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
兰陵王·季秋月(秦观体)
——依韵和厉良亮先生
樵夫
.
季秋月,光影有圆有缺。驾烟雨,玉免嫦娥,结伴云游逛凡界。景色彰妙绝。莺雀翩跹不歇。频兴叹,醉看霓光,海岸盐滩白如雪。
千舟碧湖叠。万般景观妍,京①众关切。斑斓秋色连天接。望新厦漫山,美禽遍野,菊苑芙园舞彩蝶。花香木高洁。
琴惬,颂人杰。令浊世风清,陋习咸灭。俾②黄毒赌全淹没。喜廉溪清澈,勤怀激烈。咏坛陶醉,锦绣乡乍肯辞别?
【鉴赏】
一、开篇与意象营造
“季秋月,光影有圆有缺。”开篇直接点明时间是秋季的季月(农历九月),“光影有圆有缺” 不仅暗示了月亮的阴晴圆缺这一自然现象,同时也暗示社会生活美中不足,为下文营造出一种略带惆怅又富有变化的艺术氛围,为寄希望于“廉溪清澈,勤怀激烈”埋下了伏笔。
“驾烟雨,玉免嫦娥,结伴云游逛凡界。”此句运用了浪漫的想象,将玉兔和嫦娥置于烟雨之中下凡,给平凡的世界增添了神秘而美好的色彩,使整个画面富有神话意境,与秋月的主题相呼应,同时也展现出一种超越尘世的空灵之感。
二、景色描写与情感表达
“景色彰妙绝。莺雀翩跹不歇。”作者首先描绘出景色的奇妙绝伦,黄莺麻雀不停飞舞的姿态,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从这里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眼前景色的由衷赞叹之情。
“频兴叹,醉看霓光,海岸盐滩白如雪。”“频兴叹”进一步强调了作者面对美景时内心的触动,“醉看”则表现出作者沉浸于大自然的美好状态之中,“海岸盐滩白如雪” 通过形象的比喻,描绘出盐滩在光照下洁白似雪的独特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强烈冲击。
三、过渡与新景描绘
“千舟碧湖叠。”从海岸之景过渡到碧湖,“千舟” 与 “碧湖” 相互映衬,展现出一幅繁忙又优美的水上画面。
“万般景观妍,京①众关切。” 这里暗示景色之美受到广泛关注,同时也拓展了诗歌的视野和情感表达的范围。
四、全景式的秋色展现
“斑斓秋色连天接。望新厦漫山,美禽遍野,菊苑芙园舞彩蝶。花香木高洁。”作者以全景式的笔触描绘秋色,从色彩斑斓的天空写到漫山的新厦、遍野的美禽,再到菊苑和芙园里翩翩起舞的彩蝶,
歇拍以 “花香木高洁” 作结,营造出一种色彩绚丽、富有生机且高雅清幽的氛围。不仅有自然之美,还有自然与人文融合之妙,体现出作者十分钟爱大自然,通过对这片秋色的由衷赞美,展现出一种自然与社会和谐美好的意境。
五、情感升华与人文内涵
“琴惬,颂人杰。令浊世风清,陋习咸灭。俾②黄毒赌全淹没。”此部分从对景色的描写转入对人文精神的表达。“琴惬” 营造出一种高雅闲适的氛围,“颂人杰” 则体现出对杰出人物的歌颂,希望这些人杰能使污浊的世风变得清正,消除陋习,让黄、毒、赌等不良现象消失殆尽,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美好风尚的向往和追求。
六、深化主题与抒情收束
“喜廉溪清澈,勤怀激烈。咏坛陶醉,锦绣乡乍肯辞别?”作者以 “喜” 字表达对廉溪清澈的欣慰之情,“勤怀激烈” 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咏坛陶醉” 表明作者沉醉于诗歌创作的世界,而最后一句 “锦绣乡乍肯辞别?”以反问的形式,表达出对这片如锦绣般的地方(既包括自然美景也包括美好的人文环境)的深深眷恋,不愿离开,使整首词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并圆满收束,体现出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与微信,暗示诗人仍沉侵于儿时美好生活回味之中,寄希望于广大公务员及企事业公职人员,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树立良好思想道德境界,坚守正直为人,公平处事的底线。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秋月时节自然景色和人文内涵的描绘与歌颂,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良好社会风尚的期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之情,词中意象丰富、画面感强,情感真挚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