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42|回复: 0

玲珑四犯·红楼梦九十五回读后感

[复制链接]

173

主题

1458

回帖

3628

积分

超版

国学经典研讨会分区总版主|论坛顾问

积分
3628

敬业首席优秀诗手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18-10-28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玲珑四犯·红楼梦九十五回读后感

说笑渐悲,疯癫还喜,缘由真假难判。镜花初见梦,水月捞成幻。拼将更生聚散。怎能留、艳红千万。木石盟疑,笛琴音冷,谁把此心乱?     

风吹起、清商怨。恰胭脂暗落,枝蔓频剪。可怜词不就,不觉音偷换。今宵唱遍钗头凤,醉皆是、宮移弦转。醒又叹。潇湘曲、声声隔断。


————————————————————————————————————————————————————————————
    九十五回点评:此回承上回叙述妙玉扶乩,推脱难以解识乩语深义,众人则多解为“一时要找是找不着的,然而丢是丢不了的”,以及宝玉因失玉而疯癫,终日懒怠走动,说话糊涂,但只傻笑,乃至元妃薨逝,市井歹人献假玉骗钱等故事。其间,铺叙元妃薨逝,是浓墨重彩。描写黛玉、宝钗,则是细笔勾勒。写黛玉,说是她得知宝玉失玉,想到“金玉良缘”的旧话,思量如若“果真金玉有缘,宝玉如何能把这玉丢了呢”,觉着“亲事上头一定是自己了”,遂不禁“反自喜欢”起来,而一想到海棠花开,竟又难免虑及宝玉的是否吉祥,忧愁竟又涌上心头,于是忽喜忽悲,寤寐难安。而写宝钗,则是说她得知她母亲早“应了宝玉的亲事”,现得知宝玉失玉,“心里也甚惊疑”,只是“倒不好问”,显得“竟像不与自己相干的”。这“惊疑”,其实是对“金玉良缘”的担忧。这“竟像不与自己相干”,其实是假装坦然。对于黛玉、宝钗心性的不同,刻画得入木三分。整回已露此后贾府巧施掉包计之端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诗词论坛【官方网站】 ( 京ICP备2021037395号-2 )

GMT+8, 2025-5-4 14:53 , Processed in 0.05499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