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中国诗词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632|回复: 15

[诗话] 关于词之作法的粗浅认知和一些个人感受

[复制链接]

444

主题

667

帖子

3193

积分

版主

词曲专栏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93

优秀诗手栏目版主

发表于 2020-9-29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词之作法的粗浅认知和一些个人感受》
        首先声明,俺可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做了N多次的心理建设,才敢动笔写这篇文章的。俺一直觉得,俺就是一个偶然间走进了词林的外人、一个过客,没有水平没有积淀没有经过系统学习,凭啥写这种文章,人家凭啥要看又凭啥相信这篇文章?
        回头一看,从当初偶然间于网络学习格律,已经12年了。这一切都是源于少时喜好诗词。这一路,从博客到论坛和微博,俺也算抓住了现代古典诗词在网络发展壮大的尾巴吧。有时候,会觉得俺运气好,一路上碰到了那么多先生、兄台,即便俺当初连个小白都不如,但是他们还是不厌其烦的指点俺。所以,纵使是俺水平现在还是不行,但是俺还是想把自己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写出来。也许,在某一个电脑或手机屏幕前,也会有一个跟俺当初一样的人,他看完以后会得到一点点帮助吧。
        好了,下面言归正传。
        初学词时,买了本书,其中有篇唐圭璋老先生的文章《论词之作法》。老先生于其中很多精妙论述,一直是俺填词的学习榜样。故而文章取此名,意为向老先生致敬。
        先说说新旧韵。很多人学习诗词都是从新韵入手的。此处无意掺和孰是孰非。而是提一个于词而言必须过的问题,也是学词的一道关卡,那就是入声字的辨析。很多词牌是例用入声韵的。如果,连入声字都不能辩清,又怎么去理解入声韵的别样声情呢。  #原创不易,码字艰难。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对入声,俺当初也是一头雾水的。因为俺是江淮方言,某一天,忽然发现这个方言中入声字,是能分辨出来的。所以,如果您居住在江淮一线以南,那就在方言里去找入声的感觉吧。如果,您是居住在这条线以北,当然这里不包括山西的部分地区,那就要困难一点儿。必须自己去记去背这些入声字。或者去问问有过这个经历的老先生以及兄台们了。其实,这是一个自我训练加不断训练而慢慢积累的过程。久而久之,熟能生巧。还有,现在的微信群很多,可能的情况下,请一些能诗词的南方人,用方言朗诵一下,这也算是一个体会入声字声情的办法吧。
        读词。如果您对于词很喜欢,又有时间,那么大量的去读前贤的词,是学词的一个必要过程。了解各个词牌,体会词牌的结构,学习前贤们的起承转合之法,都需要阅读的积累。当然,俺年轻时,还读一读,后来真学词了,反而读的少了。毕竟时间有限。但是,多读词,肯定对于学词是有帮助的。希望有志此道的年轻人,能够尽早了解这一点。千万别跟俺学。知识储备的多,肯定不是坏事,对吧。
        作词。欲作词,必先读词。特别是这个词牌的例词。须用心的体会词牌的特点,以便于自己在起承转合处,能合理的去处理。而不是写到哪里算哪里。要想词不散,必须要有自己在拍一个VCR或者MV的那种感觉。您就是导演。这个词就是您的作品。开头歇片过片尾结,还有把您要表达的主旨,适当的放在他应该在的位置上。这样,通过各个不同侧面不同细节的展现,把您要表达的东西都展示给读者。另外就是,各个词牌大致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声情,有的激越有的婉转,多读例词,多少都会对同一词牌有个大概了解,不至于跑偏。
        改词。这个在唐圭璋老先生的文章里,虽论述不多,但确实精辟。当然,很多改词之法,其实也是那些更早的前辈们,慢慢积累下来的办法。就自身而言,俺是很注重改词的那个人。如果有一点不满意,都会想办法去改正。起码做到,让当时的自己满意为止。其实,改词,是件很痛苦的事情。日积月累之后,形成一定的反射,这件事情,反而变成了一件很快乐很愿意去做的事情。毕竟,很少有那种第一遍写好,就非常满意的文字。修改,也是提高自己的过程。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再到如何避免问题再次发生,这是一个学习的良性循环。还有个办法就是以前论坛中常用的,请砖。请一些高手人去砸一砸。通过一点一滴去积累,从而提高自身的水平。关于这个问题,可以网上找唐圭璋老先生的文章读一读,其中的办法还是很管用的。  #原创不易,码字艰难。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我们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看待和认知这个世界的。于词之道,亦同。诗言志,词传情。诗真而词假。这些诗词的不同点,不需要俺说。俺这个水平,也说不清楚。俺的诗极烂,因为就没怎么学诗。但刚刚这几句,都是前贤的总结,也基本是诗词界的共识。
