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杂名药名诗 药名诗 南朝齐·王融 重台信严敞,陵泽乃闲荒。 石蚕终未茧,垣衣不可裳。 秦芎留近咏,楚蘅摇远翔。 韩原结神草,随庭衔夜光。 药名诗始于南朝齐,竟陵王萧子良的药名诗已不存,现存最早的即王融的这首诗。那时还没有近体诗,虽然这是首古风,但各联用了对偶(不是对仗,因为不管平仄)。全诗共嵌入8个药名,每句诗中都嵌用了一个中药名。重台(又名重楼)、陵泽(又名甘遂)、石蚕(为石蛾的幼虫)、垣衣(即地锦,墙的苔藓,又称爬墙虎)、秦芎(芎藭,藁本别名)、楚蘅(杜蘅别名)、神草(即人参别名)、夜光(锦草别名)。道出了作者虽清贫而志远,长者之风也。 这首药名诗清新自然、平易流畅,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吟咏皇家宫苑的富丽气象。全诗八句,对偶工整,更难得的是不但每句嵌入一个中药名,后半部四句中,每句又嵌入一个地名,像秦、楚、韩、随,显示出极大的文字功力。 药名诗 梁元帝萧绎 戍客恒山下,常思衣锦归。(恒山[常山],常思[苍耳]) 况看春草歇,还见雁南飞。(春草[白薇],雁[雁肉、雁脂]) 虫葛 烛凝花影,重台闭绮扉。(虫葛烛[蜡烛扦草],重台[重楼]) 风吹竹叶袖,网缀流黄机。(竹叶[淡竹叶],流黄[硫黄]) 讵信金城里,繁露晓沾衣。(金[金箔],繁露[繁缕]) 这首诗是作者在官旅之中,触景生情的一番感叹,荡气迥肠,回味无穷。 药名诗 南朝梁·萧纲(梁简文帝) 朝风动春草,落日照横塘。 重台荡子妾,黄昏独自伤。 烛映合欢被,帷飘苏合香。 石墨聊书赋,铅华试作妆。 徒令惜萱草,蔓延满空房。 此诗用了十个中药名。春草[白薇]、横塘,谐音莨菪,又名断肠草、重台[重楼]、黄昏[王孙]、合欢[合欢皮,合欢花]、铅华[铅粉、铅丹]、萱草[黄花菜]、蔓延[王孙异名]、石墨、苏合。或说朝风、日照[日照飘拂草]、荡子[茛荡子]也是药。 梁简文帝萧纲的《药名诗》是同类诗中最具文采的。这首诗表层含意是写荡子远游,荡妇独守闺房时的寂寞与苦闷。作为闺怨诗,写得艳情动人,意境秾丽。但另一层面则是要集中嵌入各种药名,以显示作者的才情,是第一首含有中药名的爱情诗,并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在这两方面,萧纲的诗艺可说技压群雄。 作者简介 萧纲(503~551):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字世缵。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萧纲即位,大宝二年(551)为侯景所害。 奉和药名诗 梁·庾肩吾 英王牧荆楚,听讼出池台, 督邮称蝗去,亭长说乌来, 行塘朱鹭响,当道赤帷开, 马鞭聊写赋,竹叶暂倾杯。 荆楚:牡荆又名小荆、楚,灌木名,药用子。池台:“台”谐音“苔”。苔有多种,有的可入药。督邮:即鬼督邮,又名独摇草,药草名。亭长:又名葛上亭长,昆虫类药物。行塘:即行唐,又名莨菪,药草名。当道:车前子一名当道,药草名。马鞭:马鞭草,又名龙牙草,药草名。竹叶:(见前)。 作者简介 庾肩吾(487-551),字子慎,一作慎之。南阳新野(今属河南省)人。世居江陵。初为晋安王国常侍,同刘孝威、徐攡诸人号称“高斋学士”。历仕太子中庶子、进度支尚书、江州剌史等职,封武康县侯。工诗,其诗雕琢辞采,讲究声律。胡应麟称其诗“风神秀相,洞合唐规”。《书品》为其重要的书法论著,文中挑选了以东汉张芝居首的草、隶书家共128人,按品位分高、中、低三等,每等再分上、中、下三级。 和竟陵王药名诗 沈约 丹草秀朱翘。重台架危岊。 木兰露易饮。射干枝可结。 阳隰采辛夷。寒山望积雪。 玉泉亟周流。云华乍明灭。 合欢叶暮卷。爵林声夜切。 垂景迫连桑。思仙慕云埒。 荆实剖丹瓶。龙蒭汗奔血。 别握乃夜光。盈车非玉屑。 细柳空葳蕤。水萍终委绝。 黄符若可挹。长生永昭晳。 丹草朱翘、重台危岊(子結切,音節。山角落)、寒山积雪、玉泉周流,短短数笔,这五首诗诗人为我们绘制了一幅经过战争洗礼之后的南国深冬山夜的凄凉山水画,读之令人愁肠千结,思绪万千。其中“细柳空葳蕤,水萍终委绝”一句被后人奉为描写杨柳的经典之作。此诗嵌入药名二十余种,皆以《古本草》,如丹草(石长生别名,铁线蕨科植物单盖铁线蕨的全草)、朱翘、重台(蚤休别名)、木兰(辛夷别名)、射干、辛夷(又名木笔)、积雪(积雪草,又名地钱草)、玉泉(玉浆别名,软玉粉末的混悬液)、云华(云母别名)、合欢、爵林(雀林草谐音,一名酢浆草)、景(景天简称,又名慎火)、连(黄连简称)、桑(桑叶简称)、思仙(杜仲别名)、荆实(牡荆别名,即荆子,荆树的种子)、龙蒭(龙须草别名)、夜光(夜光蝾螺,即甲香或地朕草别名、萤火虫别名)、荆实、玉屑(白色软玉或以白为主色的软玉碎屑)、葳蕤(即萎蕤,玉竹别名)、水萍(浮萍别名)、黄符、长生(石长生,又名丹沙草)等。 作者简介 沈约(441~513),南朝文学家。