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深山樵翁 于 2025-6-26 11:47 编辑
七律·忆车水灌田(通韵) ——依韵和江河湖海先生 樵夫
炎炎烈日火烧天,万里晴空热气颠。 风卷青禾翻绿浪,泥开绿口冒青烟。 龙骨惹欢塘坝水,躬身逗乐坡垅婖。 车辕琯住丰硕果,百姓生活比蜜甜。 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每临大早农,农田灌溉,尤其梯田,须用水车车水灌溉。水车是一种古老的提水灌溉工具。车高10米多,由一根长5米,口径0.5米的车轴支撑着24根木辐条,每根辐条的顶端都带着一个刮板和水斗。凭借水势的运动惯性缓缓转动着辐条,一个个水斗装满了河水被逐级提升上去。临顶,水斗又自然倾斜,将水注入渡槽,流到农田里。龙骨即人力水车之叶片,每架水车有叶片数十片,连成串好像龙的脊梁骨,随着叶片转动,逐级将低处水运送到高地。
忆车水灌田 江河湖海 赤日炎炎火焰天,无云旷野热浪颠。 禾苗卷叶随风萎,泥土开缝泛白烟。 取水车头横坝口,弯腰佃户转摇拴。 叶轮滚滚雷公叫,挽起银波灌岸田。 注:六七十年代,农村高岸田的灌溉,要么塞坝引水、要么用机械或电排提灌。但短距离或从田坡下的塘里提水,最常见的就是用水车车水灌溉。水车是木制的,长约十五六米,靠人工转动两个“雷公”带动链条叶片,将水从低处上扬到高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