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95|回复: 0

[诗话] 宋黃徹與《䂬溪詩話》

[复制链接]

268

主题

469

帖子

146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68
发表于 2024-1-15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  偊━━━  ━╋━  ━━━  
  ━━━黃中庸━╋━                ┣━  ━━━黃安石━┳━  
┣━                ┗━                ┗━  
┣━  
┗━  
《䂬溪詩話》一書,是宋興化軍興化縣廣業裏䂬溪人黃徹的著作。
黃徹曾祖父黃寵,宋進士、大理寺評事。
黃徹祖父黃中庸(1023—1100),字長行,號雷山居士,行金二十,宋進士大理評事黃寵之子。自興化縣游洋䂬溪遷興化軍城西,為莆田府城西雷山巷黃太常寺卿第之祖。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癸巳,登狀元鄭獬榜進士,曆官北海縣令,太常博士,故相馬溫薦其才,除浙江提刑,入為“中奉大夫”、太常寺卿,贈“侍中”,賜諡“文正”。其孫曾聲名雀起,簪纓世濟,績學多才,其後多以甲第顯名,時羨“四世聯登八進士”。宋天聖元年(1023)癸亥正月初四日生,宋元符三年(1100)庚辰九月初七日卒。居官忠公廉平,為蔡京所惡,名入元祐黨禁碑。有詩選在《莆風清籟集》。配淑人周氏,封北海郡君。葬永福梧桐潼關教忠寺山北,年弟閩縣狀元宰相許將為銘其墓,祠祀郡鄉賢,《福建通志》、《興化郡志》、《莆陽比事》皆有傳。子五:長諱黃禹、次諱黃仲、季諱黃修、四諱黃佃、五諱黃伸。
黃徹的父親黃偊,宋進士大理評事黃寵之孫,宋進士浙江提刑中奉大夫太常寺卿侍中黃中庸之長子。黃禹,特奏進士,官侍御史。
黃徹(1093—1174),字常明,號太甲,晚號䂬溪居士,行元十七。宋進士、太常寺卿黃中庸孫、宋特奏進士、侍御史黃偊長子。南宋興化軍莆田縣人。朱彝尊《詩話序》謂家本莆田人,而占籍於邵武。
宋元祐八年(1093)癸酉八月十五日,黃徹誕生。
初為小吏,侍相國常兗之在福建。有僧某者善占色,言事若神。相國惜其僧老,命弟子就學其術。僧雲:“此事有天性,非可造次為傳。某嘗於相君左右見一人可教。”遍召,得黃徹焉,相命就學。老僧遂於暗室中,置五色彩於架,令視之曰:“世人皆用眼力,不盡淬熟看之。”旬後依稀認其白者,後半載看五色即洞然而得矣。命之曰:“以若暗中之視五彩,迥之白晝。”占人因傳其方訣,且言後代當無加也。李忠公吉甫雲:“黃徹之占,袁許之亞次也。”
宋宣和六年(1124)甲辰,黃徹登狀元沈晦榜進士第,授辰州辰溪縣丞。
宋靖康元年(1126)丙午,黃徹就陞辰溪縣令。在辰溪縣任令五年,以才諝稱。
宋紹興元年(1131)辛亥,黃徹辟差沅州軍事判官,攝倅事。郎將汪長源與猺酋有隙,酋鼓眾數萬,聲言“渡江乘城”,人心恟懼。黃徹奮不顧身,入其巢穴,曉以禍福,悉愧悔謝罪。一州賴以全。八月,知鄂州曹成犯沅州。是年,置荊湖北路安撫使,治鼎州,領鼎、澧、辰、沅、靖州。同年,沅州奏:熙寧(1068~1077)末,始創營田,鼎、澧、沅、辰、靖州置弓弩手4000,靖康(1126~1127)間調發不存。要求用閒田募佃招弓弩手2000人。