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吴兴)人。历仕宋、齐、梁三朝。他的父亲沈璞,在宋文帝元嘉末年皇族争夺帝位的斗争中被杀。沈约的少年时代家境贫困,他刻苦攻读,博通群籍。刘宋时代,任蔡兴宗记室,人朝为尚书度支郎。齐初,为文惠太子萧长懋家令, 深见宠信。后来又在竟陵王萧子良门下,为“竟陵八友”之一。隆昌元年(494),出为东阳太守。齐明帝萧鸾即位,任五兵尚书,迁国子祭酒。齐末,他积极参预萧衍密谋代齐自立的活动,曾经为萧衍拟定即位诏书。萧衍建立梁朝后,沈约被任为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后迁尚书令,领太子少傅。死后谥隐,故后人也称他为“隐侯”。 怀旧事一首 沈约 喝马蓝关路,王孙欲断肠。 风扬桃蕊嫩,露郁李花香。 志远情难弃,心高意已伤。 春长山月寂,莫若早回乡。 诗中嵌马兰、王孙、断肠、羊桃、郁李、远志、薏苡、常山、茴香九味药名。描写了作者在年青时怀有远大志向,也曾在外闯荡一番,终未得志而归的往事。 药名诗 沈约 血竭天雄紫石英,前胡巴戟指南星。 相思子也忘知母,虞美人兮幸寄生。 莺宿全朝当白芷,马牙何日熟黄精。 蛇床蝉腿渐阳起,芎药枝头石斛情。 嵌入19味中药,有的用谐音,分别是:血竭、天雄、紫石英、前胡、巴戟(天)、(天)南星、相思子、知母、虞美人(雏罂粟)、(桑)寄生、莺宿(罂粟)、白芷、马牙(槟榔)、黄精、蛇床、蝉腿(蜕)、阳起(石)、(川)芎、石斛。这是嵌药名较多的一首诗。 采药 唐·王绩 野情贪药饵,郊居倦蓬荜; 青龙护道符,白犬游仙术; 腰镰戊己月,负锸庚辛日; 时时断嶂遮,往往孤峰出; 行披葛仙经,坐检农皇帙; 龟蛇采二苓,赤白寻双术; 地冻根难尽,丛枯苗易失; 从容肉作名,薯蓣膏成质; 家丰松叶酒,器贮参花蜜; 且复归去来,刀圭辅衰疾。 诗中所含中药名:龟、蛇、猪苓、茯苓、白术、苍术、肉苁蓉、薯蓣(山药)、松叶、人参、蜂蜜等。松叶酒:用松叶和米酿成的酒。《千金方》:“松叶酒,治十二风痹不能行。”参花蜜:指用人参和蜂蜜制成的膏、丸等药品。 种药 唐·韦应物 好读神农书,多识药草名; 持缣购山客,移莳萝众英; 不改幽涧色,宛如此地生; 汲井既蒙泽,插楦亦扶倾; 阴颖夕房敛,阳条夏花明; 悦飁从兹始,日夕绕庭行; 州民自寡讼,养闲非政成。 药转 唐·李商隐 郁金堂北画楼东,换骨神方上药通; 露气暗连青桂苑,风声偏猎紫兰丛; 长筹未必输孙皓,香枣何劳问石崇; 忆事怀人兼得句,翠衾归卧绣帘中。 药转:仙药能让人转灵之意。这个仙药就是唐朝冯贽《云仙杂记,酿换骨醪》的道家所说的外丹的丹药。乐郁金句,以郁金苏合香燃于堂中。换骨,化骨成仙。上药:仙药,灵药,内丹。青桂:桂树常绿为青桂。桂苑:有桂树的林园。青桂苑:指贵家的华美园苑。紫兰:白芨,四、五月开花,秋季结籽。紫兰丛:指苑园中紫兰丛生之地。长筹:指厕筹。孙皓长筹:三国吴主孙皓,把平整宫苑地发现的一金佛像放在侧所,让他手捧长筹,就是手捧揩屎棍,当晚阴部肿痛,被迫信佛。香枣:《白帖》:“石崇厕中尝令蝉数十人曳罗縠,置漆箱,中盛干枣,奉以塞鼻。大将军王敦至,取箱枣食,群脾笑之。西晋石崇是巨富,官员刘竂到他家上侧所,看到里面有很多新衣可在之后更换,又有婢女手捧干枣用于塞鼻防臭,他以为是进了卧室,退回问石崇,才知这是豪华的侧所。 作者简介 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怀旧事 唐·皮日休 喝马蓝关路,王孙欲断肠。 风扬桃蕊嫩,露郁李花香。 志远情难弃,心高意已伤。 春长山月寂,莫若早回乡。 诗中嵌马兰、王孙、羊桃、郁李、远志、薏苡、常山、茴香八味药名。描写了作者在年青时怀有远大志向,也曾在外闯荡一番,终未得志而归的往事。 古出塞 唐·皮日休(?) 天雄远志忆当年,赤箭长刀镇远巅。 剑戟如柴胡虏惧,兵声似水银光延。 休云母念多幽咽,莫感当归写泪笺。 此夜防风多野火,王孙意气守关边。 诗中嵌天雄、远志、赤箭、柴胡、水银、云母、当归、防风、王孙九味中药。描写一位镇守边关的将士,金戈铁马,意气风发,却又思念家中的老母,其忠孝之心跃然纸上,感人至深。 药名诗 唐·权德舆 七泽兰芳千里春,潇湘花落石磷磷。 有时浪白微风起,坐钓藤阴不见人。 泽兰[又名地瓜儿苗]、落石[络石]、白微[即白薇]、钩藤[即钩藤又称钓钩藤]。这首诗写的是暮春垂钓时所见到的一些景色,既典雅又别有风趣。 和微之药名劝酒 宋·王安石 赤车使者锦帐郎,从容珂马留闲坊; 紫芝眉宇倾一坐,笑语但闻鸡舌香; 药名劝酒诗实好,陟里为我书数行; 真珠灼烁鸣糟床,金罂琥珀正可尝; 使君子细看流光,莫惜觅醉衣淋浪; 独醒至死诚可伤; 欢华易尽悲酸早,人间没药能医老; 寄言歌管众少年,趁取乌头未白前。 诗中含赤车使者、帐郎(蟑螂)、苁蓉、紫芝、鸡舌香(丁香别名)、陟厘、真珠(珍珠)、芍药、金罂(金樱子)、琥珀、使君子、独醒、酸早(酸枣仁)、没药、管众(贯众)、乌头、白前等中药名。诗中描述诗人罢相后对酒当歌、及时行乐之场景。 