         沈祥龙《论词随笔》中提到,“词有三法,章法、句法、字法也。章法贵浑成,又贵变化。句法贵精炼,又贵洒脱。字法贵新隽,又贵自然。”此三法如能悟透,词必成焉。
         王国维先生提出了词之三境界学说。其实,俺觉得这个三境界,不仅仅是局限于词的,别的学科或者说生活中,应该都可以适用。
         顾随先生说词须在可平可仄之处下功夫。这个就像是提出了一个对于学词者来说的功课,就是不断的揣摩这句话,尽量的用自身的努力向这个方向去靠。说来惭愧,俺对这个问题,目前是属于依然没有什么头绪的阶段。
         龙榆生先生的《词学十讲》。这本书可以仔细反复去读。如果能吃透这本书的内容,何愁作词乎。
         叶嘉莹先生提出过“兴发感动”的学说。作词者把自己受到外物的感动记录下来,而读者通过读词,感受到了作者的体会。这是一个三者互动的过程,对作词者而言,也是如何把握如何处理的过程。这一点,应该也是适用于任何形式的文学作品的。
        文森先生他们提出了小令的以点描摹和长调的以面描摹的词体解构办法,个人认为就是解决词散不散的一种解决办法,也是对词的章法的一种解构。如果作者能够体会出来,在作词时,时刻围绕点或面,对他们进行各个侧面各种细节的展示,必然的结果就是,这词不会散。安宁狂生兄曾经给俺做过一个比喻,因为都是理科生,他说,如果要你去盖个房子,那么,第一步你要干什么?画图纸。这样,在盖房子的过程中,到了哪一步该干什么,不就了然了吗。虽然,词牌众多,词体复杂。但通过他们提的办法,可以找出词体结构的一个共性,就是说,在熟悉理解了一般作词的原则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如何开头,如何铺垫,如何歇片,如何过片,如何迫出主旨,如何作结,是一个相对而言的固定态。尤其是主旨,一般都是出现在一个固定的位置,就是在下片的接近中间的位置,也是整个词大体黄金分割的位置。在开头歇片过片主旨尾结,这些吃紧处,需要作者下大力气,把这几处处理好,再将衔接做好,基本上一手词也就能搞定了。
        其实,想要填好一首词,第一步必须要把作者本身想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表达到位。这是一位先生当初教导俺的话。意思就是,您要把每一句话说清楚说明白。不能您填了词出来以后,大家都不知所云,而您再用比之篇幅不让的文字来解释您填的词。对吧。当然,一些背景补充,一些冷僻典故,一些名词解释等,不在这个范畴内。把每一句话说清楚,是一个过程。特别对于现代人填词来说,即是学习古汉语的过程,也是展示这一学习成绩的过程,必须通过不断的训练来积累。对于初学者而言,这是个必须跨过去的关。把自己的每一句话说清楚说明白,是交流的第一步,也是让别人认识您的重要一步。  #原创不易,码字艰难。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关于现代汉语入词的问题。其实,俺认为现代汉语是可以入词的。大家可能都知道李子体、金鱼体等等。俺认为,这些题材是对现代汉语入词的实验性行动,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但随着年龄增长,俺觉得可能最好是要加一个前提,就是在尽量充分的领会了古代语言这个前提下。以前,俺也填过不少现代汉语的词,当时也认为这样写没有问题。但是很多先生给出的评语是:近于灭裂。其实,雅正,才是词体的真正原来的味道。在学习雅正的道路上,如果在一定的位置用一些现代汉语词汇,个人觉得,反而可能出来的效果会更好。
        这又牵涉到一个诗词必须关注的大问题,就是意象。其实,词,就是各种不同的意象的组合。我们经常填了一首词,在论坛或者微信,有人评价说,稍熟。这个熟,除了词语熟之外,大多数都是指意象熟。毕竟,现代人学习古典诗词,都是从前贤入手。而前贤们,基本上把意象都玩过了一遍又一遍。能不熟嘛,是吧。那么新的是什么?就是我们这个年代独有的一些东西。比如车笛铁轨火车飞机站台电脑手机,等等等等,这些现代玩意。但并不是说,把这些现代元素罗列进词里头,就是新的意象。这里需要作者下功夫,尽量做到完美融合。既不生硬突兀,又能嵌合在词中。这是一个俺自认为需要努力的方向。曾经微信上读到一篇说现代汉语入诗词的文章,跟俺这个思路相仿,就是怎么在古汉语的语境中,如何恰当的融合一些现代汉语进去。可见,现代语汇,于诗词之间,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索的东西。不能用简单的一句,不适合,就把所有问题束之高阁。俺认为,现代汉语运用得当,是能够更加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对于古诗词的推广乃至传承,都是有益的一件事。在网络上古典诗词快速发展的今天,去主动地寻求一些解决办法,应该来说是我们当仁不让必须去做的事情。
         俺学词以来,一直填小令为主,直到近几年,开始慢慢增加了一些长调。其实,长调水平还是很不行的。最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长调的过片,在功能上比之小令更复杂。就是说小令的过片,往往能够承上启下,或者另开一面之类,即足矣。而长调的过片,除了要具有小令过片的功能之外,还必须下大力气,将内容进一步浓缩精炼的展现出来。例如《满庭芳》、《暗香》这样过片为二字暗韵的词,更是不能马虎。这个位置可以说比之主旨位置不差。处理好长调的过片,再把握好余下的吃紧处,应该是学习长调要攻克的一个关口。

