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92|回复: 3

[长诗] 一带一路·华夏神州

[复制链接]

256

主题

634

帖子

2106

积分

论坛嘉宾

新诗专栏嘉宾

Rank: 6Rank: 6

积分
2106

论坛嘉宾

发表于 2021-1-9 18: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部

                           丝绸之路

“万丈光芒洒落下来,
世界已是白日,
没有了遮掩,没有了秘密……”
                            ——出自严观的诗《薄雾》



                  第一节  司马迁的独语


旗幡林立、泛白的照片般的远古,
飞逝了2000年。没有传道人,
也没有顿悟者,在高坡上,
在人前,宣读神示、训诫或
劝勉,——一些不相干的、
陈旧腐朽的观念,已在轴上生锈。
哲人,被贬抑者,
落寞孤寂的精神之王,
远离权柄,独行一生,
留下卷轶浩繁、无病呻吟
的文字,寥寥数语的箴言,
在人民理解之前,
只当含混不清的呓语,
重槌响鼓的提示,早已飞散,
逃逸如轻烟,抽刀断水,
是人经过后重新合拢的空气,
没有形诸书写的历史,
支零半爪的陈迹,
即将隐入无边黑幕的神秘棱角,
全身没入水中的仅余的发丝。
宣示过的,记录下来的,
碑刻着的真相,
大白于天下的一切真相,
告示过的、被记忆的真相。

开始西行的时候,东方已全部发现,
所有熟悉的:
土地、人民、财富和群体的事迹,
向东,向南,
相同的语言和似曾相识的河流,
我的王,我的国,
就像渴慕爱情的年轻人,渴慕西域,
对西方的无知,就像天的盖子,
落在阳关。——西出阳关无故人,
关于西方的传言、零星的描述,
却如漏光的篱笆或是葡萄架下的光斑,
迷人、诱惑,犹如黄金碰撞的脆响,
似奥德赛的耳膜,绑在船桅,
灌满西塞斯迷幻的歌声。

我的王,当他的玉葱经过马厩,
一眼就看中低眉饲马的女仆,
心中发出最强的震颤,
得到你,几乎等于得到全世界,
无数征战的凯旋,收复的失地,
占领的疆域,拥有的全部,
都不能与这个轻盈姣美的女孩相比。
王的喉咙里发出声音,却只有自己
能够听到:“哎,你好,我见过你吗?”
姑娘没有听到任何言语,
却突然张开眼睛望向这个骑士,
望向这个天下第一人,这个全王之王。
只看了一眼,就飞红了脸,
躲进公主的偏殿。
王捕捉住这个一瞥,如极光的幻变,
如碳酸甘泉冲开塞子,
心花怒放中夹杂说不出的一丝苦恼,
品神的果贻,漾开万条彩虹,
又如得而复失的美丽梦境……
王没有马上打听女孩的情形,
也没有立即跟进,就像以前有过的,
而是害怕惊飞这只斑斓小雀的啁啾,
一天,又过了一天,直到第三天,
在汹涌的心境与漫荡的爱的充溢下,
王才与皇姐探讨他的感觉、情愫和热爱。
卫子夫,他知道了爱人的名字,
他发誓要以边关的稳定和广袤的国土,
发誓要天下所有的疆域,所有奇异的物像,
都在王前敞开大门,他,刘彻,
才可以与他未来的爱人,
大汉的皇后,一起君临天下,
只有汉代,只有万世称颂的汉武帝,
才配得上卫夫人、卫皇后、卫子夫!

卫青、霍去病衔王命,
即将开始远征。
张骞已为“凿通西域”开始了
最跌宕传奇的西行。
司马相如则西南建功,
将蜀地的美娇娘卓文君深拥入怀。
飞将军李广,豪情万丈,
屡不能抢建头功,注定不能封侯。
汉将最高的荣耀,“封狼居胥”,
让霍去病英名万古,也让中国的界碑,
永恒地刻入瀚海之滨,冒顿之石。
孙武牧羊于荒漠,不改初衷,
信仰与文明之魂,烛照史空。
这些个历史的炮仗,漆黑夜空的焰火,
飞得太高,闪耀的时间太长,
那五彩斑斓的爆燃
使所有仰望的人热血沸腾、
久久不能平静……


                  第二节  史


公元前221年,
始皇秦嬴政统一六国。
北逐匈奴,拓地阴山,
河套置九原郡。
战国的旧长城重加修筑,
形成了“起临洮至辽东,
延袤万余里”的长城。
其时疆域,“东至海暨朝鲜,
西至临洮、羌中,
南至北响户(北回归线以南)”。
还开通往西南的五尺道,
将政治势力伸入云贵高原。

秦末,战乱。
楚汉相争,
中原动荡不定。

汉建国。
北方匈奴不断扰边,
国王单于勇武残忍。
东北部、北部和西部广大地区,
强悍的骑兵如狂风暴雨,驰骋掳掠。

公元前200年冬,
冒顿单于围攻晋阳(今山西太原)。
刘邦亲领三十二万大军迎战,
图一举击溃匈奴主力,
结果,反被冒顿围困于白登(今山西大同东),
七日不得食。
后采用谋士陈平的“奇计”,
暗中遣人纳贿于冒顿的阏氏夫人,
始得解围。
从此,刘邦再不敢用兵北方。

