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65|回复: 0

[其他] 姜夔诗词中“屈原”的影响

[复制链接]

88

主题

89

帖子

27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2
发表于 2022-3-29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姜夔诗词中“屈原”的影响
姜清水
中国文人的“淑世情怀”来源于礼记·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以“平天下”为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天下均平的社会理想状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姜夔的“淑世情怀”也自然有这种基因原素的存在,在品读姜夔诗词时,发现其受屈原作品的影响非常大,故疏理以现。
姜夔对屈原的作品再三捧读,对《离骚》《九歌》《远游》等名篇在诗词中应用的频率非常高。他是把屈原的《离骚》篇奉为“经”的,如“可续离骚经”诗句。又如他的雅乐《越九歌》,不仅依屈原的《九歌》之名和文本范式,其内容也步屈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的主旨,以屈原“爱国”为基调,寄托姜夔自己的赤诚之心,整条爱国主线贯穿其中,悲切之意较之屈原及姜夔同时代之人,只怕有过之而无不及。姜夔到晚年在浙东永嘉,仍不忘屈原的《远游》辞章,胸装辞人的反复吟咏心愁凄而增悲”“求正气之所由”志趣,唱出了责备朝廷缺乏“关心百姓”观念,没有“中兴复国”志气,“金灭宋之心”未死的悲歌,告诫南宋政局。 姜夔这种心忧家国”信仰内核的形成,可以从他的生活轨迹与诗词中探寻与体会,并感受其受“屈原”影响的过程和前行步伐。
姜夔在1185年之前的作品中,很难看到“屈原”的影子,包括1176年所作而闻名文坛的《扬州慢》词,可以说《扬州慢》词是一个热血青年,看到“国破山河碎”景象,凭心情而走,凭实况而作,发出“黍离之悲的声音,只能说《扬州慢》词中有“心忧家国”的初衷,还没有达到“内核充分”与成熟的程度,若说“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或“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等语有委婉、清刚成份,那也是姜夔的出生地鄱阳,以及鄱阳湖流域人文故事赋予他的“吴楚软语、刚柔并济”基因记忆,总体的看,姜夔的《扬州慢》词不是其艺术风格成熟的作品,也不能作为其“代表作”,充其量只能算是一曲“成名作”。姜夔的成熟期或大成期的
诗词作品无不体现“温柔敦厚、委婉含蓄”艺术风格与“心忧家国、愁思深郁”的思想特征。
姜夔从1185秋到长沙,有《清波引》词“自随秋雁南来”句为实证潇湘一年多时间,从此年秋到翌年秋,登南岳洞庭游湘江居长沙,这里的人文景观对姜夔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潭州红梅”“九嶷舜源”“湘妃泪”“定王台阶”“南岳湘云”“洞庭波浪”“陶侃射蠎”“杨幺起义”“岳阳楼铭”“屈原故事等等潇湘人文现象,在他心中生根发芽,也在他的诗词等作品中用来得心应手,“先忧后乐”观念给他在长沙作“离别鄱阳”走向京都的决定,带来了不小影响,也赋予了他一生“忧国忧民”的动力特别是屈原故事让他铭刻心中,终身受益。
姜夔诗词中有关潇湘人文现象的应用非常多,如姜夔也用湘妃斑竹泪痕“赋潭州红梅”,形象地描述“相思血”,把自己的相思情注入,凭添了几份真切与美感。又如,他在《昔游诗》中的前五首就都是记述此次到潇湘的事情。每首都是那么自然地流露出,他对洞庭湖的真情赞美与度过美好时光的怀念,也给后人留下了美丽诗篇与敢于冒险的精神。这几首诗中也不凡有名句流传。如“洞庭八百里,玉盘盛水银”,“放舟龙阳县,洞庭包五河”,“九山如马首,一一奔洞庭”,“萧萧湘阴县,寂寂黄陵祠”等等。这些潇湘的人文故事,以及姜夔后来经过长江流域、太湖流域,或京都的人文典故,都只能说是他“兼收并蓄”,给姜夔的艺术作品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凭添几份美感,给人以艺术审美的享受,而真正注入姜夔作品中主流“思想”的意识,乃是屈原政治品德人格操守”,可以说姜夔的一生是继承与发扬“屈原精神”的一生
