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深山樵翁 于 2025-1-26 06:42 编辑
语言优美,对仗工整,格律严谨
——简析樵夫《 湖南师大校园八景咏》 西园倾盖首席版主爻爻灵儿 . 【原作】 . 湖南师大校园八景咏
樵夫
.
庠序晨曦呈画意,木兰春晓蕴诗情。
红楼映翠闻莺啸,黉阙听涛踏浪行。
艺苑和声音悦耳,岳亭烟雨雾笼庭。
榕园樟韵枫林美,夕照兰台飨我卿。 .
【赏析】
.
这首七律以湖南师范大学校园的八个景观为吟咏对象,生动描绘出校园不同景致的独特魅力,表达了作者对校园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在遣词造句、意境营造、情感表达等方面都颇具特色。 首联:奠定诗意氛围:“庠序晨曦呈画意,木兰春晓蕴诗情”开篇便将读者带入充满艺术美感的校园场景。“庠序”是古代学校的代称,点明地点是校园。“晨曦”描绘出清晨阳光洒下的景象,阳光映照下的校园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富有诗意和美感,用“呈画意”来形容,让读者仿佛能看到那柔和的光线为校园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辉,画面感十足。“木兰春晓”则聚焦于春天木兰花开的景致,木兰在春天绽放,生机勃勃,其间蕴含着无尽的诗意,一个“蕴”字将春天的生机与诗意紧密相连,奠定了整首诗优美、富有诗意的基调,引发读者对校园美景的期待。 颔联:展现动静之美:“红楼映翠闻莺啸,黉阙听涛踏浪行”进一步描绘校园景观,既有静态的视觉画面,又有动态的听觉感受。“红楼映翠”描绘了红色的楼房与翠绿的草木相互映衬的画面,色彩鲜明,构成了一幅和谐的校园美景图,“映”字生动地表现出两者相互交融的美感。“闻莺啸”则从听觉角度入手,莺鸟的啼叫声清脆悦耳,为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充满鸟语花香的校园之中。“黉阙听涛踏浪行”中,“黉阙”指代学校的门楼等建筑,“听涛踏浪行”并非实指海浪,而是形象地描绘出校园中某种类似涛声的声音,可能是风吹树叶的沙沙声,也可能是学生们的欢声笑语汇聚成的声音浪潮,表现出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与蓬勃朝气,动静结合,使画面更加生动鲜活。 颈联:刻画感官之美:“艺苑和声音悦耳,岳亭烟雨雾笼庭”分别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刻画校园景观。“艺苑和声音悦耳”突出了校园艺术氛围的浓厚,艺术院校里传来和谐美妙的声音,让人听起来十分愉悦,体现了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丰富多彩,也从侧面反映出学生们在艺术领域的才华与活力。“岳亭烟雨雾笼庭”则描绘了一幅烟雨朦胧的画面,岳亭在烟雨的笼罩下,庭院被雾气环绕,营造出一种如梦如幻、清幽宁静的氛围,给人以美的享受,展现出校园独特的韵味和意境。 尾联:描绘自然之美:“榕园樟韵枫林美,夕照兰台飨我卿”着重描写校园的自然景观。“榕园樟韵枫林美”,简洁地概括了校园中榕园、樟树林和枫树林的美丽景色,榕树的繁茂、樟树的韵味、枫林的绚烂,不同的树木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自然画卷,展现出校园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和美丽。“夕照兰台飨我卿”描绘了夕阳西下时,阳光洒在图书馆(兰台)上的美景,“飨我卿”则表达出作者希望与他人一同分享这美丽景色的心情,进一步强化了作者对校园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对仗工整,格律严谨。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通过对不同景观的描写,从多个角度展现了湖南师范大学校园的美丽与魅力,不仅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还融入了校园的文化氛围和生活气息,使诗歌具有丰富的内涵。同时,诗歌的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从清晨的校园到傍晚的景色,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展开,将校园八景串联起来,构成了一幅完整的校园美景图,让读者能够全方位地感受到校园的独特魅力。推荐佳作高亮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