发源于武夷山脉主峰----黄岗山西南麓的溪流,忽而湍急奔腾于淺滩,忽而窘洵洄旋于碧潭,忽而开怀大笑,忽而细语轻言,欢快地奔腾于千峰万壑之间,碧波荡漾,曲折蜿蜒,澄沏晶莹,清澈见底。溪流经星村镇由西向东穿过武夷山旅游景区,盈盈一水,折为九曲,山挟水转,水绕山行,最后汇入滔滔崇阳溪。二十里秀峰丽水,巧夺天工,构成一幅幅不同景致的山水画卷,深深地吸引着慕名而来的古今中外游人。古人游武夷九曲溪,因交通不便,是从武夷宫按曲序逆水行舟,依次观景。武夷宫前,晴川一带为第一曲,从此逆流而上,直至齐云峰下的星村镇,是为第九曲。沿途风光秀丽,无处不成景。自从崇桐公路开通后,游人则可由市区或武夷宫乘公交车直至星村镇,从晴川第九曲,漂流到武夷宫第一曲,反曲序顺流而下,随波逐流,潇潇洒洒,轻快迅疾,心旷神怡,饱览奇山异水,尽兴九曲神韵。游九曲,客人所乘之舟为8~9根去皮毛竹烤后扎成;或一个,或两个筏工;或单筏,或双筏並连,都稳当轻巧;竹筏吃水浅、浮力大,游人坐在筏上躺椅之中,安稳舒适,视野开阔,抬眼可见山景,低头能赏水色,潇洒漂流而下,疾徐相间,既轻松惬意,又有惊无险,真是一场颇带刺激性的令人兴奋的旅程。我们昨天饱览了武夷山秀美的山景,今天将尽兴于这武夷神奇的水韵!清晨,我们在三姑度假村登上运送漂流客去星村的公交車,行驶约半小时左右,远远就能眺見秀丽的齐云峰下有名的星村镇。齐云峰位于九曲溪起点星村的西南面,高插霄汉,峰与云齐,因以得名。它又象一束燃势炽烈的火炬,因此俗称火焰山。峰顶古时建有齐云亭,峰腰有齐云庵、圣者庵。每逢静夜之时,从山上俯瞰,只见村庄街灯闪烁,天空繁星灿烂,辉映成趣,"星村"之名,也因此而得之。进入星村,置入眼帘的景点便是号称“闽北最大”的妈祖宫庙——天上宫。古朴的门楼上砖雕做工精细,渗透着历史的沧桑与岁月的斑驳。殿内保留清代对联“地隔湄洲虹桥可接,门临曲水鹤舣常留”。 过天上宫便是九曲花街,这是中国工程院钟训正院士亲自主笔设计的项目,融自然意蕴与人文内涵于一体,传承了武夷文化的精髓,把“ 宜土不宜洋、宜高不宜低、宜藏不宜露、宜散不宜聚、宜淡不宜浓”的“五宜”原则,在九曲花街的建筑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走出小镇,沿着竹筏码头前行,放眼四望,平畴沃野,豁然开朗。只見溪边人头瓒动,在一杆杆导游小旗的指挥下,游人井然有序地排成若干平行单行,慢慢地分列登上溪边一字排开的漂流竹筏,送走一批,又上一批,热闹非常。一般竹筏可容四至六人,我们一行四人依序登上一隻竹筏,在筏工的吆喝声中,竹筏慢慢地离开岸边,顺水漂流而下。一批批竹筏在曲溪上排成一字长蛇,顺着河道甩出一个个大大的S弯。曲溪北岸矗立着一块巨石,尖峭独立,逼临溪畔,隔溪与大藏峰遥相呼应,岩体如翘首东向的艨艟巨船,船头高昂而船身向西斜缓;竹筏滑过弯口,回头再看,此岩又像一个老拙的仙翁,戴笠披蓑,临溪垂钓,故名仙钓台。刚过弯咀,筏工把竹杆一抬,顺势一指右岸前方,叫了一声“双狮戏球!”我们顺着竹杆望去,这狮子岩倒还有几分维俏,那绣球只凭想象了。