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174|回复: 22

[诗赋曲联] 诗钟

[复制链接]

385

主题

1397

回帖

5170

积分

论坛嘉宾

西南诗词栏目嘉宾

积分
5170

论坛嘉宾

发表于 2021-11-22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十四节  诗钟(选自我编写的《对偶对仗》一书)一、概述
1.诗钟属于语言学系的一种,是近代人斗智斗捷斗博斗巧的文字游戏性质的娱乐活动。
2.诗钟的名称不一。
《闽杂记》将嵌字格诗钟名曰“偶句”,分咏格名曰“分曹偶句”。
清初,闽人以改律诗绝句而命名为“改诗”,王毓菁《诗钟话》云:“闽曰‘改诗’,取古人诗与吾嵌字合者,就其上下句中字,点窜涂抹缩成七字也。”
又称嵌字格曰“折枝”,谓从律诗中摘取一联,如从树上摘取花枝。有人认为广义的“折枝”即是嵌字和咏物诗钟的代称。
又曰“阉诗”,谓其从格律诗中阉割而来。
曰“空咏”,即无主题。
曰“战诗”,以限时作品而决胜负。借唐·白居易诗“寸截金为句,双雕玉作联”曰“雕玉双联”。
以游戏时应者须唱答而称之为“唱诗”。
向义《六碑龛贵山联语·论联杂缀》:“(诗钟)又名羊角对者,因求比偶相得,铢两悉称也。”
“百衲琴”,乃取精去芜之旨以称。
至于“诗钟”之命名,两字取“击钵催诗”之意。清·徐兆丰《风月谈馀录》云:“构思时寸香系缕上,缀以线,下乘盂,火焚缕断,钱落盂响,虽佳卷亦不录,故名曰‘诗钟’。”
3.诗钟始于清代中期咸道间福建八闽地区。
自咸道以降,集会结社组织诗钟比赛的活动形式,加上社会名流及文人的组织、参与并推动了诗钟的发展。诗钟竞技活动始于福建,从福建传至京师,波及全国。北京聚合了诸如张之洞、瞿鸿禨、杨锐、陈宝琛、文廷式等诗钟作手,都是大臣名家。道光间闽人曾光澄等在京师成立“荔香呤社”,光绪间陈宝琛、严复等组织“灯社”,广州有“与社”,上海有“江南呤社”,南京有“滨社”、“法社”,苏州有“折枝呤社”、“寒山社”,常州有“琼华社”,台湾唐景崧、丘逢甲也常组织打诗钟活动。辛亥革命后,北京出现诗钟热,成立的“潇鸣社”、“寒山社”,连梁启超都名列其中。上海樊园诗钟活动,聚集了陈三立、樊增祥等同光诗人的主要代表人物,朱汝珍在香港倡组“正声呤社”,宗威与钱基博共组“萸江呤社”与杨云史、张君默曹湘衡等人呤咏。诗钟作品出版的有《灯社呤卷》、《诗钟说梦》、《诗畸》、《百衲琴》、《湘烟阁诗钟》等。诗钟活动主要有聚呤聚唱和散呤聚唱两种形式。随着政治和社会大变革,诗钟活动曾经式微,近年来随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日益发展、繁荣,诗钟之会在全国各地日渐流行。1998年5月中国诗钟研究会正式成立,会刊《燕山钟韵》出版发行,会员遍及全国,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华侨,也热情参与内地的打诗钟活动。网络时代的今天诗钟已成为博客文化的精品之一。
近代诗钟创作主要流派有闽派和粤派之分,闽派重空灵尚意义,粤派重典实尚对仗,两派各有所长,自当兼容并包,按所需而采用。
4.诗钟创作的大旨有四:一审题,二托意,三选材,四琢对。
诗钟出题通常用抽字及翻书法得题字。钟题或为一事一物,或为两物,或两事,以咏不伦不类之事物为分咏体正宗。出题有所限定,如嵌字体限定唱位,咏物体限定嵌入的字数、唱位、可否相连相对等,作诗钟时都必须严格遵守。
据诗钟上下句限字分类,诗钟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等,古今皆盛行七言诗钟。
据诗钟创作手法分类,诗钟有嵌字、咏物和杂体三体。
据诗钟创作形式的实际运用分类,嵌字体的明嵌有正格与别格之分,暗嵌有笼纱与明暗合嵌的晦明二格。
咏物体有分咏(含骈体分咏)和合咏二格,分咏与合咏又分咏不嵌和咏并嵌。
杂体有删古格。有人将集句列为诗钟的杂体,既然嵌字、咏物体诸格皆有集句之作,不妨将集句钟作各归其类。
诗钟创作通常以白描、用典二法,兼用各种相应的修辞手法以切题。易顺鼎《诗钟说梦》强调嵌字体“用典当用本字本文”,咏物体用典讲究切题。若能熟题用生典,俗题用雅语,自是上乘。诗钟以对偶为基础,本书特将对偶列专项例话。
至于诗钟的宜与忌,诗钟名家经验之谈谓诗钟宜典雅、宜有寄托、宜食古而化、宜奇、宜恒、宜秀、宜丽、宜婉曲以达,遣词造句以深老雄劲为上,秀丽拙险次之。诗钟禁犯题面(如禁以“黄花”咏“菊”,以“狗”咏“犬”等)、忌堆砌故事、忌一句用典,另一句白描(此病称“独眼龙”)、忌用奇字僻典、忌以一物对两物(此谓“三脚钟”)、忌板滞、忌陈腐、忌不调平仄,忌最后三字“三连同”,特别是“三连平”。至于前人忌用人名、忌异性人名相对,早已破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5

主题

1397

回帖

5170

积分

论坛嘉宾

西南诗词栏目嘉宾

积分
5170

论坛嘉宾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2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诗钟的格律
诗钟的格律要求上下联句内必须平仄交替,上下联尾字应平仄相对。上联尾字为仄声,下联尾字则应为平声,此为诗钟平仄声对应的正格。诗钟按古汉语平上去入四声定平仄,上去入三声合称仄声。
五言诗钟平起为: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起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七言诗钟平仄正格有平起和仄起两式:平起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诗钟的变格有两式:一式为“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另一式为“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五言句式的“平平仄仄平”第一字不能变通,如变仄声,则句子为“仄平仄仄平”,全句只有第二字是平声,便犯孤平。七言诗钟句内平仄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一三五不论”应当是:一,不论;三,个别论;五,大多要论。“二四六分明”也有特例,正格仄起式“仄仄平平平仄仄”中的五六两字可平仄对调,成变格的“仄仄平平仄平仄”。钟律忌犯孤平,诗钟正格平起式下联“仄仄平平仄仄平”中,若将本应为平声的第三字改为仄声,使句式为“仄仄仄平仄仄平”,第四字为平声,孤独地被仄声字所包围,为“犯孤平”。
诗钟格律必须避免上下联尾字平仄一样;必须避免上联尾字为平声,下联尾字为仄声;必须避免上联最后三字为三仄声,下联最后三字为三平声收尾。
拗调诗钟有本句自救、对句相救和本句自救与对句相救并用三种类型。《挈园诗钟》有“拗调诗钟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僻毋俗”之说。
三、诗钟的对偶
对偶本是修辞格的一种,是把内容相关或相反、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组或句子并列起来使用。本书特将诗钟的对偶单独作一标题并举例论述,旨在突显对偶是诗钟必须运用的修辞手法。诗钟的对偶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应、节奏协调。对偶的形式有工对、宽对、正对、反对、借对、字侧对、切侧对、同类对、叠字对、叠韵对、双声对、双拟对、当句对、逆挽对等。借对又分借义对和借音对。叠字对又分首叠、腹叠、尾叠、连叠、前叠、后叠。当句对又分当句词对、当句并列对、当句间隔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5