既别羊王二君,与同官会饮于城南,用药名体奉寄 宋·王安石 赤车使者白头翁,当归入见天门冬; 舆山久别悲匆匆,泽泻半天河汉空; 羊王不留行薄晚,酒肉从容追路远; 临流黄昏席未卷,玉壶倒尽黄金盏; 罗列当辞更缱绻,预知子不空青眼; 严徐长卿误推挽,老年挥翰天子苑; 送车陆续随子返,坐听城鸡肠宛转。 赤车使者(为荨麻科植物)、白头翁、当归、天门冬、泽泻、王不留行、从容(肉苁蓉)、流黄(硫磺)、知子、空青、徐长卿、--- 药名诗二首 宋·孔平仲(孔毅夫) 宋徽宗时户部员外郎孔平仲,字义甫,进士出身,史载其“长史学,工文词,着续世说,绎解稗诗”。在《宋诗记事》中载其写的两首《药名》诗: 鄙性常山野,尤甘草舍中。 勾帘阴卷柏,障壁坐防风。 客土依云实,流浪驾木通。 行当归老矣,已逼白头翁。 此地龙舒国,池隍兽血余。(地龙[蚯蚓],血余[乱发]) 木香多野橘,石乳最宜鱼。 古瓦松杉冷,旱天麻麦疏。 题诗非杜若,笺腻粉难书。(杜若,腻粉[轻粉]) 诗中共嵌入常山、甘草、卷柏、防风、云实、木通、当归、白头翁、地龙、血余、木香、乳石(石乳)、瓦松、天麻、杜若、轻粉等16种药名。诗人巧妙地运用这些药名,从微观到宏观,勾画了一幅山村农夫居住茅屋、眼望飞云、耳听泉声、安乐自得的闲逸神情。在这“龙舒国”里,松杉参天、野橘遍地、石乳溶洞、麻麦阡陌,好象世外桃源一样,别赋新意,颇有感染力。 萧器之小饮,诵王舒公药名诗,因效其体 宋·孔平仲 萧郎嘉客近远志,把酒劝宾郎半醉; 自然同类易相求,官守从容看无事; 清晨麦蘖寒有力,倒洒金钟乳花滴; 十分蘸甲香且醪,不觉昏黄连夜色; 雀噪乌栖奈晚何,匆匆白日若飞梭; 清清百草霜已歇,墙阴浅白微经雪; 庭梅香腻粉包鲜,岁律将旋复花发; 铜壶泣水铜箭短,漏声断续随风远; 起视天南星斗稀,蟾蜍已黑牵牛依; 知子多情惜分散,山馆酩酊自当归。 单甫寄示与谯冲元倡和药名诗,因作一篇奉寄 宋·孔平仲 天南星斗垂晶莹,麻姑山色排空青; 人中白眉谁第一,周郎独以文章名; 少年折桂心已壮,大学弱冠众所惊; 严徐长卿词格老,合上芸薹欲雠讨; 赤车使者已为淹,复令卒郡淮南道; 蕲春人幸何熙熙,有贤使君子副之; 铃阁深沉香一柱,彩笺舒卷百篇诗; 藏鳞伏翼聊辗转,有才无患子不显; 楚泽兰芳莫谩悲,秦乌头白终当返; 我栖江上松萝深,自甘草莽长陆沉; 忽忽光景又半夏,书房风月澄人心; 昏黄禽噪悄不觉,架木通渠清河濯; 雨余凉风袭衣襟,半天河汉垂檐角; 惟恨舆子未从容,紫芝眉宇何时逢; 频以青琅?奈遥?恍脞玮臧淄肺獭?/color] 小圃五咏 宋·苏轼 上党天下脊,辽东真井底。 玄泉倾海腴,白露洒天醴。 灵苗此孕毓,肩肢或具体。 移根到罗浮,越水灌清泚。 地殊风雨隔,臭味终祖祢。 青桠缀紫萼,圆实堕红米。 穷年生意足,黄土手自启。 上药无炮炙,龁啮尽根柢。 开心定魂魄,忧恚何足洗。 糜身辅吾生,既食首重稽。 组诗共五首,一诗一品,分别写人参、地黄、枸杞、甘菊和薏苡。第一首《人参》诗中写到人参的原產地以及移栽到岭南的情况,生动地描绘了它的形态、特性,介绍其服法和安心定魂之功用。其咏地黄、枸杞可以抗老化,使头髮乌黑,容光焕发;其言薏苡可以抵御瘴癘之毒。一向爱好医学,对医药颇有研究和心得的东坡居士,将诗兴与学识及人生感悟熔為一炉,在《小圃五咏》中将古代咏药诗的创作艺术发挥到了极致。 药名诗奉送杨十三子问省亲清江 宋·黄庭坚 杨侯济北使君子,幕府从容理文史。 府中无事吏早休,陟厘秋兔写银勾。 驼峰桂蠹樽酒绿,樗蒲黄昏唤烧烛。 天南星移醉不归,爱君清如寒水玉。 葳蕤韭荠煮饼香,别筵君当归故乡。 诸公为子空青眼,天门东边虚荐章。 为言同列当推毂,岂有妒妇反专房。 射工含沙幸人过,水章独摇能腐肠。 山风轰轰虎须怒,千金之子戒垂堂。 寿亲颊如木丹色,胡麻炊饭玉为浆。 婆娑石上舞林影,付与一世专雌黄。 寂寥吾意立奴会,可忍冬花不尽觞。 春阴满地肤生粟,琵琶催醉喧啄木。 艳歌惊落梁上尘,桃叶桃根断肠曲。 高帆驾天冲水花,湾头东风转柁牙。 飞廉吹尽别时雨,江愁新月夜明沙。 荆州即事药名诗八首 宋·黄庭坚 四海无远志,一溪甘遂心。 牵牛避洗耳,卧着桂枝阴。 前湖后湖水,初夏半夏凉。 夜阑乡梦破,一雁度衡阳。 诗人靠自己深厚的艺术功底,在赞美荆州住所环境优雅,寄托对意中人相思之情的同时,天衣无缝地谐出了四种中药名:前胡(湖)、半夏、兰(阑)香、杜(度)衡。 千里及归鸿,半天河影东。 家人森户外,笑拥白头翁。 天竺黄卷在,人中白发侵。 客至独扫榻,自然同此心。 垂空青幕六,一一排风开。 石友常思我,预知子能来。 幽涧泉石绿,闭门闻啄木。 运迤胡奴归,车前挂生鹿。 雨如覆盆来,平地没牛膝。 回望无夷陵,天南星斗湿。 使君子百姓,请雨不旋复。 守田意饱满,高壁挂龙骨。 嵌“使君子”、“旋复”、“守田”(即“半夏”)、“龙骨”。不但“子”,在诗中活用为动词,其他的药名也都体现了字则正用,义则假借的真谛。此首抗旱忧民的情怀,脱出了文字游戏的外壳,不比任何正常诗词的思想性差。 次耿令君药名韵 宋·曹彦约 赋分微官即忍冬,衣单无计可防风。 四方远志从头去,一水空青到底穷。 地骨自寒谁与祛,天门欲到愧无功。 是谁直上凌羊角,却更从容使脱空。 再次韵熟药名 善保生经莫怨冬,心存和气自消风。 谁能聚宝徒夸富,粗有千金不诉穷。 未许二仙为圣散,且将一字见神功。 