   夔初次引用屈原辞句是在长沙作《百宜娇·戏张仲远》词。姜夔在此词词旨注入了偷情“怅断魂”观念,劝世人“自重、自爱,莫偷情”。全词说张仲远偷情事,词中有“看垂杨连苑,杜若侵沙,愁损未归眼”句,其中“杜若”一辞喻美人,源于屈原的《九歌·湘君》中“采芳州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句。姜夔戏张仲远有故事流传,说姜夔写词后,让张仲远的妻子知道张仲远“偷情”事,
夫妻大吵一顿,张仲远被妻子手爪子抓破了脸皮,弄得张仲远不好见人。
姜夔在1186年秋季,答应了萧德藻的“湖州之约”后,从长沙到汉阳看望姐姐,到“岁晚”间,“乘涛载雪”下长江东去湖州,作《探春慢》词,此词词序中的“予自孩幼从先人宦于古沔,女因嫁焉。”,其“女嬃”一辞,也是来自屈原《离骚》的“女嬃之嬋媛兮,申申其詈予”句。姜夔在作《探春慢》词的同时,写下十首 《以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聴为韵奉别沔鄂亲友》诗,其中第十首全诗如下:
孤鸿度关山,风霜催翅翎。
影低白云暮,哀激那忍听。
士生有如此,储粟不满瓶。
著书穷愁滨,可续离骚经。
夔这时以孤鸿度关山”的心态,东去湖州赴约,不管今后路有多难走,心中预期“风霜催翅翎”,不想“储粟满瓶”,而“续离骚经”就是他此时的誓言。姜夔是把屈原的《离骚》当作“经典”来对待的,并且有了“续写”这个“经典”的决心。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高度,也是可以冠以“伟大爱国者”头衔的。屈原(约公元339—前278)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诗人。楚怀王时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改革政治、任用贤才。遭谗去职,屡被放逐,自沉汨罗江。他的诗吸取楚国民歌的特点,结合神话故事,驰骋想象,抒发炽烈的爱国感情,创造出一种富有浪漫主义精神的文学体裁,即楚辞体(也叫骚体),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影响。屈原的名篇有《离骚》《九歌》《天问》《远游》。学者一般都认可《九歌》是屈原所作。《九歌》非九首歌,共十一首,是祭神灵之歌。古人以九为旷野最大,并非指实数。《山海经》说夏时启所创,有禹之子启“得《九辨》、《九歌》”语句。《离骚》《天问》中也都提到了“启与《九歌》。王逸《九歌》者,之作。”王逸并以《九歌》中有“怀忧苦毒,愁思沸郁”思想,论放逐”,“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艾荫范提岀:“《史记·屈列传》中司马迁罗列原作品,并无《九歌》之目。”他又说“细细品味《九歌》内容,”“不像作品。艾荫范经过一番论证、比较,认为《离骚》的基础是《九歌》,于是断定:《九歌》辞来源更古老,译者与加工者“一定是原”。
《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理想的实现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名句均出自屈原的《离骚》
《九歌》原为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战国楚人屈原据汉族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改作加工而成,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九歌》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歌》多数篇章皆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伤感;《国殇》一篇,则是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将士。王逸认为是屈原放逐江南时所作,当时屈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所以通过制作祭神乐歌,以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但现代研究者多认为作于放逐之前,仅供祭祀之用。
