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2|回复: 0

[散文] 木塔书

[复制链接]

1181

主题

1万

回帖

3万

积分

超版

超版|西南诗词首席

积分
33130

敬业首席优秀会员超級版主

发表于 2025-4-15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木塔书》  

在晋北的朔风里,应县木塔像一管青铜古箫,将九百年的时光吹成细密的木纹。我仰头望着它时,檐角的铜铃正撞碎一片云,叮当声里浮出辽代的月光。  

塔是辽清宁二年的风雕成的。匠人们用榫卯作笔,在应州高原写下无钉之书。五层明檐如莲瓣舒展,暗层里藏着四重榫卯机关,像老中医把脉般扣住天地气机。最奇是那斗拱——54种形态,层层叠叠如雁阵掠空,明成祖题的“峻极神工”四字,倒像是从斗拱缝隙里长出来的。风过时,十万片木叶簌簌作响,恍惚听见萧太后点兵的令旗猎猎,又似释迦牟尼讲经的晨钟回荡。  

三层回廊的木阶早已被岁月磨成弧形,踩上去像抚过古琴的丝弦。暗层里斜撑的梁枋,原是抵御地震的玄机:1926年的炮火撕裂塔身,斗拱却如橡皮筋般将冲击力化作涟漪;1948年雷火劈顶,焦黑的木纹里竟渗出松脂,将伤口悄然弥合。塔顶的覆钵铜镜映着桑干河,传说雷击时镜中会浮出契丹文字,那是耶律阿保机埋在此处的镇塔灵咒。  

五层藻井下,释迦牟尼的微笑凝固了千年。佛牙舍利在莲花座上泛着幽光,与梁思成测绘时留下的铅笔痕遥遥相对。那些歪斜的“之”字步,是1933年营造学社成员在木塔摇晃中写下的生命注脚——他们用钢尺丈量飞檐的角度,却量不出古人的心跳。  

暮色漫上来时,塔身的木色渐次转暗,如同一卷缓缓合拢的竹简。风铃声里,我忽然懂得:这座没有一颗铁钉的木塔,原是用整个北中国的风霜作铆钉,将辽金的马蹄、明清的月光、民国的硝烟,统统铆进了榫卯的关节。它不是死去的标本,而是活着的史诗——当最后一只麻雀掠过塔尖,我听见大地深处传来榫头咬合的闷响,那是时光在重组自己的基因。

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诗词论坛【官方网站】 ( 京ICP备2021037395号-2 )

GMT+8, 2025-4-29 16:58 , Processed in 0.0558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