宋紹興二年(1132)壬子,曹成攻沅州城(今芷江),知州事汪長源多方守禦,曹成遂遁去。五月,曹成降於貴州刺史董畋,其部郝晟獨不從,率眾走沅州,後歸於岳飛部將張憲。董畋招馬友、曹成之眾得8萬人。朝廷命戶部侍郎姚舜明往衡、邵、辰、沅等州訓練其軍隊。
宋紹興五年(1135)乙卯,黃徹繼權麻陽縣令,遭巨寇曹成之擾,率群猺千敵。黃徹擒其將。俦娤荨
宋紹興六年(1136)丙辰,荊湖北路經略安撫使王庶,要求利用澧、辰、沅、靖閒田,招刀弩手35OO人。
宋紹興九年(1139)己未,黃徹曆嘉魚縣令,會同官軍平湖贄蠲础_B餉亦有功。
宋紹興十二年(1142)壬戌,黃徹遷平江縣令,自以植節,不善諧俗。
宋紹興十五年(1145)乙丑,黃徹忤權貴棄官歸時,丞相張浚帥閩,招致幕下數月,黃徹竟不肯留,遂終老於家。黃徹學問優於人。志度宏深,調護不虞,不動聲氣。遇倉卒州縣,常倚以為重。居官,所至人愛,所去見思。一時大吏,爭相辟置(節左使楊邦墓誌)。黃徹在寓居興化跫溪的五年間,著有《蛩溪詩話》十卷。入載《四庫全書》,《宋史•藝文志》、《福建通志》有載。
宋乾道四年(1168)九月,陳俊卿在拜相前夕,為此書作了序。
宋淳熙元年(1174)甲午六月廿一日,黃徹卒。
配陳氏、林氏安人,俱封渤海縣君。
子四:長子隆興元年(1163)進士黃豐、次子黃廓、季子隆興元年(1163)進士黃府、四子黃冀。
黃徹以子黃府貴,贈通奉大夫、平海軍僉判。有惠政,士民德之。致仕歸,囊無金、宅無華閣,調育兒孫。由是孫曾雀起,皆公之德,克濟其美。
黃徹非常注重詩歌的思想性。他在自序中明確表示自己喜愛的是“有侦毒H、厚于兄弟朋友、嗟念于黎元休戚及近諷諫而輔名教者”,捨棄的是“嘲風雪、弄草木而無與於比興者”。他在具體評述詩歌時,以“篇篇無空文,句句必盡規”為準繩。很明顯,黃徹的文學理論批評思想是受到白居易與元九書的直接影響的。因此他在李杜優劣論的爭論中,很自然就傾向于揚杜抑李一派。《四庫總目》論詩“以風教為本,不尚雕華,然能不失風人之皆。”
宋嘉泰三年(1203)癸亥,黃徹孫從政郎黃燾,官沅州教授,刊刻《蛩溪詩話》十卷於沅州學宮。
宋淳祐十二年(1252)壬子,澧陽聶棠知沅州,複序《蛩溪詩話》十卷而付梓。
又朱輔通判沅州,著有《溪蠻叢笑》。顧志州郡官師者,均不及載,今又遺之,可惜也。
《䂬溪詩話》卷首,有邑人丞相陳俊卿撰寫《序》,在宋朝,有黃徹之子黃廓、宗親朝奉郎權知蘄州軍州事黃永存、孫從政郎沅州州學教授黃燾、沅州太守澧陽聶棠分別作《跋》;到清朝,康熙時有朱彝尊、乾隆時有後裔黃模、以及盧文弨、張宗泰、丁丙寫的兩篇《跋》。
黃徹自序云“投印南歸,自寓興化之䂬溪,閉門卻掃,……平居無事,得以文章為娛,時閱古今詩集,因自遣適,故凡心聲所底,有侦毒H,厚于兄弟朋友,嗟念于黎元休戚,及近諷諫而輔名教者,與予平日舊遊所經歷者,輒妄意鋪鑿,疏之窗壁間。……至於嘲風雪、弄草木,而無預於比興者皆略之。”
