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5|回复: 14

[古风] 元 旦 古风 三首

[复制链接]

1107

主题

2612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西园倾盖版主

积分
10143

栏目版主

发表于 2024-12-30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元  旦
古风  三首
            陈玉喜
【一】
多国世界称新年,一月一日元旦堪;
初始之日先合旦,华夏凡数始称元。
引申新年时年岁,通历法指词古谈;
正月晋书一日指,结合元旦两字全。
【二】
古元饮食富彩丰,年高之意贺喜盈;
椒柏桃汤屠苏酒,胶牙五辛敷散轻。
枣蒸春糯茧糕借,黏黍稻饼饵采凌;
杂果岁祀相馈赠,夙兴盥激嘉靖迎。
【三】
宫廷元旦贺礼蕴,宏大规模隆重浔;
初步元祚惟良古,众老添岁喜入春。
古元联春习俗贯,已酉元旦夜雨尊;
椒酒花斜隔岁祝,爆竹声岁旧除芸。
赏析;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即"初始之日"的意思。"元旦"通常指历法中的首月首日。
在我国,"元旦"一词古已有之,在文学作品中最早见于《晋书》。我国历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是很不统一的,历代的元旦(首月首日)日期并不一致。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农(夏、阴)历正月初一。“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在汉语各地语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在中国,元旦已列入了法定假日。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位置不同,各国的时间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中国是世界上第12个开始新年的国家。元旦,据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正月初一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
     中国古代元旦饮食丰富多彩,《荆楚岁时记》的记述就是集中体现。南朝时荆楚元旦拜贺毕,接着是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táng)、五辛盘.进敷于散,服却鬼丸,各吃一个鸡蛋。年糕北方则为黏黍。年糕的历史悠久,汉朝的米糕已有“稻饼”、“糕”、“饵”、“糍”等名称。6世纪食谱《食次》就有年糕“白茧糖”的制法,北朝《齐民要术》记载了将米磨成粉制糕的方法。元旦吃年糕盛行于明清时代,尤以南方流行。明末《帝京景物略》卷二记载,正月元旦,“夙兴盥激,吃枣糕,日年年糕”。北方河北嘉靖时《威县志》说当地吃“蒸羊糕”。在南方,江浙的苏州、嘉定等地方志称“节糕”,明正德广东《琼台志》记载当地吃春糕:“元旦前以糯粉濈(jí)蔗糖或灰汁笼蒸春糕,围径尺许,厚五六寸,杂诸果品岁祀,递割为年茶,以相馈答。”其形制类似今天的生日蛋糕。清顾禄《清嘉录》卷十二记载更为详细,说将黍粉和糖为糕,叫做“年糕”,有黄色和白色之别。大的一尺见方为“方头糕”,还有像元宝的“糕元宝”,用于除夕供先、亲戚朋友间的赠答。此外,还有细长的“条头糕”、宽大的“条半糕”。
古代元旦宫廷有贺岁之礼,规模宏大而隆重。三国时曹植《元会》诗:“初步元祚,古日惟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唐白居易《七年元日对酒五首》之二:“众老忧添岁,余衰喜入春。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 唐代另一诗人成文斡写有《元旦》诗:“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唐人孟浩然写了一首《回家元日》诗,云:“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犹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古代元旦有贴春联的习俗。南宋诗人陆游的《已酉元旦》诗:“夜雨解残雪,朝阳开积阴,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宋伯仁《岁旦》诗:“居间无贺客,早起只如常,桃板随人换,梅花隔岁香。”诗中的“桃符”、“桃板”即指春联。北宋改革家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明代陈献章的《元旦试笔》有如一幅“乐岁图”。诗人在诗中写道:“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6万

回帖

13万

积分

超版

超版|西园倾盖首席

积分
130656

敬业首席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24-12-31 20: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元  旦
古风  三首
            陈玉喜
【一】
多国世界称新年,一月一日元旦堪;
初始之日先合旦,华夏凡数始称元。
引申新年时年岁,通历法指词古谈;
正月晋书一日指,结合元旦两字全。
【二】
古元饮食富彩丰,年高之意贺喜盈;
椒柏桃汤屠苏酒,胶牙五辛敷散轻。
枣蒸春糯茧糕借,黏黍稻饼饵采凌;
杂果岁祀相馈赠,夙兴盥激嘉靖迎。
【三】
宫廷元旦贺礼蕴,宏大规模隆重浔;
初步元祚惟良古,众老添岁喜入春。
古元联春习俗贯,已酉元旦夜雨尊;
椒酒花斜隔岁祝,爆竹声岁旧除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6万