主题

1397

回帖

5170

积分

论坛嘉宾

西南诗词栏目嘉宾

积分
5170

论坛嘉宾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2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诗钟知识
1、钟题
普通拈题,常用抽字及翻书等法,以昭公允,分咏事物者,于书中翻出两事物,嵌字格则于书中任翻数字,作为钟题,绝少由每人自出题目也。分咏、合咏不可犯题面字,例如分咏“元宵”、“蝶”。则钟句须避用“元宵蝶”三字。分咏合咏事物,并忌以代替字明点题意,例如“象、扇”分咏。若用大兽、交趾兽、挥羽、羽毛、一羽、裁纨等字,不啻将题字明明点出,决难得到佳句,且易失去题意。例如“争钦挥羽运奇谋”、“指挥一羽定三分”明明是咏卧龙而非咏扇也。钟题可任意加以某种限制,以增兴趣,如合咏“竹”限用一“毛”字,则钟联中,须有“毛”字。反之,亦可禁用“虚节风月?竿箨君妃栽”十字,则钟联中须避用此十字也。此外,尚有更严格之限制者,即钟题虚字而限实用,例如“而了”二唱,则须实用“吉了”、“以而”;“若于”二唱,则须实用“兰若”、“杜于”;“若然”二唱,则须实用“巨然”、“贺若”等等,方为合格,文人墨客,兴到之余,好用其极也。分咏、合咏,以切正本题不能移咏别人别物者为原则,严格言之,咏狗者不能移到犬,咏冠者不能移到帽。
2、钟典
古人名句,多用常语而不用典,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语虽浅近,意则深长,诗钟亦何独不然,不得已而用典,既忌过僻,而点题亦极严格,咏“履”不能引用“鞋”典,咏“眼”不能引用“目”典,以原典有履字眼字者为合格,如“象、扇”分咏,引用焚身典,多有以牙代齿者,殊为不妥,盖原典是齿而非牙也。钟贵典丽堂皇,引用僻典固不宜,即稗官野史之章回小说,亦须避用为宜。/3、钟句
诗钟常因限于题字及题字之位置,而造句煞费苦心。总之,以字字不落空,字字不能移易为佳制。例如“两空”六唱“不住猿声啼两岸;但闻人语响空山。”字字出自唐诗,字字不能移易,可称闽派中之佳制。基此理由,若能分集古人诗句,或古人诗意,且对仗工整,而切合题意者,较之自造,尤胜一筹。造句之技术,尤贵奇峰突出,例如“红豆啄残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若易以“鹦鹉啄残红豆粒;凤凰栖老碧梧枝。”则较平实无奇矣,当年杜老,亦何曾不推敲及此乎。钟句避用叠字,盖仅仅十四字之小品,一字千金,不宜浪费半字,若以钟眼而叠字,则更不可,如“元旦”四唱,倘用元元、旦旦之叠字,则为三唱乎,抑为四唱乎。分咏事物之造句,常因两事物之相距过远,而难于落笔者,于此时须先觅对字,再就对字而构思,例如分咏“汉光武、燕”。先觅赤帻、紫襟等之对字,分咏“牧童、蛇”先觅骑牛、吞象等之对字,则自易落笔矣,惟追求对像,须下工夫,务使有鸳鸯交颈、鸾凤和鸣之妙,不可有彩凤随鸦、鲜花插粪之嫌。
3、钟对
诗钟固重立意,并重对仗,有半字之差者,即非上乘。以虚对虚、实对实、地名对地名、姓名对姓名、颜色对颜色、朝代对朝代为工整。若字面亦能相对,如放翁对茂叔,司马对卧龙更佳。诗钟虽为诗之一联,然切忌流水对法,而对仗亦不宜假借。
诗钟有八个要点
1、句式单一(只限七言);2、对仗工稳;3、平仄和谐;4、用字讲究;5、扣题严格;6、立意新奇;7、对法讲究;8、用典均衡 (关于第八点,俺要特别说一下:不是诗钟必须用典,是诗钟可以用典。但这典必须化得开、化得清楚。用典而无化典,那还不如不用。)
另外,诗钟有六个禁忌
1、忌“哑钟”;
2、忌“三脚钟”(以一物对两物者,谓之“三脚钟”。例如“风云”对“皓月”,风云为二物,而皓月则为一物。)
3、忌“跛脚钟”(出比、对比,须凑合天然,铢两悉称,若一比堂皇,一比纤巧,一比如天,一比如井,彼此失衡,此为“跛脚钟”)
4、忌犯题字
5、忌用叠字
6、忌偏离重心
诗钟用字非常严格。以字字不落空,字字不能移易为佳制。除非是镶嵌格诗钟不可犯题面字。但不可转咏到题面之同义或近义字词上去。也不可以代替字,明点题意。题目字眼虽不能点明使用,但却常以旁敲侧击影射之。诗钟篇幅短小应该尽量追求新颖诗意,争取出奇制胜。诗钟就是等于谜面,不看题,就知道你写的是什么。
4、钟眼
钟眼须稳,务求不能移易,例如联与连,不得相混,用连床则可,用联床则不可,床与榻,不得相借,用东床则可,用东榻则不可。钟眼,更以有来历为佳,例如“千雪”一唱“千眼西方般若佛;雪肤南内太真妃。”千眼出自佛典千眼千手观世音,雪肤出自长恨歌“雪肤花貌参差是”。钟眼如不相称,则对仗更须求其工稳,上例“千”与“雪”绝不相称,而以“眼”、“肤”承对,可称能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5

主题

1397

回帖

5170

积分

论坛嘉宾

西南诗词栏目嘉宾

积分
5170

论坛嘉宾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2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钟格
诗钟格式,可分:合咏格、分咏格、笼纱格、嵌字格四类。而嵌字格又分:凤顶、燕颔、鸢肩、蜂腰、鹤膝、凫胫、雁足、魁斗、蝉联、辘轳、比翼、汤网、云泥、鼎峙、晦明、碎锦、双钩、四皓、五姐、六逸、七贤、八龙、九老等格,分述于左。有的有不同叫法,如卷帘、鸿爪、鼎足、鹭拳、勾股、押尾、狗尾、流水等。

说的简单一些,诗钟只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玩意境。一种是玩嵌字。
1、诗钟合咏格
诗钟合咏格又称专咏格,即以随意拈出的一人或一物、一事作为上下联吟咏对象,只切合题意,不嵌入题字。把题意,用对联来表达。题可以是一字,也可以是N字,可以是专名、短句。合咏格有五言合咏格、五言合咏连环格、七言合咏格、七言合咏连环格。合咏连环格出题对嵌字的字数、唱位如有所限定,必须遵照。合咏诗钟上下联表现同一题意,合咏诗钟的联好比谜面象暗喻。合咏时,上下联要求浑然一体。以不犯题字为原则,且不得以题字的其他借代形式来表现,如咏“笔”,不能出现“毫毛”字样。合咏诗钟的作法有白描、用典及运用修辞手法旁敲侧击以切题。用白描法以能蕴涵深意为佳,用典则要求精当。
①五言合咏格
春闺(合咏格)
香梦阑啼鸟;愁团结落花。○此联为合咏格,即上下句皆咏同一事物,不得犯题字。上联写惊梦,意谓美梦被闺房外的鸟鸣声打破。香梦,犹美梦。香,称美之词。阑,残尽。钟句化用唐•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诗意,以发泄闺怨。下联写春愁,意谓闺愁像一团团落花郁结于心。题字“春闺”,春天的闺房。上下联分别以春天女子在闺房的所闻所见,抒发闺怨闺愁,切合钟题,为合咏格。
屏、幕(合咏连环格)(咏闺情)
鸳鸯钩幕刺;荳蔻倚屏看。○此联为合咏连环格,即上下句咏同一事物兼嵌字。上联咏帐幕。鸳鸯,鸟名。雌雄偶居不离,此以喻一对帐钩,影射一对新人。幕,帐幕。刺,此指露出钩的尖端。钟句咏闺房物并嵌题字“幕”。下联咏屏风。荳蔻,植物名。此以喻未嫁少年美女。屏,屏风。看,此读平声。钟句嵌题字“屏”。上下联皆托物以咏“闺情”,嵌字不限唱位。