郭紹虞先生有云“此書(《䂬溪詩話》)有另一特點,為他種詩話所罕有者,而世人不注意及之。……宋人《詩話》之所以勝於唐人論詩之著者,由於宋人之著,重在理論批評;而唐人之著,則偏於法式也。重在評論,則學詩者與能詩者,均可肄習;偏於法式,則祗便初學,……故其書多不傳。惟黃氏此書,獨能在詩格詩例方面,另出手法,以創為語法修辭之規律,則事屬首創,其功有不容湮沒者矣。蓋黃氏飽學,能觀其通,能窺其微,故蹊徑獨辟,固非一般非詩格詩例者所可比矣。……可知蓽路藍縷,其功匪易。黃氏獨能于詩學創立類例,精詣卓識,比正人所難及之處。”
《䂬溪詩話》十卷,宋嘉泰癸亥(三年)刻本。先後被收入《學海類編》、《知不足齋叢書》、《歷代詩話》、《七子詩話》、《說郛》及《津逮秘書》、《武英殿聚珍版叢書》、《螢雪軒叢書》、《福建、江西、廣東複聚珍板本》等。《四庫全書》有鈔本。
莆田史學專家朱維幹教授曾說:涵江人史學家康修其所搜集到的《䂬溪詩話》一書,雖非孤本,亦屬罕見。可見《䂬溪詩話》是受到史學界、文藝界的重視的。
在宋代,黃徹的文藝觀點,能以“有侦毒H,厚于兄弟朋友,嗟念於黎元休戚,及近諷諫而輔名教者”作為論詩的標準,有其獨特的見地。況且黃徹以剛直不阿忤權貴,棄官而歸,其立身處世的高風亮節,更為世人所欽敬。
1985年,由湯新祥校注的《䂬溪詩話》十卷,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蛩溪詩話》目錄
《蛩溪詩話》序
《蛩溪詩話》自序
蛩溪詩話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附錄
蛩溪《詩話》跋(九則)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輯評
黃徹傳
黃徹子孫後裔
黃府(1130—1210),字大方,又字用藏,號東美,行火二十一。宋進士平江令黃徹季子。與理學大儒朱熹同齡。
宋隆興元年(1163)進士,與兄黃豐同年登第,官潭州長沙知縣,簽書平江軍節度判官,從政郎,轉知楊州江都縣令,晉階平海軍僉判,封典加三品銜,至通奉大夫。
黃府清慎廉介,有惠政,士民德之,仕至年老,以疾疏請終養,致政歸。自福建興化軍城西黃太常寺卿第,徙莆田黃石水南之金墩,為世界江夏金墩之始祖。黃府官曆孝宗、甯宗、哲宗三朝。欽賜廟號為“金墩”,詔賜太尉諡“清惠”。《郡志》有傳。其生前親筆崖書遺跡“宋石煙靈”今尚存。
宋建炎四年(1130)庚戌正月初四日生,宋嘉定三年(1210)庚午八月十王日卒。
其子孫簪纓世濟、績學多才,聲名鵲起,出將入相。其金墩祖祠聯載曰:“黃府進士三尚書,金墩入閣兩相國”、“榜眼探花文武巍科,鳳翔守魁卿督及第”、“法司宗伯宰輔安邦,光升汝良錫袞治國”、“䂬溪雷山四代聯登八進士,閩浙金墩出將入相兩狀元”實為古興化縣全邑科第之冠。
配涵江塘南陳士楚侍講長女,封長沙縣君宜人,欽賜禦葬莆田城西北磨雞峰山華岩寺東,喝形金鳳煦卵穴。年弟浙江秘書郎張淵為之銘。《郡志》有傳。
子一:安石,宋進士翰林院館閣校勘贈學士。
孫二:新州府教授黃近,居莆田黃石金墩;校書郎黃遠,居黃石清江境之下墩。
黃安石(1163—1250),字公介,行土三十九。通奉大夫、平海軍僉判黃府子。
宋紹熙四年(1193)癸醜,登狀元陳亮榜進士、曆官朝請郎、南陽縣令、翰林院館閣校勘、朝奉大夫。簪纓世濟、績學多才,惟公為最;時羨四代聯登八進士。《莆陽比事》有載。贈學士。
配林氏,封南陽縣君。合塋莆田城西雷山巷太平山之東,子二:長教授黃近、次校書郎黃遠。