何时相对清凉饮,越舞齐讴酒不空。 野望 宋·戴昺 望道郭源新,芦焚苏雪林, 烽白朗霁野,山草明霞村。 梅雨周而复,蒲风叶以群, 素园陈瘦竹,老舍谢冰心。 农家 宋·戴昺 柴门通草径,茅屋挂枝团。 修竹连翘木,高松续断山。 仰空青荫密,扫石绿花斑。 旁涧牵牛饮,白头翁自闲。 这首诗以通草、桂枝、连翘、续断、空青、石绿、牵牛、白头翁八味药名,写出了一派农家悠闲自得的田园之乐。 作者简介 戴昺bǐng(约公元1233年前后在世)字景明,号东野,天台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绍定末前后在世。少工吟咏,为族祖戴复古所称。嘉定十二年(1219)进士,授赣州法曹参军。实佑中(1256年前后)尝为池州幕僚。其余事迹不详。昺诗清婉可讽,有《东野农歌集》五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登湖州销暑楼 宋·陈亚 重楼肆登赏,岂羡石为廊。(重楼,石为[石苇]) 风雨前湖夜,轩窗半夏凉。(前湖[前胡],半夏) 罾青识渔浦,芝紫认仙乡。(青识[青锡],芝紫[紫灵芝]或说罾青,曾青,与空青同类) 却恐当归阙,灵仙为别伤。(当归,灵仙[威灵仙]) 陈亚觉得销暑楼虽然气候宜人,却也难掩思乡之念! 其中石为(石苇)、前湖(前胡)、青识(青锡)三个是谐音。叙述登楼赏景,远眺思乡之情。 作者简介 陈亚(约公元1017年前后在世)字亚之,维扬(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真宗天禧初前后在世。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进士。尝为杭之于潜令,守越州、润州、湖州,仕至太常少卿。家有藏书数千卷,名画数十轴,为生平之所宝。晚年退居,有“华亭双鹤”怪石一株,尤奇峭,与异花数十本,列植于所居。亚好以药名为诗词,有药名诗百首,其中佳句如“风月前湖夜,轩窗半夏凉,”颇为人所称。药名词如生查子,称道之者亦多。 药名诗词 陈亚(见《坚瓠集》) 陈亚曾任祥符县知县,亲朋故旧多向其借挽车牛,陈亚亦作药名诗云: 地居(或作“名”)京界足亲知,倩(或作“托”)借寻常无歇时。 但看车前牛领上,十家皮没五家皮。 含京界(荆芥的谐音)、无歇(全蝎的巧代)、车前、五家皮(五加皮谐音),览者无不绝倒。 北宋的洪皓,曾任礼部尚书,出使金,被无理扣押,历15载始放归。他在被扣留期间坚贞不屈,并写下了许多爱国思乡的诗篇。其中《集药名次韵》颇为有趣: 独活他乡已九秋,肠肝续断更刚留。 遥知母老相思子,没药医治尽白头。 诗中巧妙地将独活、续断、知母、相思子、没药、白头(翁)等药名双关语,嵌入诗中流露出深沉真挚的思乡念母之情。 作者简介 洪皓(1088~1155),字光弼,徽宗政和五年(1115)进士。历台州宁海主簿,秀州录事参军。宋代词人。 最有意义的药名诗当属宋代词人洪皓的《集药名次韵》。北宋进士洪皓在高宗建炎三年(1129)以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奉命使金,但金没有议和之意,所以当时的使节非常危险。金国权臣完颜宗翰不许洪皓请归二帝之要求,逼迫他到金廷操纵的伪齐刘豫政权去当官。洪皓严词拒绝:“万里衔命,不得奉两宫南归。恨力不能磔逆豫,忍事之邪!留亦死,不即豫亦死,不愿偷生鼠狗间,愿就鼎镬无悔。”(《宋史·洪皓列传》)完颜宗翰大怒,下令推出斩首。两名壮士“执剑夹承”,拥之以下。洪皓面不改色,从容而行。一位贵族见状,深受感动,不觉失声说道:“真忠臣也。”遂用目光制止剑士暂缓行刑,并亲自跪下请求完颜宗翰免除洪皓一死。完颜宗翰虽然免洪皓死,但把他流放到遥远的冷山(今黑龙江五常境内的大青顶子山)。冷山气候寒冷,十分荒凉,一年四季多被冻指裂肤的寒冷包围着。绍兴十年(1140)以后,又以高官厚禄相诱,洪皓始终不为所动。直到绍兴十三年(1143)才放还,被认为是南宋的苏武。在此期间,他坚贞不屈,以诗明志,留下了众多的爱国诗篇。《集药名次韵》就是其中之一,很有代表性。诗云:
独活他乡已九秋,肠肝续断更刚留;
遥知母老相思子,没药医治尽白头。
十分巧妙地将六味中药“独活、续断、知母、相思子、没药和白头(翁)嵌入诗中,表达了自己深沉挚着的爱国怀乡思母之情,感人肺腑。 新秋药名两首 洪咨夔 老色苍苍耳向聋,秋声欺得白头翁。 已甘草诏元无分,只苦耽诗久欠功。 引兴从容风月足,放怀浪宕水云空。 雨余凉意生庭户,夜半天河鹊信通。 新秋药名两首 洪咨夔 两眼旋花雪点须,鑽头故纸枉工夫。 倦怀懒附子公椟,闲性熟谙摩诘图。 枝拂云香行到桂,叶随风舞又催梧。 乘槎欲到空青问,织女牵牛事有无。 作者简介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夜梦与罗子和论药名诗 朱翌 钻破故纸我拙计,该贯众史子得意。 签排百部象齿悬,陟厘万张蝇头字。 分甘遂如百两金,作苦躭成五车记。 地锦天花出妙机,琼田水英生爽气。 诗成欲度甫白前,冠弹请继王阳起。 