筏工说,客人坐稳了,前面就是青蛙石!在牛牯潭的溪北岸边果然有块石岩,形似缺了下巴的青蛙。传说这是一只蛙精,因常在岸边为非作歹吞食行人,被雷神劈掉下巴,点化为石,以示惩罚。美景和传说激发了大家的兴致,同筏四人全都活跃起来了!筏工说,别急,别急!过了牛牯潭,就进入水上动物园了,好看的景致多的是!筏工操筏平稳,讲解也耐心。竹筏轻巧地一个急转弯,滑过潭口,进入滩道。那划筏的竹杆又向右一扬,筏工又叫道,坐稳了,快瞧右边的象鼻岩!象鼻岩是武夷山著名的九十九岩之一,它是一块狭长形的岩体,临溪兀立,形似一只巨象饮水于溪畔。象鼻岩附近,还看到一匹漫步于溪畔的双峰骆驼。竹筏沿着象鼻岩又一个急转弯,轻飘飘地向芙蓉滩冲去。芙蓉滩正好是八曲,筏儿先向右弯,顺着下滩水势,忽然又向左弯,擦着左岸两块重叠岩边,又向右方回旋而去。筏工说,回头看看,那是上下水龟!大家急忙回首,原来刚刚擦筏而过的溪边叠岩,就是“上下水龟” !这上下水龟为溪边的两块重叠堆砌的坠石,下面一块形似半露水面的乌龟,浮甲探首欲出水面,俗称上水龟;上面一块则俯首临溪,憨态可掬,俗称下水龟。当我们闻声急忙回首观景之时,只见下水龟长伸颈项,更显饮溪之势,与上水龟的翘首溪头,相映成趣,嬉戏之状,跃然溪中。筏工说,这叫“回头望金龟”,为八曲中最奇趣的溪中景观。碧水中怪石争奇斗巧,还有上水狮石、猫儿石、海蚧石等,真令人自不暇接。顺着筏工的指点,我们又向溪北张望,见一对连麓并立的山峰,形体相似,丰满圆耸,人称双乳峰。传说清嘉靖朝巡按赵孔昭游览此处时因嫌峰名不雅,遂易名为并莲峰,并题刻于半壁。摩崖石刻附近有块岩石,扣之如闻鼓声,山民称为石鼓,此峰也因之俗称鼓子峰。筏过笋洲即下芙蓉滩,这里是八曲与七曲交接之处,溪水潆洄,水光峰影,好景层出不穷,妙趣横生。只見北岸正是我们昨天才攀登过的武夷山风景区最高峰——三仰峰。三仰峰又叫老君岩,隐喻武夷文化。源于老子道教。大小三峰,皆昂首向东,高者为大仰,次者为中仰,再其次为小仰,故名三仰。在溪中仰望三仰峰,宛如巨石三片,斜插碧霄,形为旌旗招展,骏马凌空,十分雄伟壮观。三仰峰上有一岩洞,名“碧霄洞”,清周士芳曾结庐修炼于此;洞旁有一口井,相传为宋代白如晦的炼丹井。在大仰峰腰,有一平坦方正的巨石,名棋盘石,相传昔时有仙人在此对弈。离棋盘石不远处是三隐台,台上有积翠楼庵、知白庵、仰云庵,台麓有萝庵等古迹遗址。登临三仰峰顶,远眺武夷全景,只見座座山峰皆翘首向东,千山万壑尽皆匍匐脚下,三十六峰,九曲秀景,尽收眼底。再向溪南仰望,城高岩拔地而起,尖峭峻挺,四面悬崖峭壁,恰似一座巍峨的石城。城高岩为武夷山古崖居胜地之一。从岩麓至居地的石磴共76级,与岩体近乎垂直。石级尽处精心构建一座城门坊,门坊正面匾额为"壁立万仞",背面匾额为"嵩高维岳",形容其天险。岩下潭深水碧,是山中道士设坛祈祷时,放养即将进入庖厨的活鱼之处,故名放生潭。城高岩之旁,还有削崖屹立名太姥岩。传说这里曾为皇太姥母子居住之地,因之得名。这七曲两岸,除三仰峰、城高岩外,还有天壶峰、琅岩等不能一一细数。
