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湜 发表于 2020-7-29 11:47

说说《题李凝幽居》

本帖最后由 杨湜 于 2020-7-31 13:42 编辑


写诗是充满趣味的。读诗更是。写诗论却不是。
读诗之趣味,在于“得意而忘言”,“每有会意,辄欣然忘食”,“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写诗论之无趣,是将忘言、难说处,非得形之于言、还要说得明白晓畅。其行状,好比美味既闻之于鼻,快意于朵颐,却又要你入喉之后再反刍出来;无味可知矣。

贾岛《题李凝幽居》,千百年来,咀嚼反刍已多,何故还要拈出来说道?少有道其妙处也,虽反刍失味,却不说不快,似有骨鲠在喉头处。

其一便是:有谁说得三联“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好处出来?

我要说,本诗中二联,内容上是幽居环境,线索上看或许也是一“来”一“去”,但题旨上说,无疑是兼写(甚至是主要的)李凝“小像”、行藏。估计要被注家、评家一板砖拍死。

但他们首先得解决一个问题:“分”、“动”怎么讲讲。
还没有一个能讲得好的。只有纪昀蜻蜓点水说到“‘分’字、‘动’字,着力炼出”,惜乎下文没有了。
现代的白话注、译,于“分”“动”二处全是瞎讲,根本原因,是他们不敢把“过桥”“动云根”者往李凝头上去想。

过桥分野色,何谓也?

芭蕉分绿与窗纱,我们是读过的。何谓也?芭蕉绿啊,把窗纱都映绿了。
草色入帘青,我们是读过的。何谓也?草色碧绿,直透到帘上、室内来。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我们是读过的。何谓也?苍苔映绿我的衣裳。
草色侵衣湿、空翠湿人衣,我们也是读过的。何谓也?草色、树色映绿衣裳,仿佛湿的一样。(视觉错觉)
这些句子意态相似,分、入、上、湿,用词不同耳。
贾岛不说野色侵李凝衣,而说李凝(衣)分得野色,这是“着力炼”处,意态无非是进山人渐渐与野色融作一体(看不见了)。
在这个意义上,分,可以训为“匀”,也可以反训为“共”(分担、分享,即共担、共享,不是吗?)。所以“分野色”,实质就是融入野色。

那么,此出采药,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吗?
且看“移石动云根”。


云无根,风一吹就飘走了、散了。但是,有山石处,背风的一面形成洄风,云雾容易聚团(然后上升、消散),仿佛生了“根”。
人体,背风的一面也有小洄风,易聚云雾。石这云根当然是不动的,但采药人经过,也带动一小团云雾,所以,远远看去,虽不见人,而有云根在动,可推知采药人所在。
这是“‘动’字着力炼出”处。


为什么说这个人是李凝而不是贾岛呢?衣分野色,(贾岛)自己是看得到的,但“青霭入看无”,身在云雾中时,看起来云是离身的,贴身雾气反而不见,便无“动云根”视觉。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写这两句,是立足居处看远,看到(或推想)李凝平常活动,过桥入山(采药)呢。
二句与“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有大同而存小异。

回头看,“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内容上也是幽居环境,线索上看未必不是作者行踪,但创作意图,实是交代李凝静处行状,略如刘禹锡《陋室铭》之“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后世梅尧臣追忆洛中,其《大字寺》写到“庭中两大树…树无众鸟宿”。树无鸟宿,有什么好写的?但作者言外之意,是在于交代寺中闹热,往来喧哗,故无鸟宿。这是与贾岛此句相反的例子。

侣鱼虾,友麋鹿,以及园有宿鸟,都是说君子隐处,静如处子,用今天的话来说,“人畜无害”。

句中“僧”,是不是贾岛自己?也许可以是,实际一定不是。用僧与鸟作对仗,是贾岛诗惯常的配置,如《过唐校书书斋》云“声齐雏鸟语,画卷老僧真”,《夏夜》云“寄宿山中鸟,相寻海畔僧”,《送唐环归敷水庄》云“松径僧寻药,沙泉鹤见鱼”,几处“僧”字,不指自身。考贾岛诗,用“僧”几近四十处,无一例自称自指。

综观中二联,作者意图是在为李凝画像,一写静一写动,园中有宿鸟,往来有闲僧,出门采药去,云山不可寻。


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诗中并没有直接写王昌龄,王昌龄当时也不在,但《唐诗归》“谭云:是昌龄一幅小像”,此知诗者!
仅作行踪解,不作画像看,亦不知贾岛此诗也。

以此观之,或推或敲,有何妨哉?