后来的惠帝、吕后,和文景二帝,
考虑到物力、财力的不足,
对匈奴也都只好采取“和亲”、
馈赠及消极防御的政策。

但匈奴,仍寇边不已。
文帝时代,匈奴骑兵甚至深入甘泉,
进逼长安,严重威胁汉王朝的安全。

刘彻(前156年?—前87年3月29日),
字彘,徐州沛县人。
西汉第七位皇帝,
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汉景帝刘启的儿子,母为王皇后,
出生时,母梦见太阳进入她的怀中。
前四年(前153年),受封胶东郡王。
前七年(前150年),册立太子。
后三年(前141年),正式即位。

彻大破匈奴,
平定闽越、南越、卫氏朝鲜,
开发西南夷,经营西域,
开辟丝绸之路。

名将卫青、霍去病
三次大规模出击匈奴,
收河套地区,夺取河西走廊,
封狼居胥,将当时汉朝的北部疆域
从长城沿线推至漠北。
同时,使西域诸国臣服。

自武帝开始,西汉版图东抵日本海、
南吞交趾、西逾葱岭、北达阴山。
西边直达里海。
张骞使西域,第一次
将中国的目光投向了世界。


              第三节  “凿通”西域


汉武帝即位第三年,
从来降的匈奴人口中得知,
在敦煌、祁连有一个游牧国大月氏,
中国古书上称“禺氏”。
秦汉之际,大月氏的势力开始强大,
攻占邻国乌孙的土地,同匈奴发生战争。
汉初,多次为匈奴冒顿单于所败,
国势日衰。最后被匈奴老单于杀掉国主,
头颅割下来做成酒器。
在国难与羞辱下,月氏人被迫西迁。
在伊犁一带,赶走原来的“塞人”,
重新建立国家。对故土的思念,
复仇的怒火,月氏人志在
联合他国,共击匈奴。
汉天子遂决定选拔人才,
出使西域。诏令下达,
张骞“以郎应募,使月氏”。

张骞,汉中成固人,
为朝廷侍从郎官。
“为人强力,宽大信人”。
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
张骞奉命率领一百多人,
从陇西(今临洮)出发。
一个归顺的胡人堂邑氏,
充当张骞的向导和翻译。
西行进入河西走廊,
匈奴人领地。
匈奴的游骑兵不断骚扰,
张骞指挥军士数次降服他们,
并好言勉慰,告知出使目的,
将他们一一放行。
然而匈奴的数千骑兵队赶来拦截,
右部诸王把张骞等人
押送到匈奴王庭(今内蒙古呼和浩特附近),
见当时的军臣单于(老上单于之子)。
军臣单于得知张骞欲出使月氏后,
说:“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
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
站在匈奴人的立场,
无论如何也不容许汉使通过匈奴人地区,
去出使月氏。就像汉朝不会让匈奴使者
穿过汉区,到南方的越国去一样。
张骞一行被扣留和软禁。

单于佩服张骞的勇武、仁厚和博学,
威逼利诱,而张骞“不辱君命”、
“持汉节不失”。他学习语言,
让行为举止更像一个匈奴人。
一个女孩,美丽、善良,
大胆地用火热的眼睛盯视他,
打动他,他也投以热情的胸怀,
迎娶了一个匈奴妻子,
并很快诞下一个儿子。
十年蛰伏,等候机会。

元光六年(前129年),
监视渐渐有所松弛。
一天,张骞趁匈奴人不备,
果断地说服妻儿,仅领堂邑父,
逃离匈奴王廷。
胡服胡语,
使他们顺利地穿过了匈奴控制区。

被软禁的10年期间,
西域的形势已发生了变化。
月氏的敌国乌孙,在匈奴支持和唆使下,
西攻月氏。月氏人被迫又从伊犁河流域,
继续西迁,进入咸海附近的妫水地区,
征服大夏,在新的土地上另建家园。
张骞大概了解到这一情况。
他们经车师后没有向西北伊犁河流域进发,
而是折向西南,进入焉耆,
再溯塔里木河西行,过库车、疏勒等地,
翻越葱岭,直达大宛(费尔干纳盆地)。
路上经过了几个月艰辛的跋涉。
大戈壁滩上,飞沙走石,热浪滚滚;
葱岭陡削,冰雪皑皑,寒风刺骨。
人烟稀少,水源奇缺。

张骞到大宛后,向大宛国王
说明自己出使月氏的使命,沿途种种遭遇,
希望大宛能派人相送,
并表示今后如能返回汉朝,
一定奏明汉皇,送他财物,重重酬谢。
大宛王早就风闻东方的富庶,
很想与汉朝通使往来,
但苦于匈奴的中梗阻碍,未能实现。
张骞的意外到来,使他非常高兴。
满口答应张骞的要求,
热情款待后,派了向导和译员,
将张骞等人送到康居
(今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境内)。
通过康居到了大夏。
大夏在今阿姆河流域。
经大夏,张骞最终来到大月氏。