本来明月无情物,何必痴情照白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4

主题

667

帖子

3193

积分

版主

词曲专栏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93

优秀诗手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0-9-29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讲过,作词者譬如导演。而现代电影手法中的蒙太奇的运用,其实,前贤们也是早就拿捏的很好了。入幻出幻,被很多前辈于词中玩了个遍。现代作者要学到的,其实就是要把入幻出幻明确出来,用一些特定的词,给读者做出提示。比如算、想、忆之类,比如笛断、风吹、酒醒之类,把时间线的变化加以清楚地提示。倒序、插入等如能运用得当,会有起伏之势,让词情更丰富。  #原创不易,码字艰难。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文老曾经提出过,平韵小令的入门可以练习《浣溪沙》、仄韵的练习《减字木兰花》,(俺后来发现《生查子》也是个练习仄韵小令绝好的词牌)而长调的入门要练习《水调歌头》、《贺新郎》这样的词牌。这里说说《浣溪沙》这个牌子,他都是七言句,过片还有一联,可以说还是需要一定的把控能力,去处理好每一句。特别是上下两结的七言独句。既要能够立得住,又要能够摇曳生姿。这是难点。有一段时间,在这两结的处理上,俺是将其中一句作成问句,在似问非问中,达到一种想去追求的效果。最近一段呢,不再去追求这种问句,而是将其中一句处理成比较坚定的肯定句式,用类似结论式的句子去概括总结,并引人思考。通过对《浣溪沙》的学习,俺觉得词体既有一定的固定态,更是个变化多端的集合体。通过固定态的学习和认知,可以起到早日进步,早日初步的去理解和认知词体。而对于词体变化的初步了解,就能够体会到词体的博大和纷杂,知道学海无涯。可以有很多种办法去处理自己想用的意象,而只要这些办法运用得当,是都能够处理好一首词地。其实,固定和变化,于词体而言,不是非黑即白的对立,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统一。是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而造成的视觉误差。通过了解和认知固定,提炼出问题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矛盾。从而尽早的去接触去摸索变化,从而早日的进入去认知全貌的这个阶段。
         词中的对仗问题。填词必不可少的会碰上词中的对仗,不论是小令还是长调,对仗是一个常见态。这里就又回到了前面谈到过的问题,读词。认真的读例词,会发现很多词牌是需要对仗的。比如《踏莎行》《临江仙》《满庭芳》《高阳台》等等。而词谱只告诉您平仄,只有认真揣摩,才会发现其中暗藏的对仗要求。特别说说许昌图体的《临江仙》。曾网上读《分春馆词话》,因一句“六字句难造”,而用许昌图体《临江仙》填了十四韵,前后大概历时有一年多。个人的感受大概是,这个体,对之易板,而不对或者说似对非对,则易活。其实是一个如何处理和取舍的问题。若有两个好的句子,是可以替代对仗的。但是,对初学或者说致力于学词者而言,认真用心的去找到对仗的办法,才是根本。而不是一开始就去取巧。毕竟,没有掌握对仗,就不去对仗,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一个习惯,该要求对仗处必对仗,是一个认真的学习过程,由此慢慢积累,到一定时间,再去打破常规,俺认为可能才是正确的做法。
         词中的句式问题。一字句,很少,大概只有《十六字令》有。二字句,前面说过的《满庭芳》《暗香》等二字暗韵,需要凝炼。三字句,《三字令》中都是三字句。而像《鹧鸪天》这类三字句,宜用流水对的方法来作。四字句,是一类很普通的句子,注意一般两个四字句连用,或者三个四字句连用时的对仗手法。五字句,《生查子》《怨回纥》,都是五字句式。五七言的律句句法,是词中很普遍的,也是需要长久下功夫的。与词还有一种《好事近》两结句的上一下四的领字格特殊句式用法。六字句,除了许昌图体《临江仙》还有《清平乐》的下片这种句法以外,还有一种折腰的特例以及上一下五的领字格句法。七字句,跟五言一样,需要时时努力的句子。还有就是上三下四的特殊句法运用。八字句,有《八六子》中的上二下六句法,有折腰句法,有《八声甘州》的上一下七句法,有《贺新郎》中上三下五、上五下三的句法。九字句,最著名的就是《虞美人》中摇曳生姿的两结句。