历来评者,殊少解得。以上随写,概叹纪昀之简,而笑《辞典》之陋也。



最后作个白话释义,只做疏通,不是对等翻译,不讲文采:
你隐居荒村,周围没有邻居。一条草径,通向你芜杂的园子。
有鸟儿在池边的树上筑巢吧,月下,也时常有僧人来访。(有意避开推、敲)
你过桥(采药),林绿渐渐“染”上了你的衣裳,当你走入山深处,白云扰扰,哪一处是你(带动的云气)啊?
我也要暂别了,用不了多久就能回来,再与你践行相携归隐的美好约定。

我不认可“僧”即贾岛。如是颇为费解。你都出家了,还讲与隐士相约归隐,这是要还俗?还俗算什么“幽期”?横竖讲不通。
应该是写于作者还俗后辛苦奔波于仕途的时期。



附:
《唐诗鉴赏辞典》:


这诗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著称。全诗只是抒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


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诗人用很经济的手法,描写了这一幽居的周围环境: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不治的小园;近旁,亦无人家居住。淡淡两笔,十分概括地写了一个“幽”字,暗示出李凝的隐士身分。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历来传诵的名句。“推敲”两字还有这样的故事:一天,贾岛骑在驴上,忽然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初拟用“推”字,又思改为“敲”字,在驴背上引手作推敲之势,不觉一头撞到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随即被人押至韩愈面前。贾岛便将做诗得句下字未定的事情说了,韩愈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立马思之良久,对贾岛说:“作‘敲’字佳矣。”这样,两人竟做起朋友来。这两句诗,粗看有些费解。难道诗人连夜晚宿在池边树上的鸟都能看到吗?其实,这正见出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正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或许即指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倘用“推”字,当然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了。


颈联“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是写回归路上所见。过桥是色彩斑斓的原野;晚风轻拂,云脚飘移,仿佛山石在移动。“石”是不会“移”的,诗人用反说,别具神韵。这一切,又都笼罩着一层洁白如银的月色,更显出环境的自然恬淡,幽美迷人。


最后两句是说,我暂时离去,不久当重来,不负共同归隐的约期(杨按:既云“未遇”,期约何来?)。前三联都是叙事与写景,最后一联点出诗人心中幽情,托出诗的主旨。正是这种幽雅的处所,悠闲自得的情趣,引起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杨按:前云“老僧”自指,早已经是出家人了,还需要李凝幽居“引起…向往”?)。


诗中的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无一不是寻常所见景物;闲居、敲门、过桥、暂去等等,无一不是寻常的行事。然而诗人偏于寻常处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语言质朴,冥契自然,而又韵味醇厚。


(施绍文)








杨湜 发表于 2020-7-29 11:55

本帖最后由 杨湜 于 2020-7-30 14:51 编辑

其二便是:如何解读“鸟宿”句,非“敲”有声则不得吗?

答曰:仅见巢亦可,向晚有归鸟亦可;虚构亦可,因诗句用意只在衬人。
退一步讲,如《唐诗鉴赏词典》所解绘即时即地之景,云移石动可见可感,此等视力在,鸟巢哪里还藏得住,不必待鸣待飞。

杨湜 发表于 2020-7-29 11:57

其三便是:这个“僧”是谁?

答曰:考贾岛诗集有“僧”字者,39首,无一自称、自指。

杨湜 发表于 2020-7-29 11:58

本帖最后由 杨湜 于 2020-7-30 18:47 编辑

其四:李凝其人。

见有文章说,按《唐故乡贡进士赵郡李府君墓志铭并序》推定,李凝是赵郡李氏,宰相李让夷孙。

此李凝非贾诗中李凝。亦按《唐故乡贡进士赵郡李府君墓志铭并序》,此李凝殁于咸通七年(公元866年)三月朔,享年29,则当生于837年。贾岛逝于843年,其时此李凝仅六、七岁而已。

杨湜 发表于 2020-7-29 12:01

其五:全章旨趣,或曰贾岛手段。

杨湜 发表于 2020-7-29 12:04

最后:“推、敲”还重要吗,或曰“推、敲”现象。

杨湜 发表于 2020-7-29 12:25

其实还有一个很基础的问题:贾岛见着李凝了没?文本依据在哪里?