天门冬夏鸢尾翔,香芸台阁龙骨蜕。 任真朱子老无用,得时罗君政如此。 今宵月白及风清,想君不作呼卢会。 泉石膏育肯过予,饮量定能加五倍。 作者简介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政和八年,同上舍出身。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遍。事迹散见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宝庆四明志》卷八、《延祐四明志》卷四。《宋史翼》有传。有《猗觉寮杂记》二卷。又《潜山集》四十四卷,周必大为作序。《彊村丛书》辑有《潜山诗馀》一卷。《宋史艺文志》猗觉寮杂记二卷,《四库总目》并传于世。 谢胡编校惠药医膝病遂以药名赋 宋 刘黻 益智莫如愚,谁甘遂作非。 年增思续断,亲老续当归。 起石安吟久,防风见客稀。 前胡古君子,松节自相依。 采药 南宋•陆游 箦子编成细箬新,独穿空翠上嶙峋。 丹砂岩际朝暾日,枸杞云间夜吠人。 络石菖蒲蒙绿发,缠松薜荔长苍鳞。 金貂谒帝我来暇,且作人间千岁身。 竹、丹砂、枸杞、络石、菖蒲、松、薜荔、貂(貂肉)、千岁(千岁木,为葡萄科植物葛藟)。虽未标明药名诗,但含药名9个,写出采药之乐趣。 药名诗 元·陈高 丈夫怀远志,儿女苦参商; 过海防风浪,何当归故乡。 作者简介 陈高(1315—1367)元代学者。字子上,号不系舟渔者,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顺帝至正十四年进士。仕至庆元路录事,不足三年,自免去,再授慈溪县尹,亦不就。有文集行世。 交趾驿作药名诗 元·陈孚 长空青茫茫,大泽泻月色。 史君子何来,山椒远于役。 虎狼毒草丛,泪如铅水滴。 更苦参与商,骨肉桂海隔。 问天何当归,天南星汉白。 作者简介 浙江临海陈孚(1240南宋理宗开庆元年-1309年元武宗至大二年)字刚中,元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至元中,孚以布衣上《大一统赋》,江浙行省为转闻于朝,署上蔡书院山长,考满,谒选京师。朝臣荐孚博学有气节,调翰林国史院编修官,摄礼部郎中。至元三十年(1293),出使至安南。归国后,除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帝方欲重用,因廷臣反对,遂除建德路总管府治中,再迁衢州治中,所至多著善政。秩满,授奉直大夫、台州路总管府治中。大德七年(1303),诏遣奉使宣抚循行诸道,孚诣宣抚使诉浙东元帅脱欢察儿不法蠹民事,宣抚使按实,坐脱欢察儿罪,发仓赈济饥民。孚亦因此致疾,卒于家。陈孚性任侠不羁,其为诗文,大抵任意而成,不事雕琢。所著有《观光稿》、《交州稿》、《玉堂稿》、《陈刚中诗集》等。 《三宝下西洋》 明·罗懋登 船头上坐着一员番将: 脸玄明粉的白,手肉苁蓉的红。 倒拖巴戟麦门冬,虎骨威灵三弄。 怕甚白豆蔻狠,怯甚赤豆蔻凶。 杀得他天门不见夜防风,藿乱淫羊何用。 明代吴承恩所著《西游记》第36回有一首诗写道: 自从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 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趱马兜铃。 寻坡转涧求荆芥,万岭登山拜获苓。 防己一身如竹沥,茴香何日拜朝廷。 诗中嵌进9味中药名,以谐音、析词等手法,高度概括了《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如以“益智”谐“壹志”,喻志向专一;“王不留行”折唐王李世民亲送三藏出长安;“三棱子”谐“三灵子”指悟空、八戒、沙憎;“马兜铃”指白龙马;“荆芥”谐“净界”;“茯苓”谐“佛灵”;“防己”谐“放己”,即放纵自己;“竹沥”指“天竺国”(今印度);“回香”谐“回乡”。 诗中嵌有九味中药,且意在双关。“益智”指的是受朝廷皇命赴大西天雷音寺取“大乘经”的坚强信念;“王不留行”指唐太宗排驾亲自为御弟唐三藏践行,并与众官送出长安城外;“三棱子”指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徒弟;“马蔸铃”是唐三藏乘白龙马匆匆赶路时的铃声叮铛。几味中药名融入诗中浑为一体,抒发了唐三藏的情怀。 中国古典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有多首含有中药名的诗。如第五十八回中的 此草生来盖世无,紫芝崖下用功夫。 常桑曾说玄中妙,寒门发表是柴胡。 第六十回 扑咚咚陈皮鼓响,血沥沥旗磨朱砂。 槟榔马上叫活拿,便把人参捉下。 暗里防风鬼箭,乌头便撞飞抓。 好杀!只杀得附子染黄沙,都为那地黄天子驾。 第八十一回 紫梗黄根八瓣花,痘疮发表是升麻。 常桑曾说玄中妙,传与人间莫浪夸。 药名诗三首 明·李诩 牵牛织女别经年,安得鸾胶续断弦。 云母帐空人不见,水沉香冷月娟娟。 泽兰憔悴渚蒲黄,寒露初凝百草霜。 