    筏行六曲,北岸苍屏峰下有水流迅疾的“松鼠涧”,沿涧上行500米即可到达武夷洞天佳境的桃源洞。昨天我们穿岩隙跨进石门,眼前豁然开朗,田畴平旷,院舍井然,俨然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这里是武夷山重要的道教活动中心,三皇元君结伴来武夷修炼,南宗五祖也隐居桃源炼丹。宋代陈石堂、吴正理等曾隐居在此。由此再往东北,即是素有“武夷第一峰”之称的天游胜境!每当雨后乍晴或晨曦初露之时,登峰巅,望云海,犹如大海的波涛,变幻莫测,宛如置身于蓬莱仙境,遨游于天宫琼阁,故名“天游”。天游峰有上、下之分,一览亭左近方,是为上天游;下了崎岖丘,沿胡麻涧一带,是为下天游。下天游的南端建有天游观、仙凡客馆、妙高山庄等。天游观后的妙高台上,有一株罕见的红豆树。每当成熟季节,山风轻拂,豆荚就纷纷撒落在地,滚出殷红的豆粒,晶莹闪亮,鲜艳可爱。由山南蜿蜒来的胡麻涧,在妙高台西面奔泻而下,形成了著名的雪花泉景观,落差170多米,飘逸潇洒。昨天,我们站在上天游的一览亭上,濒临高踞万仞之巅悬崖凭栏四望,只見云海茫茫,群峰悬浮,九曲蜿蜒,竹筏轻荡,武夷山水尽收眼底,令人心胸开阔,陶然忘归。天游峰下则是一座如刀削斧劈的巨大岩壁,高达500余米,宽约1000余米,阔大平整,是武夷山风景区中最大的岩石。由于长年雨水冲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岩壁上布满了条条流水痕迹。从九曲溪上远望,每逢雨天,涓涓细流飞泻而下,仿佛素练悬天;如遇夕阳照壁,则见岩壁条缕分明,形如仙人晒布,故名“晒布岩”。晒布岩半壁中间有数道深陷的岩痕,形如掌印,故又称仙掌峰。 竹筏驶过晒布岩,向老鸦滩滑行而去。左岸有云窝与右岸响声岩隔溪相对,云窝有大小洞穴十余处。每当冬春二季的早晚,从洞穴里常常会冒出一缕缕淡淡的云雾,在峰石之间轻飏游荡,时而聚集一团,时而又飘散下来,舒卷自如,变幻莫测,故名“云窝”。响声岩下有一石倚于溪畔,名叫墨鱼石,岩右有一石名老鸦石,横插溪中形成一个险滩,就是“老鸦滩”。响声岩的佳妙之处还在于可以倾听回声,游人除了身临其境,体现听觉美之外,还验证了老子说的"空是无,无是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道家之说。这是道家追求的空灵美,也是超脱尘世、淡泊功利的一种境界。原来,该岩与东侧的梧岗东西相对,形成一个喇叭形的穹谷。穹谷所对的北岸,群峰环峙壁立,游人的欢笑声在穹谷和北岸峰壁之间往返回荡,经久不息,“响声岩”之名,也由此而得来。竹筏停在“空谷传声” 壁刻之下,我们扯开嗓子大喊几声,声音在空谷中久久回荡,余音悠扬不绝于耳。筏过老鸦滩即驶近五曲的平林渡,突感地势宽旷,溪流盍然开朗,右岸晚对峰石色凝紫、绿荫如屏,紧依于天柱之西,隔溪与隐屏峰相对。天柱峰峭拔特立,形似翻转的酒坛,俗称酒坛峰,峰体纵向有一条裂罅,传说李铁拐因未能赶得上幔亭宴,一怒之下,抡起木拐将酒坛砸裂踢翻,酒坛滚到五曲之畔化为此峰。