②七言合咏格
汉高祖(合咏格)
五色云成天子气;七言诗唱大风歌。○黄宣庭所撰诗钟。题字“汉高祖”,即刘邦。《史记•项羽本纪》:“范增说项羽曰:‘……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上联即化用此典以切题字,谓刘邦军队驻地霸上出现“五色云”,成为天子的云气。《大风歌》,刘邦东讨淮南王英布后,西归京都途中,经过故乡沛县,邀集父老子弟饮宴,席间,刘邦作此诗,首句云:“大风起兮云飞扬”。下联即用此典切题字。上下联皆用与“汉高祖”有关的典故切题字。
头发(合咏格)
曹相一削明峻法;周公三握礼贤人。○曹相,指三国•魏•曹操,任承相。峻法,严酷的法令。长篇小说《三国演义》载,曹军行军时要经过一片麦田,曹操下令如有践踏麦田损坏庄稼者斩首。可是曹操所骑的马因受惊踏入麦田,曹操遂断发代首以严明法纪。一削,指割断头发。《史记•鲁周公世家》载,周公每天在吃饭和洗发中间都要停下数次接待请求接见的士人。后用为礼贤下士典。“三握”,指周公“一沐三捉发”。上下联用不同事典关联同一物“头发”,是合咏佳构。“一削(发)明峻法”“三握(发)礼贤人”,用的是隐字对的掩腹法。
兔(合咏格)(丹唇 皓齿)
丹唇未启梅三瓣;皓齿微悬璧一双。○题字“兔”。上联描绘兔唇。“丹唇”,兔唇红色,为摹色。“梅三瓣”,为喻体,比喻本体“兔唇”缺口。下联描绘兔齿。“璧一双”,为喻体,比喻兔唇间外露的两颗牙齿。上下联所用比喻皆省略比喻词“像”,为暗喻。上下联用比喻同咏一物“兔”,为合咏格。

③七言合咏连环格
杨妃(合咏限“防”字)
防边忽听渔阳鼓;忆旧还闻蜀道铃。
程子炎撰此诗钟。上下联皆用典切“杨妃”。○渔阳鼓,即“渔阳鼙鼓”。唐代安禄山驻军渔阳(在今天津市蓟县),于天宝十四年(755)起兵叛乱。鼙鼓,古代军鼓。典出唐•白居易《长恨歌》叙述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诗有“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句。蜀道,通往巴蜀(今四川)的险道。铃,指马铃声。“蜀道铃”,切唐玄宗、杨贵妃仓皇逃往巴蜀事。《长恨歌》有“夜雨闻铃断肠声”句。上联嵌“防”字。此联为合咏连环格,嵌一字,不限唱位。
妇人有孕(合咏限“今•入”一唱)
今年梅子酸尤甚;入月桃花信不来。○上下联皆以妇女妊娠早期征象切题字“妇人有孕”。妊娠早期妇女食嗜酸味。“梅子酸尤甚”正是妊娠早期征象。信,此指“信水”,妇女月经的别称。桃花信,别解为妇女“月经”。“入月桃花信不来”,月经期不来月经,为妇女怀孕征象。上下句句首对嵌“今”、“入”。此联嵌字限定唱位。诗钟为合咏连环格,嵌二字,限唱位。
辋川怀古(合咏“黄白•水木”分限一唱、三唱)
黄叶木梢传画传;白云水际冷诗魂。○辋川,即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唐代诗人王维隐居之地。上联说《辋川图》以切题字。“黄叶木梢”,指代王维自画的《辋川图》,是以部分代整体。王维的辋川别墅,水环舍下,风景奇胜。《辋川图》绘辋川山水,“传画传”,谓地以画传名。下联说辋川风景以切题字。王维《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诗有“森淼寒流广……心知白云外”句,钟句融入此意。一个“冷”字,辋川景物影响诗人的心境。上下联句首对嵌“黄;白”,第三字位置对嵌“木;水”。此联为合咏连环格,嵌四字,限唱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5