木共玉人倾竹叶,茱萸甘菊自重阳。 菟丝曾附女萝枝,分手车前又几时。 羞折红花簪凤髻,懒将青黛扫娥眉。 丁香漫比愁肠结,豆蔻长含别泪垂。 愿学云中双石燕,庭乌头白竟何迟。 天门冬日晓苍凉,落叶愁惊满地黄。 清泪暗销轻粉面,凝尘闲销郁金裳。 石莲末嚼心先苦,红豆相思恨更长。 镜里孤弯甘遂死,引年何用觅昌阳。 这三首诗巧妙贴切,第一首写出了丈夫思念妻子,后两首写出了妻子想念丈夫的深沉缠绵的情感。诗中嵌入了牵牛、续断、云母、沉香、泽兰、蒲黄、百草霜、竹叶、茱萸、甘菊;菟丝子、车前、红花、青黛、丁香、豆蔻、石燕、乌头;天门冬、地黄、轻粉、郁金、石莲子、相思子、甘逐、昌阳等药名。 作者简介 李诩﹐字原德﹐号戒庵﹐晚年以“戒庵老人”自居。生于正德元年(一五○六年),卒于万历二十一年(一五九三年)﹐享年八十八岁。他一生坎坷﹐落第七次。以後淡于仕进﹐居家以读书著述而自适。著有《世德堂吟稿》四册﹐《名山大川记》八册﹐《心学摘要》一册﹐《续吴郡志》两册﹐《戒庵老人漫笔》八册等。另有诗集《真率窝吟》﹐是李诩辑录亲友给他的赠诗而成。李诩的作品﹐大多已经亡佚﹐目前仅有《戒庵老人漫笔》留世。此书分八卷﹐在明人笔记中﹐是史料价值较高的一种﹐被列入《四库全书》。 药名诗 《国色天香》明·吴敬所 血蝎天雄紫石英,前胡巴戟指南星。 相思子也忘知母,虞美人兮幸寄生。 莺宿全朝当白芷,马牙何日熟黄精。 蛇床蝉腿渐阳起,芎药枝头万斛情。 此首见梁/沈约《药名诗》。 药方诗 《国色天香》 明·吴敬所 国老不能和百药,将军无计扫余殃。 黄连何为连身苦,龙骨应知骨自香。 吐露清愁情已阙,金花在目兴应忙。 蛇床独活相思子,此德当归续命汤。 药名闺情诗(二首) 明·萧秀才韶 菟丝曾附女萝枝,分手车前又几时。 羞折红花簪凤髻,懒将青黛扫蛾眉。 丁香漫比愁肠结,豆蔻常含别泪垂。 愿学云中双石燕,庭乌头白竟何迟。 天门冬日晓苍凉,落叶愁惊满地黄。 清泪暗消轻粉面,凝尘闲锁郁金裳。 石莲未嚼心先苦,红豆相看恨更长。 镜里孤鸾甘遂死,引年何用觅昌阳。 这两首又见(明/李诩《药名诗三首》) 墓碑上的中药诗 在河南省郑州市博物馆内有一块墓碑,高2米许,碑座已失,上面用行书刻着一首七言诗,书法遒劲挺拔,每一句嵌有一味中药名,令人赞叹不已。该诗曰:
乌头早续杏林春,远志高标更除尘; 厚朴晚须成大器,从容金尚德闲身; 百年阴德当归后,六枝神功独活人; 别去参辰应念我,天南星斗望户深。 据说,这首诗是明朝嘉靖宰相高拱所写,是赠送一位名医尹巨川的。尹的后代珍爱其诗,便镌刻在墓碑上,后人捐献给了国家。 秋日感懷 張爵 張爵字竹坡,明朝嘉靖年間人,生活于京師。 一 天花妙緒墜空空,木筆拈來興未窮。 剩有幽懷憐芍藥,別無情淚灑梧桐。 寄生哪得千年健?防已宜修十大功。 愧我頤年心血竭,宦囊蕭瑟自然銅。 二 蹭蹬功名合蚤休,歸身蓮蓽自優遊。 殘年敢便餘糧蓄,暇日還將故紙搜。 紅豆新愁猶有感,黃花舊跡已無留。 淩宵遠志依然在,可惜梨花漸白頭。 三 武陵秋色馬鞭塵,惆悵紅花太世情。 嵩目空教憂大局,蓮心未免累虛名。 登山滑石身常怯,泛海防風夢亦驚。 回首天門非萬里,賓士底事敢留行。 四 未達常山膽氣豪,人中白眼慣相招。 烏頭偏是能嘲諷,狗尾何堪競續貂。 世事密蒙悲日下,人情旋複等風飄。 仰天引我連翹首,落葉槐花今又雕。 這組律詩每句各嵌一味藥名,道出了作者的悲觀情緒,讀來令人愁腸千結,心中淒惻。 药房闲咏 明•曾棨 洞前竹叶间桃花,洞里菖蒲杂麦芽。 欲覔仙方无槁本,不知谁解链丹砂。 岂防梢头减却春,茜根红袖为谁新。 假令百合天花粉,难遣容颜白玊匀。 兔丝川练绾金铃,云母空青嵌翠屏。 欲向牵牛观织女,天河西畔望南星。 牡丹芍药闘韶华,旋复开花又落花。 不识道傍千里马,逢人空问紫荷车。 泽兰憔悴菊花黄,紫苑萧萧百草霜。 料得合欢临睡后,还烧安息和沉香。 机上流黄锦轴空,珍珠帘箔夜防风。 金藤不繋相思梦,飞去飞来续防中。 寄生扰扰伴尘縁,苦在心中似石莲。 欲学天仙蝉蜕法,常山青黛隔风烟。 绣幕防风兰麝香,江蓠采遍怨防榔。 殷勤预卜当归日,甘菊花开百草霜。 黄精酿熟鬰金香,玛瑙杯深琥珀光。 笑杀红娘无逺志,独倾竹叶向莲房。 金箔银屏苏合香,茱茰锦帯绣盘囊。 春光半逐桃花水,那得鸾胶续防肠。 途次病目因检药椟戏作药名诗 明•杨一清 满地黄尘尽扫除,车前芳草意何如。 宻蒙雨堕清明后,旋复花开烂漫余。 梦插茱茰归梓里,闲将故纸写家书。 萍蓬浪寄生涯在,青镜乌头幸未邸?/color] 明朝龚廷贤的《劝善良方》用中药名讲道理,意趣十足: “夫气失其平谓之疾,则气失之偏者亦谓之疾。今人有过不喜,人规讳疾,忌医者多矣。然为人大要不过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八者而已。余于暇日撰择二十四味良药,著立一方,名“千金不易丹”,令人日服一剂,每服用屋漏水、新良姜同煎,其味深长最宜详玩。又以是八者成口占八绝,临服时歌以咽之,勤嚼细服,厥疾自廖矣。谨奉四方贤士,慎勿以毒药弃口苦而不服,自甘于疹疾也己。 