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帖子
查看: 641|回复: 0

[其他] 谈谈“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复制链接]

100

主题

10

回帖

544

积分

版主

积分
544
发表于 2024-12-31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谈谈“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戈壁孤狼 (老农)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可能有两个不同的出发点:一是遵循“替对粘规则”的“不论或分明”,一是遵循“四种标准律句”的“不论或分明”。
     
   一、遵循“替对粘规则”的“不论”(只考察五言)
   1/ 按照替对粘规则,偶数位置及尾字的平仄排列必须是:
    1 2 3 4  5
      仄  平  仄——K1
      平  仄  平——K2
      平  仄  仄——A1

      仄  平  平——A2
   (如果第二字是平起,其句子排列顺序为A1/A2 、K1/K2,各单句的平仄变化不受影响 )。
   2/ 由于除K2第一字的平仄不能不拘外,其余格式第一字不拘平仄。所以,加上第一字的变化有
     
1    2 3  4 5

    (仄)  仄   平  仄——K1
     平   平   仄  平——K2
      仄  平   仄  平——K2
    (平)  平   仄  仄——A1

    (仄 ) 仄   平 平——A2        
    3/上列格式,加上第三字的变化为:
      
1   2 3 4 5

      (仄) 仄 平 平  仄——K1
      (仄) 仄 仄 平  仄——K1  (半拗)
       平  平 平 仄 平——K2
       平  平 仄 仄 平——K2
       仄  平 平  仄 平——K2
       仄  平 仄  仄 平——K2 (孤平)
      (平)平 平  仄 仄——A1
      (平)平 仄  仄 仄——A1(三仄尾)
      (仄 )仄 平  平 平——A2 (三平尾)
     (仄 ) 仄 仄  平 平——A2
   4/ 由上可知,根据“在避免出现“孤平、三仄尾、三平尾的前提下,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替对粘规则”,可以且只可以得到以下 7 种平仄句式:
      (仄)仄 平 平 仄——K1
      (仄)仄 仄 平 仄——K1*  (半拗)
       平  平 平仄 平——K2*
       平  平 仄 仄 平——K2
       仄  平 平 仄 平——K2**
      (平)平 平 仄  仄——A1
      (仄)仄 仄 平 平——A2
       (以上共 7 种)
   5/ 替对粘规则的“二四六分明”忽略了“二四六不一定分明”这一重要变化。
   首先,七言的第二字必须和其第四字(即五言的第二字)平仄相反,必须分明;五言的第二字平仄不能不拘,必须分明;但是,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五言的第四字(七言的第六字)却有几种允许的有条件不拘。具体如下:
       (仄)仄平平仄——K1,有条件变为——
       (仄)仄平仄仄——K1# (大拗)
       (仄)仄仄平仄——K1  (半拗)
有条件变为——
       (仄)仄仄仄仄——K1##  (大拗)
       (平)平平仄仄——A1,
三四字平仄交换变为——
       (平)平仄平仄——A1*(典型变格)
其余四种句式:
    平平平仄平——K2*
    平平仄仄平——K2
    仄平平仄平——K2** 和
   (仄)仄仄平平——A2 的第四字都不允许变化。
由第三字不拘形成的 7种句式,加上第四字允许有条件变化的三种句式,整理一下,就是老农总结提出的
      《律诗平仄格式四型十式表》
    A 对 正格 A1—(平)平平仄仄,
        变格A1*—(平)平仄平仄
       正格 A2—(仄)仄仄平平
         没有变格;
    K 对 正格 K1—(仄)仄平平仄
        变格K1*—(仄)仄仄平仄 (半拗)
        变格K1#—(仄)仄平仄仄 (大拗)
        变格K1##—(仄)仄仄仄仄 (大拗)
       正格 K2—-平平仄仄平
        变格K2*—平平平仄平

        变格K2**—仄平平仄平
  由此,老农可以很负责地说“律诗平仄格式四型十式表”涵盖了公认允许的律诗诗句的平仄变化。你的每一个诗句的平仄只要合乎该位置诗句正格或其变格的平仄,你就不会出律。反之,可能就会被认为是“出律”或“创新”。
                  
   二、再看从四种律句的标准排列出发的“不拘或分明”
  长达130万字、专门研究唐诗格律的《唐诗琼林》一书从四种律句的正格出发
     1、仄仄平平仄
     2、平平仄仄平
     3、平平平仄仄
     4、仄仄仄平平
  根据“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规则 ,不考虑奇数位置的平仄变化,只是偶数位置平仄发生了变化才算是变格,列出了以下 9 种平仄句式:

   1、仄仄平平仄
     1a-仄仄平仄仄
   2、平平仄仄平—K2
     2a-平平仄平平
     2b-仄平平仄平

    3、平平平仄仄
     3a-平平仄平仄
   4、仄仄仄平平
     4a-仄仄平仄平
    老农:上表中句式2a-平平仄平平在唐诗中使用的极少极少,4a-仄仄平仄平虽然有一些应用,但是用得不多,没有得到公认,把这两个句式去掉,公认允许的只有 7个句式。
考虑到“一三不论”,上列7个句式暗含有如下允许的句式:
    1、仄仄平平仄,第三字不拘——
      
仄仄仄平仄(暗含,半拗)

     1a-仄仄平仄仄,第三字不拘——
      仄仄仄仄仄(暗含,大拗)
    2、平平仄仄平
第三字不拘——
       平平平仄平 (暗含)
  
上表中得到公认的7个句式,再加上暗含的3个句式,也就是老农总结提出的“律诗平仄格式四型十式表”

     1、仄仄平平仄—K1
       仄仄仄平仄—K1*

     1a-仄仄平仄仄—K1#
       仄仄仄仄仄—K1##
    2、平平仄仄平—K2
       平平平仄平 —K2*
     2b-仄平平仄平—K2**
    3、平平平仄仄—A1
      3a-平平仄平仄—A1*

    4、仄仄仄平平—A2
    由此,老农可以吹嘘一下:我的“成两对的律诗平仄四型十式表”是比较科学、简明、适用的律诗平仄格式规则,特别是对于初学格律诗的人,在懂得汉字平仄和律诗押韵的基础上,再记住律诗的“四型十式”平仄句式,并懂得“成对轮排规则”,他就会慢慢跨过律诗格律这道铁门坎的。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诗词论坛【官方网站】 ( 京ICP备2021037395号-2 )

GMT+8, 2025-5-8 14:39 , Processed in 0.07350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