         得一句而成词。对俺自己今年元旦以后的词,大概统计了下,有70多首,先得一句而成的词,占到90%,就是说从头按部就班写到尾结的词,最多只占10%。就这个问题,曾请教过安宁狂生兄,他有一个很好概述:得句看天分;成篇凭思力;锻炼趋自然。  #原创不易,码字艰难。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最早发现这个问题是七八年前吧,偶然得了一句“天涯何处不飘零”,而填了一《浣溪沙·落叶》,全词俺已经记不清了,但这句尾结,牢牢地印在心底。就是因为,这可能是第一首,先得一句而成词之故吧。前几年的一些句子,如《蝶恋花》“十字街头枯叶堕,风中不是从前我”、“落叶飘飘划夜景,回眸已是烟花冷”;《鹧鸪天》“背囊又向天涯远,过尽浮华信是春”、“回眸时候方知晓,一刹原来即永恒”;《浣溪沙》“襟抱空余肝胆内,江湖总在闪回中”、“暮色渐埋千里路,杨花零落一年春”;《临江仙》“杜宇难留斜照,繁华不减缁尘”等等。都是先得了句,才连缀成篇。近一两年这样的句子有《破阵子》《清平乐》“填满一生空白,合当多少相思”;《鹧鸪天》“繁华灯火徐徐上,正是桐花落尽时”、“本来明月无情物,何必痴情照白头”、“人间纵有伤心月,不到伤心竟不知”;《风入松》“毕竟春风游子,从来芳草天涯”;《浪淘沙令》“人到中年痴到骨”;《高阳台·拟鸡鸣寺路残樱》“此身合葬东风里,纵成尘,不悔痴情”等。
        可能俺的这种跳跃性思维,也是因为理工科之故吧。下面举两个近一点的例子,稍加说明下。一是《柳梢青》,二是《贺新郎》。
        先说说这首《柳梢青》。当时看《向往的生活》,小陶虹说了一句“指缝太宽,时间太瘦”。从而得了一句“流光何瘦,指缝何宽”。就考虑怎么把这句用起来。平韵《柳梢青》的尾结,就是自我感觉很合适的地方。这样就有了尾结“到此方知,流光何瘦,指缝何宽”。平韵《柳梢青》的过片,是全词很关键的地方。尤其是上三下四的逆入式的句子,而四字句格律为平平仄平,这个仄,前人曾经提到过宜用去声字。从而得到了“送春人立无言。笛断处、前尘化烟”过片的两拍。再从头开始去写上片。从而得了整首词“望里江干。远峰含翠,落照将残。烂漫蔷薇,缤纷桃李,容易阑珊。       送春人立无言。笛断处、前尘化烟。到此方知,流光何瘦,指缝何宽。”  #原创不易,码字艰难。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再来说说《贺新郎》。文森先生在解构《贺新郎》的词体结构时,曾经提到“首尾如一语”。偶然间先得了尾结“空岸寂,任潮打”,然后偷了一句前人句子,改成“楼断开平野”。这样子,俺准备着手的《贺新郎》有了起和结。主旨位置上三下四处,打算用“渔樵闲话”,得到尾几拍“谱一段、渔樵闲话。急促催人车笛起,纵白头、我亦痴情者。空岸寂,任潮打”。再接下来,开始考虑过片和上片衔接以及上结。过片处用了“人生自古凭人写”,起拍后接上“看江头、凌霄朵朵,已然初夏”,上结先准备的是“无语立,夕阳下”,后来把斜阳下这个意象往前挪了一拍,而上结用了“青若此,绝潇洒”。最后几经打磨后成词是“楼断开平野。看江头、凌霄朵朵,已然初夏。回首依稀行来路,多少繁花凋谢。竟不复、当时声价。只有青山长不老,正悠悠、漫送斜阳下。青若此,绝潇洒。       人生自古凭人写。指长空、千年俯仰,几多王霸。黄土堆前惊蕉鹿,谈笑高情同把。谱一段、渔樵闲话。急促催人车笛起,纵白头、我亦飘零者。空岸寂,任潮打。”
         这里再次说明一下,得句,有时候是还没开始写,就先得了一二句;而有时候是刚想了如何起或者是已经写了几句,然后就得了后面的一二句。俺这里把他们统称为:得一句而成词。另外俺还必须说明一下,俺并不认为俺的这种方法适合任何人,同时更加不认为别的方法都不好。填词的办法很多,找到自己适合并舒服的那几种,就好。
         有人会说,这两首词也不咋地。这话确实,是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俺提这个话题,也是做了N次的心理建设,因为,这是俺个人认为,填词可能会遇到的一个普遍问题。《概率论》里提到过,小概率事件往往发生。毕竟偶尔或经常从脑袋里蹦出一两句,是一个往往会发生的事情。怎么把这蹦出来的句子运用起来,更是一个值得关注值得探讨的问题。俺只不过把自己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提出来,大家可以就此展开讨论。毕竟这样的话,与词一道,最终是会有好处的。这一点,俺始终坚信之。
         当然,不能说有了一两句好的句子,就一定能够作出一首好的词。毕竟,有句无篇的,历史中不少。但是,如果得了一两句好的句子,不用起来,岂不是更加悲催。万一,能够谋出一个好的篇章呢?是吧。其实,于作词而言,这也是一个训练的过程。
         啰嗦了老半天,是时候该结束了。以上就是俺学习作词的一些个人感受,其中有很多不足和不到之处,还请诸位读者和方家海涵。学海无涯,词海亦无涯。还有很多俺现在不知道的方法,就在那儿,等着俺去发现他学习他。希望自己能够坚持下去。于大家共勉。