主题

1397

回帖

5170

积分

论坛嘉宾

西南诗词栏目嘉宾

积分
5170

论坛嘉宾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2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2、诗钟分咏格(羊角对)
分咏是诗钟的精华,这里收集的主要便是分咏例。
在诗钟发展初期,分咏格较流行;后来由于嵌字格在在用典和描述方面,自由度更大,变化因而更多,也不易“撞车”,故同光之后,嵌珠大盛。
分咏格是取绝不相干的两事物,用两个七字句分别进行描述,只能隐括暗示,不能明点题字,然后合而浑成一联。即分咏事物也,将题意表现于钟联中,以不犯题字为合格。亦有例外者,并得随意加以某种限制。又叫羊角对。
这种出题的方法,仿自八股文的截搭题。所谓截搭题,主要见于各省童试:截去四书题应连之上句,搭入不同章节的句子,而又截去应连之下文,换言之即去头截尾中间又省去一大段而成题。这样一来,题目的范围就扩大了,从数学的角度来说,二者呈平方的关系,如原来可出千题,而今可达百万,从而基本杜绝了抄袭。但难度也因而大增,题目前后往往是风马牛不相及,只能凭自己的本事,利用钓、渡、挽等手法,硬拉关系,敷衍成文。文题可以截搭,诗题同样也如此,诗钟的分咏格就这样产生了。
用短短七个字来吟咏事物,不管是用典或白描,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况用两个七字句分咏两事物,并要浑成一联,平仄协律,对仗工整,就更不容易了。诗钟的首作俑者还不甘心就此罢休,提出分咏的二题要绝不相干,反差愈大愈好,岂非作茧自缚,自找麻烦。可是,待你一入彀中,就会体会到其中的乐趣。题目愈不相干,难度就愈大,但也愈能产生出妙趣横生的佳作来。
诗钟拟句的要求:
一不能犯题。包括与题字义近之字都不能用。更不能直接用事物之别名直接代指所咏之物事。如是用典事咏,典中用何字则不能用别字。即所谓咏狗不能成犬。东床不能写作东榻。
二最重要的要求就是要扣题。分咏格诗钟的扣题大体分两种情形。
一种就如谜语一般。以题作底,句子为面。见面而知底。也就是说,就算不看题,读了句子,也能猜得出题是什么。比如:
分咏:盂兰会、纺车
梵王灯火花千钵;织女机丝月一轮。
分咏:李清照、辘轳
漱玉千年传绝调;回环九曲卷柔肠。
另外一种是见句子后并不容易看出咏的是什么,但如果将题一露,会让人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细品竟不能移于他物。它们多可看做是隐字对中的束丽常格的束头对。比如:
分咏:醉蟹、情丝
浊世不容公子醒;春愁多为女儿牵。
分咏:山谷、蠹鱼
诗派纵横不羁马;书丛生死可怜虫。
做分咏如何才能够扣得上题呢?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一是摹形法。直接摹写题物之形状,让人一见便知所咏为何物。如:
分咏:韩信、墨盒
国士自真王自假;兼金其外絮其中。
二是写神法,取其神韵。当然形神俱写者为最佳。如:
分咏:古书、老妓
零星掇拾秦灰后;去日销磨楚梦中。
分咏:黄河、面
经天那有西归日;率土难忘北向时。
再有就是用影射法。这个与谜语的做法差不多。
分咏:秋海棠、筝
红妆欲照春如梦;素手新搊甲亦寒。
还有拆字法;典事暗扣法;笼纱法等等,都很常见。反正是各显神通,只要能达到前面说的两种扣题情形就算将题扣上了。
优秀诗钟选:
闰六月、竹夫人(分咏)
春冬不入三千队;秋夏平分十五天。○真亏他想得出来的!闰六月这题目本身难度就很大,一般人往往会顾此失彼。写了六月,丢了闰字;着重于闰,又忽略了六月。作者毕竟高手,抓住了闰六月是夏秋间多出来的三十天,理应半夏半秋;竹夫人又是夏秋用品,冬春必然打入冷宫。短短十四字,春夏秋冬都占全了,且还有四个数目字,两两平仄相对,靠“平分”和“不入”几个字,把前后巧妙有机地联合在一起,实是不易。
杨柳、七夕(分咏格)
三起三眠三月暮;一年一度一魂销。○据《三辅故事》记:汉苑中有柳,状如人形,曰人柳,一日三起三眠。而牛郎织女一年一度于七夕相聚,虽有诗人认为“胜却人间无数”,但别时难免黯然魂销。上下句的前四字,既是互对,又是自对,十分工整;每句都用了三个相同的数字,使整联显得巧妙有趣,令人不禁拊掌叫好。
燕、昨夜(分咏格)
何处楼台寻旧主;谁家笙管扰清眠。○前后均是问句,到也少见。但问得好,大有“小园香径独徘徊”的意境。
杨贵妃、近视眼(分咏格)
面前但觉乾坤小;掌上犹嫌体态肥。
杨贵妃、煤(分咏格)
秋宵牛女长生殿;故国君王万岁山。○杨贵妃与煤,一白一黑,一肥一硬,一美女一燃料,如何连得起?作者别出心裁,将煤别解为山名,而煤山正是崇祯皇帝缢死处,从而发出“故国君王万岁山”之叹,难怪有人评为“超脱悲浑”,大有见地。
赵武灵王、西施(分咏格)
风云代郡惊胡服;烟月吴宫忆越纱。(易顺鼎)○赵武灵王与西施,一男一女,一在战国一在春秋,毫无共同及相关之处;但作者却抓住胡服骑射及越女浣纱二件史实,地点是代郡和吴宫,一北一南,道具是胡服和越纱,巧妙地用惊及忆两个动词,联连成句。同时,彼此两两成对,十分工整。另外,又用“风云”和“烟月”两组词,渲染情景,既起着烘云托月的作用,也从以寄托了作者的感慨。咏史诗钟做到这种地步,确实不容易,易顺鼎不愧为当时诗坛祭酒和撞钟能手。
介子推、虬髯客(分咏格)
去国从龙惊割股;入门下马看梳头。(石卿)○写介子推,从随重耳出走及割股供食着眼,自是通常写法;但对虬髯客却从客舍遇红拂来落笔,实在出人意外。遣字造句,虚实结合,对仗工整,平淡中见功底;作者石卿虽不知何许人,但无疑亦是当时撞钟名家。
以人与用物为题,亦是常见。
刘寄奴、鞭(分咏格)
闻鸡琨逖争先着;司马师昭有后尘。(易顺鼎)○刘寄奴就是刘裕,南朝宋的建立者。不正面去写刘寄奴,却从司马师司马昭入手,正是神来之笔。这两位司马本是魏臣,藉掌兵权,欺凌魏主,为司马炎篡位建立晋朝奠下了基础。想不到一百多年后的刘裕,竟步其后尘,以晋臣篡晋建立宋朝,岂非因果报应,令人感慨系之。句中司马本来是复姓,借其单字为管理与动物之义,和上句的闻鸡形成工对,这也是诗词中常用的借对。上句用祖逖刘琨闻鸡起舞及先吾着鞭的典实,以歇后及阙字的手法,使其若隐若现,唤之欲出。琨逖又是两个人的名字,共争先着,和下句的师昭二人今有后尘,遥遥相对,十分工整。
蚊、玉溪生(分咏格)
声入晚来常有市;诗缘情作每无题。○李商隐的无题诗十分有名,何以无题?缘情而作。入晚遐思万千,但眼前耳边只有蚊雷如市,乱人心怀,只好作无题诗以寄述。
王猛、鸡冠花(分咏格)
雄谈扪虱空惊座;艳色含猩漫斗芳。○用扪虱而谈来咏王猛属老生常谈,关键是如何对好下句。作者借用猩字之动物义,和上句的虱字成对(字侧对);另外又以猩红及斗芳两组词,点出了花之色泽及名之为鸡的好斗特点,扣合还算是工稳的。
尺、蜂(分咏格)
灯下量衣催五夜;房中酿蜜正三春。
天竺、兮(分咏格)
普门三寺上中下;彭泽一官归去来。○上联说寺。普门,指佛法周遍融通,可使人得无上解脱。三寺,在杭州天竺山,上天竺有法喜寺、中天竺有法净寺,下天竺有法镜寺。上联隐嵌山名“天竺”而切题字。“三”为总述,“上中下”为分述而构成分总修辞的先总后分。下联说辞官。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辞去彭泽令归里,作《归去来兮辞》有“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句。下联暗藏题字“兮”(隐字对中的缩脚法)。此联钟律为变格:“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张翰(分咏格)
谁为老翁停驷马;岂无高士忆鲈鱼。○上联说明朝大臣张翰。张翰,字子文,号元洲,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嘉靖进士。官至工部、吏部尚书。驷马,此为“驷马高车”之省,借指地位显贵。张翰被言官所劾,勒令致仕,上联切此以咏明朝张翰。下联说西晋诗人张翰。张翰,字季鹰,吴郡吴(今苏州)人。《晋书•张翰传》载,张翰因思念家乡所产的菰菜、莼羹和鲈鱼而弃官归隐。下联切此以咏西晋张翰。上联第二字“为”读入声,本应为平声而用仄声字。此联钟律为: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上联与下联平仄字字相对,是本句自救与对句自救并用。
柳宗元、茶杯(分咏格)
永州八记传千古;陆羽三篇沏一盅。○当代王俨思撰此诗钟。上联用关联法咏人以切题字。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为散文名篇,钟句以此关联作者,是咏人以暗示题字“柳宗元”。下联用关联法咏物以切题字。唐代茶叶专家陆羽著《茶经》三篇,钟句以此关联“茶”,“沏一盅”则使钟句咏“茶杯”之意十分明确。分咏格是分别以钟句创意咏人或咏物,是以创意切合题字,而不是暗嵌题字,这是分咏格与笼纱格的本质区别。
剑、笔(分咏格)
侠客腰间挂;骚人腕下挥。○上联藏题字“剑”。侠客,旧时指急人之难、出言必信、见义勇为的人。侠客腰间常佩剑,联末即藏“剑”字。下联藏题字“笔”。骚人,指诗人。腕,手腕。诗人“腕下”所“挥”当是“笔”。此联用歇后法藏字(隐字对的束脚法)。
蚕、玉门关(分咏格)
桑箔有人忙夏月;柳条无信怨春风。○子相钟联。上联直述养蚕事而切题字。桑箔,养蚕的竹筛、竹帘。“夏月”切养蚕季节。下联用典切地。唐代诗人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作为春天的物候,柳条无信,因气候原因柳没在春天长出新枝条。钟句用“羌笛何须怨杨柳”句中的“柳”、“怨”,引出“春风不度玉门关”句中的“春风”,而题字“玉门关”不言而喻。钟句在前面先用相关文字引出典故,为引用典故。
湘夫人、杏花(分咏格)
千秋湖上黄陵庙;二月江南红雨村。○恽铁樵撰此联。上联以黄陵庙关联题字。黄陵庙,在湖南湘阴县北。湘夫人,传说中尧的二女、舜的二妃。《水经注•湘水》载,二妃溺于湘江,故民立黄陵庙于湘水畔。下联以开花季节关联题字。“二月”切时,“江南”切地,正是杏花开放季节。“红雨”,喻落花。
箫、蠹(分咏格)
曲谱无腔吹尺八;神仙有字食馀三。○子蕃所撰联。上联关联题字“箫”。“尺八”是以长度借代“箫”。下联关联题字“蠹”。蠹,此指蠹书虫。
宋太宗、终南(分咏格)
斧声烛影谁能白?太乙天都不断青。○王以敏撰此联。上联切宋太祖之死。典出宋/释文莹《续湘山野录》,宋太祖临崩之夜和其弟太宗密谈,左右都不得闻,只看到烛影,听到斧声而已。此用典切题字“宋太宗”。下联说山色。太乙,山名,即终南山。此以别称隐切题字“终南”。天都,山名。联中,“白”,意为“告语”。又以“像霜雪一般的颜色”义,与颜色词“青”对仗,是借颜色词构成借义对。上下联都当句对(“斧声烛影”“太乙天都”)。
水、菜花(分咏格)
三尺春波涵鸭绿;一畦秋色剩鹅黄。○叶作舟撰此联。上联写水色以切题字。“三尺春波”,点名是“水”,“鸭绿”,为水色。下联写菜花颜色以切题字。“一畦”点名是菜地。“秋色”,切菜开花季节。“鹅黄”,为菜花的颜色。联中,“春”与“秋”两个名词类别同属时令门。“鸭”与“鹅”两个名词类别同属家禽类,为同类对。
笋、十二(分咏格)
剑戟光销人铸铁;琵琶响和女调银。○卜士英撰此钟联。上联用典切题字“十二”。《史记•秦始皇本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迁宫中。”下联以女性调琵琶弦的手切题字“笋”。“银”此代指“弦”。旧时以“玉笋”比喻女子的手足的洁白纤细。唐/韩偓《咏手》诗:“腕白肤红玉笋芽,调琴抽线露尖斜。”联中,“剑”与“戟”的声母都是“j”,与“剑戟”相对的“琵”与“琶”的声母都是“p”,声母相同的两个字连用在一起,于上下联相互对举的格式,为双声对。双声即古所谓“和”。
火车、师生(分咏格)
行地有声惊霹雳;教人依样画葫芦。○上联以摹绘修辞的摹声咏“火车”。下联用俗语表明教与学的互动,表现为“师生”关系。此说法未免偏颇。联中,“霹雳”的“霹”与“雳”韵母二字都是“i”,与“霹雳”相对的“葫芦”的“葫”与“芦”二字韵母都是“u”。“霹雳”对“葫芦”,两个韵母相同的字连用在一起,于上下联相互对举的格式,为叠韵对。叠韵,即古所谓“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5

