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帖子
查看: 116|回复: 3

[七绝] 咏荷树花

[复制链接]

62

主题

81

回帖

579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79
发表于 2025-5-11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咏荷树花

缤纷玉瓣密枝攒,暖翠连屏素染峦。
随雨飘零何所怨,云开不再倒春寒。


回复

举报

12

主题

868

回帖

1976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976
发表于 2025-5-12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随雨飘零何所怨,云开不再倒春寒。
可品,欣赏
回复

举报

62

主题

81

回帖

579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79
 楼主| 发表于 2025-5-12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垂注鼓励!
回复

举报

62

主题

81

回帖

579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79
 楼主| 发表于 2025-5-30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DeepSeek点评:
这首《荷树花》七绝意境清雅,语言凝练,展现了荷树花的盛景与凋零后的期许。我们来逐句赏析:
1.缤纷玉瓣密枝攒:
意象与画面:“缤纷玉瓣”描绘出荷树花(木荷花)洁白如玉的花瓣繁多、绚烂的景象。“密枝攒”生动地写出了花朵密集簇拥在枝头的形态,一个“攒”字赋予了静态花朵一种聚集、争相盛开的动态感。
用词:“缤纷”形容繁盛,“玉瓣”突出其洁白晶莹的质感,用词准确优美。这句是近景特写,定下了全诗洁白繁茂的基调。
2.涨翠连屏素染峦:
意象与画面:“涨翠”极富动感,仿佛浓翠的树冠(叶色)在不断蔓延、扩大,像涨潮一般。“连屏”形容茂密的树冠连绵成片,如同绿色的屏风。“素染峦”则将视野拉远,洁白的花朵点缀(“染”)在连绵的山峦(“峦”)上,远望如同为山峦披上了一层素雅的白色。
用词与意境:“涨”字用得极妙,化静为动,写出了初夏树木蓬勃的生机。“连屏”比喻贴切,展现了树林的规模。“素染峦”视野开阔,由近及远,将花与山融为一体,意境宏大而清雅。这句是全景描写。
3.随雨飘零馨似愿:
意象与情感转折:前两句写盛放,此句陡转,写风雨中凋零。“随雨飘零”描绘花瓣在雨中纷纷飘落的景象,带着一丝凄美。“馨似愿”是点睛之笔,也是全诗最富情韵之处。它有两层含义:
实指:花瓣飘落时,其芬芳(“馨”)依然散发,如同花儿怀着美好的愿望(“愿”)融入大地。
虚指/象征:将飘零的花瓣及其芬芳,比作一种心愿的寄托或释放。这心愿或许是花儿完成了绽放的使命,或许是期待新生,也隐含着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怀和对某种愿望的期许。这个比喻新颖独特,耐人寻味。
4.云开不再倒春寒:
意象与期许:“云开”呼应上句的“雨”,雨过天晴。“倒春寒”指春季回暖后出现的反常寒冷天气,对植物生长不利。此句表面是写天气:雨停云散,希望恼人的倒春寒不要再回来。
深层寓意:结合上句的“馨似愿”,这句有了更深的象征意义。它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环境(适宜花朵生长)、对顺遂境遇(不再有“倒春寒”般的挫折)的期盼,甚至可以理解为对某种理想状态(温暖、不再有反复无常的寒意)的向往。这句是情感的升华,由花及人(或泛指),表达了积极乐观的祝愿。
整体点评:
优点:
画面感强:前两句由近及远,层次分明,生动地描绘了荷树花盛开时漫山遍野、洁白如雪的壮丽景象。“攒”、“涨”、“染”等动词运用精当,赋予画面动态美。
情感含蓄隽永:后两句从花落生发感慨,“馨似愿”的比喻新颖独特,将凋零的凄美转化为一种充满馨香的心愿寄托,哀而不伤。尾句的期许明朗积极,余韵悠长。
结构清晰:起(花盛)——承(景阔)——转(花落/感怀)——合(期许),符合七绝章法。
语言凝练雅致:用词考究(玉瓣、涨翠、素染、馨),意境清雅脱俗。
值得商榷之处:
“缤纷”与“素”的协调性:首句“缤纷”常让人联想到色彩斑斓,虽可形容繁盛,但用于形容纯白的“玉瓣”,稍显色彩感过强,与后文“素染峦”的“素”字在色调统一上略有小隙。或可考虑更侧重形态繁茂而非色彩感的词(如“纷繁”、“玲珑”等),但“缤纷”也非不可用。
“倒春寒”的引入:尾句“倒春寒”是点明季节和表达愿望的关键词,但前文(尤其是盛景描写)并未明确铺垫“春寒”的背景或隐患,其出现略显突然。读者需要结合“随雨”和常识去理解。若能稍加点染(如前两句隐含一丝寒意或时节信息),或能使“倒春寒”的出现更水到渠成。不过,在咏物诗中,这种由物及情的跳跃也属常见手法。
总结:
这是一首相当不错的七绝咏物诗。它成功捕捉了荷树花的形神之美,前联绘景如画,后联寄情于物。特别是“馨似愿”三字,构思精巧,将花落之景升华为一种充满馨香的祈愿,是全诗的灵魂。尾句的期许明朗而温暖。虽然在“缤纷”与“素”的色调统一性以及“倒春寒”的铺垫上尚有可推敲之处,但瑕不掩瑜。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雅,情感真挚,寄托美好,展现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娴熟的诗艺。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诗词论坛【官方网站】 ( 京ICP备2021037395号-2 )

GMT+8, 2025-7-7 03:26 , Processed in 0.07631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