月氏人已放弃游牧,
在丰腴的土地上定居,
无意东还与匈奴为敌。
况且汉朝离月氏太远,
遇到危险恐难以相助。
张骞在月氏逗留一年多,
始终未能说服月氏人。
在此期间,张骞曾越过妫水南下,
抵达大夏的蓝氏城(今阿富汗的汗瓦齐拉巴德)。
元朔元年(前128年)动身返国。
归途中,张骞为避开匈奴控制区,
在重越葱岭后,
未走来时塔里木盆地北部的“北道”,
改行沿塔里木盆地南部,
循昆仑山北麓的“南道”,
从莎车,经于阗(今和田)、
鄯善(今若羌),进入羌人地区。
但出乎意料,羌人也已沦为匈奴的附庸,
张骞与堂邑父再次被匈奴骑兵所俘,
又扣留了一年多。
元朔三年(前126年)初,
军臣单于死了,其弟左谷蠡王自立为单于,
进攻军臣单于的太子于单。
于单失败逃汉。
张骞便趁匈奴内乱之机,
带着自己的妻儿和堂邑父,
逃回长安。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从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
至元朔三年(前126年)归汉,历13年。

这次出使,虽然没有达到原来的目的,
但对于西域的地理、物产、
风俗、习惯,各国的位置、人口,
城市、政治、军事等有了详细的了解,
为汉朝开辟通往中亚的交通要道
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汉武帝对张骞出使西域的成果,
大为奖掖,特封张骞为太中大夫,
授堂邑父为“奉使君”。
也为随后的卫青出征,
做到了知己知彼。
之后,张骞随卫青出征立功,
“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
被武帝封为“博望侯”。

张骞的独语:
未知多么凶险,未知如此迷人,
拿着短刀,我敢于跳入蛟龙出没的深潭,
插上翅膀,我不犹豫飞向虚渺的太空。
敌人,我用豪勇制服,
面对死亡,凛然不惧,
承诺,就是玉律,
守信,则是金科。
马背上,尽情驰骋,
步行中,一如骆驼。

这个世界多么阔大、遥远,
似乎永远走不到尽头。
天气多么恶劣,前方如此险峻,
疲倦、干渴、饥饿,
豺狼、虎豹、毒蛇,
我一次一次战胜!
我的朋友,堂邑父,
友情堪比金子,
背后站着你,
我只需制服面前的强敌。
没有比你更坚韧的人,
你不是族人,
却比族人更亲。

敌人是个相对的概念,反之也是。
在任何时候,坦诚相待,
直陈利害,
就可能赢得友情,化敌为友。
一切的战事,始于对未知的恐惧,
交流与了解,
能解决90%的纷争。
坏人是有的,
落后腐败的思想是坏的根源。
平穷和愚昧,是恶的基础。
必须将邪恶与坏禁锢,
以新的知识和常识感化。
让好人得自由。
让荣光照射伟大的心灵。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
张骞第二次奉派出使西域。
这时,汉朝业已控制了河西走廊、
积极进行武帝时对匈奴最大规模的决定性战役。
几年来汉武帝多次向张骞询问大夏等地的情况,
张骞着重介绍了乌孙到伊犁河畔后,
已经与匈奴发生矛盾,
建议招乌孙东返敦煌,与汉共同抗击匈奴。
这就是“断匈奴右臂”的著名战略。
同时,张骞提出应该与西域各族
加强友好往来,得到了汉武帝的采纳。
张骞率领300人组成的使团,
每人备两匹马,带牛羊万头,
金帛货物价值“数千巨万”,到了乌孙,
游说乌孙王东返,没有成功。
又分遣副使持节
到了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国。
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张骞回来,
乌孙派使者几十人随同张骞一起到了长安。
此后,汉朝派出的使者还到过安息(波斯)、
身毒(印度)、奄蔡(在咸海与里海间)、
条支(安息属国)、
犁轩(附属大秦的埃及亚历山大城),
汉使还受到安息专门组织的二万人的盛大欢迎。
安息等国的使者也不断来长安访问和贸易。
从此,汉与西域的交通建立起来。
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
张骞回到汉朝后,拜为大行令。
张骞殁于前114年。

汉通西域,起初是出于军事目的,
但西域开通以后,影响远远超出了军事范围。
从西汉的敦煌,出玉门关,
进入新疆,再从新疆连接中亚、
西亚的一条横贯东西的通道,
再次畅通无阻。这条通道,
就是后世闻名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把西汉同中亚许多国家联系起来,
促进了它们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
和文化的交流。西域的核桃、胡萝卜、
葡萄、石榴、蚕豆、苜蓿等十几种植物,
逐渐在中原栽培。龟兹的乐曲,
胡琴等乐器,丰富了汉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汉军在鄯善、车师等地屯田时
使用地下相通的穿井术,习称“坎儿井”,
在当地逐渐推广。
大宛的汗血宝马在汉代非常著名,
名曰“天马”,“使者相望于道以求之”。
大宛以西到安息国都不产丝,
也不懂得铸铁器,
汉使和军士把这些技术传了过去。
中国蚕丝和冶铁术的西进,
对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颇大。

自春秋以来,戎狄杂居泾渭之北,
至秦始皇北却戎狄,筑长城,
以护中原,但其西界不过临洮,
玉门之外的广阔西域,
尚为中国政治文化势力所未及。
张骞通使西域,使中国的影响
直达葱岭东西。自此,
不仅现今中国新疆一带同内地的
联系日益加强,而且中国同中亚、西亚,
以至南欧的直接交往也建立和密切起来。
后人正是沿着张骞的足迹,
走出了誉满全球的“丝绸之路”。
张骞的“凿空”西域,功莫大焉。

