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深山樵翁 于 2025-5-6 08:27 编辑
屈原赋 樵夫
天问传呼,端阳米粽盈芳,引龙舟欣踏浪;九歌召唤,仲夏雄黄艾撒,播四野远飘香。常思三闾大夫,楚辞哀吟,民生痛苦;追忆左徒评事,离骚悲叹,战乱凄惶。圣贤求索兮,常论贪廉两辨兮,企盼清明以濯足;世道浑惑兮,时闻优劣以鉴兮,清除荆棘免抛荒!恻世罔极,屈君从不降服,于辰阳而归隐;国都破灭,宦海濒临绝望,遂抱石而夭殇。 凤凰千仞,岭莽莽兮而抗秦,唱淘沙于大浪;诗魂百阙,风萧萧兮而嘲讽,远浊世而安祥。幼怜悲切之国民,辞令娴熟,关乎社稷;少怃艰难之黎庶,张仪游说,献地于商①。壮系楚王,国焉之败亡兮,故土凋焦失声望;博闻强志,怀君以监鉴兮,创新楚辞之滥觞。奸佞横乱,国疆破于内讧,民生衰殇;诗祖忠贞,咏叹趋之浪漫,屡赋辞章。 贤乎!揽德辉而沐兮,忌子兰之笞靳!韵竞精深,是为辞赋大咖;博弘典雅,引领诗苑繁荣。远浑浊而长太息,恨国破兮哀民众;自羁靮而久掩澘,使骐骥兮之多恸②。敬其忠孝双全,博爱仁贞永继;羡其斯文瑰丽,民俗国粹长融。酒斟洞庭湖浦,粽溢汨罗江沖。幸也,江山一统兮,北南合璧而传万古;洎乎,炎黄圆梦时,日月同辉以祭文宗。 伟哉!数七雄唯楚兮,赞三闾之骄秀! 邀千荷之祥睦兮,关切民生与国富;纵一苇之企期兮,追溯先人而巡游。忧愤灵均,吟诵明察良莠;至灵瑞木,碑勒彰现骚优③。院置辞赋之殿堂,道励秭归于后俦。亿兆黎元,期沧海之共济;名留青史,与天地之同悠。民魂,华夏弘扬,俾黎民奋起兮而不挠;国魄,忠贞不屈,效伟岸辛劳兮践鸿猷。 嗟夫!神州儒仕, 初心永继,展浩浩之雄风兮,集贤以发光,唯昆仑而拱仰! 噫嘘!明哲仁人④,砥砺前行,扬巍巍之大道兮,不屈而昂首,蕴功业以宏筹!
注: ①商,即商於,古代地名,辖区主要为现在的陕西省商洛市境内,春秋战国时期,商於原属楚国,位于秦岭南麓,为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后来商於被秦国占领而成为秦地,曾一度成为商鞅的封邑。有诗为证:“六国商於恨最多,良弓休绾剑休磨。君王不剪如簧舌,再得张仪欲奈何。”“不得商於又失齐,楚怀方寸一何迷。明知秦是虎狼国,更忍车轮独向西。” ②子兰,楚怀王幼子、楚顷襄王之弟。怀王封其为上官邑大夫。楚怀王三十年(前299年),秦昭王诱骗楚怀王去秦(今陕西咸阳)会盟,昭睢、屈原等大臣反对怀王去秦,子兰却力劝怀王前去会盟。在怀王被扣后,顷襄王接位,子兰任令尹。笞靳(chī jìn),笞辱。《新唐书·逆臣传上·安禄山》云:“左右给侍,无罪辄死,或箠掠何辱,猪儿尤数,虽严庄亲倚,时时遭笞靳,故二人深怨禄山 。”太息:a、叹气; b、生理现象,以呼气为主的深呼吸; c、叹息、叹惜,对某事慨叹而惋惜; d、道教“无为便太息”,太息般的眼光。羁靮jī dí,马络头和缰绳,喻束缚。 宋代司马光 《旬虑十七韵呈同舍》咏:“征夫解甲胄,疲马脱羁靮。” ③三闾(sān lǘ) ,战国时期古地名,位于湖北秭归县三闾乐平里。又指楚国某地三个大姓家族的总称,爱国诗人屈原被贬后就曾任三闾大夫,掌管三个大姓宗族的宗族事物。因此,后世也用该名词代指屈原。 瑞木,指连理木、好的花木。唐·柳宗元 《为京兆府请复尊号表》之三曰:“神禾嘉瓜,祥莲瑞木,万物畅遂,百谷茂滋,此天之至灵也。”灵均,屈原之字。 ④明哲,a.明智、洞察事理; b.指明智睿哲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