千金不易丹 为父要栀子为子要香附 为母要莲子 为子要知母为兄要地榆 为弟要抚芎 为臣要钟乳为官要荆芥 夫妻要合欢 媳妇要慈菇朋友莫阿胶 妯娌莫辛夷 为人要君子待人要枳实 存心要厚朴 贻谋要远志乡邻要李仁 贫穷要甘遂 为富莫狼毒临财莫枸杞 义理要决明 读书要官桂往事要苁蓉 遇事要蜀葵 药名诗 七言律诗一首 道光杨复吉《昭代丛书》本——世楷堂藏版《碎锦补图》,杨凌霄补十图 常山积雪草防风,落雁天南星密蒙。 獭髓合欢苍耳子,鸾胶续断白头翁。 蚤休迷迭香安息,甘遂无名异守宫。 知母当归千里及,寄生旋复寄居虫。 清·丁耀亢《续金瓶梅》第四十四回刘瘸子告状开封府金桂姐鬼魅葡萄架药名诗: 牵牛织女别经年,安得阿胶续断弦。 云母帐空人寂寂,水沉香冷月娟娟。 泪抛红豆天冬后,心苦石莲半夏前。 满地黄花落轻粉,当归何事负金钱。 原来刘瘸子买礼来黎寡妇家看岳母、媳妇,反被一顿凌辱,回家向亲戚们告诉,傍人甚为不平。也有说,你从幼定的亲,谁人不知?现有本夫,无人敢来娶,到底是你的老婆,只是你穷了,娶来不能度日,也是枉然。该央人去和他说,不如招赘进去,与他做二年生活准算财礼,三年后成婚,倒可长久。也有说,你丈母嫌贫爱富,既不肯认女婿,定然要嫁个好硬主儿,压住你不敢告状。不如趁此机会先告他个赖婚图财,一张状子到了开封府里,官府再没有拆散姻缘的。当官领了来,好就留在家里;如不好,还嫁他几十两银子,也不折了志气。刘瘸子气忿不过,即走去寻开封府前一个写状的刘小川,是他一家堂伯叔哥哥,告诉了一遍。小川道:“这状极有理!咱刘家就没有人了?白白的着人家赖了老婆去,也抬不起头来。”实时买了一张纸来,写道:告状人刘朝,告为赖婚图财事:朝系千户营刘指挥之子,先年父定黎指挥女金桂为妻,媒礼不欠,有原媒张氏证。今经多年,因父任山西守备,丧后贫穷,意在赖婚转嫁。本月朝备礼登门,反行凌殴两邻吴大证。 此诗是《桑寄生传》中诗的改写: 牵牛织女别经年,定得鸾胶续断弦。 云母帐空人不见,水沉香冷月婵娟。 泽兰憔悴渚蒲黄,寒露初凝百草霜。 不共玉人倾竹叶,茱萸甘菊自重阳。 作者简介 丁耀亢生于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卒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享年七十一岁。 字西生,号野鹤,自称紫阳道人,后又称木鸡道人,山东诸城人。明清两代小说家。 清初戲曲作家朱佐朝在《蓮花筏》傳奇一書中,寫到一位才女齊玉符為試探男友姚良是否真心愛她的心意,提出讓他作詩,但詩中必須嵌入她正在服用的藥方上的八味中藥。姚良為表示自己的找猓?闾峁P寫成一首七律詩: 天門冬日曉風颼,浮寄天南紅蓼舟。 不嚼石蓮心亦苦,沉香衾冷夢驚秋。 玄胡索去同心帶,血淚流紅豆未休。 半夏擬歸雲漢去,難教織女會牽牛。 姚良在詩中巧妙地嵌入了天門冬、天南星、蓮心、沉香、玄胡、紅豆、半夏、牽牛等八味藥名,同時又把愛慕之情,求婚之意寓於其中,齊玉符看後很是感動,二人終結伉儷。 清朝末年,一举人回家过节,遇雨而致河涨路断,受到河边药店主人款待数日,雨停洪退时作一诗以谢主人,此诗至今仍悬挂在昆明市光华街的福林堂药店内: 刚逢半夏雨连桥,是日当归路隔遥。 雨浥蒙花香断续,风敲淡竹叶漂消。 留行共酌菖蒲酒,活乐如荼紫菀萧。 只识(枳实)思君怀远志,小回(茴)一舍路迢迢。 诗中含有半夏、连翘、当归、蒙花、淡竹叶、留行子、菖蒲、紫苑、枳实、远志、小茴香十一味药名,读来妙趣横生,回味无穷。 药名诗 清·无名氏(或说是当代人龚士澄的诗) 春愁 不饰宫粉蹙眉峰,独倚重楼眺远空。 柳绿桃红花似锦,双飞羡煞白头翁。 三春柳绿掩重门,蔓草无香附壁生。 欲挖首乌纤腕弱,忍心割断夜交藤。 白水田问出谷芽,离离小草碧天涯。 念郎远志青云路,不共侬看夜合花。 三首《春愁》,道出了闺中少妇触景思夫的切切之情,真可谓神来之笔。诗中含有宫粉、重楼、红花、白头翁;三春柳、香附、首乌、夜交藤;谷芽、远志、夜合花等药名。 秋思 碧云如水付牵牛,帐(怅?)望江南又一秋。 漫说相思吟豆蔻,当归不返使人愁。 东篱寂寂菊花黄,欲遣愁怀续断肠; 把酒不防风乍起,无端吹散郁金香。 连年翘首盼征鸿,五味兴衰减玉容: 手弄茱萸心亿远,芙蓉城上暮云封。 丈夫出外求取功名,又是一个秋天了,眼前黄花落英满地,频添几段愁肠,翘盼鸿雁传书,渐觉玉容消瘦,怎不心情沉重?诗中含有牵牛子、望江南、豆蔻、当归;菊花、续断、防风、郁金;连翘、五味子、茱萸、芙蓉等药名。 药名诗 清·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 香含豆蔻隐花丛,翠凤连翘面面通。 何首乌云蝉鬓薄,当筵羡煞白头翁。 鹅黄一色绽芸台,大麦花先小麦开。 遍插杜鹃红似锦,画船萧鼓暮头回。 其中芸台(油菜籽)、暮头回(墓头回) 里环城廓只三七,守御多疏乏射干。 何苦参商殊意见,车前不著祖生鞭。 天门冬日少雷霆,海带潮声入夜听。 只恐谤书腾薏苡,捷音飞递马兜铃。 昏黄连日动风尘,满地梅花未见春。 附子家书希早达。白头翁老又家贫。 最怜少妇郁金香,知母情怀也感伤。 莫怪从军无远志,使君子细为商量。 冬日泛舟 常山西去一帆通,旭日瞳胧映日红, 听得歌声时断续,蓬窗互说要防风。 红云映日为芍药花名 荷嫩鱼肥 薄荷贴水尚平铺,水藻参差绿满湖, 我识渔人无远志,卖来鳖甲醉当栌。 