张骞还领导了向西南探辟新的路线,
派出的使者,深入到庄乔所建的滇国。
滇国又名滇越,
因遇有战事将士们坐在大象上作战,
故又叫“乘象国”。
使臣们了解到,
在此以前,蜀的商人
已经常带着货物去滇越贸易。
同时还知道住在昆明一带的
少数民族“无君长”,“善寇盗”。
西南各地的少数民族,
对汉朝的情况几乎都不了解。
汉使者会见滇王时,
滇王竟然好奇地问:
“汉朝同我们滇国比较,
是哪一国大呢?”
使者到夜郎国时,
夜郎王同样也提出了这个问题,
这就成为后世“夜郎自大”典故的由来。

通过汉使者的解释和介绍,
他们才了解到汉朝的强大。
汉王朝从此也更注意加强同滇国、
夜郎及其它部落国的联系。
至元鼎元年(前111年),
汉王朝正式设置牂牁、
越侥、沈黎、汶山、武都等五郡,
以后又置益州、交趾等郡,
基本上完成了对西南地区的开拓。

夜郎王牂牁江边的独语:
          《斜晖中的夜郎国废墟》


      看着阳光漫散 忽然惊觉的梦
  在眼前轻轻碎裂
       一次又一次 无法追索的梦
  在金光里逃逸
  飞鸟的进军
  在震荡的晚钟声里消失踪影
  院子里的狗躁动凶猛
  什么使一条狗感到这样的迷狂
  
      人迹渺茫里沉醉遥远的国度
  绿色中的黄昏
  晦暗的道路,精神的羁靡
    奋斗,生的欢乐
  总也无法放在一个可见的维度
  而所谓的过去
  那注满文字的点滴生活的遗漏
  飞蝠般逃逸的动作、思绪
  那历史 张着怀疑的眼神
  抖索着双手
  穿着空无的针线
  预言、命运与判决
  听任倾听者的屈服
  头戴羽翎的使者
  还在跟随权威的引领
  就快降临
  世上最美的微笑
  已在屋檐下顺着雨水
  化身金合欢的叶脉
  是晦暗的、无法侧度的深渊
  群山的萎顿,河床的翻卷
  
    山脚下衰老的人
  望着阔大混噩的流水
  面孔中写满亡灵的密码
  双手展示着
  自然对人的冷酷
  而群体,杂沓的脚步
  在朝向某种时分时分外整齐
  瘴毒盘踞的、密林遮蔽的山体
  有人躲在帐篷后沉睡
  她的迷离梦境、她的静谧之美
  游移而青葱的男人
  在万世过后
  荣耀悬挂在另一个向度
  
    世界、精神有时钝突
  有时锋锐而飘忽
  却不在人前宣读证言
  只希望奇迹出现
  而奇迹只与纯粹有关
  灵迹,显示……
  活在水里的鱼
  一些草丛里的小蛇和蚱蜢
  另一些更恐怖的生物
  而心欢快时
  就有飞鸟的翱翔,异兽的追逐
   
    时代转眼就到了当今
  也有人曾经尝试把握某一种存在
  也有人毫不眷恋
  革新和保守
  各以自己的方式啜饮过去之水
  回忆定格
  是那么确定无疑
  而羁旅中的行者
  还在抚摸驼峰上的珠宝、搭袋里的美人
  那远去的城垛,宫阶上的饮宴
  犹如沙滩上的弃舟
  仗剑侠士的茫然四顾
  
    偶尔有村夫的农耕
  会犁开文明的遗迹
  翻开辉煌的碎片
  那烙下的印记
  纯朴的知识 高尚的粗野 仗义的风范
  容易勾起人对确切的怀念
  带来些许的满足
    日月如梭般隐去
  手中抓握着今天
  明天近在咫尺
    而此刻,夜郎国的废墟上                        
    遍洒夕阳余晖

     
                   第四节 卫青


元朔二年(前127年),
匈奴贵族以两万骑入侵上谷
(河北怀来县)、渔阳。
汉武帝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
派青年将领卫青率3万骑出云中
(内蒙托克托县),西至陇西
(甘肃东部),收复河套地区,
扫除匈奴进犯的军事据点。
卫青采取迂回进攻的方法,
从后路包抄,
一举赶走匈奴的楼烦王和白羊王,
解除了长安的威胁。
汉设朔方郡、五原郡,
移民10万屯垦,
重新修了秦代的旧长城,派兵驻守。
卫青封长平侯。

元朔五年(前124年),
卫青率骑兵赶走匈奴的右贤王,
生擒匈奴王子10余人,凯旋而归。
汉武帝破格提升卫青为大将军,
成为全军的统帅。

公元前124年,卫青又一次
取得了对匈奴作战的大捷。
喜出望外的汉武帝命使节
赴军中封卫青为大将军,
赐其三子为侯。

卫青的独语:
剑,我的长剑,我的“烛微”,
这个夏夜的星辉,可以依稀辨认
珍珠鱼皮的刀鞘,鞘上的红宝石、
蓝玛瑙,绿松石边上的黑砗榘。
手指划过刀身的冰凉刺寒,
青铜、钢与铁的熔炼,
千百次的锻击、淬火而成水波纹般的
柔软视觉和无坚不摧的锋刃。
我多么喜欢这样的剑柄,粗绳紧缠,
纯金的缨扣,三蛇镂空的鎏金挡隔。
我的战力,我的勇气,
我的荣耀和尊严,
剑,我的至爱的武器,
你的刀锋将如蜡烛的微光,
无形中穿透黑夜而烛照时空,
光因为无敌于暗黑而胜券在握,
你的名因为你的抵达而耀世。

