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9|回复: 0

[其他] 读王菲的春晚献歌《世界赠予我的》

[复制链接]

100

主题

10

回帖

544

积分

版主

积分
544
发表于 2025-2-24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戈壁孤狼 于 2025-2-24 17:32 编辑

             读王菲的春晚献歌《世界赠予我的》   戈壁孤狼  (老农)




   理解任何一个文学品必须从文本出发,首先弄清该作品的结构,作品总的风格和它使用的艺术手法,然后从总体上去把握它的意义。

   一、这篇歌词的结构是作者精心构筑的。
   前两段的结构是前面四小句叙事,在此基础上通过呼告,说出自己的观点, 后面用四句对这个观点做阐释。第三段也是在四小句叙事之后做了呼告,但因为是结尾,没有做阐释。


..........

停一停 等一等 别匆匆
造梦者造了好梦 值得我称颂

。。。。。。。。。

追一-追 赶一赶 情正浓
好故事眷顾好人 天赐的恩宠

。。。。。。。。。。。

想一想 问自己  莫打听
远去者去了远方 愿他都安心.

   这分别安插在三段中间的两句话,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可见是作者精心设计、用来表达每一段的主旨所在的。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第一段后四句在于阐释“我称颂的好梦";第二段后四句在于阐释“天赐好人恩宠”;第三段因为是结尾,没有阐释。
  二、这篇歌词的风格是介于新诗和朦胧诗之间的自由诗,由于是通俗的流行歌风格,其使用语言口语化,有一些故意违背“语言逻辑”的地方,如“赠予我回敬”就是一例。
  三、在表现手法上,除了诗歌通常具有的“跳跃性”外,特别使用了“虚实相映”的手法,即有时是实写,有时虚写,有时以实写虚,有时以虚概括实。需要仔细分辨,用心体会歌词包含的丰富意义。有了这些认识,现在我们来看看这首歌词到底写了些什么吧。


   第一段前四小句叙事,两句实写,两句虚写(“借一缕时光,捧一片星空”谁能说出它的具体意思? )但四句话是富有诗意地说,人们都在和平环境里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时作者发出呼告:停一停,等一等,需要静下来想想,我们所以能如此快乐,是因为造梦者造了值得称颂的好梦。这就是作者这一段要说的主要内容。造梦者是谁?造的什么好梦?很显然,那就是十四亿中国人民为之奋斗了四十多年的中国梦啊。下面四句阐释这个好梦,这么大的实事只能虚写啦。而这里的虚写又选用很小的实事来表达宏伟的大事。世界赠予我:虫鸣和雷霆,眉月和星星,病痛和痊愈,失落和满足,这些看似矛盾的东西正是这个好梦赠予人们的和平、宁静、自由、舒畅的生活,这里没有战争、饥饿,没有残酷斗争、无情打击。这样的好梦难道不值得歌颂和珍惜吗?

   第二段前四小句叙事,仍然是两句实写,两句虚写。总的意思是说:人们从蒙懂的少年,经过不少波折,逐渐走向成熟。接着发出呼告:追一追,赶一赶,因为天赐的恩宠眷顾好人,精彩的故事在后头。 在这里作者主要是说:生活使我们逐渐成熟,能看懂一些事情。这时,我们既不能消极失望,也不能踏步不前,而是要努力生活。接下来四句用实写阐释人们,特别是青年,应有的生活态度,包括要懂得接受和回报,珍惜命运给我们的恩泽(- -扇窗一个屋顶),命运让我们成长为一个“人”, 让我们平静地书写诗一般精彩的人生。
   第三段前四句叙事,也是两句实写,两句虚写,再发出呼告。"有人要回望,有人要憧憬”,梁启超说过“老年人常思既往,青年人常想将来”歌词很明显是在说人们的这种思维定势。接下来两句虚写,大意是说我们不论老少都要和谐相处。接着,通过呼告说出自己的观点:我们活着的人要”想一想 问自己”作的怎么样?“别打听”,要尊重前人。我们的前人在他们的历史条件下,付出了他们的努力,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一切。他们已经逝去了,我们要继承他们的事业,让他们安心。
   有了这样一些理解,我们再来看王菲的春晚献歌,一定会有很多很切实的感觉了吧。
   
《世界赠予我的》王菲演唱 袁晶作词
有人放烟花 有人追晚风
借一缕时光 捧一片星空


停一停 等一等 别匆匆

造梦者造了好梦 值得我称颂
世界赠予我虫鸣 也赠予我雷霆
赠我弯弯一枚月 也赠予我晚星
赠我一场病 又慢慢痊愈摇风铃
赠我一场空 又渐渐填满真感情

有人唱情歌 有人听晚钟


借一丝懵懂 惊一片翻涌

追一追 赶一赶 情正浓

好故事眷顾好人 天赐的恩宠
世界赠予我拥有 也赠予我回敬
赠我小小一扇窗 也赠予我屋顶
赠我一个名 又渐渐长大的年龄


赠我一首诗 又悄悄读得很安静



  有人要回望 有人要憧憬
  借一朵白云 拍一张合影

  想一想 问自己 莫打听
  远去者去了远方 愿他都安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诗词论坛【官方网站】 ( 京ICP备2021037395号-2 )

GMT+8, 2025-4-27 09:32 , Processed in 0.05616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