回帖

13万

积分

超版

超版|西园倾盖首席

积分
130656

敬业首席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24-12-31 20: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爻爻灵儿 发表于 2024-12-31 20:47
元  旦
古风  三首
            陈玉喜

欣读大作晚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6万

回帖

13万

积分

超版

超版|西园倾盖首席

积分
130656

敬业首席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24-12-31 20: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首

整体意境:营造出一种追根溯源、探寻“元旦”概念由来的文化氛围。诗中围绕“元旦”一词,从多国通用到华夏的释义,梳理其内涵,条理清晰,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探究之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6万

回帖

13万

积分

超版

超版|西园倾盖首席

积分
130656

敬业首席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24-12-31 20: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情感表达:着重体现对“元旦”这一节日名称由来及相关文化知识的重视与传播之意,像是在娓娓讲述一个关于节日名称的文化故事,饱含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6万

回帖

13万

积分

超版

超版|西园倾盖首席

积分
130656

敬业首席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24-12-31 20: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艺术特色:语言平实简洁,通过对“元旦”相关概念的解释、引申等内容的阐述,采用较为直白的表述方式,把复杂的文化知识以清晰的逻辑呈现出来,让读者能快速了解其含义和历史渊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6万

回帖

13万

积分

超版

超版|西园倾盖首席

积分
130656

敬业首席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24-12-31 20: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首
整体意境:呈现出一幅古代元旦时饮食丰富、充满喜庆氛围的生活画卷。诗中列举诸多古代元旦的特色饮食,仿佛让人看到那时人们为迎接新年精心准备美食、相互馈赠的热闹场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6万

回帖

13万

积分

超版

超版|西园倾盖首席

积分
130656

敬业首席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24-12-31 20: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情感表达:传达出对古代元旦丰富饮食文化的赞叹与怀念之情,展现出古人在节日里通过特色饮食寄托对新年美好生活期盼的民俗文化韵味,满含对传统民俗的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6万

回帖

13万

积分

超版

超版|西园倾盖首席

积分
130656

敬业首席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24-12-31 20: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艺术特色:用词上注重对古代饮食名称的罗列,像“椒柏桃汤”“屠苏酒”等,富有民俗文化特色,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古代元旦独特的饮食风貌,使读者能直观感受到当时的民俗风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6万

回帖

13万

积分

超版

超版|西园倾盖首席

积分
130656

敬业首席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24-12-31 20: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首
整体意境:构建起古代宫廷元旦时庄重、隆重且充满仪式感的场景。从贺礼的规模到相关习俗等方面进行描述,展现出宫廷中庆祝元旦的宏大与讲究,带着浓厚的历史庄重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6万

回帖

13万

积分

超版

超版|西园倾盖首席

积分
130656

敬业首席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24-12-31 20: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情感表达:表达了对古代宫廷元旦庆祝活动及其蕴含文化习俗的关注与珍视,传递出对传统宫廷节日文化深厚底蕴的尊崇,让读者感受到古代宫廷元旦独特的文化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6万

回帖

13万

积分

超版

超版|西园倾盖首席

积分
130656

敬业首席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24-12-31 20: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艺术特色:通过如“宏大规模”“隆重浔”等词汇凸显宫廷元旦的规格,引用“已酉元旦夜雨尊”等带有历史感的元素,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厚重感,描绘出宫廷元旦独特的节日画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6万

回帖

13万

积分

超版

超版|西园倾盖首席

积分
130656

敬业首席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24-12-31 20: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总体而言,这三首诗从不同角度——名称由来、饮食文化、宫廷庆祝,展现了古代元旦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一定的民俗文化传播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6万

回帖

13万

积分

超版

超版|西园倾盖首席

积分
130656

敬业首席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24-12-31 20: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佳作高亮共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6万

回帖

13万

积分

超版

超版|西园倾盖首席

积分
130656

敬业首席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24-12-31 20: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先生赐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诗词论坛【官方网站】 ( 京ICP备2021037395号-2 )

GMT+8, 2025-4-28 05:35 , Processed in 0.06329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