卫青的独语:
我要带着你回到草原,
我看着你出生,我记得你
挣脱脐带站立行走的最初几步,
我长久地看着你、陪伴你咀嚼草茎,
我熟悉你的轻蹭当我轻抚你的前额,
而多少次我们飞奔于旷野,
也不止一次地涉水而跨越山涧险涂,
你的汗像是2000年后的可口可乐,
又似是血滴连珠的向下滚落,
我在马背,感觉生就不知疲倦的翅膀,
千里奔袭只不过是一次红汤的出浴,
我知道你的奔突,你的嘶鸣,
将一次而再次地铭刻“汗血宝马”之名。

卫青的独语:
我的两万队伍,庞大的马队,
我的刀锋所向,就是洪峰披靡之处,
我的12位武士,12位兄弟,
我熟悉他们的功力,他们驾驭战队的能力,
他们接敌的10分钟是可怖的,
他们的剑将如狂风,无情吹打显露怯意的劲敌,
他们的驭马捭阖纵横,刀不落空,
敌人将为他们的劫掠、他们的罪恶而饮鸠。



                 第五节 霍去病


三战大捷。

公元前123年,
汉武帝任命17岁的霍去病为骠姚校尉,
跟随卫青出征漠南。
远征中,霍去病首次离开大部队单独作战,
率领800精锐骑兵,
孤军深入匈奴腹地数百里,
斩杀敌人2000多人,
俘虏匈奴单于的叔父。
霍去病一战成名,
功冠全军,封“冠军侯”。

第二次是在公元前121年,
汉武帝任命19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
分别在春季和夏季两次出征河西。
在春季的攻击中,
霍去病率领1万骑兵,
在今天的河西走廊一带与匈奴作战,
在皋兰山下歼灭了匈奴的主力,
俘获了匈奴的祭天金人。
被加封食邑二千户。
在夏季的攻势中,
霍去病在友军公孙敖迷路迟到的情况下,
率部孤军深入,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俘虏匈奴五王以下王公贵族127人,
歼敌3万余人,并迫使匈奴浑邪王率4万余人投降。
此战后,汉朝军队牢牢控制了河西走廊。

公元前119年春
汉武帝命令卫青和霍去病,
各自率领5万骑兵,分两路奔袭漠北,
与匈奴主力决战。
霍去病从代郡(今河北省蔚县代王城)
出征,一路北行,
行程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
渡过弓闾河。
霍去病大军迎头碰上了匈奴左贤王的部队。
左贤王是匈奴的一种封王,
权力和地位很高,手下往往统领数万军队。
霍去病所碰到的这位左贤王还是单于的继承人,
手下有近10万大军。
霍去病根本就不给左贤王任何机会,
冲上去直接开打,连砍带杀,
歼灭了7万多人,还俘虏了匈奴济屯头王、
韩王等3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
并乘胜对匈奴残余军队展开追击,
一路向北追到狼居胥山(今肯特山,位于蒙古国)。
随后,霍去病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盛大的祭天封礼,
在狼居胥山以北的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
此后,霍去病大军继续向北,
饮马翰海(今俄罗斯国贝加尔湖)。

封狼居胥的意义在于,
霍去病向匈奴宣示,这一大片土地,
都是汉朝的领土,谁也不能侵犯。
于是在那以后,
“汉家旌帜满阴山,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曾几何时,匈奴盘踞在漠南、河西一带,
以此为大本营,不断南下侵扰中原。
现在,在霍去病、卫青等人的不断打击下,
匈奴退出了漠南、河西,远遁到漠北,
再也不敢轻易南下。
霍去病屡战屡胜,为汉朝开疆拓土,
扬威立名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名扬万里,成为让匈奴闻之丧胆的战神。

霍去病的独语:
我终于可以挺槊向前,
我们风驰电掣,
旋风般扑向大漠。
我的猿臂挥舞双剑,
我感到力量灌注,
可以横扫千军。
残忍的匈奴,
他们曾经肆意践踏汉土,
他们掳掠、奸淫、杀人如麻,
他们生食、烹煮我们的父兄姐妹,
他们让我们的帝祖蒙羞。

我是为你们而战,
我的人民。
我是为母亲、为姨妈而战。
陛下,我是为你而战!
高空夜月的银辉,
在排山倒海的啼声中颤动,
风声呼啸在耳边,
好像在催促,让我们赶快杀敌。
风餐露宿,啃食风干的牛肉,
掬流沙中溪流畅饮。
我打探军情,
径直扑向巢穴。
匈奴的弓箭还没有张开,
就斩下一把把弯刀,
削下一个一个狂暴惊惧的头颅,
我要刺穿他们肮脏丑陋的身躯,
让喷涌的鲜血祭奠族人的亡灵。
我要将瑟瑟发抖的匈奴王子,
还有王室的要人,
递解回京师,
让英明的陛下发落。
            

                    第六节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也。”
因仰慕战国时的名相蔺相如
而自行改名相如。
少年时代喜读书练剑,
二十多岁时为汉景帝武骑常侍,
待梁孝王刘武来朝时,
司马相如才得以结交
邹阳、枚乘、庄忌等辞赋家。

