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山林退士 于 2022-6-17 19:50 编辑
关于申请“驻站作家”的申请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8884/wps1.png
申请人刘培善:网名山林退士,男 ,1944年4月出生。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证号26096),安徽省诗词学会会员(证号0500610),中华诗词发展基金会诗人之家安徽工作委员会委员(证号113),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证号3286)。2016年11月出版自传题材为主的诗集 《归路雨花》(175千字·中华书籍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以树木花卉粮食蔬菜为题材的谜语诗集《吟绿竞猜》(260千字·中国国际文艺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叙事题材诗集《春日心愿》(186千字·作家出版社)。以上三本书已被安徽省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首都图书馆等著名图书馆收藏。所作《营林画卷》2010年11月获国家林业局“红诗林业”全国诗歌创作评选优秀奖。《淮上明月》2012年6月获第五届【韵律杯】世界汉语诗歌大赛优秀奖。《森林病虫普查员之歌》2013年1月获国家森防总站“森防人与森防事”优秀奖,作曲家林羽为本歌词谱曲。《采茶迎辉》《寻回童趣》2012年6月获中国格律体新诗第二届“春季诗赛”优秀奖。2013年6月中国格律体新诗第三届“春季诗赛”中《化水之旅》获三等奖,《癸巳春梦》获优秀奖。诗作见于《大别山诗刊》、《韵律诗歌》报、《中国小诗》杂志、《格律体新诗》杂志、《中国爱情诗选》。散曲被收入《中国当代散曲大典》“国家卷中册406页、安徽卷38页”。现任《格律体新诗》杂志编委,【韵式新诗】栏目责任编辑。
附:三篇拙作
一·【寓言】
米里砂和糠里米 米里砂趾高气扬地对糠里米说:“你虽然是米,但身在糠里, 身份是糠,只能与糠同价。我虽然是砂,因混在米里,身份是米, 与米同价!哈哈!”糠里米无奈地回答:“我虽然身份是糠,与糠 同价,但能提高糠的质量,你虽然身份是米,能与米同价,但终 究要被人们唾弃!”
石磨 一爿石磨,孤零零的斜卧在残墙边,另一爿在垫路时被碾压破碎,永久的掩埋在新修的水泥路面下!遗乘的这爿,那磨损的磨齿、残破的磨眼,显示出它曾经的功劳!和人推驴拉的辉煌!两人路过,坐在石磨上小息,甲言:这石磨重新架起来可成为乡村游的好产品!乙言:可惜只剩一爿。二人离。一野狗至,扬起后腿,撒尿于石磨上。
二【编者按】
韵式体新诗除诗歌行末有规律押韵的模式外,没有其他形式的规律性。押什么样的韵,作者根据自己表意的需要自由决定。所以曾一度被称为自律体新诗。它不受音步对称的制约,只在句末或节末较有规律地使用相同或相近的音韵。它是介于纯自由新诗和格律体新诗之间的一种准格律体形式,又是“韵式”中的自由诗。这种形式既避免了纯自由新诗完全丧失诗歌音乐美的一面,又能避免对称式格律体新诗的局限性和呆板的一面。“解去镣铐跳舞”更能舒展手脚,有利诗人抒发情感,表述能力更强。有规律押韵的模式赋予诗歌音乐感,阅读爽口,有利记忆,容易被年轻人接受,很少出现中途弃读现象。韵式体新诗可能更接近人民大众,有很强的生命力,是中华诗海中不可遗缺的靓丽成员!(为格律体新诗杂志十三期韵式新诗栏目写的编者按)
三·【浅论新诗】
目前网坛新诗大致有两大类:一是无韵无律的所谓“自由新诗”。流派不同,风格各异,当前正在流行。 二是有韵新诗。其中分为格律体新诗和韵式新诗两类。 格律体新诗再分整齐式和参差式。韵式新诗也分为一韵式和变韵式。这还是粗略分类,细分更繁。由于有韵新诗的这些框框条条有点束缚人,目前写作的人相对少些。这两大类文、诗的作者,文、诗观更是千差万别,对诗歌的衡量各有各的标准,如有些“自由新诗”作者认为:有韵新诗直白浅显,没给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是肤浅之作。也有些有韵新诗作者认为:自古无韵不是诗,所谓 “自由新诗”其实就是分行散文,往往用词生造,文意朦胧,多数读者难以理解,严重脱离大众。有韵新诗继承了汉语诗歌的韵律精髓,同时又能与时俱进去适应大多数民众的需要。他们有稳固的统一信念——押韵。注重诗歌的音乐美,(押韵,是指诗歌中用在偶句行末和节末的字,由同韵母或近韵母的字构成,以【新华字典】为准)。一是巧妙的利用押韵前后关联,互相呼应,有助于诗意发挥,以优美的音乐感熏染读者,促进其与诗人的心灵相通;二是音步安排,音步是指诗行中语言的表意间歇或停顿。各音步和谐,连、转恰当,诗歌流畅上口,对诗歌内容的宣泄助力大增。这种形式既避免了无韵“自由新诗”无音乐美的一面,又避免了死套格律呆板的一面,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深受读者喜爱,最接近人民大众,是诗歌与民谣的有机结合体, 最适合歌颂劳动人民的淳朴, 呼出他们的心声。一旦开读,因其音律美感的吸引,中途弃读的现象极少,且容易记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映像,具有无限生命力,必定会和其他新诗长期共存,汇聚于中国诗歌的浩瀚大海。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5344/wps1.png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5344/wps2.png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5344/wps3.png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5344/wps4.png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5344/wps5.png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5344/wps6.png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5344/wps7.png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5344/wps8.png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5344/wps9.png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5344/wps10.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