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行也云潇 于 2020-4-24 12:20 编辑
(一) 胜日寻兰若,山深莫可踪。云烟浮古塔,梵呗绕青峰。 问法经中偈,栖禅砌下蛩。无求三藏理,已见豁空胸。 (二) 浮生耽俗事,不得拓心颜。到此仙尘寂,从今僧客闲。 真禅神我外,顿悟水云间。徙倚双林道,悠然忘世艰。 (三) 劫火历千年,山门更屹然。六朝三宝地,双塔一僧眠。 高士开经刻,金仙助石镌。菩提无路径,履善胜安禅。 注1:云居寺始建于隋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千年来数历劫火,尤以1942年遭到日本侵略军轰炸毁坏严重。金、元、明、清各代,寺宇多次修茸,唯山门始终安然无恙,屹立不倒,故有“山门在,寺就在”的说法。 注2:云居寺是佛教经籍荟萃之地,寺内珍藏石经、纸经、木版经,号称“三绝”,为镇寺之宝。尤其刻经事业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六个朝代,绵延1039年。 注3:云居寺珍藏着令世人瞩目的佛祖赤色肉舍利两颗,也是世界上唯一珍藏在洞窟内而不是供奉在塔内的舍利,与北京八大处的佛牙,西安法门寺的佛指,并称为“海内三宝”。 注4:云居寺内有南北两座辽塔,南塔又称藏经塔,北塔原名舍利塔,又叫罗汉塔。但以石刻大藏经创始人高僧静琬的墓塔(琬公塔)以及为纪念唐代金仙公主捐助刻经事业而建的金仙公主塔最为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