与天柱比肩骈立的是更衣台。只見巍然一石,临溪而立,灌木丛生,绿竹掩映,矗立溪畔。左岸是林木葱郁的平林洲,首先印入眼帘的是紧紧相依的隐屏峰和接笋峰,接笋峰贴壁紧倚于隐屏峰之西,高约90米,尖锐直上,形同立笋。石的半腰横裂三痕,仿佛是折断了又连接在一起,故名接笋峰。隐屏峰隐藏在午林渊深处,云雾迷朦,峭拔千寻,直上直下,方正如屏。坐筏观山,只能望见它突出林端的半壁,唯有登上溪南的晚对峰,才能看到它的全貌。昨天我们由茶洞从峰南壁攀缘而上,蹬道极为险峻,号为“鸡胸”、“龙脊”。峰顶有玄元道院、清微道院遗址,还有仙凡界、仙奕亭、南溟靖诸胜,古代称为“隐屏真境”。往峰顶向东盘绕,向北可至天游,由东南而下则可至仙钓台下。峰腰有一个广达数丈的岩洞,名“先天洞”,又名“伏羲洞”。峰下有一块岩石,秃顶圆肩,卓然而立,俨然像摆在石龛里的一尊弥陀,是为罗汉岩。岩下有一洞穴,称罗汉洞。附近又有一个洞穴,曲折幽深,初入洞内,漆黑一片,稍过片刻,才能辨明石色,故名“黑洞”。洞口两石高耸,上横一条长石,称为云桥。桥外又立一石,覆盖路上,名“云路石”。峰下有紫阳书院,是南宋理学家朱熹讲学处。峰底有明代熊明遇的大幅石刻《游武夷山记入》,最富道家情趣的是“步虚”两字。峰南的平林渡畔有朱熹构筑的“武夷精舍”遗迹。这里依崖临水,奇石盘错,云雾飘泊,变幻莫测。竹筏从古锥滩沿着御茶园驶向卧龙潭,右岸的御茶园茶楼依山傍水,绿畦平展。旁边是武夷山茶叶研究所的名丛、单丛标本园,立有石碑为记。此处古时为元代皇家御茶园。园外有两棵枫树护卫,秋冬两季满树红叶,山人称之为"照天烛"。忽見溪中耸立一块坠石,峥嵘突兀,昂顶斜向,形状奇异,从它的顶部直下腰际,有一处明显的劈裂罅隙。筏工说,这是控鹤仙人在这里挥剑斩妖的试剑石。观之,还真有气吞山河、驱魔镇妖之气势。筏过试剑石溪流转头向北,才过弯口,忽見九曲溪流经大藏峰下,形成一泓深潭,大藏峰趾临潭处有数处石穴。筏工打开话匣子,娓娓道来,相传古远年代曾有孽龙率九子盘踞此潭作恶多端,后被仙人许旌阳斩杀九龙,一幼龙愿皈依仙家,遂留在潭中护持武夷山,故称卧龙潭。筏子驶入潭中,只觉潭水湛蓝,白云倒映,溪声悄然,潭深莫测,玄机蕴藏,另有异趣。四曲胜景是隔溪对峙的两座巍巍巨岩,东为大藏峰,西为仙钓台。大藏峰位于四曲的东岸,岩体硕大,横空盘立,陡峭千仞,洞穴密布。这里的巨岩、幽洞、深潭,堪称四曲三绝!岩壁石刻也颇多,其中“飞翠流霞” 犹为壮观。西岸仙钓台临溪而立,形如一仙翁在溪边垂钓,悠闲自在,引人入胜。筏过仙钓台,溪水由南而北,由西而东,由东又折向东南,形成一个人字湾环,是为三曲。小藏峰兀立溪南,峰体奇耸,峭壁直削。东侧千寻绝壁上,虹桥板纵横交错地架设于岩隙之间,两具架壑船搁置虹桥板上。北侧半壁的岩洞藏放一具船形棺木,传为十三仙的蜕骨藏放其中。临近的另一个小洞穴则纵横架插虹桥板,板上堆放有一团稻草。此洞又名飞仙台,岩下有学者吴震文的摩崖石刻"架壑船"三字。此峰是武夷山中安放架壑船棺最集中、最多具的场所,所以又叫船场岩。