主题

1397

回帖

5170

积分

论坛嘉宾

西南诗词栏目嘉宾

积分
5170

论坛嘉宾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2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3、诗钟笼纱格
笼纱格的取名,当本自“碧纱笼”。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记载:王播少孤贫,寄食僧寺,倍受冷遇;后来做了官,重到故地只见昔日题壁诗句,均被僧人用碧纱笼罩。感慨之后,写了二首七绝。其中一首的末二句是:“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另外,宋吴处厚《青箱杂记》记载了类似的一件事:魏野、寇准曾同游僧寺,均有题咏。后又同至,只见寇诗已用碧纱笼护,而魏诗则尘昏灰封。此时魏野尴尬的样子,可想而见。同游的一位官妓,比较聪明连忙用衣袂去拂拭。魏野就自我安慰地吟道:“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过碧纱笼。”
李孟符《春冰室野乘》说是:“诗钟之作,近世甚盛,有笼纱嵌珠二格。笼纱者,取绝不相干之两事,以上下句合咏之者也”。按此看来,笼纱格即是分咏格。是一种从分咏格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特殊钟格。这个格式与字谜有些类似,是以两个单字为题,但题字不得见诸与字面的一种格式。创作或游戏时通过句子的营造,将题字暗藏于句中,达到一种隐而显的效果。
笼纱的手法实际是暗嵌。
笼纱的手法大概有三:
一是影射法。通过与题字相关或相近的物事,将题字映衬出来。
红、墙(笼纱格)
薜荔晚风匀砺粉;海棠春雨湿燕支。○作者连用三种红色的物事,将红字衬出。
白、饮(笼纱格)
酒便可招陶靖节;诗能无敌李青莲。○桂南屏撰此诗钟。上联暗嵌题字“饮”。陶靖节,东晋文学家、诗人陶潜私谥靖节。喜饮酒。上联说“招饮”事而暗嵌“饮”构成笼纱(隐字对中的掩腹法)。下比用的也是同样的手法。唐•杜甫《春日忆李白》有“白也诗无敌”句,李白,号青莲居士。钟句暗嵌“白”字而构成笼纱格。不过这种手法随着笼纱与分咏的明确区分后,已经很少人再用。大体上已经归入到了分咏手法中。如果现在还有人这样用法,大概会给人说出格了。在这里说一下,只是让大家了解一下,曾经,这也算是笼纱。目前大家通常所说的笼纱格,实际上是指歇后法与阙字法。阙字法,就如前面的两比中的上比。此格暗嵌题字,亦可称藏字格。比如:
冠、苦(笼纱格)
惊梦下堂花不整;谪居绕宅竹频生。○云鬓半垂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白居易《长恨歌》;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琵琶行》。原来冠字是从花冠两字中来。苦字是从苦竹两字中来(隐字对)。也就是说,作者是选用了含此两字的前人诗句,然后将其中题字隐去,再以诗中的字为主要用字(尽可能多用),将题字逼出。
无、血(笼纱格)
色污罗裙翻酒夜;贫搜荩箧顾衣时。○血色罗裙翻酒污——白居易《琵琶行》;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元稹《遣悲怀》。通过句中的血色两字笼住血字,通过句中无衣两字笼住无字(隐字对)。当然也不一定要用诗句,常用的四字成语或两字熟词也可以用。
二是歇后法。就是如歇后语似的。如
渔、叶(笼纱格)
孤舟唱晚来彭蠡;万木惊秋下洞庭。○孤舟唱晚来彭蠡——渔。万木惊秋下洞庭——叶。就是个歇后语。将歇后的答案射题字(歇后对)。
三是掉尾格。将题字安排在与句末相连处。如
舞、封(笼纱格)
壮怀夜半闻鸡起;慈训天涯寄鲊还。○掉尾法与阙字法的差别是:阙字格不补题字,句子也是完整的。掉尾法如果不将题字补出,句子就不完整。本书中掉尾法便是隐字对中的束脚法。
高、贤(笼纱格)
嵇康为首竹林七;范蠡居先吴地三。○上联束脚“贤”,下联束脚“高”。
也有将题字暗藏于钟联其他位置的,隐约如见,呼之欲出,例如
左、易(笼纱格)
牙因知味承恩幸;思未能言擅赋才。○上联束头“易”,下联束头“左”。
笼纱格例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53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版主