水藻(海藻)、 端午感怀 粽缠益智喜开筵,户插菖蒲艾并悬, 节过中天才半夏,螳螂奋斧逞车前。 淡泊铭志 淡竹环篱境绝尘,藏书百部未全贫, 生平五味都尝遍,且嚼干姜伴细辛。 重阳咏叹 满地黄花九月初,蚤休陶令爱吾庐, 茱萸插鬓人何在,空抚长松泪湿裙。 黄花(菊花)、 严仅治学 大儒出处严防己,肯任雌黄道路饥, 王不留行孟子去,漫劳尹士劝当归。 精进求索 老去射干难贯众,暗室挑灯草决明, 文坛掉鞅车旋覆,少年巨胜总关情。 巨胜(黑芝麻)、 室雅生辉 少妇深堂号郁金,药炉时配紫团参, 年来石斛金钗少,不信花名尚玉簪。 紫团参(为唇形科植物紫参) 秋日抒怀 秋高气爽仙人掌,作意凝霜逗白薇, 百尺凌霄盘溢处,晓寒白及未应希。 醉诗忘形 杞白麻黄已及时,牵牛花放露华滋, 诗才杜若人谁是,谁问青莲也不知。 以上十首绝句中含有常山、续断、防风、薄荷、远志、鳖甲、益智、菖蒲、半夏、车前、淡竹叶、百部、五味、干姜、细辛、地黄、蚤休、茱萸、防己、雌黄、王不留行、当归、射干、贯众、草决明、旋覆、巨胜子、郁金、紫参、石斛、玉簪、仙人掌、白薇、凌霄花、白及、麻黄、及已、牵牛、杜若、青莲、黄花、映日红等四十二味药名。 作者简介 王端履,浙江萧山人,字泰伯,号小谷,清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著有《重论文斋笔录》等。萧山西河路四进士第为其父王宗炎父子宅第。 失题 傅青主 赤箭长牙大戟红,射干锋利不张弓。 虎掌有待千金翼,甘草三分与中工。 诗中将药名如打击、射干、虎掌(天南星)甘草与医书《千金翼》联袂嵌入诗中,比较巧妙。 作者简介 傅青主(1607~1684)本名傅山,字青竹,后改字青主,阳曲(今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向阳镇西村)人,初名鼎臣,字青竹,后改青主,别号公它、公之它、朱衣道人、石道人、啬庐、侨黄、侨松等,先世居山西大同,后徙于山西忻州,他是著名的学者,哲学、医学、儒学、佛学、诗歌、书法、绘画、金石、武术、考据等无所不通。他被认为是明末清初保持民族气节的典范人物。傅青主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颙、颜元一起被梁启超称为“清初六大师”。著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传世之作,在当时有“医圣”之名。 亲老忆当归诗(药名诗) 清·李秉心(字子耕) 雨雪天冬矣,儿茶奉久稀。 子游怀远志,亲老忆当归。 益智才虽大,忘忧愿莫违。 乳香思慕久,半夏返庭帏。 清朝末年的文学家、思想家龚自珍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诗句家喻户晓。这里介绍一首以中药远志命名的爱国诗: 九边烂数等雕虫,远志真看小草同。 枉说健儿身在手,青灯夜雪阻山东。 写作此诗的历史背景是:林则徐赴广东查禁鸦片时曾预料英国可能出兵侵犯,建议朝廷加强战备,巩固边防,丝毫不能妥协,但是未被重视和采纳,于是就发生了鸦片战争、割地赔款,揭开了屈辱的一页。该诗表达了作者纵然通晓兵书,熟悉边境的作战地形和有抗击敌人的办法,却得不到朝廷重用,所以虽有保家卫国的远大理想,但却象中药远志一样,徒有其名,与普通小草无二样的忧国忧民之情。 龚自珍借喻远志----小草抒怀,生动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抱负,抒发了不被重用的心境和愤世之情。同时亦可知,他对本草也相当了解,所以才能借药咏怀,应用自如。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 藥名歲交詩二首 清·朱望予 其一《除夕》 從容歲事已無忙,草果村肴設小堂。 酣酌屠蘇傾竹葉,暖煨骨柮帶松香。 插梅瓶映連翹影,剪燭燈明續斷光。 白附地磚書粉字,萬年長積有餘糧。 燭火通明中,瓶中梅花枝在燈光下婀娜多姿,除夕之夜,農事已畢,從容悠閒。供臺上擺列著各色祭神奠祖的果品佳餚,圍著火堆酣快地痛飲乾杯,但願年年豐收,餘糧滿倉。此詩嵌入肉從蓉、草果、屠蘇、竹葉、松香、連翹、續斷、白附、萬年青、禹餘糧等中藥名,被巧妙地組合在一起,烘托出和諧歡樂、喜慶有餘的節日氣氛。 其二《元旦》 合歡門內各怡然,五味辛盤共慶年。 把盞紅椒浮綠酒,擁爐蒼術起青煙。 雪留砌畔天花積,冰結階前地骨堅。 祝願兒曹添遠志,白頭翁更壽綿綿。 此詩嵌入合歡、五味(子)、紅椒、蒼術、天花(雪)、地骨、遠志、白頭翁中藥名,用於新春佳節的特定環境中,成了吉慶祥和的象徵。 清末,一举人因雨受河边药店主人款待,作诗致谢。此诗至今仍悬挂在昆明市光华街的福林堂药店内: 刚逢半夏雨连桥,是日当归路隔遥。 雨浥蒙花香断续,风敲淡竹叶漂消。 留行共酌菖蒲酒,活乐似火紫菀萧。 只识(枳实)思君怀远志,小回(茴)一舍路迢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