这就是闻名于世的“架壑船棺” ,它是古越族人的一种葬俗。架于千仞绝壁之上,不知是如何架上去的,这些奇怪的船棺残板,究竟隐藏着些什么,问筏工,也不知所云,千年之谜也!溪北为仙游岩,岩背正与玉华峰摩肩而立,即天游峰东南麓、茶洞之后壁也。总之,金井涧以西,升日峰、上升峰、仙游峰一带,数峰林立,延亘不断,然各自为巅,各不相属。 溪流由此向南直达玉女峰,东折至浴香潭,是为二曲。仙馆岩横亘溪西,与溪东仙榜岩遥遥相对。仙馆岩名称来自岩上一个巨大的洞穴。在这个洞穴里,有几块岩石如几榻,人们便传以为“仙家翰墨之馆”,也就是所谓的学堂。因此仙馆岩又有学堂岩之称。翰墨石是粘附于仙榜岩上的一块天然岩石,它形似墨锭,古人比拟为书写仙榜书文时所用的翰墨。翰墨石又酷似一个色彩斑斓的古花瓶,石上生长着两株宋桂,就像插在瓶中的一束鲜花。民间又把这块奇石衍化为虎头,俗称为"老虎戴金花"。
  溪水碧透,清流缓缓,白云蓝天,风和日丽。远眺玉女峰伫立溪西,突兀挺拔数十丈。峰顶花卉参簇,恰似山花插鬓;岩壁秀润光洁,宛如玉石雕就。我们从竹筏上远远望去,俨然是一位秀美绝伦、亭亭玉立的少女。“插花临水一奇峰,玉骨冰肌处女容。”这就是玉女峰风采神韵的真实写照。传说玉女与大王本为相爱情侣,生不能相聚,死变为双峰,一对脉脉含情的恋人,被故意从中作梗的铁板嶂阻隔于九曲溪两岸不能相会,两人只好凭借镜台,泪眼相望了。镜台与玉女峰横隔武先公路咫尺相近,古人把它比为玉女的梳妆台,同时又把它比作玉女隔溪窥视大王的反光镜。面向公路的崖壁上勒有明代石刻"镜台"。循岩而西,地名土地岭,岩壁刻有"西来岩"三字。镜台东北,临九曲南岸的虎啸岩,怪石崔嵬,流水迂回,是一个独具泉石天趣的佳境。“虎溪灵洞” 四个大字高勒于岩上。“虎啸”之声,来自岩上的一个巨洞,山风穿过洞口,便发出怒吼,声传空谷,震撼群山令人毛骨悚然。天成禅院建在虎啸岩的悬崖下,千仞悬崖向外斜覆,形成一个巨大的洞府,整座禅院不施片瓦,风雨不侵。虎啸岩南,有一座巍然挺立于溪边的巨石,名“灵岩”。岩端倾斜而出,覆盖着三个毗邻的岩洞:左为灵岩洞,中为风洞,右为伏羲洞。从伏羲洞而入岩内,到了深处,抬头仰望,但见岩顶裂开一罅,就像是利斧劈开一样,相去不满一尺,长约一百多米,从中漏进天光一线,宛如跨空碧虹,这就是令人叹为“鬼斧神工之奇”的一线天,民间传说是伏羲大神用玉斧所劈。沿石罅右行约数十步,就可以折入风洞。凉风从石罅中习习吹来,即使是盛暑时节到此,稍坐片刻,也会感到肌骨透凉。出了风洞,再绕过一道石廊,就是灵岩洞了。洞内有一口古井,叫圣水井。  竹筏慢慢漂过玉女峰麓,划入一泓深潭,碧水清澈,波平如镜。这是二曲尽头的浴香潭,潭中倒映着玉女峰的倩影,恍如玉女临水梳妆。古时潭侧两岸广植檀香树,潭中有二块小石,小石方正如印,称为印石,民间衍为对岸大王赠予玉女的定情之物;另一小石则形状类似梳子,称为香梳石,民间传为玉女晨妆时用以梳理云髻青丝的玉梳,又传说此为玉女回赠大王的信物。