奇诗怪词版主

积分
40230

栏目版主

发表于 2021-11-22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研究,望尘莫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5

主题

1397

回帖

5170

积分

论坛嘉宾

西南诗词栏目嘉宾

积分
5170

论坛嘉宾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2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4、诗钟嵌字格
格体很多
(一)上下联所嵌位置相同,可分:
1、凤顶格 即将两题字分嵌于每句之第一字,又叫“一唱”。五言缩称“五一”。 此联钟律为正格:“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例如
月、钟(一唱)
月色耿凉夜;钟声疏暮天。○此为五言嵌字钟联。题字“月”为仄声,“钟”为平声,两字对嵌于上下句第一字位置,称“一唱”。
投、果(凤顶格)(果塞鼻 投伤齿)
果塞鼻嘲王厕枣;投伤齿愧谢邻梭。(宗威所撰)上句嘲王敦上厕所食用干枣事。王,指西晋大臣王敦(266—324)字处仲,琅邪临邑(今山东临沂北)人。官至镇东大将军。王敦上厕所,见厕所内有干枣,以为上厕所也可食用干枣,不知道厕所设有干枣是用来塞鼻以免臭味刺鼻。下句切谢鲲邻女投梭伤齿事。谢鲲(280—322)字幼舆,陈国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西晋官吏。上下句皆用晋事。
带、家(凤顶格)(家鸡 带马)
家鸡王帖十七在;带马苏文四六工。(易顺鼎所撰)上联说书法。家鸡,典出晋•何法盛《晋中兴书•颖川庾录》。晋代庾翼、王羲之书法曾一度齐名,后人们习羲之书法成风,庾翼儿辈亦在其列。故庾翼在给友人的信中说:“小儿辈厌家鸡,爱野雉。”家鸡,此喻自家书法。王帖十七,指王羲之的《十七帖》。上联钟律为:平平平仄仄仄仄,第三字本应为仄声,“王”字却为平声,故本应为平声的第五字故意改用仄声字“十”,是拗救的本句自救。下联说骈文。苏文,指宋代苏轼的骈文。四六,即骈文,以四字六字为对偶。苏轼骈文多用长句对。易顺鼎自以为此作廉悍工峭,没料却落榜。
雪、珠(凤顶格)(集句)
雪肤花貌参差是;珠箔银屏迤逦开。○有人出“雪”、“珠”二字为题,请苏堪作诗钟,苏堪应声呤此佳作。上下句皆集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
以下七言嵌字正格中二至六唱的题字对嵌于上下联中间,又称明嵌式的腹嵌。

2、燕颔格  即将两题字分嵌于每句之第二字,又称叶底格。亦称“二唱”,五言的缩称“五二”。七言的缩称“七二”。例如
碑、纸(二唱)
荒碑蜗作篆;残纸蠹为巢。
柳、边(燕颔格)(独柳  半边)
独柳体风杨素弱;半边颅月建文偏。○上句化用杨素“柳条通体弱,独摇不须风”语。杨素(?—606)字处道,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隋朝大臣。官拜司徒、楚国公。下句中,明建文帝朱允炆颅顶颇偏,太祖朱元璋抚摸他的头顶说:“半边月儿。”“半边颅月”即指此。
女、花(燕颔格)(集句)
素女青娥俱耐冷;名花倾国两相欢。○上句集自唐代诗人李商隐《霜月》诗。素女青娥,《淮南子》高诱注:“青女,青腰玉女,主霜雪也。”素娥,嫦娥,月色白,故曰素娥。下句集自唐代诗人李白《清平调词三首》其三。名花,此指牡丹花。倾国,绝色女子。此指杨贵妃。李延年《佳人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3、鸢肩格 即将两题字分嵌于每句之第三字。又称鹿颈。所谓三唱也。五言的缩称“五三”。七言的缩称“七三”。五言诗钟的第三字要响,所谓“响”是要求所嵌的字在句中要着力、活脱。例如
谁、我(三唱)
千回谁作嫁;四顾我为峰。
红、豆(三唱)
灯光豆灺劳人草;楼影红飞思妇花。
老、桃(鸢肩格)
诗人老屋茅都破;渔父桃源棹竟回。(蔡乃煌所撰)上联切唐代杜甫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即指杜甫。下联切东晋诗人陶潜的《桃花源记》。武陵渔父发现了“桃花源”。棹,划船的工具。此指代“船”。亦称“三唱”,“老屋”与“桃源”两种截然不同的境况,对比强烈。
官、座(鸢肩格)
何逊官梅诗兴动;孔融座客酒狂多。(戚牧所撰)上句说何逊故事。南朝梁诗人何逊(?—518),字仲言,东海剡(今山东剡城)人。以能诗称著,有《早梅》诗,清•江昉刻《何水部集》于此诗之下注:“逊廨舍有梅花一株,日夕呤咏其下,赋诗云云。后居洛思之。再请其任,抵扬州,花方盛开,逊对花盘桓,终日不能去。”联句化自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东阁观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下句说孔融好饮事。东汉末文学家孔融(153—208),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官至北海相。“建安七子”之一。性好宾客,曾反对曹操禁酒,颂酒之德。并说“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
诗、钟(鸢肩格)(集句)
满庭诗景飘红叶;夜半钟声到客船。(张利春撰)上句集自唐/雍陶《韦处士郊居》诗:“满庭诗景飘红叶,绕砌琴声滴暗泉。”满院红叶飘落的情景触动灵感而引发诗兴。下联集自唐/张继《枫桥夜泊》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此联皆集唐诗,为集句嵌字联。

4、蜂腰格  即将两题字分嵌于每句之第四字。所谓四唱也,五言的缩称“五四”,七言的缩称“七四”。例如
画、生(四唱)
眉端纤画柳;舌底巧生莲。
元旦(四唱)
千军待旦传刁斗;万国朝元拜冕旒。
楼、水(蜂腰格)
芦花压水岸四白;月景坠楼灯一红。○上联按律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拗在第五、六字“岸”、“四”皆为仄声。下联按律应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拗在第三、五字“坠”、“灯”。第五字本应为仄声,故意用平声字“灯”,使与上联的“岸”平仄相反,是拗救的对句相救。
蛟、断(蜂腰格)
射虎斩蛟三害去;房谋杜断两贤同。○清末“丁未政潮”后,一日,军机大臣张之洞宴请袁世凯,酒后打诗钟,在座的蔡乃煌以此钟联奉承张、袁。上句中,三害,《晋书•周处传》言,晋代阳羡人周处为害乡里,被乡人连同南山之虎、水中之蛟合称“三害”。后周处改过自新并射虎斩蛟,为乡人除害。此“三害”暗指瞿鸿禨、岑春煊、盛宣怀。在“丁未政潮”中此三人被扳倒。下句中,房谋杜断,唐太宗时,宰相房玄龄与杜如晦共主朝政,房氏多谋略,杜氏善决断,故称。两贤,此借指张之洞和袁世凯。蔡乃煌以此联捧得张、袁心花怒放,不久即升任上海道。
风、转(蜂腰格)(集句)
江流不转吞吴石;夜月无风出塞云。○《诗钟说梦》载此人称袁世凯智囊的杨士琦所作集句诗钟。上下句皆集自唐代杜甫诗句。上下句皆写景。“吞吴石”,托物寓意,使人感触历史的脉搏。“出塞云”,牵动着读者的思绪。钟联寄意遥深。