刘武去世后相如称病辞职,
回到四川临邛,生活清贫。
临邛令王吉与相如交好,对他说:
“长卿,你长期离乡在外,
求官任职,不太顺心,
可以来我这里看看。”
于是相如在临邛都亭住下,
王吉天天拜访相如,相如托病不见,
王吉更显恭敬。
临邛富人卓王孙得知“(县)令有贵客”,
便设宴请客结交,
相如故意称病不能前往,
王吉亲自相迎,相如只得前去赴宴。
卓王孙有位离婚女儿,
名文后,又名文君。
久仰相如文采,
遂从屏风外窥视相如,
司马相如佯作不知,
受邀抚琴时,
弹一曲《凤求凰》,
传爱慕之情,
文君听出了司马相如的琴声,
偷偷地从门缝中看他,
不由得为他的气度和才情吸引,
顿生倾慕之情。
宴毕,相如通过文君的侍婢
向她转达心意。
于是文君深夜逃出家门,
与相如私奔到了成都。
卓王孙大怒,声称女儿违反礼教,
自己却不忍心伤害,
但连一个铜板都不会给女儿。

司马相如家徒四壁,
卓文君在成都住了一些时候,
对司马相如说:
“你跟我到临邛去,
向我的同族兄弟们借些钱,
我们就可以设法维持生活了。”
司马相如听了她的话,
夫妻便一起到了临邛。
周借一些银两做本,开了一家酒店。
卓文君当垆卖酒,掌管店务;
司马相如系着围裙洗涤杯盘瓦器。
卓王孙闻讯后,深以为耻,
觉得没脸见人,整天大门不出。
他的弟兄和长辈都劝他说:
“你只有一子二女,又不缺少钱财。
如今文君已经委身于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虽然家境清寒,但毕竟是个人材;
文君的终身总算有了依托。
而且,他还是我们县令的贵客,
你怎么可以叫他如此难堪呢?”
卓王孙无可奈何,
只得分给文君奴仆百人,铜钱百万,
又把她出嫁时候的衣被财物一并送去。
于是,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双双回到成都,
购买田地住宅,过着富足的生活。

相如曾给梁王写《如玉赋》相赠,
此赋词藻瑰丽,气韵非凡。
梁王以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
“绿绮”是一张传世名琴,
琴内有铭文曰:“桐梓合精”。
相如得“绿绮”,如获珍宝。
他精湛的琴艺配上绝妙的音色,
使“绿绮”琴名噪一时。
后来,“绿绮”成了古琴的别称。

司马相如的独语:
我知道你的眼睛,我看到碧绿的深潭,
映照美好的世界,仙子拨动梵音,
琴弦的共振,声音传布亲爱的耳际,
我的绿绮唤醒新的生命,热切的絮语,
每一个字都是告解、祈愿和布道,
与你的心灵,琴瑟和鸣,
这是鸠饮,又是鸡汤。
我似乎望穿过往,看到你慢慢长大,
你的每一个步态,每一次笑,
每一句话语,都记得,
可以回叙。多少人赞美你,
多少人因为你而不敢粗鄙,
我们的主是一个画家,一个诗人,
永恒之中,他唯一一次描绘出你,
为一首诗歌,反复修改,
为一幅山水,夙夜不寐,
亿万个人物,信手拈来,
直到星月交辉,因缘际会,
画笔中慢慢出现完美的女子,
再不能添多一笔,你就这样走出画面,
歌唱,舞蹈,弹拨,
全世界为之心醉。

我流泪,我一无所有,
哪怕我的心强大得可以包容,
却没有铜板购买食物养活你,
我的辞赋华丽,帝王也为之动容,
我的光芒带来阴影,
我的桀骜带来磨难,
我能带给你生,
也会带给你窘困,
我可以强烈地表白,
又猥琐般自卑,
哪管他呢,
这是命定,也是天启,
我要拥获你的心,你的爱,你的全部!

《子虚赋》以虚静为道,
刘彻非常喜欢,
以为是古人之作,叹息不能与作者同时代。
当时侍奉刘彻的狗监(主管皇帝的猎犬)的
杨得意是蜀人,对刘彻说:
“此赋是我的同乡司马相如所作。”
刘彻惊喜之余即召司马相如进京。
司马相如禀武帝:
“《子虚赋》写诸侯王打猎的事,
请允我再作天子打猎的赋”,
这就是内容上与《子虚赋》相接的《上林赋》,
不仅内容可以相衔接,且更有文采。
此赋以“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为假托人物,
设为问答,放手铺写,
以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帝王奢侈为主旨,
歌颂了统一大帝国无可比拟的形象,
又对统治者有所讽谏,
开创汉赋新篇。
天子封司马相如为郎。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
唐蒙受命掠取和开通夜郎
及其西面的僰中,
征用巴、蜀二郡的官吏士卒上千人,
西郡征调陆路及水上运输人员一万多人。
唐蒙用战时法规杀了大帅,
巴、蜀百姓大为震惊恐惧。
皇上得报后派相如去责备唐蒙,
安民告示巴、蜀百姓,
唐蒙所为并非皇上的本意。
司马相如发布《谕巴蜀檄》
恩威并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如回京向汉武帝汇报,
唐蒙开通西南夷筑路,
修路二年,没有修成,
士卒多死亡,耗费钱财。
当地多有反对者。
邛、笮的君长知悉南夷与汉朝交往,
也请求汉朝委任他们以官职。
皇上任相如为中郎将,持节出使,
拢络西南夷。相如等到达蜀郡,
蜀人以迎接相如为荣。
司马相如拆除西南夷旧有关隘,
邛、笮、冉、駹、斯榆连为一体,
开通灵关道,在孙水上建桥通邛、笮。
皇上大为加勉。
《难蜀父老》以问答形式,
说服众人与汉廷合作,
为开发西南边疆作出了贡献。
《遗平陵侯书》、《与五公子相难》、
《草木书》成为汉代最重要的赋作。
司马相如是汉赋大师和美学大家。
《汉书·艺文志》著录“司马相如赋
二十九篇”,现存《子虚赋》、
《天子游猎赋》、《大人赋》、
《长门赋》、《美人赋》、
《哀秦二世赋》6篇,
另有《梨赋》、《鱼葅赋》、
《梓山赋》3篇仅存篇名。
《隋书·经籍志》有《司马相如集》 1卷,
已散佚。明人张溥辑有《司马文园集》,
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司马相如掌握辞赋创作的审美规律,
并通过创作实践和有关辞赋论述,
对辞赋创作进行了不少探索,
只言片语表露其美学思想、创作主张。
道家哲学的影响,斑斓多姿的艺术风貌,
获得经久不息的艺术魅力。