    与玉女峰隔溪相峙的,是面目可憎,铁青狰狞的铁板嶂,传说为铁板鬼幻化为岩嶂,日夜监视玉女与大王,不让他们幽会。铁板嶂之麓,有一岩石拙立于溪之北岸,形似儒士头戴的方巾,故名儒巾石。石壁上镌有南宋蔡九峰的题词"千崖万壑",取意于南朝顾野王赞美武夷山的词句:“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美哉山河,真人世之希觏也。”铁板嶂峰麓稍东,水光石临溪北岸而立,高约数丈,朝晖夕照,时把曲水波光映射于岩石之上。石上勒刻甚多,情趣各异,有题刻景名的"水光"、"九曲溪"、"一曲"等,有赞美景观的"名山大川"、"引人入胜"、"山水奇观"、"万丈丹青"、"渐入佳境";有抒发儒家思想和情趣的"修身为本"、"智动仁静"、"鸢飞鱼跃"、"兴来独往"等;有抗倭名将戚继光游览时勃发的豪兴:"大丈夫既南靖岛蛮,便当北平劲敌,黄冠布袍,再期游此。"水光石的摩崖石刻共30余方,字体多样内涵深广。此处原有水光渡口,为溪南溪北的游客辐凑、荟萃之地。岩石之巅原有溪光亭,现已修葺一新,取名观景台,是拍摄以玉女峰为背景的最佳景点。溪对岸向南约半公里,有怪岩矗立,状如雄狮,扬鬣蹲踞。那里地势高阜,峰又挺拔,数十里外即可见之,俨然是一曲之道教名观——“冲佑观”的镇观之兽。束筏徐行,一曲将尽,是一组肖形的溪石所组成的景观。石门比拟为龙门,鲤鱼石则红鲤,跃跃欲试,希冀飞腾,俗称鲤鱼跳龙门。此为古时乘舟逆游九曲溪初进一曲之处,景物寓意游程吉利,前途发达。石上有题刻:"石门"、"灵源一派"。
    九曲溪的最下游景色畅旷豁达,落落大方,武夷宫前,睛川一带为九曲之始。只见大王峰雄踞溪北,摩霄凌云,雄伟壮观,是进入武夷山风景区的第一峰。远看像一顶古代帝王的官帽,有王者威仪,故称大王峰。山峰顶大腰小,四周崖壁如削,唯有从峰南一条裂缝中攀援木梯才能到达峰顶。登顶四望,武夷36峰皆朝拱此峰,俨然“王者到尊”,难怪古人云:“不登大王峰,有负武夷游”。与大王峰相连者是幔亭峰,峰之顶极平旷,相传为武夷君设幔亭宴款待乡人之处。这里有一块叫汉祀台的方石,据说是汉武帝遣使臣来此祭祀武安君之处。竹筏依次序停靠于武夷宫前的晴川码头,近三个小时的九曲溪漂流结束了。我们依依不舍地下筏登岸,告别了热情的筏工,向庄严肃穆的武夷宫走去。



梦回青河 发表于 2020-7-21 12:02

文字充沛,辞藻丰盈,内容精彩;

梦回青河 发表于 2020-7-21 12:03

谢谢版主赐玉,顺祝夏安!

重午[傅庆鸿] 发表于 2020-7-21 21:16

梦回青河 发表于 2020-7-21 12:03
谢谢版主赐玉,顺祝夏安!

谢谢先生点评,顺颂夏安!

重午[傅庆鸿] 发表于 2020-7-21 21:16

梦回青河 发表于 2020-7-21 12:02
文字充沛,辞藻丰盈,内容精彩;

谢谢先生点评,顺颂夏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武夷九曲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