5、鹤膝格 即将两题字分嵌于每句之第五字,又称合跗格。所谓五唱也。五言的缩称“五五”,七言的缩称“七五”。例如
春、血(五唱)
慧可殷红血;易安凄绿春。○慧可(487—593)俗姓姬,出家后名神光,北朝高僧,礼菩提达摩为师,为中国禅宗二世祖。“殷红血”,当指北周建德三年(574)灭佛运动中曾努力保护经像。易安,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李清照名篇《声声慢》词就有“凄凄惨惨戚戚”句。“凄绿春”,反映李清照晚年词作沉郁悲凉,流露国破家亡之痛。
重、九(五唱)
要为卷土重来计;谁赞勤王九合功。
老、师(鹤膝格)
五千道德老聃著;六律阴阳师旷调。○当代陈以鸿撰此钟联。此联钟律为变格:“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天、我(鹤膝格)
海到无边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沈葆祯任清朝船政大臣期间,公事之馀,喜诗钟之会,曾撰此钟联。
奇、态(鹤膝格)(集句)
弟兄岑氏奇皆好;秭妹杨家态并浓。○黄绍第在鄂中撰此钟联。当时恰有姓“岑”和姓“杨”的两位贵人在当道,见者遂以为是黄绍第有意为之。其实并非如此。自此联传播后,梁鼎芬将黄绍第推为钟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5

主题

1397

回帖

5170

积分

论坛嘉宾

西南诗词栏目嘉宾

积分
5170

论坛嘉宾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2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6、凫胫格 即将两题字分嵌于每句之第六字。所谓六唱也,七言的缩称“七六”。例如
意、飞(六唱)
斜阳六伐鸦飞乱;明月孤山鹤意痴。
井、南(凫胫格)(柳永 杨园)
柳永新词歌井水;杨园旧学忆南雷。○梁鼎芬撰此诗钟。上联赞宋代柳永词作。北宋词人柳永,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其词能变旧声为新声。叶梦得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下联赞黄宗羲学派。杨园,明末清初学者张履祥,以世居杨园村,学者称杨园先生。晚年专程朱之学。南雷,清初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号南雷,为浙东学派创始人。
似、君(凫胫格)
落花时节逢君又;去燕归来识似曾。○彤士撰此钟联。上句化自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诗:“落花时节又逢君”句。钟句的“逢君又”是原诗句“又逢君”的颠倒。下句化自宋•晏殊《浣溪纱》词:“似曾相识燕归来”句。钟句“去燕归来识似曾”是原词句“似曾相识燕归来”的错综。

7、雁足格 即将两题字分嵌于每句之第七字。所谓七唱也。例如:
鹤梅(七唱)
隐现云端千岁鹤;横斜竹外一枝梅。
满、墙(雁足格)
春色江南知绿满;秋宵银汉比红墙。○邵瑞彭所撰钟联。上联化用宋•王安石《泊船瓜洲》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句中,一个“满”字,经反复修改而定。洪迈《容斋续笔》卷八:“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人’,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联句切王安石工于炼字。下联化用唐•李商隐诗“本来银汉是红墙”句。银汉,天河。银河。钟句写景绚丽,嵌字妥贴自然。
漠、班(雁足格)(集句)
一去紫台连朔漠;几回青琐点朝班。○上联集自杜甫《咏怀古迹》之三。紫台,帝王所居。犹紫宫。此指汉宫。朔漠,北方沙漠之地。诗中借指匈奴。下联集自杜甫《秋兴八首》之五。青琐,汉代宫门镂刻连环纹,涂以青色,称青琐。此用以指代宫门。点,谓传点。朝班,即上朝时依职分和品位排列之次序。

(二)按二字分嵌位置的不同,有:
8、魁斗格 即将两题字任意分嵌于第一字及第十四字。例如
黄花(魁斗格)
花门积雪千山白;大漠飞沙一月黄。

9、蝉联格 即将两题字分嵌于第七字及第八宇。例如
蝉唱(蝉联格)
花落后庭商女唱;蝉鸣西陆楚囚吟。

10、辘轳格  即将两题字分嵌于第一字及第九字。或第三字及第九字,以此类推。例如
莲露(辘轳格)
乍垂莲瓣移香步;微露瓠犀发妙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5

主题

1397

回帖

5170

积分

论坛嘉宾

西南诗词栏目嘉宾

积分
5170

论坛嘉宾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2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11、比翼格 即将两题字任意对嵌于钟联中。等于一唱至七唱。例如
散书(比翼格)
杜房并驾中书省;金宋相持大散关。

12、汤网格  即将三个题字任意分嵌于两句之首末。而成网开一面之局。例如
天、安、云(汤网格)
天末楼台横北固;云中城阙望西安。

13、云泥格 即将题字分嵌于两句中。但不得相对。例如
云泥(云泥格)
青云直上鹏程路;华屋偏多燕垒泥。

14、晦明格 即一句明点题字,一句暗写题字。例如
红豆(晦明格)
双肿如豆讥文士;一口含樱画美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5

主题

1397

回帖

5170

积分

论坛嘉宾

西南诗词栏目嘉宾

积分
5170

论坛嘉宾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2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多个字所嵌,可分为:
15、鼎峙格 将三个题字分嵌于第1字第7字第11字。或分嵌于第4字第8字第14字。成鼎峙之格。例如
天中节(鼎峙格)
穷阴杀节霜铺地;中夜清寒月满天。

16、碎锦格  亦称鸿爪格。即将题字(二字或以上)分嵌于钟联中不得相连。例如
张陈(碎锦格)
满几陈编三寸烛;半肩行李一张琴。
孙春阳(鸿爪格)
金屋夕阳飞燕子;玉关春草接乌孙。○易实甫撰此联。此联原作鼎峙格。题字“阳”嵌于上联第四字位置,“春”、“孙”分嵌于下联第三、七字位置,不连不对,合鸿爪格。联中,玉关,即玉门关缩称。乌孙,汉代西域城国名。在今新疆伊犁河流域。“乌”借用为鸟名“乌鸦”与“燕”相对,“孙”,借用为“子之子”义与“燕子”的“子”相对。“燕子”的“子”为借义对的单借,“乌孙”则是借义对的双借。
中秋月(鸿爪格)
秋水远连天上月;春山淡画镜中人。○正声吟社李叔琼撰此钟联。题字“秋”、“月”分嵌于上联,“中”嵌于下联,不连不对,合鸿爪格。此联原作碎锦格。 “秋”与“春”同属时令门。“山”与“水”同属地理门。“秋水”与“春山”既以合成词相对,组成“秋水”、“春山”的词素“秋”与“春”、“水”与“山”又分别相对,为双拟对。

17、双钩格  即将四个题字对嵌于钟联首尾之中。例如
南北高丽(双钩格)
丽水逆流环陇北;高邮名县着淮南。

18、四皓格 碎锦格之一种。题字不得相连。例如
海角钟声(四皓格)
海城画角严兵卫;山阁诗钟集友声。

19、五杂俎  碎锦格之一种。题字不得相连。例如
清泉石上流(五杂俎)
溪边瘦石多清籁;岩上飞泉少浊流。

20、六逸格 碎锦格之一种。惟题字可以相连。例如
杏花春雨江南(六逸格)得连二字。
雨后寻春桃叶渡;江南沽酒杏花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5

主题

1397

回帖

5170

积分

论坛嘉宾

西南诗词栏目嘉宾

积分
5170

论坛嘉宾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2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21、七贤格 碎锦格之一种。题字可以相连。例如
发无可白方为老(七贤格)得连二字。
无眠可到东方白;有发都为老境苍。