黃鳳翔(1539—1614),少名鳳翥,字鳴周,號儀庭,晚號止庵,別號田亭山人,明泉州晉江潘湖人。莆田黃石金墩黃府十二世孫。
嘉靖十八年(1539)己亥,誕生於泉州城內熙春鋪市曹巷黃宅。從小就學于潘湖仁穎書院,博覽群書,精通文史。
嘉靖四十年(1561),中舉人。
隆慶二年(1568),殿試第二名(榜眼)。“泉中科第不乏,明及第自鳳翔起”。初授翰林編修,奉命在內書堂教習小內侍讀書,與修撰羅萬化、編修趙志臬,采古內侍可供鑒戒的人和事,以及輯錄《貞觀政要》、《禮經》、《學記》、《月令》、《世子》一些內容成書,教小內侍誦習。
萬曆初(1573),黃鳳翔參與編修《明世宗實錄》後,調升為修撰,纂修會典,管理誥敕,充經筵官(在皇宮進講四書五經之官)。
萬曆五年(1577),黃鳳翔參與主持會試。當時執政張居正依仗權勢,專橫獨斷。江西吉水進士鄒元標上疏彈劾,張居正不經中書門下二省,擅自傳旨杖鄒元標,意想置之死地。黃鳳翔為人正直,在朝中仗義執言,特把那些遭到張居正非難的諫疏編纂起來,在朝中散播,讓大家明白真相。
萬曆八年(1580),張居正二子會試,示意主持會試的黃鳳翔給予關照,遭嚴詞拒絕。同朝其他大臣的類似舉動,他照樣秉公辦事,不徇私情。
萬曆十年(1582),黃鳳翔升右中允,管司業事。
萬曆十二年(1584),升南京國子監祭酒。由於他“嚴課程,絕私情”,國子監培養出很多優秀人才。
萬曆十六年(1588),黃鳳翔又被調到都城北京任國子監祭酒。
萬曆十七年(1589),升任北京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充經筵講官。是時,邊事告急,外擾不斷,神宗只顧游宴尋樂,正直敢言的人受到排斥,善於阿諛奉承的小人卻加官進祿。更嚴重的是,國家財政收入不是用作用兵養士之資,而是大部分被皇帝和大臣撈去作為“自營私蓄”,或被用來修建寺廟。作為禮部大臣的黃鳳翔,痛心疾首,上書給神宗說:“為今大計,惟用人、理財二端”,並歷數前朝舊事,向皇帝說明“平居無極言敢諫之臣,則臨難無敵愾致命之士”。希望他能起用一些“直聲勁節”的人,如鄒元標、潘士藻、孫如法等人。他還勸皇帝把國家收入用到有利於富國強兵的方面去,並且應該對老百姓寬容優恤,使他們能夠生活下去。他說:“與其要福於冥漠之鬼神,孰若廣施於孓遺之赤子!”但是,他的這些正確主張,都未能得到皇帝的採納。繼而神宗要於次年冊立皇太子舉行“國本”典禮,囑咐“毋使外庭”知道。時閣臣王家屏、禮部尚書于慎行、侍郎李長春及黃鳳翔急上明春冊立儀式,神宗發怒,認為這是密諭,不宜傳出,立將黃鳳翔、於慎行、李長春奪俸三月。諸人不敢有言,唯黃鳳翔複上疏諫諍,但奏章被有司扣下不報。為此,他感到十分失望和灰心,屢屢要求引退。
萬曆二十年(1592),黃鳳翔又被任命為禮部左侍郎。
萬曆二十一年(1593),黃鳳翔改任吏部官職。四月再調升南京禮部尚書,以養母故,疏乞養親歸。神宗以黃鳳翔素有清望,不許,再請許之。