杨湜 发表于 2020-7-29 12:29

多数,绝大多数,几乎都是,因为“推、敲”太热闹而忽视了通篇。结果陷入推敲泥淖出不来了。
换换视角,方不致一叶障目。

杨湜 发表于 2020-7-29 14:47

杨湜 发表于 2020-7-29 12:25
其实还有一个很基础的问题:贾岛见着李凝了没?文本依据在哪里?
这个太有意思了,先讲。

文言的典籍中,诗选也好,评注也好,都没有见着有说“未遇”的。
只有白话解说本,如《唐诗鉴赏辞典》施绍文讲“全诗只是抒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然后就都“未遇”了。

贾岛原诗文本有字面能支撑“未遇”说吗?没有的。
只是,有一个读者这么说了,而且好像还比较权威,于是大家都跟着这么以为。
《唐诗鉴赏辞典》不是不好,却也不是太好。错漏处很多,这个“未遇”说,便是加给读者的读者的一道魔障。

我小驳它一下。
不是说“僧敲月下门”么?不是说不“敲”就不够声音来惊起宿鸟么?宿鸟不惊不鸣则上句无着落(亦即夜里不可见)么?
那么,三联是怎么见得到的,野色、云、石?
强调夜访,又不违三联能见,不是留宿一夜更合情理么?首联、二联夜访,三联晓别,结联相约下次再来;这样就不矛盾了。

原诗文本有字面能否定“夜宿”说么?也没有的。

那么,见没见着主人呢,你说?


注:不是要创立“夜宿”说,仅仅是,用“未遇”说的矛攻一攻“未遇”说的盾。《唐鉴辞典》,不是不好,但尽信之亦不如无。


西风吹老洞庭波 发表于 2020-7-30 11:28

分 字 之 妙,还是 没 点着 要处。:P

欧德绪 发表于 2020-7-30 11:38

先生之解,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只要能自圆其说,便是好解——艺术作品的生命正是因为常读常新而得以延续!

石头不砸人 发表于 2020-7-30 12:17

分字解释可立,移石一说尚有讨论空间。唐 杜甫 《题忠州龙兴寺所居院壁》诗:“ 忠州 三峡内,井邑聚云根。” 仇兆鳌 注:“ 张协 诗‘云根临八极’注:五岳之云触石出者,云之根也。”

杨湜 发表于 2020-7-30 12:38

石头不砸人 发表于 2020-7-30 12:17
分字解释可立,移石一说尚有讨论空间。唐 杜甫 《题忠州龙兴寺所居院壁》诗:“ 忠州 三峡内,井邑聚云根。 ...

文本,读过。

我只想解释现象。

杨湜 发表于 2020-7-30 12:39

欧德绪 发表于 2020-7-30 11:38
先生之解,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只要能自圆其说,便是好解——艺术作品的生命正是因为常读常新而得以延续!

追究本来面目而已,不以哗众为目的。

杨湜 发表于 2020-7-30 12:39

西风吹老洞庭波 发表于 2020-7-30 11:28
分 字 之 妙,还是 没 点着 要处。

请讲。:handshake

石头不砸人 发表于 2020-7-30 12:49

杨湜 发表于 2020-7-30 12:38
文本,读过。

我只想解释现象。

移石,解释不必过于使力。其实,大致意思无非是,过桥进入苍茫野色之中,山上乱石云起。

杨湜 发表于 2020-7-30 12:57

本帖最后由 杨湜 于 2020-7-30 12:59 编辑

石头不砸人 发表于 2020-7-30 12:49
移石,解释不必过于使力。其实,大致意思无非是,过桥进入苍茫野色之中,山上乱石云起。
仔细想想,不费力不行呢:

石为云根,移石=动云根,复义。这样就无趣了。何况或问:移、动主语呢?    不得不推敲。

石头不砸人 发表于 2020-7-30 13:00

云无根,风一吹就飘走了、散了。但是,有山石处,背风的一面形成洄风,云雾容易聚团(然后上升、消散),仿佛生了“根”。 人体,背风的一面也有小洄风,易聚云雾。石这云根当然是不动的,但采药人经过,也带动一小团云雾,所以,远远看去,虽不见人,而有云根在动,可推知采药人所在。

石头不砸人 发表于 2020-7-30 13:01

这一段解释太使力了。不妨到山边看一看,有无杨兄所说这种状况。

石头不砸人 发表于 2020-7-30 13:04

本帖最后由 石头不砸人 于 2020-7-30 13:06 编辑

既然推敲都可以下那么大功夫,可见并非实际发生的事情。所有的其实都是诗人根据所见加以想象造境而已。

石头不砸人 发表于 2020-7-30 13:10

移石动云根,也不妨解释为,云飘过,石头若隐若现,似乎石头本身在移动一样。

杨湜 发表于 2020-7-30 13:10

本帖最后由 杨湜 于 2020-7-30 13:23 编辑

石头不砸人 发表于 2020-7-30 13:01
这一段解释太使力了。不妨到山边看一看,有无杨兄所说这种状况。
前几年在别的论坛讨论过。而且我亲见过带云行走的人……但这年头,无图无真相。

我本有一组图,分峰为云根、楼为云根、石为云根,可惜没保存,重新在找中……

https://bdn.135editor.com/files/users/65/652758/202007/ZLEge3dC_XUXs.jpghttps://bdn.135editor.com/files/users/65/652758/202007/rWraEYcI_Z87w.jpghttps://bdn.135editor.com/files/users/65/652758/202007/CNb7659s_qHC4.jpg峰为云“根”

https://bdn.135editor.com/files/users/65/652758/202007/tdZcD6OQ_hOwQ.jpg
楼为    云“根”

杨湜 发表于 2020-7-30 13:19

https://bdn.135editor.com/files/users/65/652758/202007/tdZcD6OQ_hOwQ.jpg
楼为    云“根”

杨湜 发表于 2020-7-30 14:43

石头不砸人 发表于 2020-7-30 13:01
这一段解释太使力了。不妨到山边看一看,有无杨兄所说这种状况。

不使力讲,则与“只在此山中,运深不知处”大同。文中提到了。
使力是为讲小异。

石头不砸人 发表于 2020-7-30 16:31

杨湜 发表于 2020-7-30 13:10
前几年在别的论坛讨论过。而且我亲见过带云行走的人……但这年头,无图无真相。

我本有一组图,分峰为 ...

我在山区生活过很长时间,都没有见过。很想见见您的图。

石头不砸人 发表于 2020-7-30 16:33

石头本为云根解话,贾岛这句话本身也有问题:移动石头动石头。呵呵。

杨湜 发表于 2020-7-30 18:07

石头不砸人 发表于 2020-7-30 16:31
我在山区生活过很长时间,都没有见过。很想见见您的图。

可能是云雾天不宜进山的缘故吧。

我有好多年在九月白露时节是需要跟大部队(雇工)日日进山的,不管刮风下雨。涧风吹雾,尤其在早上,时常在人身后会拖出一团或一条白影。

有时候是整个山谷浓雾停驻不动,从山岭上望下来,可谓“云窝”(武夷有这地名)。

杨湜 发表于 2020-7-30 18:10

石头不砸人 发表于 2020-7-30 16:33
石头本为云根解话,贾岛这句话本身也有问题:移动石头动石头。呵呵。

嗯。有“人”介入,句子才活起来。

杨湜 发表于 2020-7-30 18:44

欧德绪 发表于 2020-7-30 11:38
先生之解,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只要能自圆其说,便是好解——艺术作品的生命正是因为常读常新而得以延续!

我曾经说过一个主张:前人说过的不说,查得到出处的不说。
尽量吧。

石头不砸人 发表于 2020-7-31 08:26

杨湜 发表于 2020-7-30 18:07
可能是云雾天不宜进山的缘故吧。

我有好多年在九月白露时节是需要跟大部队(雇工)日日进山的,不管刮 ...

需要考虑您那地方(是武夷山吗?)与贾岛地方的区别。人背后带着云团,即便有,也不会是普遍出现的。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说说《题李凝幽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