《远游》诗主要写想像中的天上远游,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人间的理想追求。全诗围绕远游这一主线展开,先交待了主人公远游的动机,然后介绍远游前的准备工作,最后写远游的过程。诗中出现了大量的神仙怪异之物,迷离惆怅,反映出楚文化富于想像的特色,显示了诗人吸取民间文艺素材进行诗歌创作的艺术视野,和操纵开合运用自如的创作能力。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茕茕而至曙”“思旧故以想象兮,长太息而掩涕”等名句均出自屈原的《远游》   
姜夔是一介文人,是职业诗人,他把乡关之思、羁旅之恨、情恋之苦、生活之难、忧国之情都在笔下加以不断激发与无限扩张,以一个诗人敏锐的洞察力,让世间本无人类生命的物体代言,触入南宋社会与现实,又以艺术化了的诗句吟诵出来。
姜夔的词作,已经有不少学者指出了他的冷色调,他的诗作也是如此。他的诗词作品绝不用桃之夭夭一类的俗艳,也绝不写灼灼其华类的丰满,更不是初、盛唐那种“银河落九天”夸张与“若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豪迈。他所喜爱的是类似屈原忧愁怨愤”“个性鲜明”和晚唐的那种西风残照”“落叶冷水”的艺术手法描述形态,表现的是一种清瘦之美、残缺之美、孤独之美、寂寞之美,伴随这种审美的物象往往是梅影残荷”“长桥独舸等等。如其《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首诗中用辞,细草穿沙”“残雪未融”“吴宫烟冷”“茫茫雁影”“长桥寂寞”“古苔留雪等,体现的是一种冷色调细微观,即使是惆怅怀古,姜夔辛弃疾长空万里”“千里江山”“气吞万里如虎那样雄阔也不陆游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那样刻骨的沉痛、直白的表述姜夔残雪未融青草死,苦无糜鹿过姑苏”“中兴无限艰难意,日暮潮平力土归”“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给人一种淡淡的哀伤印象可细细品味姜夔的这些冷色调细微观,能见到诗人在吟咏风物中的变化和赏识景致中的枯荣,同时也把诗人的日常气息和艺术思维,渗透于其中,且是以诗情画意之画面加入,以小逐渐放大,以点不断延长,以面不断扩张姑苏繁华不见”“中兴无望”“苦无糜鹿再过等诗心跃然字里行间。诗人的痛苦之心何止一点“芳心”,让读者体会到诗人那种伤痛是那么悠长深远刻骨铭心,给当时诗坛带来的是一股能吹散濒湖数峰雪的暖流,时至今日,这股暖流与正气仍然能鼓舞人们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感。
   姜夔是细心耕耘着诗田的,在播撒着忆乡情忘忧草的同时,也在诗田埂上种植其它乔木花草,当树高荫厚时,又惹来百鸟。姜夔在仔细观察着乔木花草的成长和鸟的叫时,又凭借着这些本无人言的生命体,替诗人诉说着心中积愤与忧愁。姜夔见着《虞美人草》马上吟唱岀:夜阑浩歌起,玉帐生悲风。借楚霸王项羽事说出诗人的翻愁不相顾,对南宋积重难返的伤痛。他看到老乌棲棲飞且号,晨来枝上啄楮桃”,又借乌鸦之口诉说绕林哀哀诉明月,夜阑月落声渐咽。天地阔远兄不闻,苍厓下泪山竹裂”“江南望夫谁家子,登山化石不得语。诗人在向苍天诉说后,感叹老乌事事无足录,人间犹传夜啼曲”。他在到天空现月食时,联想到月如饼,呐喊道:天边有饼不可食,闻说饥民满淮北。鸟类苦事哀号泪下苍厓,人间夜曲啼声淮北传来,两相如此似,何不叫诗人满怀酸楚味,难怪诗人弹起箜篌唱道:古人抱恨死,今人抱恨生。姜夔在腹中积累太多的忧虑时,也在诗田边邀月,请上三两友人对饮酬唱,时而古人,时而旧朋新雨不理解为什么国破河碎时,问夫差越师何从来,夺我玉万;不明白淮桂手所植,汉甕躬身抱,江山半易姓,与潘柽商榷佳客夜深来,清尊月中倒。诗人酒中谈及中兴无望时答苏虞叟,万里青山无处隐,可怜投老客长安”。又答沈器之,江汉乘流客,乾坤不系舟”。在与葛天民酬唱时,诗人借牵牛花感概南宋不见青青绕竹生,西风离落抱枯藤”。诗语透露诗人对国家破碎的不甘、对民众遭难的不安,对大宋的南渡表示伤感,企望北伐收复失土,字里行间洒下的都是姜夔“心忧家”的胸膛热血。