萬曆二十二年(1594)十月,黃鳳翔複起任故官南京禮部尚書,以親老複疏力辭,以新銜在籍調用。從此他就不再外出當官。黃鳳翔事母至孝,其應命屢辭,並以養母故,最後母以壽終,而黃鳳翔年且六十,執喪哀毀,不異少壯。黃鳳翔在官在家,以至衰老,子史詩書靡不涉閱,要必終其卷,帙審其條貫,鉤其正謬,刪其重複,每讀一書,輒有論著。為人平易忠厚而狷介,不設道學之名而體道學之實;粗飯果腹,革鞘納足,蒼衫稱身,屋宇不事裝飾,一生溺於學問,為文深淳爾雅,為故鄉名勝寫了不少的碑記和題詠。主要著作有《嘉靖大政記》、《嘉靖大政編年錄》、《田亭草詩集》、《續小學》、《異夢記》等,還主持編篡萬曆《泉州府志》。
萬曆四十二年(1614)十二月十四日,黃鳳翔卒於泉州府城南家中,終年七十六歲。訃聞,神宗未及覽,複有旨起為南京禮部尚書。
萬曆四十五年(1617),神宗知黃鳳翔歿,有旨如例予賜祭二壇,仍加一壇,造墳安葬。墓在泉州東郊田頭亭下路虎頭山南麓。
天啟初(1621),賜諡文簡。黃鳳翔八個兒子均在鯉城區繁衍,各自建造宅第。自鳳翔起,其家族四代八進士,舉人有10人,遂為泉郡望族。
黃徽孕(1600—1660),字吉臣,號天庵,明末泉州人,萬曆間禮部尚書黃鳳翔孫(參見《泉州人名錄•黃鳳翔》)。莆田黃石金墩黃府十四世孫。
明崇禎九年(1636)丙子、崇禎十年(1637)丁丑,聯捷進士。初授積溪(今安徽省內)令,後調桐鄉(今浙江省內)令,官至刑部主事。黃徽孕在北京任職時,正是明末農民戰爭蓬勃發展的時候。
明崇禎十七年甲申(1644),李自成的大順義軍從西安出發,東渡黃河,開始向北京進軍;三月抵達北京西大門—昌平,十九日佔領北京城,崇禎自縊於萬歲山東邊歪脖子槐樹上,明亡。明甯遠總兵吳三桂降清,引清軍入關,李自成軍敗退。清多爾袞打著“義師為爾複君父仇”的旗號,並向清軍《約法三章》,即“勿殺無辜,勿掠財物,勿焚廬舍”,進軍北京。清軍攻佔北京後,多爾袞又發表“吏來歸,複其位,民來歸,複其業”的文告,博得明朝官紳好感。此時在北京的黃徽孕、黃熙孕(明戶部主事)兄弟,逃避了甲申之變(1644)後也官復原職,由清廷重新起用。早已降清的泉州南安人洪承疇總督軍務、招撫江南時,黃熙孕升為兵部侍郎,負責招撫福建,使清軍入閩“無遺鏃染刀”。
清順治元年(1644)甲申,黃徽孕被起用禦史,出撫山西,負責追殲李自成起義軍。《泉州府志》載他在山西“開國之初,實嘉賴焉,按順天綜理煩刷,蘇息雕敞”。任務完成後返京,遷太仆寺卿。父瀚中病逝,黃徽孕回泉州守制三年,除補原官,後晉兵部左侍郎。
清順治十一年(1654)甲午,典試武闈,深念中樞為天下兵馬,居中調度稽核兵餉,條陳過於切直,忌者論奏他抗疏。順治帝視其奏,實是有人誣告,不予理睬。同年,以病乞休,後卒於家。府邸與與後來任湖廣按察使丁煒的府邸東西並列,在泉州城內花巷,稱太仆埕。太仆埕坐南朝北,占地約三畝,為三進三開間磚木石結構,一進的大門刻有“太仆”二字的石匾額。後來門衰祚薄,民國期間凋零破損,任其坍塌。解放後,府第先後被徵用,大埕已在現市政府的大門內,建築物蕩然無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京ICP备2021037395号-2 )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3606  

GMT+8, 2024-5-8 19:27 , Processed in 0.05845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