历史学家司马迁在整个《史记》中,
专为文学家立的传只有两篇:
一篇是《屈原贾生列传》,
另一篇就是《司马相如列传》,
仅此即看出相如在太史公心目中的地位。
全文收录了他的三篇赋、四篇散文,
以致《司马相如列传》的篇幅
大约相当于《屈原贾生列传》的六倍。

《子虚赋》,《上林赋》,
《司马相如上书谏猎》,
《长门赋》,《凤求凰》
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古琴曲,
演义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
以“凤求凰”为通体比兴,
不仅包含了热烈的求偶,
而且也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
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丰富的意蕴。
全诗言浅意深,音节流亮,
感情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
融楚辞骚体的旖旎绵邈
和汉代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炉。

班固、刘勰称司马相如为“辞宗”,
林文轩、王应麟、王世贞等学者
称他为“赋圣”。
同时,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
将西南夷民族团结统一于大汉疆域,
被称之为“安边功臣”,名垂青史。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不拘封建礼教的束缚,
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婚姻的果敢行为,
演绎了自由恋爱的爱情经典,
被誉为“世界十大经典爱情之首”闻名中外。
唐代诗人张祜则有《司马相如琴歌》曰:
“凤兮凤兮非无凰,
山重水阔不可量。
梧桐结阴在朝阳,
濯羽弱水鸣高翔。”
扬雄欣赏赞叹说:
“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
其神化所至邪!”




                第七节 司马迁


司马迁二十岁从长安出发东南行,
出武关至宛。南下襄樊到江陵。
渡江,溯沅水至湘西,
然后折向东南到九疑。
窥九疑后北上长沙,
到汨罗屈原沉渊处凭吊,
越洞庭,出长江,顺流东下。
登庐山,观禹疏九江,到钱塘。
上会稽,探禹穴。
还吴游观春申君宫室。
上姑苏,望五湖。
之后,北上渡江,
过淮阴,至临淄、曲阜,
受困于鄱、薛、彭城,
然后沿着秦汉之际风起云涌的
历史人物故乡,楚汉相争的战场,
历沛、丰、砀、睢阳,
至梁(今河南开封),
回到长安。
父亲司马谈时任太史令,
司马迁首仕为郎中。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
驰义侯授命平定西南夷,
中郎将郭昌、卫广率八校尉之兵
攻破且兰,平南夷。
夜郎震恐,自请入朝称臣。
汉军又诛邛君,杀笮侯,
冉震恐,请臣置吏。
随后汉武帝在西南夷置武都、
牂柯、越巂、沈黎、文山五郡。
此时,随汉武帝东行巡幸缑氏的
司马迁在继唐蒙、司马相如、
公孙弘之后再次出使西南,
被派往巴、蜀以南筹划新郡的建设。
随后又抚定了邛、榨、昆明,
在第二年回朝向武帝覆命。

元封元年(前110年)春,
汉武帝东巡渤海返回的路上
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
弥留之际的司马谈对司马迁说:
“我们的祖先是周朝的太史。
远在上古虞舜夏禹时
就取得过显赫的功名,主管天文。
后来衰落了,难道要断送在我这里吗?
你继为太史,就可以接续祖先的事业。
如今天子继承汉朝千年一统的大业,
到泰山封禅,而我不得从行,
这是命中注定的啊!
我死以后,你一定会做太史;
千万不要忘记我要编写的信史啊。
况且孝,是从侍奉双亲开始的,
中间经过事奉君主,
最终能够在社会上立足,
扬名于后世,光耀父母,
这是孝中最主要的。
天下称颂周公,是说他能够
歌颂周文王、武王的功德,
宣扬周、召的遣风,
使人懂得周太王、王季的思想
以及公刘的功业,
以使始祖后稷受到尊崇。
周幽王、厉王以后,
王道衰落,礼乐损坏,
孔子研究、整理旧有的文献典籍,
振兴被废弃了的王道和礼乐。
整理《诗》、《书》,著作《春秋》,
直到今天,学者们仍以此为法则。
从鲁哀公获麟到现在四百多年了,
其间由于诸侯兼并混战,
史书丢散、记载中断。
如今汉朝兴起,海内统一,
贤明的君主,忠义的臣子的事迹,
我作为太史而不予评论记载,
中断了国家的历史文献,
对此我感到十分不安,
你可要记在心里啊!”
司马迁低下头流着泪说:
“子虽不聪敏,
但是一定把父亲编纂历史的计划
全部完成,不敢有丝毫的缺漏。”