    姜夔是词心诗语无败笔,其诗光彩夺目熠熠生辉的,其以词名世,千秋传唱。姜夔创造性地将婉约与豪放词风融为一体,避免婉约媚俗,整修豪放粗犷,形成了清刚婉丽、典雅蕴藉、格高境远、韵律和谐的委婉风格,开创了中国词史上一种清新的审美方式,对后来的诗词界影响深远,被誉为“词圣”。
南宋历史是中原一段尴尬历史,姜夔就是生逢国难深重、民族危亡的这段历史时期。其诗词中多婉语论时,痛心国事、忧国忧民之作,以《扬州慢》词为代表感慨“黍离之悲”;以《齐天乐》词为代表,描写当时时局不稳、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景象;以和辛弃疾唱酬的四首词为代表,急切主张抗金的拳拳之心。以《暗香》、《疏影》两词为代表,呐喊国难深重,需要“梅花”品质重整河山;以《翠楼吟》、《满江红》两词为代表,直刺南宋当局文恬武嬉,丧失收复失地的意识;以《念奴娇》《惜红衣》两词为代表,诉说国破山河碎的悲痛;以《水调歌头》词为代表,婉言说南宋社会没有“为百姓着想”的思想和缺少“复国”意志。
姜夔用委婉之语说出了当时文人想表达而不敢言及的“国事”,深受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萧德藻、朱熹等名家的推赏,并与不少名公巨儒结下翰墨之谊。“裁云缝雾之妙思,敲金戛玉之奇声”,是当时巨儒杨万里对姜夔诗的赞誉,这也是姜夔在文学艺术上一张独自享有的名片。
屈原的忧国之情在姜夔心中扎下根,枝繁叶茂。他以屈原的《九歌》之式,仿辞意,效辞理,谱曲十首,称之《越九歌》。姜夔的《越九歌》是姜夔依据古越地民间流传的庙祠迎神之古曲整理并填以辞。《越九歌》共十首,全部都注有曲谱在旁。姜夔歌曲以《越九歌》为名,以辞代,有其深刻含意的。姜夔的《越九歌》十辞十曲,分《帝舜》《王禹越王》《越相》《项》《涛之神》《曹娥》《龎將軍旌忠中管》《蔡孝子中管》共十章,冠屈原《九歌》之名,均以屈原爱国为基调,寄托姜夔赤诚之心,整条爱国主线贯穿其中,悲切之意较之屈原及姜夔同时代之人,只怕有过之而无不及。
姜夔到了晚年游浙东永嘉,唱出了一曲《水调歌头》,全词如下:
《水调歌头》
永嘉富览亭作
  日落爱山紫,沙涨省潮回。平生梦犹不到,一叶眇西来。欲讯桑田
成海,人世了无知者,鱼鸟两相推。天外玉笙杳,子晋只空台。
倚阑干,二三子,总仙才。尔歌《远游》章句,云气入吾杯。不问王郎五马,颇忆谢生双屐,处处长青苔。东望赤城近,吾兴亦悠哉。
若说《扬州慢》是姜夔的成名之作,《暗香》《疏影》则是其风格成熟之作,那么这首《水调歌头》就是他成就最高的作品,真正达到了“野云孤飞,去留无迹”高度。
姜夔的《暗香》《疏影》两词借以咏梅花之题,感概身世凄凉、时代悲痛、国运衰败,诉说着心中幽怨积愤,怀念大宋辉煌时期,企盼祖国恢复美好,意在若用“梅花精神”重整河山,体现了词人耿耿之心,切切之痛,殷殷之情。特别是《疏影》一词耐人寻味。姜夔用梅花女神绿衣童子之典说明梅花洁白如玉,招人喜爱,可是生不逢时,用自倚修竹之典说明梅花如佳人,强调梅花弱小之势。点出时代近黄昏,佳人也很无奈。由佳人无奈引出昭君出塞之典,用昭君想回家宁愿做弱小的梅花,联系到梅花妆之典,梅花妆是一个漂亮、美丽的世界。应该看重梅花妆给人们带的幸福和欢乐及美妙生活,由此就有金屋藏娇之典的出现,告知人们要珍惜那梅花盛开的时光,词人用笛声惊落梅典来说梅花的落尽,美好时光的流失,不能怪词人西风消息。姜夔此词六个典故串连紧密,犹如山泉流水顺畅,天空云飞无痕,尽情追思大宋繁华,诉说南渡后苍凉,希望“梅花精神”拯救河山
姜夔这首《水调歌头·富览亭永嘉作》词,说南宋全然无“为民意”“复国志”,收拍仍然还说“东望赤城近,吾兴亦”,金占地赤城太近,“西风”将至,忧兴上头。真是:洒尽词人血,悠无尽头。
姜夔《水调歌头·富览亭永嘉作》词中提到王子晋、王羲之、谢灵运三人。有子晋只空台”“不问王郎五马,颇忆谢生双屐句。很有意味的是此词中,姜夔竟然说是他喝酒时,有二三个仙才之“云气入吾杯”,尤其点到屈原的《远游》诗名,姜夔屈原的《远游》的爱国主题,引出对谢灵运身世的回顾,此处用笔用情都十分到位。可见姜夔不仅是终身念念不忘屈原的“词章”,而且把屈原的“爱囯精神”吞在肚中,融化在血脉里,牢记于心,随感而发,与屈原反覆吟咏心愁凄而增悲”“求正气之所由”的主题,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王羲之出身于名门望族琅琊王氏,王氏家族助晋室南渡建立东晋于江南建康,与陈郡谢家同为东晋著名家族,唐诗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句,就是指谢家事。王羲之16岁时,被太尉郗鉴相中为“东床快婿”。初为秘书郎,后由征西将军庾亮荐为宁远将军,改任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因与扬州刺史王述有矛盾,辞官不再出任。王羲之擅长书法,少从卫夫人学书法,后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各体皆精,被奉为“书圣”。“王郎五马说的是王羲之在永嘉任职时,出行需五马驾车。
