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79|回复: 2

[其他] 六首出律的七言绝句

[复制链接]

100

主题

10

回帖

544

积分

版主

积分
544
发表于 2024-8-23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戈壁孤狼 于 2024-8-23 14:35 编辑

         六首出律的七言绝句    戈壁孤狼

        近体诗发展到七言律诗绝句,其“替对粘“规则,已经为普遍接受。表现在诗人们创作中出律的七言律绝较之出律的五言律绝大大减少。在我检读的五七言律诗绝句各200余首中,出律的占比:五绝为16%、五律为22%、七绝为3%、七律为10%。近体诗的出律问题比较复杂。大致有;1/偶然疏忽;2/非正式场合比较随意:3/不因律害意;4/一些固定词语,如人名、地名,节气,数字等不能割裂或非常习用如“故人”等词语;5/ 古今读音或诗人方言差异;6/ 故意为之的“拗体”。我们切不可以大诗人写诗出律而鄙薄其光辉,也不可以大诗人也出律而不承认近体诗有严格的格律要求,随意把自己没有按格律要求写作的五七言四八句诗歌标上“律绝”,而贻笑大方。下面是我检读到的出律的七言律诗绝句。


一、我检读的207首七绝里有6首出律。

1、《登科后》唐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K2?—A2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K1*—K2?


          老农: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很有名。孟郊两次科考不中。到46岁才考中进士,简直是高兴得发疯。这首七绝就写的比较较狂。按全诗架构(看后面五字平仄,下同)第一句应是K2—平平仄仄平,“龌龊“”两字平水韵做两个入声,形成   仄仄仄仄仄平,出律。从意义上讲 “龌龊”有肮脏、不干净,人品低劣,拘谨、格局小等意义,从下句的“放荡”一词看,这里作拘谨、格局小讲比较合适。下句的“思”仄声。
        次联下句应该是K2—平平仄仄平,现在 看尽长安花 是 仄仄平平平,出律。如果改为“长安看尽花”平仄合律了,但诗意就平淡了。

2、山中问答   唐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K1*. _K2 *

桃花流水
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K1*. _A2

         老农:首联上句第四字“碧”,仄声,是“大拗”,首联下句,正格应该是 K2-平平仄仄平,第三字“心”改仄为平,可视作“救大拗”,但“答”是仄声,形成  平仄平仄平,出律
      次联上句为K1*-(仄)仄仄平仄,合律,但下句应为 K2-平平仄仄平,而诗句平仄为  平仄平平平,是A2-(仄)仄仄平平 的不规范变化,且和上句牛头不对马嘴。

3、《山中与幽人对酌》唐朝: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A2?. _K2,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A1_ _A2


      老农:首联上句是A2-(平)仄仄平平 的 三平尾,下句基本不是律句,但可以视作“反复‘’而平仄放宽。

4、《登池州翠微亭诗》宋 岳飞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A2_ K2

好水好山看未足,马蹄催趁明月归。A1_ A2?      
     老农:次联下句正格为A2—仄仄仄平平,现在是 仄仄平仄平 三四字平仄交换。这种变化没有被公认,但今人诗中常见。


5、《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阅之有感》宋  林景熙


偶伴孤云宿岭东,四山欲雪地炉红。K2_ _A2
何人一纸防秋疏,却与山窗障北风。K1? _K2


        老农:次联上句末字“疏”应仄而平,但从诗题知道这里的“疏”就是特指作者当时看到的糊窗户的纸——旧政府的文件,故从宽。


6、《南园十三首:其四》唐  李贺

三十未有二十余,白日长饥小.甲蔬。A2?-K2

桥头长老相哀念,因遗戎韬一卷书。K1_ K2

       老农:首联上句的两个“十”入声 但这两个位置都应该平声。这大概就是数字词可以从宽吧。

       附:近体诗平仄句型代号(看后面五字)
                               
         A  对            正格  A1—(平)平平仄仄,

                                  变格A1*—(平)平仄平仄;
                            正格 A2—(仄)仄仄平平,
                               没有变格;
        K对          正格 K1—(仄)仄平平仄,
                            变格K1*—(仄)仄仄平仄,
                       正格  K2—-平平仄仄平,

                          变格 K2*-平平平仄平,变格K2**—仄平平仄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90

主题

294

回帖

6841

积分

超版

砖评砖栏轮值首席

积分
6841

轮值首席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24-8-23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诗古例,偶有出律,应该是客观存在着。毕竟,古今一人,皆非圣贤也。即便圣人,亦难免一分过,或三分误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主题

10

回帖

544

积分

版主

积分
544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寒山轩 发表于 2024-8-23 21:11
古诗古例,偶有出律,应该是客观存在着。毕竟,古今一人,皆非圣贤也。即便圣人,亦难免一分过,或三分误也 ...

谢谢指点,我没有小觑前人的意思,在文章前面有简短的说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诗词论坛【官方网站】 ( 京ICP备2021037395号-2 )

GMT+8, 2025-5-14 00:51 , Processed in 0.08179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