天汉二年(前99年),
武帝旨李陵出酒泉击匈奴右贤王,
贰师将军李广利护送辎重。
李陵谢绝,只自请步兵五千。
武帝赞赏李陵的勇气并答应了他。
然而,李陵行至浚稽山时
却遭遇匈奴单于。匈奴兵越聚越多,
粮尽矢绝之后,李陵最终降敌。
武帝愤怒,群臣皆声讨李陵之罪。
唯有司马迁说:“李陵侍奉亲人孝敬,
与士人有信,一向怀着报国之心。
他只领兵五千,吸引了匈奴全部的力量,
杀敌一万多,虽然战败降敌,
其功可以抵过,我看李陵并非真心降敌,
他是想活下来找机会回报汉朝的。”
然而,随着公孙敖迎李陵未功,
谎报李陵为匈奴练兵以期反击汉朝之后,
武帝族灭李陵家。
司马迁也以“欲沮贰师,为陵游说”
被定为诬罔罪名。
诬罔之罪为大不敬之罪,按律当斩。
面对大辟之刑,慕义而死,
虽名节可保,然书未成,
名未立,这一死如九牛亡一毛,
与蝼蚁之死无异。
想到文王拘囚室而推演《周易》,
仲尼困厄之时著作《春秋》,
屈原放逐才赋有《离骚》,
左丘失明乃有《国语》,
孙膑遭膑脚之刑后修兵法,
吕不韦被贬属地才有《吕氏春秋》传世,
韩非被囚秦国,作《说难》和《孤愤》,
《诗》三百篇,
大概都是贤士圣人发泄愤懑而作。
在那个“臧获婢妾犹能引决”的时代,
司马迁毅然选择了以腐刑赎身死。
至此,司马迁背负着父亲穷尽一生
也未能完成的理想,面对极刑而无怯色。
坚忍与屈辱中,完成属于太史公的使命。


公元前91年(征和二年),
《史记》全书完成。
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
七十列传、十表、八书,
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
被称为“实录、信史”。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
列为前“四史”之首,
与《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司马迁借老子之口说出了
被他改造过和发展了的至治理想。
保留了道法自然的内核,
有意识地剔除了反映原始社会
“小国寡人”和奴隶社会“使民”如何的思想,
体现了深得道家精髓的“与时迁移”。
其核心是天道自然,要旨是人民的足欲。

《史记》的《天官书》、
《律书》、《历书》,
称司马迁为天文星家决非虚誉。
司马迁继承父亲遗志,
完成“推古天变”,
“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
《天官书》即据春秋242年之间
日食三十六、彗星三见等星象,
联系天子衰微、诸候力政、
五伯代兴及到战国秦汉之际的
社会变乱动荡,总结出天运
三十年一小变,
一百年一中变,
五百年一大变,
三大变为一纪,
三纪而大备的“大数”,
最后才认为“天人之际续备”。
这是天文学之应用重要范例,
在整个星学历史上占有最高地位。

此外,司马迁又总结了战国以来
天文学的基本原则,表述如下:
“我仔细检查史书的记裁,
考察历史上的事变,
发现在100年之中,
五星皆有逆行现象。
五星在逆行时,往往变得特别明亮。
日月的蚀食及其向南向北的运行,
都有一定的速度和周期,
星象学要依据这些最基本的数据。
星空中的紫宫星垣、
东西南北四宫星宿
及其所属的众多星辰,
都是位置不变的,它们的大小程度
和相互向的距离也是一定不变的,
它们的分布排列
象征着天上五官的位置。
这是星象学中的‘经’,亦即不变的依据。
而水、火、金、木、土星
则是上天的五位辅柱,
它们的出现隐伏
也有一定的时间和周期,
其运行速度快慢不均。
这是天文学中的‘纬’
即经紫变动的部分。
把这些固定的和变动的两种星象
结合起来,可以预测人事的变化。”

评判天下是非,
史记的标准成为历史的准绳。
贬抑无道的天子,
斥责为非的诸侯,
声讨乱政的大夫,
使国家政事通达。
纵观《史记》,
颂扬汤武革命,以有道伐无道,
成为《史记》反暴政的思想基础;
公羊家"尊王攘夷",
主张"大一统"的思想,
成为《史记》贯串全书的主要观念;
公羊家崇让、尚耻之义,
是《史记》褒贬历史人物的道德标准。

司马迁的名言:
三晋多权变之士,夫言纵横强秦。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貌言华也,圣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盖锺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何则?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古者富贵而名磨灭,
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
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
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
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
最下者与之争。

司马迁的低语:
心之力即是宇宙之力,
恒永在,
变通也永在。
规律而成律法,
约束而有自由。
律法即道。
以强力和愚鲁破坏道的,
必被另一种强力所制。
设身处地,
广被恩泽。
节制,
公允,
慈善,
和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4653

帖子

9737

积分

超版

超版|督导助理

Rank: 8Rank: 8

积分
9737

敬业首席超级版主优秀会员

发表于 2021-1-9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叙事诗,需要点时间品读哦,先跟一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3099

帖子

701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017

论坛嘉宾

发表于 2021-1-11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读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3099

帖子

701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017

论坛嘉宾

发表于 2021-1-11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了诗评再读诗作,越发的加深理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京ICP备2021037395号-2 )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3606  

GMT+8, 2024-5-18 08:27 , Processed in 0.04530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