    姜夔酷爱《兰亭序》,家中藏有《兰亭序》四本,日日研习,并作有不少。姜夔在词中说不问”王羲之,也就是说他此次对酷爱的《兰亭序》作者的事,可以不去过问,当然也就不是此词词旨所要说的“更要事
王子晋(一作乔),周灵王的儿子。王子晋从小就是个非常聪明而有胆识的孩子。在他十二、三岁的时候,正赶上连降大雨,洛邑附近的谷水和洛水合流,洪水漫过了堤岸,几乎要冲毁王宫。灵王着了急,一边忙命人运土堵水,一边决定挖洛堤放水。王子晋为了劝止周灵王不要决河之水,这样虽然会防止洪水冲决宫殿,但却会使洛阳百姓生灵涂炭,讲了一套“川不可壅”的大道理。他的谏言使他的父皇周灵王大为震怒,将他贬为庶人,他因此忧郁成疾,年仅16岁就死了,百姓感其恩德,就以平时的称呼“王子”而流传。
温州有王子晋吹笙台遗迹。姜夔这里在说有也是”的,无人念及。姜夔“台”,当指王子晋所筑起的“替百姓着想”的“思想高台”。
谢灵运(385--433)原名谢公义,字灵运又称谢客。他是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谢灵运才能出众,认为自己应当参与时政机要,宋文帝对他“唯以文义见接,每侍上宴,谈赏而已”。他在朝不得志,好营园林,游山水,制作出一种“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的木屐,后人称之为“谢公屐”。姜夔所指“谢生双屐”,当是说谢灵运“人生足迹”。
永初三年,由于刘宋王朝对谢家始终怀有疑忌,谢灵运被降为永嘉太守。谢灵运自恃门第高贵,又才华横溢,非常高傲,曾说过,天下才共有一石,建安诗人曹植独得八斗,我得一斗,余下一斗由自古以来及现在的闻名之人共分。他恃才傲物,自以为在政坛上应受到格外的器重,殊不料反遭朝廷排挤,被调离京城建康,在到永嘉留情山水,不理政事。
元嘉八年,宋文帝又让他出任临川内史,他还是不理政事,终日出游,被地方官员纠弹,要治他的罪。谢灵运不服,反把有关吏员扣押起来。他还赋诗一首:“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将刘宋王朝比作暴秦政权,并以张良、鲁仲连自比,暗示要像他们那样为被灭亡的故国复仇雪耻。这种行为和言论,加重了他的罪名,被判免死流放广州。可是刚到广州,朝廷的公文又到了,诬他又犯下了新的叛逆罪,命令将他就地正法。元十年10月谢灵运在广州被处当街斩首,死时仅四十九岁。一代文豪犹如一颗流星,在历史的天空划过一道短暂而耀眼的光芒。
王子晋因直言、关心百姓而遭“贬”。谢灵运因才高、有复国志而遇“斩”。“关心百姓”与“有复国志”,这在大宋南渡后,剩下半壁江山时,是最需要的道德操守。姜夔在词中说“处处长青苔”,在指责当时政局:最需要的道德操守离得太远了,无人问津!
姜夔此词的委婉程度与用字水平达到了非一般的境界,蕰藉非常深沉,用字十分考究,一个“空”字与一个“颇忆”组辞,把词人的心声驻入在其中,给读者一个宽广空旷的想象空间。
纵观姜夔的一生,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与屈原“遭谗去职,屡被放逐”相差无几,屈原的“忧愁怨愤”艺术思维,在姜夔的作品中得以传承与发扬,屈原的“爱国情操”也在姜夔的诗词中得到完整体现,可见,姜夔受屈原的“影响”是非常大而持久的,可以说是伟大的“屈原精神”构建起了姜夔“心忧家国”思想的内核基础与核心灵魂,姜夔才有了“说西风消息”“唱时代悲歌”贯穿一生的词心诗语,筑就了一个大愁大忧的伟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京ICP备2021037395号-2 )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3606  

GMT+8, 2024-4-29 22:47 , Processed in 0.05997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