  #原创不易,码字艰难。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刘前
                                             2020年9月末于金陵


本来明月无情物,何必痴情照白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主题

5650

帖子

1万

积分

超版

超级版主|朝霞诗社首席

Rank: 8Rank: 8

积分
13321

敬业首席优秀诗手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20-9-29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有事,先占位,待会来学习先生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2

主题

751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嘉宾

中国诗词论坛嘉宾

Rank: 6Rank: 6

积分
16727

论坛嘉宾

发表于 2020-9-29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句句实在,真知灼见。
万丈只愁沧海浅,一身谁测岁华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2402

帖子

555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553
发表于 2020-9-29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主题

5650

帖子

1万

积分

超版

超级版主|朝霞诗社首席

Rank: 8Rank: 8

积分
13321

敬业首席优秀诗手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20-9-29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佳作,受益多多。先生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8

主题

6391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词曲专栏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952

优秀诗手栏目版主

发表于 2020-9-29 19: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4351

帖子

9226

积分

轮值首席

朝霞诗社轮值首席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226

轮值首席优秀诗手

发表于 2020-9-30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受益良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1156

帖子

266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662

论坛嘉宾

发表于 2020-9-30 18: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学习。获益匪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384

帖子

111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12
发表于 2020-10-12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写这么长的体会,老兄很厉害——老司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04

主题

6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嘉宾

北上广诗词嘉宾

Rank: 6Rank: 6

积分
145475

论坛嘉宾

发表于 2020-10-14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洋洋大篇,发于心声,耐人寻索,可学而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536

帖子

145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51
发表于 2020-10-16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飘摇兄经验之谈,值得重视,已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主题

5650

帖子

1万

积分

超版

超级版主|朝霞诗社首席

Rank: 8Rank: 8

积分
13321

敬业首席优秀诗手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20-10-27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欣赏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2833

帖子

605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059
发表于 2021-1-1 09: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元旦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05

帖子

30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07
发表于 2022-5-17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古文 功底深 ,受教 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07

主题

7071

帖子

2万

积分

常管

晋鲁豫常务管理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03

优秀会员

发表于 2022-10-28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偶然看到好文!粗略一扫,精彩纷呈。
俺也喜欢填词,但之前所做的功课与老师的有所侧重不同,我所多在手法、风格上,如白石的小写意和行文方面的“通感”,稼轩的事典与语典的灵活,梦窗的“密”,还有玉田的虚词运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京ICP备2021037395号-2 )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3606  

GMT+8, 2024-3-29 21:37 , Processed in 0.0622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