22、八龙格 碎锦格之一种。题字可以相连。例如
月明华屋画桥碧阴(八龙格)得连三字。
小桥画舫摇明月;华屋芳林度碧阴。

23、九老格 碎锦格之一种。题字可以相连。例如
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九老格)得连四字。
水流孤塞千声雁;村绕寒林万点鸦。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九老格)(题字可相连)
恰似三江东逝水;流来一脉向春花。○题字为南唐•李煜《虞美人》词中句。联中,三江,此为众多水道的总称。一脉,指一条江。上联嵌题字“恰”、“似”、“江”、“东”、“水”,下联嵌题字“流”、“一”、“向”、“春”,题字“恰似”、“江”与“东”、“向”与“春”相连,合九老格。此联为流水对,又称串对,即一个意思分成两句来表述的对偶。此联是连贯关系的流水对,即下句所表述的是上句的连续。“东逝”与“流来”,意思连续,上下联是连贯关系,文意贯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5

主题

1397

回帖

5170

积分

论坛嘉宾

西南诗词栏目嘉宾

积分
5170

论坛嘉宾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2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一套联辘轳进行,可分:
24、下楼格
拈一平一仄两个题字限作一套从一唱至七唱的诗钟,称“连环唱”,因依次从一唱至七唱,如沿梯下楼,故称“下楼格”。反之,如依次从七唱至一唱,似沿梯上楼,则称“上楼格”。
路、为(下楼格)(为国 路人)(一唱)
为国捐躯真可敬;路人侧目实堪羞。○现代诗人陈隆恪抗战期间一家避难江西萍乡,其《四照阁诗集•趣馀录》有与妻子俞徽、女儿陈小从所作诗钟。兹录陈隆恪所作《路•为》一至七唱,为七言嵌字诗钟下楼格,对嵌于上下联第一字位置,为下楼格“一唱”。
路、为(下楼格)(正路 无为)(二唱)
正路不由君子戒;无为而治道家尊。
路、为(下楼格)(人间 天下)(三唱)
人间路窄冤家遇;天下为公大道行。
路、为(下楼格)(巧妇 渔人)(四唱)
巧妇难为无米炊;渔人迷路有花流。
路、为(下楼格)(万里 一春)(五唱)
万里烟尘路人哭;一春风雨为谁忙?
路、为(下楼格)(旅舍 侯门)(六唱)
久居旅舍难为客;一入侯门叹路人。
路、为(下楼格)(山穷 地老)(七唱)
山穷水尽疑无路;地老天荒却有为。

25.上楼格(登楼格、踢斗格)
依次从七唱至一唱,似沿梯上楼,则称“上楼格”。
寒食(上楼格)
一等游闲逢末食,清容奋进别凄寒。
青琴曲折温寒泪,明镜高悬恶食餐。
微风小院寒汀月,落日高楼食玉茶。
禁苑娇寒蒙细雨,湖堤卜食架高桥。
万壑寒商枯叶落,千金食德老年留。
冰寒腹饿冬袍薄,肉食身温夏幄凉。
寒乡软菊风霜冽,食土肥香草木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5

主题

1397

回帖

5170

积分

论坛嘉宾

西南诗词栏目嘉宾

积分
5170

论坛嘉宾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2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六、非五字七字的诗钟
1、六言嵌字诗钟
《俱•各》五唱
江涵雁影俱秋;户接云根各天。○此为佚名所撰六言嵌字钟联,上下句皆六字,对嵌题字“俱”与“各”。上句描绘秋天雁从江面飞过的情景,下句描绘云天户外壮阔景观。“涵”,包容。户,门。云根,云生处。题字“俱”为平声,“各”为仄声,对嵌于上下句第五字位置,称五唱,缩称“六五”。“俱”、“各”二题字使上联描绘的上下景观相互映衬,下句所描绘户外天地尤显旷邈,嵌字称题。六言嵌字诗钟流传甚少,仅录此例。

2、八言分咏格
释迦、茶壶(分咏格)
走环城悟生老病死;浸一叶消苦愁烦忧。○当代范曾撰此诗钟。上联直接叙述释迦事以切题字。释迦,为“释迦牟尼”缩称。下联说喝茶的功用以切题字。叶,此指茶叶。“浸一叶”,茶叶当浸在“茶壶”中而扣题。

3、骈文分咏格
杨贵妃、猪八戒(分咏格)
帝子多情,美人马嵬承恩绝;高僧取法,元帅天蓬居易随。○当代范曾撰此诗钟。上联用事典切题字“杨贵妃”。帝子,此指唐明皇李隆基。美人,此指杨太真,小字玉环,唐玄宗对其恩宠有加,封为贵妃。马嵬,即陕西兴平马嵬坡。安禄山叛乱,玄宗西逃至马嵬坡,士兵停止前进,禁军将领陈玄礼等请求杀杨贵妃,玄宗无奈,命缢杀于佛堂。下联用事典切题字“猪八戒”。高僧,此指唐玄奘。《西游记》唐僧徒弟猪八戒,曾为天蓬元帅。钟句为骈文。上联腹嵌《西游记》作者名“承恩”,下联腹嵌《长恨歌》作者名“居易”,且词义双关,匠心独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5

主题

1397

回帖

5170

积分

论坛嘉宾

西南诗词栏目嘉宾

积分
5170

论坛嘉宾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2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杂体诗钟
在诗钟正格与别格之外有杂体诗钟。杂体诗钟有五言杂体删古和七言杂体删古,有无题、钟谜等格。集句诗钟亦属杂体,本书将嵌字、咏物体的集句,分别列入嵌字、分咏体联例内以方便读者阅读。删古又称“改诗”,是以前人诗句为依据,或续句、或对句、或按要求删改部分字的一种创作方式。五言杂体删古有留顶膝、切碎、押尾、续下、对上等。七言杂体删古有续下、对上、改上下句四字、折腰等。杂体诗钟今已不流行,试用《雪鸿初集》联例说明之,聊备一格。
(一)删古格
1、五言杂体
(1)、留顶膝
删古格留顶膝,即保留原联中上下联的首字和尾字,改动其馀的字仿照原联进行诗钟创作。
删古格(留顶膝)
云归千嶂螟;月白九月秋。○上联写云遮山险,下联说秋夜月明。此联为删古格的留顶膝。此联所保留的“顶”即上下联的“云”、“月”,“膝”即上下联的“螟”、“秋”,其馀为作者改动文字,合删古格的“留顶膝”。

(2)、切碎
切碎,即将原为一个词或短语的题字分割成单字,不连不对,分嵌于上下联。
拜老师(删古格)(切碎)
出师先帝命;拜表老臣心。○此联说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领军六出祁山伐魏事。出师表,出征前上给皇帝的表文。先帝,指刘备。老臣,指诸葛亮。此联把题字“拜老师”的“师”嵌于上联第二字位置,“拜”嵌于下联句首,“老”嵌于第三字位置,题字不连不对,合删古格的“切碎”。

(3)、押尾
押尾,即保留下联的末尾三字,改动其馀的字仿照前人原诗联进行诗钟创作。
去后思(删古格)(押尾)
芳草经年绿;王孙去后思。○上联写景,谓风光依旧。下联抒情,思念故人。王孙,王者之孙或后代。题字“去后思”保留于下联末尾,其馀仿原诗改动,合删古格的“押尾”。

(4)、续下
即以出题为上联,续对下联。此法源于旧时塾学的“对课”。
梧桐一夜雨(删古格)(续下)
梧桐一夜雨;桃李万家春。○上联写夜雨,如闻雨打桐叶声。下联写春景,桃李春风,欣欣向荣。前人诗句“梧桐一夜雨”为出题,为出句,即上联。“桃李万家春”为对句,即下联。此联据上联而续对下联,合删古格的“续下”。

(5)、对上
即以出题为下联,续对上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诗词论坛【官方网站】 ( 京ICP备2021037395号-2 )

GMT+8, 2025-5-15 15:46 , Processed in 0.09023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